A. 軋機在生產過程中,什麼叫壓下量
一次軋壓下過程中,用工件在軋輥前的厚度減去輥軋後的厚度之差就是壓下量。
在制定粗軋壓下規程時候需要得到道次最大壓下量,保證設備、軋制工藝正常進行。最大壓下量是在滿足咬入條件下,以軋機許用最大軋制壓力計算獲得的,同時要根據這個最大壓下量來效核軋輥強度、電機能力等限制條件,如果計算得出的最大壓下量超出軋輥強度或電機能力,那麼就以軋輥許用強度或者電機許用能力來計算軋機的最大壓下量。
B. 誰能給個機械設計的實例
有已經完成好的機械類設計題目如下: 車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種子丸化機的設計與研究 殘膜回收裝置的設計 甜菜收獲機的設計 倒立擺建模及模擬分析 垃圾車翻倒機構的設計及其模擬 葡萄埋藤機的設計 國際通行棉包堆垛機的設計 番茄種子除芒機的設計 棉花機械特性試驗裝置設計 前支棉桿裝配在線檢測及其工藝裝備的設計 玉米秸稈青貯型收獲機的設計 自走式番茄收獲機割台機構的設計 簡式龍門鑽銑床的結構設計 采棉機採摘裝置關鍵零件 ——摘錠的分析 仿生海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城市道路破冰清雪機的設計 夾持式棉花精量點播器 多功能保健床的設計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及優化 微型棉花衣分試軋機的設計 哈密瓜糖度無損檢測方法研究 4ZT-8型摘棉桃機——摘桃裝置及輸送系統三維造型設計 辣椒乾燥試驗裝置設計 自動轉向玩具小車的機構與運動研究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籽棉抓鬥機構設計 洋蔥收獲機的設計 單輪吊椅的改進設計 多模態仿生兩棲機器魚的推進機構與運動研究 拖把甩干裝置的機構設計 玉米秸稈還田機 庫爾勒香梨自動分級機 控制系統設計 線椒取種機的設計 膠棒式軟摘錠采棉機採摘頭試驗台設計 球形果採摘機器人設計及其三維模擬 基於PMAC控制卡的開放式數控系統 仿生兩棲機器蛇的結構設計與優化 食品盒模具的三維設計及模擬加工 高壓磨料水射流切割裝置機械部分設計 苗床育苗播種機的研究與設計 馬鈴薯種植機具的設計
C. 軋鋼機壓下裝置可能出現的故障專業的!!!!
1.卡死
2.不協調
D. 軋機都有哪些主要設備組成
1、工作機座
由軋輥﹑軋機牌坊、軸承包、軸承﹑工作台、軋鋼導衛、軌座﹑軋輥調整裝置﹑上軋輥平衡裝置和換輥裝置等組成。
2、軋輥
是使金屬塑性變形的部件(見軋輥)。
3、軋輥軸承
支承軋輥並保持軋輥在機架中的固定位置。軋輥軸承工作負荷重而變化大﹐因此要求軸承摩擦系數小﹐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而且要便於更換軋輥。不同的軋機選用不同類型的軋輥軸承。滾動軸承的剛性大﹐摩擦系數較小﹐但承壓能力較小﹐且外形尺寸較大﹐多用於板帶軋機工作輥。滑動軸承有半干摩擦與液體摩擦兩種。半干摩擦軋輥軸承主要是膠木﹑銅瓦﹑尼龍瓦軸承﹐比較便宜﹐多用於型材軋機和開坯機。液體摩擦軸承有動壓﹑靜壓和靜-動壓三種。優點是摩擦系數比較小﹐承壓能力較大﹐使用工作速度高﹐剛性好﹐缺點是油膜厚度隨速度而變化。液體摩擦軸承多用於板帶軋機支承輥和其它高速軋機。
4、機架
由兩片「牌坊」組成以安裝軋輥軸承座和軋輥調整裝置﹐需有足夠的強度和鋼度承受軋制力。機架形式主要有閉式和開式兩種。閉式機架是一個整體框架﹐具有較高強度和剛度﹐主要用於軋制力較大的初軋機和板帶軋機等。開式機架由機架本體和上蓋兩部分組成﹐便於換輥﹐主要用於橫列式型材軋機。此外﹐還有無牌坊軋機。
5、軌座
用於安裝機架﹐並固定在地基上﹐又稱地腳板。承受工作機座的重力和傾翻力矩﹐同時確保工作機座安裝尺寸的精度。
6、軋輥調整裝置
用於調整輥縫﹐使軋件達到所要求的斷面尺寸。上輥調整裝置也稱「壓下裝置」﹐有手動﹑電動和液壓三種。手動壓下裝置多用在型材軋機和小的軋機上。電動壓下裝置包括電動機﹑減速機﹑制動器﹑壓下螺絲﹑壓下螺母﹑壓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墊塊和測壓儀等部件﹔它的傳動效率低﹐運動部分的轉動慣性大﹐反應速度慢﹐調整精度低。70年代以來﹐板帶軋機採用AGC(厚度自動控制)系統後﹐在新的帶材冷﹑熱軋機和厚板軋機上已採用液壓壓下裝置﹐具有板材厚度偏差小和產品合格率高等優點。
7、上軋輥平衡裝置
用於抬升上輥和防止軋件進出軋輥時受沖擊的裝置。形式有﹕彈簧式﹑多用在型材軋機上﹔重錘式﹐常用在軋輥移動量大的初軋機上﹔液壓式﹐多用在四輥板帶軋機上。
為提高作業率﹐要求軋機換輥迅速﹑方便。換輥方式有C形鉤式﹑套筒式﹑小車式和整機架換輥式四種。用前兩種方式換輥靠吊車輔助操作﹐而整機架換輥需有兩套機架﹐此法多用於小的軋機。小車換輥適合於大的軋機﹐有利於自動化。如今﹐軋機上均採用快速自動換輥裝置﹐換一次軋輥只需5~8分鍾。
8、傳動裝置
由電動機﹑減速機﹑齒輪座和連接軸等組成。齒輪座將傳動力矩分送到兩個或幾個軋輥上。
輔助設備包括軋制過程中一系列輔助工序的設備。如原料准備﹑加熱﹑翻鋼﹑剪切﹑矯直﹑冷卻﹑探傷﹑熱處理﹑酸洗等設備。起重運輸設備吊車﹑運輸車﹑輥道和移送機等。
9、附屬設備
有供﹑配電﹑軋輥車磨﹐潤滑﹐供﹑排水﹐供燃料﹐壓縮空氣﹐液壓﹐清除氧化鐵皮﹐機修﹐電修﹐排酸﹐油﹑水﹑酸的回收﹐以及環境保護等設備。
E. 關於軋機動力設施,你了解多少
軋機是實現金屬軋制過程的設備。泛指完成軋材生產全過程的裝備﹐包括有主要設備﹑輔助設備﹑起重運輸設備和附屬設備等。據說在14世紀歐洲就有軋機,但有記載的是1480年義大利人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設計出軋機的草圖。軋機是實現金屬軋制過程的設備。泛指完成軋材生產全過程的裝備﹐包括有主要設備﹑輔助設備﹑起重運輸設備和附屬設備等。 實現金屬軋制過程的設備。泛指完成軋材生產全過程的裝備,包括有主要設備、輔助設備、起重運輸設備和附屬設備等。但一般所說的軋機往往僅指主要設備。據說在14世紀歐洲就有軋機,但有記載的是1480年義大利人 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設計出軋機的草圖。1553年法國人布律列爾(Brulier)軋制出金和銀板材,用以製造錢幣。此後在西班牙、比利時和英國相繼出現軋機。圖1為1728年英國設計的生產圓棒材用的軋機。
英國於1766年有了串列式小型軋機,19世紀中葉,第一台可逆式板材軋機在英國投產,並軋出了船用鐵板。1848年德國發明了萬能式軋機,1853年美國開始用三輥式的型材軋機,並用蒸汽機傳動的升降台實現機械化。接著美國出現了勞特式軋機。1859年建造了第一台連軋機。萬能式型材軋機是在1872年出現的;20世紀初製成半連續式帶鋼軋機,由兩架三輥粗軋機和五架四輥精軋機組成。中國於1871年在福州船政局所屬拉鐵廠(軋鋼廠)開始用軋機;軋制厚15mm以下的鐵板,6~120mm的方、圓鋼。1890年漢冶萍公司漢陽鐵廠裝有蒸汽機拖動的橫列雙機架2450mm二輥中板軋機和蒸汽機拖動的三機架橫列二輥式軌梁軋機以及 350/300mm小型軋機。隨著冶金工業的發展,現已有多種類型軋機,由軋輥、軋輥軸承、機架、軌座、軋輥調整裝置、上軋輥平衡裝置和換輥裝置等組成。
F. 軋機|軋鋼機的壓軋工藝流程
軋鋼機的壓軋工藝流程分熱軋和冷軋兩步,其工藝流程為:
一、熱軋工藝:從煉鋼廠出來的鋼坯還僅僅是半成品,必須到軋鋼廠去進行軋制以後,才能成為合格的產品。
從煉鋼廠送過來的連鑄坯,首先是進入加熱爐,然後經過初軋機反復軋制之後,進入精軋機。軋鋼屬於金屬壓力加工,軋鋼板就像壓面條,經過擀麵杖的多次擠壓與推進,面就越擀越薄。在熱軋生產線上,軋坯加熱變軟,被輥道送入軋機,最後軋成用戶要求的尺寸。軋鋼是連續的不間斷的作業,鋼帶在輥道上運行速度快,設備自動化程度高,效率也高。從平爐出來的鋼錠也可以成為鋼板。
經過加熱和初軋開坯才能送到熱軋線上進行軋制,一般連鑄坯的厚度為150~250mm,先經過除磷到初軋,經輥道進入精軋軋機,精軋機由7架4輥式軋機組成,機前裝有測速輥和飛剪,切除板面頭部。熱軋成品分為鋼卷和錠式板兩種,經過熱軋後的鋼軌厚度一般在幾個毫米,如果用戶要求鋼板更薄的話,還要經過冷軋。
二冷軋工藝:與熱軋相比,冷軋廠的加工線比較分散,冷軋產品主要有普通冷軋板、塗鍍層板也就是鍍錫板、鍍鋅板和彩塗板。
經過熱軋廠送來的鋼卷,先要經過連續三次技術處理,先要用鹽酸除去氧化膜,然後才能送到冷軋機組。在冷軋機上,開卷機將鋼卷打開,然後將鋼帶引入五機架連軋機軋成薄帶卷。從五機架上出來的還有不同規格的普通鋼帶卷,它是根據用戶多種多樣的要求來加工的,從而生產各種各樣不同品質的產品。
G. 小型軋鋼機的設計 機械專業的學生,求合適此的老師答辯會問的問題
答辯一般會問以下幾個問題:
機器設計原理, 設計背景
運作方式, 用什麼方式驅動, 用什麼機構聯動, 起到一個什麼作用
其中, 老師可能會針對某個零件問你, 這個零件在這里的用處
還有可能會問你, 某個機構的結構在哪張圖上表示, 並指給他看
比起市面上的其他同類機器, 你的設計有何優勢.
總之, 如果你想過答辯, 你要達到一定的圖紙量, 並熟悉你的圖紙上的每個細節; 如果你想拿到優秀畢業設計, 你必須在滿足上面這個要求之外, 要建模, 要做動畫, 如果可以再做力的分析, 並截圖。
還有任何疑問, 可以發私信給我。
H. 軋鋼快速壓下裝置為什麼容易自動旋松,應如何防止
快速電動壓下裝置的工作制度也就是工作要求。
快速電動壓下裝置一般為不「帶鋼」的壓下裝置(一般壓下速度大於 )。這種壓下裝置多用在可逆式熱軋機上,如初軋機、中厚板軋 機、連軋機組的可逆式粗軋機等。
一、其工藝特點是:
1、工作時,要求上軋輥快速、大行程、頻繁的 調整;
2、軋輥調整時,不帶軋鋼負荷,即不「帶 鋼」壓下。
二、為適應上述特點,對壓下裝置的要求是:
1、採用慣性小的傳動系統,以便頻繁的啟動、制動;
2、有較高的傳動效率和工作可靠性;
3、必須有 克服壓下螺絲阻塞事故(「坐輥」或卡鋼)的措 而對於板帶軋機的電動壓下裝置,冷熱板帶軋機的電動壓下速度在 范圍內(有時,壓下速度 也可達到 )由於壓下速度的絕對值較小,過去曾稱它為「慢速壓下」。但是,這個名稱並沒有反映出板帶軋機壓下裝置的特點。事實上,現代化的高速軋機上, 為實現帶鋼的厚度自動控制,需要壓下已很 高的速度對軋輥位置(輥縫)做微量調整。
三、板帶軋機的扎件既薄又寬又長,並且軋制速 度快,扎件精度要求高,這些工藝特徵使得電動壓下裝置有以下特點:
1、軋輥調整量小。
2、調整精度高。
3、經常地工作制度是「頻繁的帶鋼 提出方案及其方案論證壓下」。
4、必須動作快,靈敏度高。
5、軋輥平行度的調整要求嚴格。
四、快速電動壓下裝置的解釋
1、電動壓下裝置是採用的是壓下螺絲、螺母來調整軋輥輥縫,而液壓壓下裝置則是用液壓缸。
2、電動壓下裝置的優缺點
(1)優點:電動壓下裝置壓下速度一般比較大,可實現快速壓下要求;在快速壓下裝置工作時候,上軋輥可以進行快速的、大行程的、頻繁的調整,且軋輥調整時,不帶軋制負荷,即不帶鋼壓下。電動壓下的壓下裝置採用慣性較小的傳動系統,可以實現頻繁地 調整;同時,傳動效率較高,並且工作可靠性高;電動壓下裝置採用了壓下回松裝置, 能夠有效的克服壓下絲桿「坐輥」或「卡鋼」等阻塞事故。
(2)缺點:由於結構的限制, 可能採用復雜的傳動系統;並且傳動系統小,則造價較高, 動作迅速、靈敏度較低。在高速度下調整軋件厚度偏差,壓下動作迅速,但是反應不太靈敏。且傳動系統慣性大、加速度大。
I. 軋鋼機械設計的目錄
第1章緒言
1.1我國鋼鐵工業現狀
1.1.12005年我國鋼鐵工業生產情況
1.1.2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3「十一五」我國鋼鐵技術發展趨勢及對策
1.2當代軋鋼技術發展的特點
1.2.1軋鋼生產技術的內涵轉變
1.2.2軋鋼生產技術發展的特徵
1.2.3軋鋼生產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發展方向
1.2.4高速度、快節奏的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
1.3軋鋼機械及其分類
1.3.1軋鋼機械
1.3.2軋鋼機的分類
1.3.3軋鋼輔助設備的分類
1.4軋鋼機械發展概況
1.4.1帶鋼熱連軋機成套設備的技術發展特點
1.4.2寬厚板軋制技術的發展特點
1.4.3冷連軋成套設備的技術發展特點
1.4.4中小型型鋼連軋機的裝備技術
1.4.5高速線材軋機的技術發展特點
1.4.6鋼管軋機的發展概況
1.5盡快提高我國軋鋼機械的設計水平
1.5.1形勢對工程設計的要求
1.5.2現代設計方法及其特點
1.5.3產品設計類型及產品設計原則
1.5.4機械產品開發程序
思考題
第2章軋輥與軋輥軸承
2.1軋輥
2.1.1軋輥的基本類型
2.1.2軋輥的結構
2.1.3軋輥尺寸參數的確定
2.1.4軋輥材質的選擇
2.1.5軋輥的強度計算
2.1.6軋輥的變形計算
2.2軋輥軸承
2.2.1軋輥軸承的類型及工作特點
2.2.2滾動軸承
2.2.3軋輥滾動軸承的密封
2.2.4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
2.2.5液體摩擦軸承
2.3軋輥與軋輥軸承壽命研究及應用
2.3.1四輥軋機工作輥滾動軸承壽命的研究
2.3.2高線軋機油膜軸承壽命的研究
2.3.3大型軋機油膜軸承錐套損傷問題的實驗研究
思考題
第3章軋輥調整、平衡及換輥裝置
3.1軋輥調整裝置的用途及分類
3.2軋輥手動調整裝置
3.2.1上輥手動調整裝置
3.2.2中輥手動調整裝置
3.2.3下輥手動調整裝置
3.3軋輥輥縫的對稱調整裝置
3.4電動壓下裝置
3.4.1快速電動壓下裝置
3.4.2壓下螺絲的回松裝置
3.4.3慢速電動壓下裝置
3.5雙壓下裝置
3.5.1電動雙壓下裝置
3.5.2電一液雙壓下裝置
3.5.3快速響應電一液壓下裝置
3.5.4立輥軋機電一液側壓裝置
3.6全液壓壓下裝置
3.6.1液壓壓下裝置的特點
3.6.2液壓壓下控制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3.6.3壓下液壓缸在軋機上的配置
3.7軋機的壓下螺絲與螺母
3.7.1壓下螺絲的設計計算
3.7.2壓下螺母的結構尺寸設計
3.7.3轉動壓下螺絲的功率計算
3.8軋輥平衡裝置
……
第4章軋鋼機機架
第5章共和機座剛度及板厚、板形控制
第6章軋鋼機主傳動裝置
第7章熱軋無縫鋼管軋機
第8章冷拔、冷軋鋼管和焊管生產
第9章剪切機
第10章飛剪機
第11章矯直機
第12章開卷機與卷取機
第13章輥道與冷庫
參考文獻
J. 軋機、軋鋼機的壓軋工藝流程是什麼
軋制過程
一般單機架二十輥冷軋機的軋制過程可分為上料及穿帶、可逆軋制;卸料及重卷3個階
段。二十輥軋機,特別是森吉米爾二十輥軋機,是採用大張力進行軋制的;軋制過程是從鋼
帶在軋機前後的卷取機/開卷機施加張力之後才開始的,這之前即是上料及穿帶階段。
上料及穿帶階段:一般用上料小車將鋼卷送到開卷機捲筒上;開卷多採用浮動開卷機,
以保證鋼帶始終處在軋機中央位置;浮動開卷機由光電對中裝置通用液壓缸來進行控制;開
卷後鋼帶經矯直機(三輥直頭或五輥矯直機)進行矯直;部分軋機設有液壓剪可以進行切頭;鋼帶用上擺式導板台跨過機前卷取機,直接送到二十輥軋機;然後開卷機繼續往前送出鋼帶穿過軋機一直送到機後卷取機鉗口,鉗口鉗住鋼帶帶頭並在捲筒上纏繞2—3圈後停止送帶,穿帶結束。
可逆軋制階段:穿帶結束後,首先安放好上、下工作輥(穿帶時,工作輥已取下),然後調准軋制線,關閉軋機封閉門,機前壓板壓下,出口側擦拭器壓緊鋼帶,軋機工藝潤滑冷卻系統啟動供液,軋機帶鋼壓下,卷取機轉動給鋼帶前張力,機前後測厚儀、測速儀進入軋制線,機組運轉開始第一道次的軋制。
軋制過程中,如果發現鋼帶邊部有缺陷將影響到高速軋制,則當缺陷部位經過軋輥時;
操作工按一下操作台上的按鈕,將其缺陷位置信號輸入AGC系統。軋制將結束時軋機減速,當鋼帶尾部到達機前卷取機位置時,機組停車,第一道次結束。測厚儀、測速儀退出軋制
線,軋機壓下抬起,鋼帶張力解除,冷卻潤滑劑停止供給,壓板抬起。
第二道軋制時,鋼帶反向運動,機前機後位置互換。第二道次工作開始時機後卷取機反
向運行將機前鋼帶頭部送人機前卷取機捲筒鉗口,鉗口鉗住帶頭後,機前卷取機轉動將鋼帶
在捲筒上纏繞2—3圈;然後,軋機供給冷卻潤滑液,軋機壓下,機前後卷取機傳動給出後
張力,機前後測厚儀、測速儀進入軋制線,機組運轉開始第二道次的軋制。
從第二道次開始,軋制就在機前後卷取機和二十輥軋機之間往返進行。當軋機的自動厚度控制(ACC)系統投入工作時可以實現全自動控制。當軋制過程中鋼帶有缺陷的部位過軋輥時,軋機會自動減速。軋制終了,軋機會自動停車。
一般可逆式軋機軋制奇數道次,但是在機前後卷取機為脹縮式捲筒時,可以軋制偶數道
次,即在軋機開卷機一側也可以卸卷。
一般在成品道次軋制前,需要更換工作輥,以獲得高質量的及有特殊要求的鋼帶表面質
量。在成品道次軋制後,軋機停車,壓下拾起,測厚儀、測速儀退出軋制線,軋機停止冷卻潤滑液供給,卷取機的壓輥壓下,或者將卸卷小車升起用小車座輥頂住鋼卷,避免鋼卷松卷卷取機轉動將鋼帶尾部全部卷到捲筒上。至此可逆軋制過程結束。
卸卷及重卷階段:對於脹縮式捲筒卷取機,卸卷比較簡單。首先用捆紮帶在鋼卷徑向捆
扎一道,卸卷小車升起頂住鋼卷,卷取機捲筒收縮,鉗口打開,鋼卷便被卸卷小車托住,卸卷小車和卷取機的輔助推板同步移動,便將鋼卷從卷取機上卸下,卸卷小車繼續移動將鋼卷送到鋼卷存放台上。
對於軋機前後為實心捲筒的卷取機,鋼卷不能夠從捲筒上直接卸下,只有將鋼卷重新卷
到一台脹縮式捲筒卷取機上,才能將鋼卷卸下來。森吉米爾二十輥軋機、森德威二十輥軋機,採用實心捲筒卷取機時,機組一般設有重卷機構,將成品鋼卷及實心捲筒一起從卷取位置轉移到重卷開卷位置i然後將鋼卷從開卷機往重卷機上重新卷取一次,由於重卷過程是在軋機軋制區域之外的位置進行的,所以重卷和軋制可以同時進行,互不影響。
軋制工藝
1 壓下制度
軋機的壓下制度,應根據軋機的技術參數、軋制材料的力學性能、產品的質量要求來制
定,同時還要考慮軋機生產能力要高,消耗要低。
用二十輥軋機軋制優質碳素鋼,相對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使用二十輥軋機的目的是追求
產品的高質量,有高的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質量,獲得更薄的產品。
碳素鋼,特別是低碳軟鋼,在二十輥軋機上,一個軋程的總壓下率能達到95%以上,道次壓下率可以達到66%。
對於可逆式冷軋機,由於各道次是在同一-架軋機上軋制,所以道次壓下率分配是用等壓力軋制原則來確定壓下規程。一般第一道第二道的壓下率最大,隨著被軋鋼帶的加工硬
化,道次壓下率逐漸減小,以使各道次的軋制壓力大致相等。
為了提高軋機的生產能力,在充分利用軋機及機前後卷取機主傳動功率的前提下,要盡
可能地加大道次壓下率以減少軋制道次。但是,有時為了獲得良好的板形及表面質量,減少
鋼帶縱向的厚度偏差,也可以適當地增加軋制道次,在總壓下率相同的情況下,採用較多的軋制道次能使鋼帶的強度略有提高。成品道次的壓下率對板形的影響較大,一般採用10%
左右。
2 張力制度
冷軋鋼帶的一個特點是張力軋制;沒有張力就無法進行鋼帶的冷軋。張力可以降低軋
制壓力,改善板形,穩定軋制過程。張力制度對於鋼帶冷軋非常重要。
採用小直徑工作輥軋制的二十輥軋機(及多輥軋機),軋制過程的工藝特點則是採用大
張力軋制。
必須採用大的單位張力,是由於被軋制材料具有物理—力學性能各向異性現象,或在小
變形弧長度內工作輥具有不大的歪斜,這樣沿帶材寬度出現壓下和延伸的不均衡性。在壓
下量小的區域內重新分布張力時,張力達到屈服極限,井可能使帶材寬度方向的延伸均衡。
實際上,在多輥軋機上軋制時,金屬的變形是依靠軋輥壓下和卷取機建立的帶材張力共同完
成的。
多輥軋機中採用的單位張力的大小取決於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及冷加工硬化程度、帶
材厚度及其邊部質量。一般單位張力為20%一70% 。
為了實現穩定軋制過程所必須的大的單位張力及總張力,要求在多輥軋機中設置具有
大功率傳動的卷取機。一般二十輥軋機卷取機電機功率達到軋機主傳動功率的70%一
80%,有的甚至達到100%。
各道次張力按如下方法確定。一般來說,第一道次軋制時,由於酸洗機組的卷取張力較
小,為了避免造成鋼帶層間錯動而擦傷表面,第一道的後張力根小,小於酸洗機組卷取張力。
為了增加第一道軋制的後張力,二十輥軋機入口側設有壓板來增加軋制後張力;前張力可以
根據工藝要求自由決定。在以後的軋制道次中,根掘軋制鋼帶品種、規格,或者採用前張力
大於後張力,或者後張力大於前張力。一般採用將前一道次的軋制前張力作為本道次的後
張力,單位前張力大於單位後張力。成品道次的前張力(卷取張力)有兩種情況。對於脹縮式捲筒卷取機,由於在卷取機上可以直接卸卷並且鋼卷直接進罩式爐進行緊卷退火,為防止在退火中產生粘結,卷取張力應減小,卷取張力小於50Mpa時,退火粘結的幾率就很低了,但卷取張力低會影響軋機生產能力;對於實心捲筒卷取機,由於需要進行重卷,重卷時可以
採用較小的張力(10—40Mpa),因此軋制時能夠採用大張力,可以提高軋機生產能力。
道次的張力還應根據板形隨時進行調整,特別是軋制帶材較薄時。當材料中部有波浪時,應減小張力防止拉裂帶邊或斷帶;當帶材產生邊浪時,可以適當增加張力。
3 速度制度
軋制速度的確定,應根據設備的能力,在軋機允許使用的速度范圍內盡可能採用高的軋
制速度,以提高軋機的生產能力;同時,當軋制速度增加時,軋制壓力相應有所減小。
一般第一道次軋制時採用較低的軋制速度,因為第一道的壓下量大,如果再用高速度軋
制,將使軋輥急劇發熱,由於多輥軋機軋輥冷卻條件較差,將影響軋輥壽命;另外,由於坯料縱向厚度偏差大,板形與軋輥不完全符合,第一道軋制時要對坯料進行調整,要求速度較低;同時採用高速度大壓下,主電機能力也不能滿足。
以後的道次,則根據壓下制度和張力制度及主電機的功率決定軋制速度,使主電機的能
力得到發揮。
每道次軋制的啟動和制動時,分別有一個升速和降速的過程。在軋制過程中,應盡可能
少調速,以保證軋制的穩定性,從而達到厚度偏差的均一性。
4 輥形
由於二十輥軋機機架的剛性和零凸度設計,以及軋輥輥形的多種有效的調整手段,所以,
二十輥軋機能夠全部使用沒有輥形凸度的平輥進行軋制。根據需要,工作輥和第二中間輥也
可以適當地配置凸度輥;第一中間輥永遠是平輥,但—頭帶有錐度,供軋輥軸向調整使用;支撐輥的背襯軸承不能有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