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空調系統內循環、外循環如何正確使用
汽車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正確使用方法,最明顯的區別是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標識。內循環標志是汽車圖形里一個循環箭頭;外循環標志是一個箭頭從車外進入車內。沒弄懂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區別,你甚至連內外循環的使用方法都有可能是不正確的。
戶外暴曬的空調製冷:空調先使用外循環,同時可以打開車窗加快散熱速度。幾分鍾後關閉車窗,切換內循環,開啟製冷。空調制暖:冷車啟動不著急開空調,等待發動機溫度提升後,再開啟暖氣使用內循環。當溫度穩定後,適當切換到外循環,與車外進行換氣。
⑵ 汽車空調製冷循環的四個過程。(指出各過程製冷劑狀態、溫度、壓力的變化)
1、壓縮過程。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該過程的主要作用是壓縮增壓,這一過程是以消耗機械功作為補償。在壓縮過程中,製冷劑狀態不發生變化,而溫度、壓力不斷上升,形成過熱氣體。
2、冷凝過程。製冷劑氣體由壓縮機排出後進入冷凝器。此過程的特點是製冷劑的狀態發生改變,即在壓力和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由氣態逐漸向液態轉變。冷凝後的製冷劑液體呈高溫高壓狀態。
3、節流膨脹過程。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液體經膨脹閥節流降壓後進入蒸發器。該過程的作用是是製冷劑降溫降壓、調節流量、控制製冷能力,其特點是製冷劑經過膨脹閥時,壓力、溫度急劇下降,由高溫高壓液體變成低溫低壓液體。
4、蒸發過程。製冷劑液體經過膨脹閥降溫降壓後進入蒸發器,吸熱製冷後從蒸發器出口被壓縮機吸入。此過程的特點是製冷劑狀態由液態變化成氣態,此時壓力不變。節流後,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中不斷吸收氣化潛熱,即吸收熱量又變成低溫低壓的氣體,該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再進行壓縮。
(2)汽車製冷循環怎麼使用擴展閱讀
汽車空調的製冷系統由五大主要部件組成,即壓縮機、冷凝器、儲液乾燥器、膨脹閥和蒸發器。各部件之間採用銅管或高壓膠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系統,製冷劑以不同的狀態在這個密封系統內循環,即以氣體—液體—氣體的狀態變化。
製冷系統主要組成部件的功用:
(1)壓縮機:製冷系統動力源,推動製冷劑在系統內不斷地循環,依靠發動機通過皮帶來傳遞動力,一般安裝在發動機前部,發電機下面。
(2)冷凝器:類似發動機散熱器,其主要作用是將製冷劑熱量排放出去。一般裝在車頭的水箱前,利用發動機風扇和汽車行駛時產生自然風來強製冷卻和散熱。
(3)儲液乾燥器:串接在冷凝器後面,主要作用為吸濕和過濾,使系統正常運行。一般安裝在車頭位置。
(4)膨脹閥:也稱為節流閥,安裝在蒸發器入口前。主要作用是通過流速變化,將製冷劑液體節流減壓,由冷凝壓力降到蒸發壓力。
(5)蒸發器:作用是使液態製冷劑蒸發以吸收車廂熱量而製冷。它一般安裝在車廂內,蒸發器內有鼓風機,可以不斷地將製冷後的空氣送出。
汽車空調製冷工作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過程:壓縮過程、放熱過程、節流過程和吸熱過程。從壓縮機排氣口到膨脹閥入口是屬於高壓區(約1.5MPa),而從膨脹閥出口到壓縮機內都屬於低壓區(約0.2MPa),同樣從冷凝器中部到膨脹閥出口屬於液態區,而從蒸發器到冷凝器上部屬於氣態區。
⑶ 汽車空調如何製冷
【太平洋汽車網】打著車,把風打開,點擊A/C按鈕,把溫度調到低溫。汽車空調製冷就是以製冷劑為熱載體通過製冷循環進行製冷和除濕。製冷循環可以歸納為壓縮、放熱、節流和吸熱四個過程。
汽車空調製冷就是以製冷劑為熱載體通過製冷循環進行製冷和除濕。製冷循環可以歸納為壓縮、放熱、節流和吸熱四個過程。
汽車空調製冷主要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1、壓縮機將從蒸發器吸回的製冷劑進行加壓,以提高製冷劑溫度,並將製冷劑變為高溫高壓汽態製冷劑。
2、高溫高壓汽態製冷劑進入冷凝器後,由於溫度高於外界環境溫度,所以想環境散熱,將製冷劑變為中溫高壓液態製冷劑。
3、中溫高壓液態製冷劑出冷凝器後進入儲液乾燥器進行過濾及水分吸收,同時將一部分製冷劑儲存在此處。
4、經過過濾的製冷劑經過節流裝置,進行減壓。此時的製冷劑為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
5、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進入到蒸發器中。由於蒸發器中的空間突然間增大使得壓力降低,製冷劑此時壓力更低溫度更低,由於遠遠低於環境溫度,因此吸收環境溫度使製冷劑汽化的同時將經過蒸發器外部的空氣降溫,通過鼓風機送入到汽車車廂中。
6、此時,空調製冷系統完成一個製冷循環。製冷系統周而復始地使製冷劑如此循環下去以達到製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