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選擇數控車床刀具
機床影響因素為保證加工方案的可行性、經濟性,獲得最佳加工方案,在刀具選擇前必須確定與機床有關的如下因素:機床類型:數控車床、車削中心;刀具附件:刀柄的形狀和直徑,左切和右切刀柄;主軸功率;工件夾持方式。選用刀桿時,首先應選用尺寸盡可能大的刀桿,同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夾持方式;切削層截面形狀,即背吃刀量和進給量;刀柄的懸伸。杠桿式夾緊系統杠桿式夾緊系統是最常用的刀片夾緊方式。其特點為:定位精度高,切屑流暢,操作簡便,可與其它系列刀具產品通用。螺釘夾緊系統特點:適用於小孔徑內孔以及長懸伸加工。刀尖角,刀尖角的大小決定了刀片的強度。在工件結構形狀和系統剛性允許的前提下,應選擇盡可能大的刀尖角。通常這個角度在35o到90O之間。
R型圓刀片,在重切削時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但易產生較大的徑向力。刀片形狀的選擇,刀片形狀主要依據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狀、切削方法、刀具壽命和刀片的轉位次數等因素選擇。正三角形刀片可用於主偏角為600或900的外圓車刀、端面車刀和內孔車刀。由於此刀片刀尖角小、強度差、耐用度低、故只宜用較小的切削用量。正方形刀片的刀尖角為900,比正三角形刀片的600要大,因此其強度和散熱性能均有所提高。這種刀片通用性較好,主要用於主偏角為450、600、750等的外圓車刀、端面車刀和鏜孔刀。正五邊形刀片的刀尖角為1080,其強度、耐用度高、散熱面積大。但切削時徑向力大,只宜在加工系統剛性較好的情況下使用。菱形刀片和圓形刀片主要用於成形表面和圓弧表面的加工,其形狀及尺寸可結合加工對象參照國家標准來確定。
Ⅱ 買加工中心主要看什麼
加工中心主要看:
加工特點
對於加工部位是框形平面或不等高的各級台階,那麼選用點位---直線系統的數控銑床即可。如果加工部位是曲面輪廓,應根據曲面的幾何形狀決定選擇兩坐標聯動和三坐標聯動的系統。也可根據零件加工要求,在一般的數控銑床的基礎上,增加數控分度頭或數控回轉工作台,這時機床的系統為四坐標的數控系統,可以加工螺旋槽、葉片零件等。
尺寸
規格較小的升降台式數控銑床,其工作台寬度多在400mm以下,它最適宜中小零件的加工和復雜形面的輪廓銑削任務。規格較大的如龍門式銑床,工作台在500—600mm以上,用來解決大尺寸復雜零件的加工需要。
鑄鐵銑床工作台
鑄鐵銑床工作台
精度
我國已制定了數控銑床的精度標准,其中數控立式銑床升降台銑床已有專業標准。標准規定其直線運動坐標的定位精度為0.04/300mm,重復定位精度為0.025mm,銑圓精0.035mm。實際上,機床出廠精度均有相當的儲備量,比國家標準的允差值大約壓縮20%左右。因此,從精度選擇來看,一般的數控銑床即可滿足大多數零件的加工需要。對於精度要求比較高的零件,則應考慮選用精密型的數控銑床。
批量或其他
對於大批量的,用戶可採用專用銑床。如果是中小批量而又是經常周期性重復投產的話,那麼採用數控銑床是非常合適的,因為第一批量中准備好多工夾具、程序等可以存儲起來重復使用。從長遠考慮,自動化程度高的銑床代替普通銑床,減輕勞動者的勞動量提高生產率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Ⅲ 如何選擇合適的加工中心
如何選擇選擇能夠滿足工藝性、精度要求、切屑效率、價格最優的加工中心。
一、要滿足工藝性
工件的幾何形狀和加工區域決定機型品種和大小。一般來講回轉體加工選用數控車床。
回轉體帶一些平面或槽的加工精度要求一般可以多次裝夾完成的分別選用數控車和立式加工中心,而精度尤其是位置度要求高的產品應選用車削中心來完成。
在一個工作面內進行鑽孔攻絲加工的(小孔孔徑小於12mm)宜選用夾臂式鑽攻機,大孔徑的適合於立式加工中心來完成。
在一個面內或位置度要求不高的幾個不同位置的面內有平面銑削和自由曲面銑削、鑽孔、鏜孔等加工要求的中小型工件,選用立式加工中心,而不同面內有較高的位置度要求的有色金屬、軟金屬和加工餘量少的黑金屬(鐵、鋼,不銹鋼等)工件尺寸相對較小的零件適合選用立式加工中心帶第四軸的形式完成。
精度要求高的較大的(輪廓超過500mm見方)多面加工件,選用卧式加工中心較為合理。
大型零件復雜曲面加工、平面加工、鑽攻等一般選用龍門加工中心來完成,有側面加工需求的可以選配龍門側銑頭。
工序的多寡和加工時間決定刀庫的選用與種類。
工序簡單的,不需要頻繁換刀(一把刀具加工時間大於10分鍾)的加工件,工人的勞動強度適中,可以選用不帶刀庫的加工中心(數控立式銑床,數控卧式銑床)。
工序復雜的,刀具需求多時,一般選用有自動換刀裝置的加工中心。刀具加工時間相對較長時(10分鍾以上),換刀時間(斗笠式7到30秒)影響可以忽略的可以選用斗笠式加工中心;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換刀時間佔用時間相對較為明顯時選用機械手式刀庫(也叫圓盤式、刀臂式,其特點是有機械手臂同時抓取目標刀和主軸上的刀具,且有預選刀功能,選擇目標刀號刀盤在轉動的同時加工可以並行,不需要中斷等待,換刀時間2.5到5秒之間)。
二、精度要求的滿足
按照我們的經驗0.05mm為粗加工機床與精加工機床的分水嶺,還要考慮新機床磨合期過後精度有所降低,因此圖紙要求精度(主要是位置度公差,形狀公差如橢圓度可以通過工藝及刀具的選型比如原先按圓弧銑削,橢圓度超差,後改為鏜刀鏜削就好了)降低0.005—0.015mm來考慮機床精度。
目前現在流行的做法是:一般精度要求(>=0.1mm)的產品基本上數控設備都能滿足(可以選擇寧波恆大機械產品);精度要求(0.05——0.1mm)的產品選擇國產設備,關鍵零部件台灣及以上品質即可。精度要求(0.01——0.05mm)的產品,選擇有設計能力的國產機或在大陸設廠的台灣機或原裝台灣機。精度要求(<=0.01mm)的產品要選擇高檔數控設備。
有種情況就是精度要求高,且量大的產品,我們推薦的做法是買系統穩定性好的國產機做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再配少量高檔設備進行精加工,這樣既有效率有投資成本大幅下降,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切屑效率和工序優化決定加工效率
一是機械結構的重切削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底部加寬倒Y型設計和立柱前後方向加寬及合理的加強筋布局是提高機床剛性和穩定性的關鍵;二是電氣系統電機的大小決定了機床的加工能力。對於模具加工業者適合考慮重切削機床;而產品加工尤其是大批量小加工餘量的產品則要優化工藝,緊縮或者集中工序,減少裝夾搬運等輔助工作時間,提高機床的使用效率,包括選用快速換刀裝置等等。
四、采購成本加使用成本決定機床價值
采購成本是詢價比較情況下最終確定下供應商後采購合同價格來決定,一般來講比價格人們很容易也是采購時必須要做到一件事情,有一點值得提及一下,就是配置決定「精度的保持型和穩定性」,但不能保證好的配置就一定有好的精度,這是兩碼事,就好比人們常說的「全套德國的零部件拿到國內組裝,出來的東西與德國原裝的相去甚遠」的道理一樣,供應商的技術水平、生產工藝及檢測手段在加上好的原材料才有可能產出好的機床來。這里提及了一個使用成本的概念,其包含了機床的故障率,維修的及時性和准確性,工人的勞動強度及能源的消耗,如刀具,電,佔用場地大小,操作工的水平要求等等……
綜上所述選用機床不但要選擇能夠滿足加工要求的機床本體還要考慮影響使用成本的供應商的技術實力,盡最大努力減少相對隱形的使用成本。
Ⅳ 接桿都有哪些選擇標准
選擇機床接桿認准有品質的廠家才合適。根據接桿方榫的尺寸可分為1」、3/4」、1/2」、3/8」和1/4」等系列,常用的是1/2」、3/8」和1/4」等系列,與相應規格的套筒一起配合使用。
另根據長度還分長接桿和短接桿。
它用作各種傳動附件與套筒之間的一種連接附件,以便旋動位於深凹部位的螺栓、螺母。
材質:接桿採用優質的鉻釩鋼。
鍛造:採用模鍛的冷鍛成型技術,可以獲得很高的加工精度。
熱處理:採用電腦控制的熱處理技術,從而確保了硬度的穩定性。
表面處理:細霧噴砂處理,具有很強的防銹性能,也顯得非常的高檔。
機床附件用於擴大機床的加工性能和使用范圍的附屬裝置。一般在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機床附件(二級學科)中應用。機床附件的種類有很多,包括柔性風琴式防護罩(皮老虎)、鋼板不銹鋼導軌護罩、伸縮式絲杠護罩、卷簾防護罩、防護裙簾、防塵折布、鋼制拖鏈、工程塑料拖鏈、鋼鋁拖鏈、機床工作燈、機床墊鐵、JR—2型矩形金屬軟管、DGT導管防護套、可調塑料冷卻管、吸塵管、通風管、防爆管、行程槽板、撞塊、導軌刮屑板、排屑機、偏擺儀、平台花崗石平板鑄鐵平板及各種操作件等。此外還有軸承、卡盤、精密機械平動頭、吸盤、平口鉗、葉片油泵等等。
Ⅳ 車床尾座頂針怎麼判斷選擇
尾座套筒是尾座的主要組成部分,車床尾座一般是在加工時對工件起輔助支承作用,它是由尾座體和尾座套筒兩部分組成。尾座體可在床身上移動和固定。尾座套筒前端安裝頂針,套筒可以自動伸出和縮回,實現頂尖對工件的支撐作用。
車床活動頂針有前頂針和後頂針兩種。車床用於定心並承受工件的重力和切削力。
(1)車床前頂針前頂針可直接安裝在車床主軸錐孔中,前頂針和工件一起旋轉,無相對運動,所以可不必淬火。
(2)後頂針後頂針有固定頂針和回轉頂針兩種。使用時可將後頂針插入車床尾座套筒的錐孔內。固定頂針的剮性好、定心准確,但中心孔與硬尖之間是滑動摩擦,易磨損和燒壞頂針。車床因此只適用於低速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的工件。
機械工具頂針,機械加工中的機床部件,有回轉頂針和固定頂針兩種。頂針可對端面復雜的零件和不允許打中心孔的零件進行支承。頂針主要由頂針、夾緊裝置、殼體、固定銷、軸承和芯軸組成。頂針的一端可頂中心孔或管料的內孔,另一端可頂端面是球形或錐形的零件,頂針由夾緊裝置固定。當零件不允許或無法打中心孔時,可用夾緊裝置直接夾住車削。殼體與芯軸鑽有銷孔,用固定銷的銷入或去除,來實現頂針的死活二用。頂針還可用於工件的鑽孔、套牙和鉸孔。一種機床通用的機床附件頂針,由三爪自定心卡盤或四爪卡盤通過緊固件連結在殼體上,殼體與芯軸之間配有軸承,用固定銷嵌入配合,其特徵在於頂針一端是外凸的尖錐和斜花鍵,另一端是內凹的半球形和錐形盲孔。
Ⅵ 如何選擇專業機械加工設備及工具
機械加工工藝的選擇的合理或者不合理,將直接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消費效率和經濟效益。應依據地消費類型、詳細加工條件、工件構造特性和技術請求等選擇工藝配備。
1、機械加工夾具的選擇。
單件、小批消費應首先採用各種通用夾具和機床附件,如卡盤、機床用平口虎鉗、分度頭號;關於大批和大量消費,為進步消費率應採用專用高效夾具;多種類中、小批量消費可採用可調夾具或成組夾具。
2、刀具的選擇
普通優先採用規范刀具。若採用機械集中,則可採用各種高效的專用刀具、復合刀具和多刃刀具等。刀具的類型、規格和精度等級應契合加工請求。
3、機械加工量具的選擇。
單件、小批消費應普遍採用通用量具,如游標卡尺、百分尺和千分表等;大批、大量消費應採用極限量塊和高效的專用檢驗夾具和量儀等。量具的精度必需與加工精度相順應。
合理布置機械加工的加工次第,進步機械加工效率!
普通來說,比擬精細的機械零件加工,都必需經過下料,開粗,精磨,精加工,外表處置這幾個步驟。
1、下料:普通下料的工作交給學徒,或者特地下料的員工操作,下料的請求不高。普通下資料都會留3-5mm餘量,好停止開粗加工。下資料的時分,不能過多的留餘量,以減少開粗時間,也不能留過少餘量,避免餘量缺乏,而糜費資料。
2、開粗:開粗的話,也能夠交給學徒,或者經歷不是十分足的師傅來操作。所謂開粗,就是將下下來的資料,停止粗加工,將資料根本加工平整,普通留0.2-0.5mm餘量,好停止精磨加工,過多幾的餘量都不行。
3、精磨:這項工作,應該由經歷比擬豐厚的師傅來操作。精磨就是對開粗的資料,停止精細機械加工,確保工件的垂直度戰爭行度,為精加工做好准備。精磨便當,要留意磨床加工的各項留意事項。詳細可參看欄目內磨床加工平安標准。
4、精加工:師傅,必需是師傅,一定要肯定要機械加工次第,先理解分明圖紙請求,肯定基準面,選擇最快捷,最便當的加工步驟。
5、外表處置:普通機械加工廠,沒有外表處置的設備,我們需求選擇適宜本人的高質量的外表處置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