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家庭學生小實驗裝置

家庭學生小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12-14 02:16:27

❶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後停止通

(1)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液面專上升;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屬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所以C管內液面上升;
(2)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水小,且氫氣難溶於水,氧氣不易溶於水(或氫氣和氧氣難溶於水或氫氣和氧氣不易溶於水);
(3)帶火星的木條(燃著木條).

❷ 如何利用家庭小實驗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學課堂內外充分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課堂:
首先,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緊密結合化學教學內容,積極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提出一些學生半知半懂的化學問題,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從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其次,利用化學實驗實現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演示實驗、學生自主實驗、以及實驗方案的設計中應加強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探究性學習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的提出方案,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能力 。
二、課外:
1、開放實驗室。利用課余時間,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做一些課本內容實驗或一些開放性的自主實驗設計探究。
2、利用家庭小實驗。比如完成雞蛋在食醋中變化探究,通過現象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現象。
3、實驗的改進:比如:改進探究空氣中氧氣體積含量,酸雨形成過程實驗,改進實驗裝置,減少實驗過程中的污染問題。
4、課外調查。結合教學內容,調查日常生活中的化學事例,進行一些簡單的自主探究,。如在 「自然界中的水」教學後,讓學生調查身邊的水資源使用現狀,污染情況,當地的保護措施等,並通過報紙、網路等渠道收集關於水資源及保護的一些知識,並根據所學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然後與同學交流,也可以反饋給當地有關部門。

❸ 能夠讓小學生做的化學家庭小實驗有哪些

醋與面鹼混合
84消毒液與有色花瓣
潔廁凈清洗廁所

❹ 簡單的小學生科學小實驗有哪些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
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
講解:
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叉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4、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延伸: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 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 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 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創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剝去蛋殼。
2、 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 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
1、 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2、 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 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 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
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創造:
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么樣子?
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❺ 可以在家做的小實驗


小學生有很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可以做,都不復雜。

下面列舉幾個適合小學生做的科學小實驗:

一、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鑷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鑷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慢慢地移出鑷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

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

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二、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三、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讓水沖在手帕上。

3、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小學生做實驗的目的意義:

  1. 幫助學生加興理解自然科學知識

  2. 培養學生的科學志趣

  3. 發展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思維

  4. 鍛煉優良的心理品質




❻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後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專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屬後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於圖中D線).
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後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C管中的現象是液面上升
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氫氣和氧氣難溶於水
(3)若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帶火星的木條

❼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

某同學製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註:該裝置回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後答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於圖中D線).
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後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管A和管B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C管中的現象是液面上升
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氫氣和氧氣的密度比水小,且或氫氣和氧氣難溶於水
(3)若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帶火星的木條

❽ 國外有沒有那種家庭科學小實驗室

鏈接:

提取碼: cb25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德拉創新實驗室

❾ 在家可做的家庭小實驗

1.花露水與水混合。

實驗用品:花露水瓶一個(瓶頸細長,195 mL)、過期花露水約半瓶。

實驗步驟:在空的花露水瓶里倒入約半瓶水,再慢慢倒入約半瓶花露水至瓶口,用大拇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置,然後正放,重復2次,使瓶內液體混合均勻,觀察液面是否低於瓶口。

實驗現象:液面明顯低於瓶口。

2、自製簡易凈水器

取一個空塑料飲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帶導管的單孔塞塞緊,將瓶子倒置,瓶內由下向上分層放置洗凈的膨鬆棉、紗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簡易的凈水器。

實驗說明: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凈,小卵石、石英沙起過濾作用。②家中如果沒有帶導管的單孔塞,可以在瓶蓋上打幾個小孔替代帶導管的單孔塞。③實驗物品較多,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合作,如:家裡有棉花的學生可多帶些棉花。

3、石墨導電實驗

把一根石墨電極或6B的鉛筆芯和導線連接在一起,接通電源後,燈泡是否發亮?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實驗說明:①從廢舊干電池中拆取石墨電極,市場上6B鉛筆芯不常見。②可利用手電筒里的干電池及小燈泡。③可用單面膠帶紙把電池、銅絲、小燈泡等固定住。

4、雞蛋殼與酸的反應

取一個小玻璃杯,放入洗凈的碎雞蛋殼,然後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仔細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根據實驗現象推測雞蛋殼里可能含有什麼物質。

實驗說明:①可以在家裡製取澄清石灰水。有些食品乾燥劑的主要成分為生石灰,如波力海苔中的「強力乾燥劑」。取一隻玻璃杯,加入約半杯水,再加入一包「強力乾燥劑」,用筷子攪拌,靜置。注意觀察生石灰與水反應時的放熱現象。②家裡沒有玻璃片時可用小鏡子代替。③還可以做澄清石灰水中吹入的實驗。

5、自製汽水

在約500 mL的飲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適量果汁,加入約1.5 g小蘇打(碳酸氫鈉),注入涼開水,再加入約1.5 g檸檬酸,立即旋緊瓶蓋,搖勻,放入冰箱。半小時後,你就可以喝到清涼甘甜的汽水了。

6、蔥汁寫密信

實驗用品:蔥(兩根)、毛筆、白紙、蠟燭

實驗步驟

取兩根蔥,剪去它們的葉,留下蔥白,用力擠出蔥汁,然後用毛筆蘸蔥汁在一張白紙上寫字,過一會兒,蔥汁幹了,白紙上看不見字跡。要是把這張白紙放在燭火上烘烤,棕色的字會立即顯現出來。蔥汁能使紙發生化學變化,形成一種類似透明薄膜一樣的物質,這種物質的燃點比紙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燒焦了,所以會顯現出棕色的字跡來。檸檬汁、蒜汁、洋蔥汁及醋等,都有這種物性,所以也能用來寫密信。

❿ 初中家庭小實驗,要過程

(1)紙杯燒水——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水沸騰時只吸熱不升溫,而這個溫度沒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當然不會著了~
補充一點知識,燃燒的必要條件:
1.有可燃物
2.達到一定的溫度,即著火點
3.有氧氣(其實有時候燃燒也不需要氧氣的,但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
只有這樣才可以燃燒,紙沒有滿足條見2,所以不燃燒~
(2)變胖的雞蛋——本實驗演示了碳酸鈣與酸的反應,以及由滲透壓引起水的擴散,所用物品均為生活用品,現象明顯,生動有趣。 實驗原理: 白色的蛋殼之所以不見,是因為被醋酸溶解。蛋殼是由碳酸鈣所構成,而從蛋殼中冒出來的泡泡,則是溶解反應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氣泡。
(3)物質在水中的分解狀況——接觸面積越大,物質溶解越快
不同物質的溶解度不同
食鹽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大
(4)自製酸鹼指示劑——
實驗原理:許多植物的花、果、莖、葉中都含有色素,主要是花青素。花青素在不同的酸鹼環境中,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因此,可利用來做酸鹼指示劑。實驗用品: 1、 實驗員准備試管,燒杯,試管刷,試管架,玻璃棒,研缽,膠頭滴管,紗布,燒杯,試劑瓶,酒精溶液(酒精與水的體積比為1:1),稀鹽酸,白醋,氫氧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鈉溶液,蒸餾水。 2、 學生自己准備(每組准備2種)紫苞菜,胡蘿卜,各種花瓣,植物葉子等。 (提前布置)實驗過程:一、學生檢查實驗桌上實驗室提供的實驗用品是否齊全、完好、干凈。二、學生展示自己准備的用品,老師檢查。三、安全強調,因有酸鹼葯品和玻璃儀器,要注意實驗人生安全和儀器安全。四、指示劑的製取步驟。 1、取一些紫苞菜在研缽中搗爛,然後加入5ml酒精溶液,攪拌,使其充分接觸2-5分鍾。 2、用多層紗布過濾,得到紫苞菜色素的酒精溶液。將濾液裝在試劑瓶中,並放在桌上備用。 3、仔細觀察試劑瓶中裝有的濾液的(自製酸鹼指示劑)的顏色,記入下表中。 4、取出6支試管,分別加入2--3ml稀鹽酸,白醋,稀氫氧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鈉溶液,蒸餾水,然後分別滴入2-3滴紫苞菜色素的酒精溶液,振盪後放置在試管架上數秒鍾後,觀察現象並記入下表中。
現 象 自製指示劑本身的顏色 白 醋 鹽 酸 澄 清 石灰 水 氫 氧 化鈉 溶 液 氯 化 鈉溶 液 蒸 餾 水
自 制 指示 劑 1
自 制 指示 劑 2
5、用其他自備植物花、葉等代替紫苞菜重做上述實驗,(得到自製指示劑2)。觀察現象並記錄上表中的。五、整理實驗用品。 1、用試管刷清洗玻璃儀器,將廢液倒入廢液缸中。 2、將所制指示劑放人指定容器中。 3、整理實驗用品,將其恢復實驗前的擺放位置。注意事項: 1、用研缽一定要將所研物質研碎、研細。 2、用酒精溶液吸取色素時,最好使其充分接觸5分鍾以上,使色素被充分吸收。 3、兩種液體不要混合,以免出現實驗現象雷同。 4、實驗時安全第一。
1)紅蘿卜皮: 刮下紅蘿卜的紅皮,用95%酒精浸泡一天左右,過濾後取它的濾液。按檢驗的需要製作pH1~14的標准溶液若干個。每個標准溶液取10mL,分別加入試管中,各試管中加入紅蘿卜皮浸泡液(即酸鹼指示劑)10滴,用橡皮塞塞緊,作為標准樣品。在測定某溶液的酸鹼度時,加入上述紅蘿卜皮指示劑,當發生顏色變化時,跟上述製得的標准樣品的顏色作比較,就能確定待測溶液的pH值大致范圍。紅蘿卜皮浸泡液實測的結果是
pH值在6以下時顯紅色,
pH值在6~8時顯紫紅色,
pH值在8~10時顯綠色,
pH值在10以上時顯黃色。
(2)紫草: 在中葯店買50g紫草,取5克,用50%酒精溶液浸泡,浸泡一天就得到紫草色素的酒精溶液,呈紫色。把浸泡液一分為二,一份加入極少量稀酸(稀磷酸或稀硫酸)到溶液剛變紅色,這是紅色的紫草試液;另一份加極少量氫氧化鈉稀溶液到溶液剛變藍色,這是藍色的紫草試液。把濾紙剪成條狀,一半浸入紅色紫草試液中,另一半浸入藍色紫草試液中,片刻後取出晾乾,就能分別替代紅色石蕊試紙和藍色石蕊試紙(變色范圍和使用方法跟石蕊試紙相同)。
(3)紫色捲心菜: 取約250g紫色捲心菜,洗凈後切碎,放在大燒杯或不銹鋼鍋內,加水到浸沒1/2菜葉,加熱煮沸10分鍾,並不斷攪拌菜葉。再把煮後的捲心菜汁濾入一隻容器中,放置到室溫後裝瓶。得到的紫色捲心菜濾汁可以用作酸鹼指示劑。使用時可參照上述操作(1)的方法,先制幾個標准pH值樣品,用於不同pH值的檢驗。也可以把濾紙剪成條狀,浸在紫色捲心菜汁內,浸透後取出晾乾,再次浸泡、晾乾1~2遍,得到自製的pH試紙。該指示劑的顯色情況如下。
pH值小於3時顯紅色,
pH值在3~5時顯淺紫色,
pH值在6~7時顯藍色,
pH值在8~9時顯青綠色,
pH值在10~12時顯綠色,
pH值大於13時顯黃色。
(4)米莧菜: 把250g紅色米莧洗凈切碎,放在約500g水中加熱煮沸約10分鍾,濾去殘渣,就得到紅色的酸鹼指示劑。它的變色范圍是
pH值小於2時顯紫紅色,
pH值在2~4時顯玫瑰紅色,
pH值在5~7時顯洋紅、酒紅色,
pH值在7~9時顯黃色,
pH值在9~13時顯黃綠色,
pH值大於14時顯亮黃色。
@(5)咖喱粉: 取一葯匙咖喱粉,用50%的酒精調成糊狀,塗在一塊白布的兩面。放置一段時間後用水沖去多餘的咖喱粉,白布被染成黃色,這就製成一塊可以多次反復使用的酸鹼指示布。它遇鹼性溶液呈紅色,遇酸性溶液呈黃褐色。每次用完後,用水把布上的酸性或鹼性物質漂洗干凈,指示布又恢復原來的黃色,可以供下次使用。
【說明】
(1)米莧菜等汁中含有果膠、糖粉、澱粉等,用普通過濾法不能使濾液變得澄清。為了減少菜汁內有效成份見光分解、被氧化,菜汁不用過濾,煮沸後用涼水迅速冷卻,立即用於顯色,效果較好。
(2)月季花、菊花、喇叭花、絲瓜花、一串紅、牽牛花、鳳仙花等浸出液在酸性溶液或鹼性溶液里會明顯地顯示不同的顏色。只要把這些花切碎搗爛,用酒精浸制,所得浸泡液也可以用作酸鹼指示劑。

閱讀全文

與家庭學生小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課程設計做什麼產品好賣 瀏覽:520
音叉是一種什麼儀器用來測試樂器和測試什麼 瀏覽:634
兩個設備共用一個串口如何連接 瀏覽:578
機械硬碟耗電多少a 瀏覽:771
機械表怎麼校對時間都慢五分鍾 瀏覽:898
圖示是一個用來研究靜電除塵的實驗裝置 瀏覽:185
手持電動工具的安全使用PPT 瀏覽:678
蒼蠅仿生儀器有哪些 瀏覽:42
瑞格閥門怎麼是打開 瀏覽:72
豐田suv換軸承多少錢 瀏覽:659
如何拆法蘭軸承蓋子 瀏覽:92
鎖閉閥又叫什麼閥門 瀏覽:306
廢品機械師汽氣怎麼造 瀏覽:879
空分裝置分子篩作用 瀏覽:9
冬天軸承轉不動夏天能轉動為什麼 瀏覽:558
朗逸液晶儀表盤亮度怎麼調節 瀏覽:917
在ppr管上接什麼閥門 瀏覽:345
灰土擠密樁需要什麼機械 瀏覽:756
超聲波功率管怎麼修 瀏覽:465
大型機械設備有哪些國內沒有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