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胃腸超聲是怎麼回事兒
超聲胃鏡(簡稱EUS)是一種先進的集超聲波與內鏡檢查為一身的醫療設備,它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前端,當內鏡進入胃腔後,在內鏡直接觀察腔內形態的同時,又可進行實時超聲掃描,以獲得管道壁各層次的組織學特徵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
EUS的主要優勢在於確定胃腸粘膜下病變的性質,判斷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侵襲深度和范圍,診斷胰腺系統疾病等。超聲內鏡不同於普通胃鏡,超聲內鏡的前端多了個超聲探頭,這種小的探頭隨著胃鏡送入胃腔內進行超聲檢測,可以看到食管和胃深層的病變。因此,超聲內鏡對食管、胃的隆起性病變有很好的診斷和治療價值。此外,超聲內鏡還有其他的用途,如超聲內鏡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胃癌侵犯深度和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可以鑒別胃潰瘍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❷ 超生醫學科主要檢查什麼
超聲醫學是超聲學與醫學結合、或超聲技術應用於醫學各部門而形成的學科。主要包括超聲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衛生學及其他醫學領域中的研究與應用。該學科正隨著超聲檢測與超聲處理的發展在不斷發展。例如超聲成象技術的成就很快被應用到超聲醫學中。
內容:
1、A型法:較常用。主要從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數、波的先後次序等來判斷有無病變。應用於診斷腦血腫,腦瘤,囊腫,胸、腹水,肝脾腫大和腎盂積水等。
2、B型法:圖形直觀而清晰,容易發現較小病變,可看到人體內臟各種切面圖形。對肝、脾、膽囊、胰腺、腎及膀胱的多種病變能及時獲得早期診斷。
3、M型法:常同時加入心電圖、心電圖顯示記錄。可用於診斷各類心臟病,如風濕性瓣膜病、心包積液、心肌病、心房內粘液瘤、心功能測定及各類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前診斷和手術後隨訪。
4、扇型法:由於可得到心臟各種切面的圖象,並可觀察到心臟收縮和舒張時的真實表現,故較M型法的觀察更為細致和確切。診斷疾病的范圍也更擴大了,除心臟外,尚可檢查肝、膽、胰、顱腦等疾病。
5、多普勒超聲法:這是測定血管腔或心腔內血流的新方法,可從體外測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於診斷多種四肢動、靜脈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如大血管轉位、動脈導管未閉等。產科醫生還用來診斷、確定胎動和胎心。
目前,超聲波檢查也被用於與其他檢查方法的聯合應用中,在超聲波檢查的監視下,為進行組織學檢查進行超聲波下活檢,以及與內窺鏡檢查聯合進行的超聲波內窺鏡檢查,在許多方面得已應用。
❸ 超聲波檢查能檢查什麼超聲孕檢有害嗎
1、什麼叫超聲波檢查?
超聲波是一種聲波,聲波從探頭傳出進入體內,當它碰到人體內的人體器官,如肝部、腎臟功能或懷孕肚子里的胎兒時,便會被彈回去,這種反跳回去的聲波通過電腦上轉換成一個界面,在顯示屏幕上發生胎兒和人體器官的模樣,這就叫超聲波檢查。
4、超聲波檢查是否為了更好地了解生男孩女孩?
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五條要求:「禁止運用超聲波技術性和別的方式方法開展非醫葯學必須的胎兒鑒定胎兒性別;禁止非醫葯學必須的可選擇性其他人力終止懷孕。」因此,做B超檢查時,不必刁難醫師。醫生若對你說,他便是違反規定,要擔負法律依據。
醫葯學必須的鑒定胎兒性別,由大夫把握。若有什麼原因,醫師會告知該如可做。例如,有一些遺傳疾病經常只在男孩兒的身上主要表現出去,像營養缺乏症全身肌肉發育不全的病,經常是男孩兒得病,女生非常少病發。大家族中經歷過這類病的人可以在新生兒出生以前事先檢驗,如果是男孩兒,最好是就不要。由於這類病現階段還沒法治療,一般難以熬過20歲。
❹ 腹部超聲波是檢查什麼的呢
健康查體常做的超聲波檢查有腹部、腦部和心臟。
心臟的超聲波檢查又叫超聲心動圖,可以反映出各瓣膜的形態、活動是否正常,各心房心室的大小及形態,心臟周圍出入心臟的大血管的情況;有無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造成的心臟損害,心包積液,各種心肌病等。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心臟腫瘤等在超聲心動圖上也可以有一些相應的改變。
超聲心動圖還可以進行心功能的測定,比如心肌收縮性的強弱、心臟射血能力的大小等等。
腹部b超主要檢查的是肝、膽、脾、腎。從中可以看出這些臟器的外形、輪廓、大小、位置、內部結構是否正常,有無腫物及其他異常。具體來說,利用超聲診斷技術可以診斷出肝硬變、脂肪肝、肝囊腫,甚至肝癌、膽石症、腎下垂、腎積水、腎囊腫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腹部超聲波檢查之前,必須禁食8小時以上,以保證膽囊、膽管內充盈膽汁並減少胃腸內容物和氣體的干擾。
在婦產科,超聲波可以探測到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內的一些病變,如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症等。
b超對實質臟器比較有效,腹部和肺臟因有大量氣體干擾做b超無意義。
子宮內膜異位,炎症一般b超看不到。
內膜粘聯若是很嚴重,子宮內可見到異常回聲。
婦科的b超一般用於監測卵泡,妊娠,胎兒,檢查是否有腫瘤等。
b超是影像醫學,對佔位性的病變如結石、腫瘤及炎症水腫改變了臟器正常形態等可有明顯不同聲響。對於有些無形態改變的如乙肝等無意義,需抽血做其他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才可輔助診斷。
❺ 超聲主要用於哪些檢查
現在患者接觸最多的超聲檢查是B型超聲波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大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平面超聲,它是以平面圖像的形式顯示出人體的解剖結構,故能直接觀察臟器的形態、大小、內部結構,並可將實質性、液性或含氣性組織分開。B型超聲波檢查主要用於檢查人體臟器結構的變化,如臟器腫大或萎縮,膽管是否擴張,有無結石、囊腫,有無血管瘤及惡性腫瘤等佔位性病變發生,有時藉助B型超聲波檢查還可探測有無腹水、胸水等。所以,中老年朋友體檢時的B型超聲波檢查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彩超和B型超聲波檢查一樣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已有不少醫院除了有B型超聲波檢查外,還開始使用彩超進行臨床檢查。彩超全名叫做「彩色多普勒超聲」,它是把所獲得的血流信號疊加在B型超聲波檢查圖像上,不僅能清楚地顯示血管分布情況、管徑的大小、管壁的薄厚及搏動情況,而且能直觀地顯示血流方向、速度及有無異常血流。彩超除了直接檢查心臟、大血管的病變,還可通過觀察各臟器血管分布的變化,發現臟器的病變。例如肝臟長了腫瘤,它就會擠壓周圍的血管,當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顯示肝內某些區域血管被推移,改變了正常走向等異常變化,就提示這些部位有可能發生了病變。彩超對全身各部位都可以進行檢查,如心臟、大血管、肝、膽、胰、脾、腎、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以及淺表器官如甲狀腺、乳腺、眼球、睾丸、胸腹壁、四肢軟組織等。
做B型超聲波檢查時為什麼要禁食或憋尿
為了能取得最好的超聲檢查效果,醫生常囑咐患者檢查前要禁食水或憋尿。
一般來說,以下情況需要禁食:①檢查胃腸道 胃腸道常含有大量氣體,人們吃飯時隨著吞咽食物可將大量氣體一並送入胃腸道,另外某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也可產生較多的氣體,如牛奶、豆類等。這些氣體會干擾超聲波的通過,影響圖像的清晰度,容易造成誤診或漏診。②檢查膽囊 膽囊的生理功能是儲存膽汁,正常情況下人進食脂肪類食物後膽囊就會收縮,排出膽汁。膽囊內膽汁減少後,B型超聲波檢查檢查時就不容易看清楚膽囊壁上的病變。所以,大夫經常囑咐患者在做腹部超聲檢查前一天晚餐應進食清淡、低脂、不易產氣的食品,目的就是盡量減少胃腸道內的氣體,同時讓膽囊充分地充盈,最大限度地減少干擾因素,以獲取最佳圖像,提高診斷准確率。
同檢查膽囊一樣,憋尿充盈膀胱可使膀胱壁顯示得更清楚,憋尿不僅是為了檢查膀胱,由於子宮、卵巢、前列腺等臟器均位於膀胱後下方盆腔較低、較深的位置,其前上方被大量腸管覆蓋,超聲波很難穿透腸道的氣體到達這些臟器。而充滿尿液的膀胱可有效地推開占據盆腔的腸管,克服腸氣的干擾,並提升這些臟器的位置,使它們清楚地顯現出來。因此,在我們未做好上述准備時,千萬不要勉強進行超聲檢查,這不光是為了節省檢查費用,最重要的是如果沒按要求做好准備,臟器的圖像不清,可能造成誤診、漏診,甚至延誤疾病的治療。
B型超聲波檢查怎樣診斷疾病
超聲波可在人體中直線傳播。人體的不同組織包括病理組織對超聲波的吸收程度不同,因而超聲波通過人體後所消耗的能量不同。超聲診斷正是利用人體組織對上述超聲波吸收的差異,將各種組織、器官及病變在顯示屏上顯示出來。
❻ 超聲波檢查的准備工作
一、需要空腹的檢查:
檢查上腹部,如肝臟、膽囊、膽管、胰腺、腎上腺、腎動脈、左腎靜脈、腹部血管、腹膜後、上腹部腫塊等,需要空腹後檢查,通常在前一日晚飯後開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檢查,以保證膽囊、膽管內膽汁充盈,並減少胃腸道食物和氣體的干擾,否則檢查結果可能會受較大影響。這些部位的超聲圖像質量容易受腸氣干擾,因而腹脹或便秘的患者最好檢查前服用促消化葯物,幫助排氣或使用開塞露或一些輕泄劑等幫助排便。
此外,經食管心臟超聲檢查必須提前預約,醫生會囑咐患者檢查當天空腹,患者還應攜帶經胸心臟超聲結果,以便檢查醫生迅速了解病情,並在經食管檢查中有的放矢。由於此項檢查為半損傷性檢查,有一定風險(一般不高),需要家屬及患者本人在檢查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因此應由一名直系家屬陪同。
二、需要充盈膀胱(俗稱憋尿)的檢查:
檢查盆腔、膀胱、前列腺、精囊腺、輸尿管下段、下腹部包塊、子宮、附件、早孕等,需充盈膀胱。可在檢查前1-2小時喝水(或各種飲料)1000-1500毫升,喝水後不要排尿,使膀胱充盈以利於檢查。懷孕3個月以上者無需特殊准備,但妊娠中晚期疑有前置胎盤者,仍需飲水充盈膀胱後再做檢查。
三、B超檢查前准備:
1、檢查腹部之前,患者需禁食8小時以上,以保證膽囊膽管內充盈膽汁,並減少胃腸道的內容物和氣體的干擾。通常在前一日晚飯後開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檢查。下午檢查者中午禁食。
2、膀胱、前列腺檢查者,需充盈膀胱。請於來醫院前1-2小時喝水1000-1500毫升(或各種飲料),喝水後不要排尿,使膀胱適度充盈,以利於檢查。
3、X線胃腸造影的鋇劑是超聲的強反射和吸收劑。膽囊、膽管附近胃腸道內殘存有鋇劑,會影響超聲檢查,應在X線胃腸造影三日後,膽系造影兩日後再做超聲檢查。
4、胃鏡、結腸鏡檢查者需兩天後再做超聲檢查。
5、腹部脹氣者影響膽囊、膽管及胰腺圖像的觀察,可服用乳酶生片劑三天後檢查。
四、婦產科病人檢查前准備:
1、凡行婦科經腹及妊娠小於三個月檢查時,為避免腸管內容物、尤其是氣體的影響,宜在檢查前排空大便,使腸內無糞塊或鋇劑殘留。
2、來醫院前1-2小時喝水1000-1500毫升(或各種飲料),喝水後不要排尿,使膀胱適度充盈,以利於檢查,產科病人懷孕3個月以上者無特殊准備,但妊娠中晚期可疑前置胎盤者,仍需飲水充盈膀胱後再做檢查。
五、心臟、肢體血管、甲狀腺、乳腺、胸水、及婦科經陰檢查和經顱多譜勒超聲檢查者,均無特殊要求。
❼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腸鏡檢查為什麼
在胃部疼痛的情況下需要進行腸鏡檢查,因為這種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如果不做腸鏡檢查的話,一定會讓病情加重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做了腸鏡檢查之後,醫生就會告訴自己一些問題的原因,如果不是特別大的問題的話,就可以自己回家修養。在家休養的時候自己也需要多加註意腸道方面的問題。
平時的飲食盡量清淡一些,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雖然看上去不怎麼樣,但是吃了之後對腸胃的幫助比較大。辛辣、生冷的食物盡量就不要吃了,這些食物對腸胃的刺激很大,會引起腸道的不適。
❽ 老年人大腸腫瘤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大便潛血檢查此種方法簡單易行,可作為大腸癌普查初篩方法和診斷的輔助檢查,臨床上已有化學方法、免疫學方法以及單克隆抗體技術等多種檢測大便潛血的方法,由於大腸癌特別是早期癌出血往往是間斷性的,而且各種方法存在的假陰性結果,應連續3次檢查為宜。對可疑患者進一步做纖維結腸鏡等檢查。
2.癌胚抗原-CEA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測定:最初1965年Gold自人結腸癌與胰腺組織中提取到細胞膜糖蛋白,並發現也存在於內胚層衍生的消化道腺癌及2~6個月胚胎肝、腸及胰腺組織中,故而命名為CEA。CEA對大腸癌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不理想,除大腸癌以外,胚胎性腫瘤、乳腺癌、肺癌等一些非腸道腫瘤以及某些非腫瘤性疾病可有血清CEA水平的增高。大量臨床資料表明,血清CEA水平與病變范圍呈正相關的關系。有一定的假陽性及假陰性,不適合作為普查及早期診斷,而對估計預後,監測療效及復發有一定幫助。術前CEA可預測預後,CEA升高者復發率高,預後較正常CEA者為差。術前增高者術後復發率為50%,CEA正常者為25%。術前CEA增高者,根治術後應在6周內或1~4個月內恢復正常,仍持高不下者可能仍殘留腫瘤或預示復發。動態觀察常提示臨床前的復發或殘留,有認為在表現復發症狀前10周~13個月,CEA已升高,故根治術後對CEA值增高者要嚴密檢查與追蹤隨訪,必要時有主張做第二次手術探查。CEA水平升高的患者,如果經治療後CEA水平下降表示效果良好,反之如CEA水平不下降或繼續升高則效果不佳。
3.其他血清相關抗原檢查血清CA19-9、CA242及CA50檢測已應用於大腸癌檢查,其檢測敏感性及特異性在大腸癌臨床應用方面並不優於CEA指標。
1.內鏡檢查包括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及纖維結腸鏡檢查。
(1)直腸鏡檢查:直腸全長15cm,15cm以內直腸段尤其是直腸下段,往往很難在鋇灌腸下發現,故對指診發現直腸段病變做腸鏡檢查極為重要,並可進行活檢做病理學檢查,確定腫瘤的類型。直腸鏡檢查最為方便,無需腸道准備,可以觀察腫瘤位置,侵犯范圍,瘤緣與肛緣的距離,對於直腸下段癌,需病理確診後方可實施腹會陰聯合根治術。
(2)結腸鏡:乙狀結腸鏡可檢查距肛緣25cm以內的全部直腸及部分乙狀結腸,僅需清潔下段大腸,可發現60%~70%以上的大腸癌患者。對於距肛緣25cm以上的結腸癌,目前纖維結腸鏡是最可靠的檢查方法,但需要腸道准備,醫生操作熟練。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病變同時採取活體組織做病理診斷。取活檢時需注意取材部位,做多點取材。如果活檢陰性臨床考慮為腫瘤患者,應重復取材以免漏診。漏診有時比未做檢查結果更為嚴重。就目前水平而言,纖維結腸鏡仍然是診斷大腸癌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檢查方法。直腸腔內超聲內鏡檢查可了解腫瘤侵犯深度以及侵犯周圍組織情況,並可以發現盆腔有無淋巴結轉移,對於直腸下段癌選擇保肛手術提供依據。三維直腸超聲內鏡檢查不但提高了二維腔內超聲的准確率,而且對於梗阻的病人可以了解腫瘤的侵犯情況。
2.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的目的除發現腸腔內病變外尚可檢測浸潤與轉移,浸潤深度的估計極為重要。目前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X線鋇餐灌腸檢查、CT、MRI、直腸腔內B超(IUS)。
(1)X線檢查:X線檢查是診斷大腸癌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目前結腸雙重對比造影是診斷大腸癌的首選方法,它能夠提供大腸癌病變部位、大小、形態及類型。大腸癌的鋇灌腸表現與癌的大體形態有關,主要表現為病變區結腸袋消失、充盈缺損、腸腔狹窄、黏膜紊亂及破壞、潰瘍形成、腸壁僵硬、病變多局限,與正常部分分界清楚。隆起型多見於盲腸,主要表現為充盈缺損及軟組織腫塊,呈分葉狀或菜花狀表面不規則。潰瘍型表現為不規則充盈缺損及腔內龕影,周圍黏膜皺襞紊亂,不規則破壞。浸潤型癌最多見於左側結腸,腸管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狹窄,腸壁增厚。由於腫瘤生長不平衡,狹窄而高低不平。病變與腸管分界清楚。
(2)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對結腸腔內形態變化的觀察,一般氣鋇灌腸檢查優於CT,然CT有助於了解癌腫侵犯程度,CT可觀察到腸壁的局限增厚、突出,但有時較早期者難鑒別良性與惡性,CT最大優勢在於顯示鄰近組織受累情況、淋巴結或遠處臟器有無轉移,因此有助於臨床分期。大腸癌CT表現為局部腸壁增厚,呈現腫塊向腔內生長,或呈環狀、半環狀腸壁增厚。腫瘤外侵時腸壁外緣不規則,與周圍臟器間脂肪層消失,提示癌腫已浸潤鄰近器官。直腸癌可侵犯前列腺、精囊、陰道或膀胱,坐骨直腸窩及骶前或骶骨。CT對於術前了解肝內有無轉移、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是否腫大等指導術前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較可靠的依據。
(3)MRI(磁共振)檢查:MRI具有較高的對比解析度,清楚顯示盆內軟組織結構和臟器毗鄰關系,對直腸癌術前分期,指導手術方案選擇有一定作用。與CT檢查一樣,也可用於發現肝臟轉移及腹主動脈旁有無淋巴結轉移,但鑒別淋巴轉移有一定困難。
(4)B型超聲波檢查:結腸癌聲像圖特徵是內含強回聲核心的低回聲腫塊,低回聲代表腫塊,強回聲代表腸腔。「假腎征」是結腸癌的典型超聲波表現。直腸腔內超聲可以判斷腫瘤的浸潤深度、周圍淋巴結有無轉移,其效果明顯優於CT及MRI,對於低位早期直腸癌選擇肛門手術患者可以行腔內超聲檢查,嚴格篩選適合病例。
3.核素檢查核素用於大腸癌的診斷包括:
(1)血清學測定腫瘤相關物如CEA、AFP、CA-50、CA-119等。
(2)做體內定位的核素診斷,從某特定核素物質集聚狀況以判斷原發或轉移腫瘤部位、大小等,常用的有67Ga-檸檬酸鹽,74~185MBq(2~5mci,74~165mEq,靜脈注射),24~96h後,以γ照相機或ECT進行病灶部位攝像斷層顯像(ECT),癌腫部位有放射性積聚,但在骨、肝臟、大關節周圍正常區域亦可積聚67Ga而呈假陽性表現。131Ⅰ也常以標記CEA注入體內以檢測病變部位。
4.細胞及組織學診斷大腸癌脫落細胞學檢查方法包括直腸沖洗,腸鏡直視下刷取,線網氣囊擦取以及病灶處指檢塗片法,如發現惡性細胞則有診斷意義,但不足以做最終診斷,最終診斷仍以組織病理學為准。
5.新觀點、新概念隨著腫瘤分子遺傳學的研究,體外基因擴增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發展與應用,為腫瘤基因診斷提供了可能,目前已開展的有以聚合酶鏈式反應——限止片段長度多態分析(PCR—RFLP)方法,可檢測到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
(1)測定大腸癌及癌旁組織ki-Ras基因的突變率有助於了解腫瘤惡性程度,為預測其預後提供參考。Ras基因存在不少人類腫瘤,為一潛在的腫瘤標志。單個點突變可使Ras基因變成癌基因。干月波等在我國35例大腸癌中檢得第12位密碼子突變者11例(31.4%),61位突變者1例(2.9%),1例僅癌旁組織12位密碼子突變,而未發現西方結直腸癌中較為常見的第13位密碼子Gly→Asp突變。
(2)糞便中檢測突變ki-Ras基因,Vgeolekin等對24例可疑大腸癌大便檢查,9例存在RaS基因,8例有突變,該檢測方法可用於高度可疑而一般方法未能發現的人群的監測,對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具有實際應用前景。
❾ 超生醫學科主要檢查什麼
不同方法檢查的項目不同。
1、A型法:較常用。主要從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數、波的先後次序等來判斷有無病變。應用於診斷腦血腫,腦瘤,囊腫,胸、腹水,肝脾腫大和腎盂積水等。
2、B型法:圖形直觀而清晰,容易發現較小病變,可看到人體內臟各種切面圖形。對肝、脾、膽囊、胰腺、腎及膀胱的多種病變能及時獲得早期診斷。
3、M型法:常同時加入心電圖、心電圖顯示記錄。可用於診斷各類心臟病,如風濕性瓣膜病、心包積液、心肌病、心房內粘液瘤、心功能測定及各類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前診斷和手術後隨訪。
4、扇型法:由於可得到心臟各種切面的圖象,並可觀察到心臟收縮和舒張時的真實表現,故較M型法的觀察更為細致和確切。診斷疾病的范圍也更擴大了,除心臟外,尚可檢查肝、膽、胰、顱腦等疾病。
5、多普勒超聲法:這是測定血管腔或心腔內血流的新方法,可從體外測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於診斷多種四肢動、靜脈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如大血管轉位、動脈導管未閉等。產科醫生還用來診斷、確定胎動和胎心。
(9)腸鏡超聲波主義要檢查什麼擴展閱讀
原理:
超聲波對人體可以產生熱的作用,這種熱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當作超聲治療的主要機理。此後又發現超聲振動會引起組織內微細的按摩作用(又稱細胞按摩),雖人體不能感覺,但它卻是治療作用的基礎,其他的理論效應以及熱作用均源於此。
超聲能改變神經系統(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傳導功能和動作電位等,甚至引起結構、形態的變化。神經系統對超聲遠較其他組織敏感,神經細胞的敏感性又高於膠質細胞,而神經細胞體高於神經纖維。
超聲可引起肌張力變化、肌原纖維凝集,使其中出現空泡、變性;可引起消化液增加,胃腸蠕動增強、水腫,滲出、瘀血,甚至出血;小劑量(安全量)超聲波對生殖、泌尿、內分泌、骨骼、心血管等系統有促進功能的作用,但大劑量(損害量)則造成組織不可逆的損傷。
治療方法:
超聲療法包括傳統超聲波療法、小聲頭局部治療、超聲針灸、用大直徑聲頭的大面積治療(透聲療法)、應用超聲波把葯物推入人體內的超聲葯物透入療法(聲透療法)。超聲波治療與其他治療的復合應用也極多。
治療范圍:
超聲波的特殊治療目前已有超聲波接觸性碎石與非接觸性(聚焦)碎石,白內障的超聲乳化,根管治療,去除金屬牙冠等。超聲顱腦手術、超聲治療癌症也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