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蒸汽壓縮式製冷機的製冷原理 簡單概述
蒸汽壓縮機是熱回收系統對產生的蒸汽通過壓縮作用而提高蒸汽溫度和壓力的關鍵設備。作用是將低壓(或低溫)的蒸汽加壓升溫,以達到工藝或者工程所需的溫度和壓力要求。蒸汽壓縮機總體構成較為復雜,主要由壓縮系統、蒸汽降溫器和潤滑系統三個基本單元組成。再沸器(蒸發器)內產生的蒸汽經過內嵌式微滴分離器除去蒸汽中的部分液體,然後再進入蒸汽壓縮機或相應的用汽點。在工藝設計時可留有不經壓縮的蒸汽旁路,以自動控制而滿足生產對不同蒸汽壓力和溫度的要求或防止壓縮機出現故障時維修的餘地。
2、壓縮系統
蒸汽壓縮機壓縮形式根據原理不同,是由一個整體的齒輪裝置驅動的單級離心壓縮機。根據不同的需求壓縮機的形式也不盡相同,一般常見的有羅茨式壓縮機(容積式)、離心式壓縮機(速度式)等。
3、蒸汽降溫器
蒸汽降溫器是一個特別設計的噴嘴,它安裝在回收蒸汽管中。使流動中的蒸汽使盡量多的水霧化為蒸汽。通向降溫器的供水流量由降溫器後的蒸汽的溫度來控制。
4、潤滑系統
潤滑系統包括油罐、兩個並聯的水冷式冷卻器、一套並聯的油過濾器和兩個油泵。主油泵是一個螺桿泵,直接由低速齒輪軸驅動。備用油泵由電機驅動在啟動時使用。油冷卻器是一個管狀的換熱器,油在換熱管中流動。油罐上安裝有油除沫器和電加熱器,潤滑油通過油冷卻器和油過濾器從油罐泵送到齒輪箱,油的溫度由油冷卻器旁路的溫度控制器調節。油過濾器上有壓差指示器,以檢測過濾器中的污染物。
5、蒸汽壓縮機形式
根據流體通過蒸汽壓縮機葉輪的方向,將相關設備稱為軸流、混流或離心式壓縮機。最適用的壓縮機類型取決於相關應用的操作條件。關鍵參數是需要達到的溫升和待壓縮蒸汽的流量。
⑵ 製冷壓縮機工作原理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其工作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製冷系統的基本原理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其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實際製冷系統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⑶ 試繪出蒸汽壓縮式製冷機的工作 原理圖並說明其工作過程和原理
冷媒的循環系統原理。說明如下:
1、離開室內側蒸發器盤管的低壓低溫氣體冷媒(最佳溫度約在5~10度C;或0度C以上),進入壓縮機的回氣管,壓縮機受到引擎帶動,對冷媒作功,冷媒受到擠壓發生物理變化,使冷媒變成高壓高溫的冷媒氣體(R134a冷媒約在80幾度C左右)。
2、接著此高壓高溫的冷媒氣體進入室外側的冷凝器盤管,由風扇所帶動的室外溫度(35度C左右)的氣流進行冷卻,使冷媒從高壓高溫的氣態冷媒(就像水蒸氣冷卻下來後,變成水一樣的道理),變成高壓常溫的液體冷媒(壓力不變;溫度改變),此時冷凝管出口溫度約在35~45度C之間,最佳的溫度在40度C以下。
3、接著冷媒進入膨脹閥或毛細管,進行節流(或說限流),此處又用到了一個物理現象就是,氣體通過限流後,忽然到了一個相對較大的空間時(例如到了蒸發器內,相對毛細管的小管路小空間,蒸發器空間大多了),會產生降壓及瞬間降溫的特性,所以通過節流裝置的高壓常溫的液態冷媒變成低壓低溫的液態冷媒(約在10度C以下)。(此時冷媒來到此處是冷的,會產生凝結水滴,不冷的話,製冷效果一定會差)。
4、接著此低壓低溫的液態冷媒進入蒸發器內,與風扇帶動的室內環境溫度(約25度C以下)的氣流進行熱交換,10度C以下的液態冷媒在蒸發器內吸取25度C室內環境的空氣熱變成低壓低溫的氣體冷媒(此處靠的就是液體變氣體的潛熱作用,冷媒溫度基本上改變不大,溫度改變而沒改變狀態的的叫做顯熱,例如30度C的水加熱變成50度C的水,就是加了顯熱進水裡),所以離開蒸發器的0~10度C的低壓低溫的氣體冷媒,再次回到壓縮機回氣口,再次被壓縮機擠壓排出成高壓高溫的氣體冷媒。
如此循環,這就是冷媒的循環原理,也稱為冷凍系統原理。
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⑷ 蒸汽壓縮式製冷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製冷劑在循環過程中發生的熱力過程和狀態變化
1.壓縮:製冷劑經過復壓縮,成為高制溫高壓的氣態;
2.冷凝:製冷劑經過冷卻降溫,凝結成高壓的氣液態;
3.膨脹:液態的製冷劑經過節流閥噴出,形成低壓。低溫、低壓的氣態;
3.蒸發: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在蒸發室製冷換熱;
⑸ 簡述蒸汽壓縮式製冷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蒸汽壓縮式製冷裝置的關鍵設備如圖所示。它有壓縮機1、冷凝器2、調節閥3、蒸發器4四大設備,這些設備之間用管道依次聯接,形成一個封閉系統。工作時壓縮機將蒸發器產生的低壓(低溫)製冷劑蒸汽吸入壓縮機氣缸內,壓力升高(溫度也隨之升高)到稍大於冷凝器內的壓力時排至冷凝器。壓縮機起著壓縮和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在冷凝器內,溫度和壓力較高的製冷劑蒸汽與冷卻水(或空氣)進行熱交換,冷凝為液體。冷凝液體經過調節閥降壓(降溫)後進入蒸發器,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而氣化。這樣,被冷卻物體便得到冷量,蒸發器產生的製冷劑蒸汽又被壓縮劑吸走。如此,製冷劑便在系統中進行壓縮、冷凝、節流、氣化四個過程,從而完成一個循環。
⑹ 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蒸汽壓縮式製冷裝置工作原理如圖2-5所示,液體製冷劑從低溫熱源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物熱量氣化之後,變成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氣,被壓縮機吸入,在汽缸中受到壓縮,溫度、壓力均有升高,然後排至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受到冷卻水或空氣的冷卻而放出凝結熱,自身變成冷凝壓力下的飽和液體。液體經節流減壓至蒸發壓力。在節流中的節流損失是以犧牲製冷劑的內能作為代價的,所以節流後的製冷劑濕度也下降到蒸發溫度。節流後的氣液混合物進入蒸發器,由於面積增大,被冷卻物散失熱量,故製冷劑蒸發器中氣化,吸收大量的被冷卻物的潛熱使被冷卻物溫度降低。氣化後的製冷劑,又被壓縮機吸走,完成一個熱力循環。由於製冷劑連續不斷地循環,被冷卻物的熱量不斷地被帶走,從而獲得低溫,達到製冷的目的。
圖2-5 蒸氣壓縮式製冷原理
1.蒸發器 2.毛細管 3.乾燥過濾器 4.冷凝器 5.壓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