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製冷機房設計及設備布置的原則是什麼
製冷機房設計需遵循就近原則,確保高效運行。壓縮式製冷裝置如R22、R134a等,可布置於民用建築、生產廠房及輔助建築物內或地下室,但需確保與樓梯間、走廊、建築物出入口保持一定距離。氨壓縮式製冷裝置則應單獨布置於隔斷開的房間或獨立建築物內,避免影響上下層空間。在高層民用建築中,製冷機房通常設於地下層,確保有足夠的預留孔洞以供設備進出、安裝。直燃吸收式機房需符合防火、燃氣設計規范要求。對於採用氨製冷的冷庫和工業建築,應採用水-空氣間接供冷方式,氨製冷機房內的管路設計應遵循《冷庫設計規范》。大型製冷機房應與輔助設備間、水泵間分開,配置值班室、中央控制室、維修間及衛生間等,確保通風設施良好,特別是地下層機房。控制室、維修間應設空調裝置。製冷機房高度需根據設備情況確定,通常壓縮式製冷不低於3.6米,氨壓縮式製冷不低於4.8米,凈高指地面至屋頂或樓板的距離。設置集中採暖的製冷機房室內溫度不低於16°C。製冷機房內需配備電話及事故照明,照度不宜小於100L,並在測量儀表集中處設置局部照明。需設置給水排水設施,滿足水系統沖洗、排污需求。設備布置及管道連接需符合製冷工藝流程,便於安裝、操作與維修。製冷機突出部分與配電櫃間的距離和主要通道寬度應保持在1.5米以上。製冷機與其他設備、牆壁間的凈距應在1.2米以上,非主要通道的寬度至少1米,並根據設備種類及規格確定檢修用通道寬度。卧式殼管式蒸發器、冷水機組布置時需考慮清洗或更換管束的便利性。製冷機與上方管道、煙管或電纜橋架的凈距至少1米,確保運行安全。
2. 關於液氨製冷安全要求
液氨製冷工藝與安全關鍵首要的防火措施至關重要。製冷機房需與民用建築保持安全間距,並實施嚴格的防火設計。控制室的安全防護同樣不容忽視,室外設備的布局需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同時確保電氣系統有效隔離,防止任何可能的火災風險。
對於載冷劑間接系統,其技術要求更為細致,涵蓋眾多子項,旨在提升系統的整體安全性。
閥門選擇:液氨系統閥門適用於-30℃至+150℃的低溫環境,PN值不超過40,確保在極端條件下仍能穩定工作。
安全設施方面,超壓報警與壓力表是實時監控的基石,安全閥則在必要時迅速釋放壓力。氨氣濃度報警與事故排風系統,以及消防設施如消防栓和應急車道,構成完整的應急響應網路。水噴淋系統和空氣呼吸器等個人防護裝備,確保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靜電接地雖非強制,但防爆設備如照明和應急照明的選用則是強制性要求,特別是對於可能發生泄漏的區域。
重大危險源區域,需配備過濾式防毒面具和正壓呼吸器等高級防護設備;而在非危險區域,則要求基本的防護措施。所有電器設備都需遵循防爆標准,如乙類儲罐組的防火堤設計和噴淋系統的排水措施。
液位計的安裝位置至關重要,大型容器需集中控制並設有警報。泄壓管的設計需高於周圍建築,以防水、雷擊和雜物的影響。冷凝器、壓力表等關鍵設備需專用,並定期校驗以保持精確讀數。整個系統的設計和運行,均需嚴格遵守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標准,定期進行安全評估、規章制度完善、操作規程培訓,以及定期的設施檢查和應急救援設施的維護。
最後,系統各處都應設有醒目的警示標志,以提醒所有相關人員注意安全,同時定期對壓力容器等關鍵設施進行檢測,確保液氨製冷系統的平穩、安全運行。
3. 製冷機房的設備布置原則是什麼
(1)製冷系統一般應由兩台以上的製冷機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