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用序號填空).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用固體大理石或石灰石與液體稀鹽酸反應且不需要加熱符合使用B裝置,由於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能溶於水(能用C裝置收集的氣體須不溶於水),故只能用D裝置收集;實驗室製取氧氣用加熱氯酸鉀、高錳酸鉀時選擇A,利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時選擇B,由於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於水,所以選擇C或D進行收集; (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顯酸性,故溶液變紅;由於碳酸不穩定,常溫就可分解,所以,給溶液加熱,碳酸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溶液重新變成紫色; (3)分析題目所給信息: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和稀硫酸在常溫下製取硫化氫氣體,所以發生裝置選擇B;硫化氫氣體能溶於水,故不能選C,可計算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4>29,可知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選擇D裝置收集該氣體. 故答案為: (1)B;D;石灰石、稀鹽酸;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A或B;C或D; (2)紫色石蕊試液變紅;H 2 O+CO 2 ═H 2 CO 3 ;紅色石蕊試液變紫色H 2 CO 3 ═H 2 O+CO 2 ↑; (3)B;D. |
2. A-E分別是實驗室常用的一些氣體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示意圖(1)寫出C裝置中有水儀器的名稱______、___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答案為試管、水槽;
(2)用B裝置制氧回氣,則反應答物為過氧化氫,則2H2O2
催化劑 | .
3. 圖1是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回答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____
(1)用止水夾夾復緊乳膠制管,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端液封,繼續加水使漏斗內液面高於試管內液面,片刻後若漏斗內液面不下降,則氣密性良好. (2)要使液面與鋅粒接觸,可以使試管傾斜或加少量水或加少量CuSO4溶液; (3)可以用BCD組成一套裝置,B中放酸,C中放鋅粒,用時將C放入B中,酸與鋅粒接觸,放生反應;不用時將C從B中拿出,酸液留下去反應停止; (4)設計如圖
4. 發生裝置的類型有哪些高中實驗中最常見的裝置類型是什麼能詳細點列出來么 謝謝啦!
有生成氫氣的裝置(啟普發生器),生成氯氣,生成乙炔,生成乙烯,生成二氧回化碳,生成答乙酸乙酯,好像除了生成氫氣的有名字以外,其他的好像沒有什麼名字。 由於氯氣有毒,乙炔反應比較劇烈,所以氯氣的實驗取消,乙炔的實驗室演示實驗,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初中的時候就接觸過,所以高中基本不用,也就剩乙烯和乙酸乙酯了。同時,這兩個實驗高中階段也就能用的次數不多。
5. 下列是實驗室中幾種常用的實驗裝置圖: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帶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1)鐵架台、長頸漏斗、錐形瓶是實驗室常用的化學儀器.故答案為:鐵架台,長頸漏斗,錐形瓶; (2)在常溫下用石灰石和稀鹽酸來製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於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 故答案為:CaCO3+HCl→CaCl2+H2O+CO2;B,C,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變渾濁,則說明是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3)檢查B裝置的氣密性時,要注意形成液封,使得內外產生壓強差. 故答案為:用手指堵住導管口,再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後繼續加水,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則氣密性良好; (4)由題目信息可知:常溫下制硫化氫氣體,因此選B;由於硫化氫是密度比空氣大的有毒氣體,能溶於水,因此選F,F裝置既可以收集氣體,又可以進行乾燥和除雜質.故答案為:B,F; (5)白磷燃燒放熱,氣體體積膨脹,因此先下降,氧氣消耗了冷卻後又上升,上升了大約20mL;故答案為:先下降後上升,70; (6)化學反應中產生氣體,使得內外產生壓強差,完成發射;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黑色固體和滴入的液體反應生成氣體,瓶內的氣體增多壓強變大,將輕質細木棍向上壓出;H2O2 MnO2 |
6. 圖1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1)常溫下,用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
(1)常溫下,用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屬於固液常溫型,故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B,氫氣密度比空氣小且難溶於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2)圖F是採用排水法測二氧化碳的體積,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從而測二氧化碳的體積;二氧化碳能溶於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層植物油,防止二氧化碳溶於水.排水法測氣體體積的原理是:利用排出水的體積和進入裝置中的氣體的體積相等的原理進行的,所以在沒有二氧化碳生成時,盛水的集氣瓶中壓強和外界大氣壓是相等,當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時,集氣瓶內氣體壓強增大,將水排出,所以油上方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3)碳酸鈉和鹽酸常溫下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燒杯內Na2CO3粉末滴入鹽酸,觀察燒杯中燃著的小蠟燭.觀察下面一支蠟燭的火焰先熄滅,上面一支隨後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大於空氣,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故可用於滅火; 故答案為:(1)B;C或D; (2)防止CO2溶於水且與水反應;沒有; (3)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密度比空氣大;CO2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CO2可用於滅火.
7. 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
(1)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是固液不加熱反應,可用裝置B完成;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並且易溶於水,可用E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B;E; (2)用B裝置製取氧氣,要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反應,化學反應式是:2H 2 O 2 2H 2 O+O 2 ↑. 故答案為:2H 2 O 2 2H 2 O+O 2 ↑; (3)裝置A中的試管口缺少防止高錳酸鉀進入一團棉花;氣體應從b端進入,水在進入氣體壓力作用下,從a端排出,在a端連接一量筒,測出排出水的體積,即是生成氣體的體積. 故答案為:試管口放一團棉花;b;量筒. |
8. 下列是實驗室常用儀器裝置圖(1)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加熱制O2應選擇發生裝置是______;收集較純的氧氣最
(1)製取氨氣如同製取氧氣:使用固體+固體反應,需加熱,所以選用B裝置; (2)演示高錳酸鉀粉末加入試管中的操作方法; (3)製取氣體的注意事項,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 (4)實驗室利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O2應選擇製取裝置,選用B裝置,為防反應速率過快,應提出的實驗安全注意事項:控制液體的滴加速率. (5)①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反應裝置和反應原理:固體+液體,且不需要加熱,所以選用A裝置 2H2O2 催化劑 | .
9. 以下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在編號①~④中,指出儀器名稱有錯誤的部分
(1)③應是水抄槽; (2)A裝置適合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D裝置適合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故AD組合可製取氧氣或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10. 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Ⅰ.這些裝置都有其優點,其中發生裝置的圖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Ⅰ、可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解答,如:發生裝置操作是否簡單,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節約葯品等; (1)圖2可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圖3中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容器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漏斗,反應停止; (3)圖4的優點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且可以節約葯品,操作方便; (4)圖5的優點是可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使反應發生和停止; (5)圖6的優點是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U型管內壓強增大,U型管左側液面上升,右邊的下降,與固體分離,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尾氣處理處置可從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進行分析; (6)圖7中氣體通入液體,可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被充分吸收; (7)圖8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圖9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9)圖10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故答案為:Ⅰ、(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通過控制液滴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容器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4)操作簡單,可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U型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6)使氣體充分吸收;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 (7)防止液體倒吸;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壓強減小,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9)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與實驗中常用的發生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