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安徽)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製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
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故A錯誤;
B、SO2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SO2氣體能與氫氧化鈉迅速反應,所以吸收時要防倒吸,故B正確;
C、銅與稀硝酸反應需要加熱,且產生的氣體為NO,不能用水吸收,故C錯誤;
D、製取氯氣需要加熱,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氯氣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時不需要防倒吸,故D錯誤;
故選B.
2. 如圖是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制備氣體並進行某些物質的檢驗和性質實驗的裝置,A是制備氣體的裝置,C、D、E
(1)濃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
△ | .
3. 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製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
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應該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c中的導管應該改為短進長出,故回A錯誤; B、濃硫酸答可以與亞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SO2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SO2氣體能與氫氧化鈉迅速反應,所以吸收裝置中要防倒吸,圖示收集裝置和完全吸收裝置都合理,故B正確; C、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產物為一氧化氮,無法達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尾氣吸收不能使用水,故C錯誤; D、乙炔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收集方法應該為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圖示收集方法錯誤,故D錯誤; 故選B.
4. 如圖是實驗室中某種氣體的制備、性質檢驗及收集裝置圖.(1)寫出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4Cl+Ca(OH
(1)用加熱固體的方法制備的氣體有氨氣、氧氣等,根據C裝置可知該氣體易溶於水,根據F裝置可知收集該氣體用向下排空氣法,即該氣體密度小於空氣,所以制備的氣體應該是氨氣,實驗室制備氨氣的方程式是:2NH4Cl+Ca(OH)2 △ | .
5.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SO2並驗證SO2某些性質的裝置圖,試回答:(1)⑥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2)
由圖可知,⑥中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①中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遇石蕊變紅;②中品紅溶液褪色;③中二氧化硫與硫化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S;④中二氧化硫與溴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HBr;⑤為尾氣處理裝置,二氧化硫與NaOH反應可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在環境中, (1)⑥中硫酸與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故答案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⑤中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環境,發生的離子反應為:SO2+2OH-═SO32-+H2O, 故答案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環境;SO2+2OH-═SO32-+H2O; (3)①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遇石蕊變紅,則實驗現象變紅,說明二氧化硫為酸性氣體; 因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則②中的品紅溶液褪色; ③中二氧化硫與硫化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S,該反應為SO2+2H2S═3S↓+2H2O,實驗現象為淡黃色沉澱生成,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④中二氧化硫與氯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HCl,該反應為:SO2+Cl2+2H2O═2HCl+H2SO4,實驗現象為氯水褪色,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說明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 故答案為: 裝置 | 實驗現象 | 體現SO2的性質 | ① | 溶液變紅色 | 二氧化硫水溶液顯酸性 | ② | 溶液褪色 | 漂白性 | ③ | 溶液變渾濁 | 氧化性 | ④ | 氯水褪色 | 還原性 |
.
6.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某些氣體的制備、物質性質的探究等實驗(圖中夾持裝置省略
(1)實驗室用亞硫酸鈉固體與硫酸反應製取SO2氣體,反應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a.10%的H2SO4溶液,SO2是一種沒有顏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於水,由於SO2氣體是易溶於水的氣體,所以不能選擇10%的H2SO4溶液,故a錯誤; b.80%的H2SO4溶液,由於SO2氣體是易溶於水的氣體,用濃硫酸可以降低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故b正確; c.Na2SO3固體,Na2SO3固體易溶於水,保證反應均勻進行,故C正確; d.CaSO3固體,由於CaSO3固體與硫酸反應生成的CaSO4固體微溶,容易在CaSO3固體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阻止反應的進行,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2)氣體的製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溶解性和反應的條件有關;實驗室用亞硫酸鈉固體與硫酸反應製取SO2氣體,反應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該製取所需裝置為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加熱製取氣體,因Na2SO3固體易溶於水,選①無法控制反應的開始和停止和反應的速率,故選⑥, 故答案為:⑥; (3)裝置①的特點,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且固體難溶於水,便於控制反應,a.Na2S固體b.NaHS固體都是易溶於水的固體,故不正確,FeS2顆粒雖難溶於水但與酸發生:FeS2+H2SO4=H2S2+FeSO4,H2S2類似於H2O2,易分解,發生H2S2=H2S↑+S↓,顯然不及用FeS固體與稀H2SO4反應製取H2S氣體副產物少,反應快,因此實驗室用FeS固體和稀硫酸反應製取H2S氣體,FeS+H2SO4═FeSO4+H2S↑,用FeS固體與稀H2SO4反應製取H2S氣體,是固液常溫型反應,所以c正確, 故答案為:c; (4)裝置①為簡易的製取氣體裝置,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或壓強增大看體積變化來進行檢驗.如夾緊止水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一段時間後,看液面高度差有無變化,說明變化裝置漏氣,反之不漏氣, 故答案為:夾緊止水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其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一段時間後,液面高度差無變化,說明裝置不漏氣; (5)證明SO2具有氧化性,利用二氧化硫與硫化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S和水,該反應為SO2+2H2S═3S↓+2H2O,二氧化硫中+4價的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為產物中的0價,二氧化硫表現氧化性,實驗現象為瓶壁上有淡黃色粉末為S和無色小液滴H2O, 故答案為:瓶壁上有淡黃色粉末和無色小液滴; (6)實驗室製取乙烯的原理是CH3CH2OH 濃硫酸 |
7. (2014順義區二模)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製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僅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質
A、氨氣的密度比水小,裝置c中應該改為短進長出,故A錯誤; B、濃硫酸可回以與亞硫酸反應,答生成二氧化硫,SO2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氣法,SO2氣體能與氫氧化鈉迅速反應,所以吸收時要防倒吸,故B正確; C、乙炔的密度小於空氣,且不溶於水,不能用水吸收多餘的乙炔,故C錯誤; D、由於鹽酸易揮發,所以c中收集的氣體不純凈,應該在bc之間設計除去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故D錯誤; 故選B.
8. 下圖A~F是實驗室制備某些常見氣體的裝置示意圖。 ①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的化
①2KClO 3 2KCl+3O 2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 ②D ③BCDEF;(隋開隨用)隨關隨停解 ④0.4mol |
9. 實驗室製取氯氣的裝置如圖1:(1)裝置F的名稱是______;按圖組裝好裝置後首先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
(1)裝置F的名稱是分液漏斗,制備氣體組裝好裝置後首先要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版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分液漏權斗,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裝置B盛放飽和食鹽水,除去HCl氣體;裝置C中盛放濃硫酸,吸收水蒸氣,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除去HCl氣體;濃硫酸,吸收水蒸氣; (3)裝置E盛放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中的氯氣,反應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為:Cl2+2NaOH═NaCl+NaClO+H2O; (4)圖2裝置可以做安全瓶,量氣瓶等, 故答案為:安全瓶、量氣瓶; (5)15.8gKMnO4的物質的量為 =0.1mol,由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可知生成的氯氣的物質的量為0.1mol× =0.25mol,被氧化的HCl生成氯氣,根據氯原子守恆計算被氧化的HCl為0.25mol×2=0.5mol,氯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為0計算,故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為0.25mol×2=0.5mol,生成氯氣的體積為0.25mol×22.4L/mol=5.6L, 故答案為:0.5,0.5,5.6.
10. 實驗室製取氣體時所需的一些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裝置圖中儀器名稱:a______.(2)
(1)錐復形瓶是常用的反應容制器,故答案為:錐形瓶 (2)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氣可以用濃硫酸乾燥,收集乾燥的氧氣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故答案為:2H2O2 MnO2 | .
與實驗室某些物質的制備裝置如圖相關的資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