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空氣能熱泵製冷劑有哪些
分為以下幾種:
R22冷媒:R22是單一製冷劑,學名叫做二氟一氯甲烷,沸點大約為-41℃。這種冷媒無色、無異味,在空調系統中使用最廣泛,尤其是在分體空調還有中央空調系統中,可以說隨處可見。但是,它有一個最大的不足,那就是它其實是氟利昂家族的一員,排入空氣中,有可能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產生環境問題。
R134A冷媒:R134A的成分跟其他製冷劑的成分有所不同,它不含有氯離子,不具備毒性,在空氣中也不可燃,也不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看起來似乎很完美,但是它的沸點卻比較低,只有-26.5℃,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它被應用於熱泵中,一旦環境溫度降低,那麼這種冷媒的氣化量會大幅降低,導致熱泵制熱效率下降。因此,這種冷媒應用不如R22廣泛,一般用於室內或者熱帶。
R140A冷媒:R140A冷媒是科學家們為了針對愈發惡化的環境而研發的一種環保製冷劑。它跟R134A類似,無色、易揮發、不可燃。成分中含有R32和R125冷媒,沸點大約在-51℃左右,不含氯離子,也不會破壞臭氧層,水溶性與R22不分伯仲,但是製冷量有了明顯提高。目前,這種冷媒已經被我國知名空氣能企業紐恩泰投入到北方採暖中廣泛應用,在北京密雲區、房山區、通州區的「煤改電」中得到了充分的使用,為北方重現綠水藍天做出了突出貢獻。
R290冷媒:R29是另一種新式環保冷媒,無色、微溶於水,不含臭氧。但是安全系數卻不夠高。如果與空氣混合,有一定概率發生燃爆,如果遇到明火,很容易誘發事故。目前來看,行業中習慣用純度高的R290製冷劑來作為感溫工質。從我國不斷強調節能環保的發展思路來看,空氣能熱泵的冷媒發展,也在遵循環保無污染的思路。未來的熱泵市場,環保冷媒必將佔有一席之地。
Ⅱ 空氣源熱泵採用什麼製冷劑(雪種)比較好呢
目前傾向於選用R134a作為空氣源熱泵產品的製冷劑。x0dx0a由於空氣源熱泵產品熱泵加熱水的溫度一般在55~60度,在這個溫度范圍內如果使用最常見的R22做為製冷劑則其冷凝壓力會達到23bar,在室外環境溫度較低的時候,空氣源熱泵運行時的蒸發壓力很低,此時壓縮機的吸排氣壓縮比很高,對壓縮機的可靠運行比較不利。x0dx0a如果選擇R134a作為製冷劑,其冷凝壓力可以降低很多,比如在60度左右時其冷凝壓力只有17bar,總體壓縮比降低,對壓縮機的安全運行比較有利,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x0dx0a在使用R134a作為製冷劑時,空氣源熱泵系統管路中的水分含量一定要低,以免殘余水分和R134a發生化學反應而出現變質。
Ⅲ 常見的空氣能熱泵製冷劑有哪些
空氣能是通過冷媒製冷,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常見的空氣能製冷劑有哪些?
1. R22冷媒。這種製冷劑是單一結構,無色無味,在空氣能熱泵行業中使用最廣泛。
2. R134A冷媒。這種冷媒沸點較低,所以如果使用在空氣能熱泵上會導致其制熱效率下降,更多用於室內。
3. R140A。這款是針對惡化環境的一種環保冷媒,在煤改電中得到充分利用。
4. R290冷媒。屬於環保型冷媒,具有無色、微溶於水、不含臭氧的特點。
Ⅳ 地源熱泵的製冷劑是什麼
地源熱泵是利用一定深度的地下水恆溫的特性給建築物提供熱源和冷源。
製冷劑是一種通過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通過製冷劑本身的狀態變化而吸收被冷卻的介質的熱量,可能是水或者是空氣,通過冷凝器的過程,經吸收的熱量傳遞給周圍的空氣或者水然後進行冷凝。冷凝劑具有很好的物理特性,較高的傳熱系數,並且能保證在最高的工作溫度下不分解。
地源熱泵製冷劑—製冷劑的特性與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製冷劑之所以能夠製冷是因為製冷劑能夠完成熱力循環,低溫時候能夠吸收被冷卻物質的熱量,然後在比較高的溫度下將熱量轉移到冷卻水或者是空氣中,而地源熱泵製冷原理正是運用製冷劑製冷的這一特性,傳統的空調製冷一般會將室內空氣的熱量轉移到室外來,無疑加重了溫室效應,而地源熱泵則是利用了土壤具有很好的吸熱能力,地源熱泵中的製冷劑將吸收的室內空氣的熱量吸收轉移到地下水或者是地下的土壤中去,這樣就避免了將熱量直接流失到大氣中去,很好的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傳統的空調在製冷方面也需要使用製冷劑,但是將熱量直接排放到了室外,而地源熱泵在製冷的時候將熱量排放到了土壤之中,土壤具有很好的吸熱能力,夏季存儲下來的熱量就可以在冬天通過地源熱泵釋放出來,達到二次利用的效果,正是這樣的工作原理使得地源熱泵在製冷制熱方面有很好的優勢,節能減排,符合大眾的需求。
Ⅳ 熱泵機組使用 何種製冷劑
按照一般的定義,「熱泵」是一種能從自然界的空氣、水或土壤中獲取低位熱,經過電力做功,輸出可被人們所用的高品位熱的設備,是一種節能、環保、清潔的採暖和熱水設備。
熱泵是利用製冷劑常溫下氣態超低溫或加壓下液態的特性,將低溫熱源收集起來,通過壓縮氣態製冷劑從而得到高溫熱源的一種裝置。
簡單的說,熱泵是一種利用製冷劑轉換熱量的裝置。
所以理論上說,製冷系統所用的製冷劑,熱泵系統全都可以採用,譬如R22、R407c、R134a、氨水都可以,還可以和製冷系統一樣使用混合製冷劑。但是具體到實際情況,則要考慮制熱的溫度,制熱效率等問題,需要對製冷劑進行精心選取。
參考;
眾所周知,水往低處流。而欲將水提升或傳輸時,則須依靠某種動力驅動的水泵。同樣道理,熱可以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而欲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也必須依靠使用某種動力驅動的裝置—熱泵。這也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闡述的:熱不可能自發地、不付代價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當熱泵在將熱由低溫物體傳至高溫物體的過程中,在低溫物體一端,由於熱的失去而產生製冷效應,在高溫物體一端,則由於熱的獲得而產生制熱效應。因此,熱泵工作的過程中,製冷與制熱兩種效應是同時並存的。概括地說,就是一個過程,兩種效應。但在實際應用中,或用其製冷,或用其制熱,或用其輪換製冷制熱,或用其同時製冷及制熱。同時製冷及制熱除外,熱泵單獨用作製冷或制熱時,其相對的另一種效應是不加以利用的。
長期以來,熱泵的製冷功能在空調等領域應用相當廣泛,而其制熱功能的應用則相對推遲和少了許多。原因並不復雜,天然冷源的作用十分有限,正是為了追求人工冷源,人們開發和逐漸完善了製冷機—應用其製冷功能的熱泵。而熱卻可以通過柴草煤炭以及油氣等的燃燒很容易地獲得。不必要花費過多的金錢去購置熱泵這種精密的設備,和交付昂貴的電費。上世紀七十年代能源危機之後,人們開始對可以利用低品位熱能的熱泵重視起來。國內從九十年代開始,由於第一、熱泵製造技術的引進,使其性能提高,售價降低;第二、環保意識日漸提高;第三、電力供應狀況的改善,用電政策發生轉變等原因,熱泵的制熱功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製冷與制熱雙功能的大氣源熱泵應用漸多,地下水水源熱泵也開始在建築空調甚至採暖系統中使用。
正所謂存在決定意識,由於長期以來在空調領域內,熱泵主要用於製冷,理論著述也多以製冷為主線,一般只在末尾單列熱泵章節,簡略表述其制熱功能。論著也多以空調製冷或空調冷源為名。而在以熱泵為名的專著中,則以其制熱功能為主要內容。對於熱泵,實際上存在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按照狹義理解,只有以制熱或制熱兼製冷為目的時,才稱其為熱泵。並且定義,以空氣或水為低溫熱源的熱泵,為空氣源熱泵和水源熱泵。裝有四通換向閥、製冷制熱雙功能者,也被稱為「熱泵式」或「帶熱泵的」等等。而廣義的理解,熱泵的功能即包括製冷,也包括制熱,或製冷兼制熱。製冷機實際上是用作製冷的熱泵。也可以說,製冷機即熱泵,或確切地說,製冷機是熱泵的一種類型。因此,在空調領域認識這一概念應該統一為空調熱泵,而非空調製冷與熱泵分立。
Ⅵ 地源熱泵中的載冷劑是什麼
1、地源熱泵中的載冷劑是水和防凍液的混合物。最常用的防凍液是乙烯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和丙稀乙二醇(propylene glycol)。
2、選擇載冷劑需考慮以下各點:
①凍結溫度低,必須低於製冷的操作溫度;
②傳熱分系數大,即熱導率和熱容要大,而粘度要小;
③性質穩定,腐蝕性小;
④安全無毒、價格低廉;
⑤價格便宜,便於獲得。
Ⅶ 製冷劑是什麼
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冷媒、致冷劑、雪種,它是在製冷系統中不斷循環並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製冷的工作物質。
常見的製冷劑劑有:氨(R717)、氟利昂(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R-134a、R-404A製冷劑、R-410A製冷等。
1.按化學成分和組成分分類
(1)無機化合物製冷劑
氨(NH3);二氧化碳(CO2);水(H2O)用在大中型冷庫,對於無機化合物製冷劑,國際上規定的代號為 R 及後面的三位數字,其中第一位為 「 7 」 後兩位數字為分子量。如水 R717;
2.根據製冷劑常溫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時飽和壓力Pk和正常蒸發溫度T0的高低,一般分為三大類
(1)低壓高溫製冷劑
冷凝壓力Pk≤2~3Kg/cm2(絕對),T0 >0℃如R11(CFCl3),其T0=23.7℃。
(2)中壓中溫製冷劑
冷凝壓力Pk< 20Kg/cm2(絕對),0℃< T0 >-60℃。如R717、R12、R22等。
(3)高壓低溫製冷劑
冷凝壓力Pk≥20Kg/cm2(絕對),T0≤-70℃。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
Ⅷ 超低溫泳池熱泵用的是什麼類型的製冷劑
能做低溫熱泵製冷劑有很多種,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有R410a、R32等。現在最常用的是R410a,該種製冷劑性能很好,低溫制熱效果很好,能效比也很高。
Ⅸ 游泳池恆溫除濕熱泵常用的製冷劑有哪些各自有什麼優缺點
現在空氣源熱泵通常使用R407C與R410A。
氟利昂製冷劑分類:
1.氯氟烴類產品,簡稱CFC。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於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最大,被《蒙特利爾議定書》列為一類受控物質。
2.氫氯氟烴類產品,簡稱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層破壞系數僅僅是R11的百分之幾,因此,目前HCFC類物質被視為CFC類物質的最重要的過渡性替代物質。在《蒙特利爾議定書》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發展中國家在2030年全面禁用。
3.氫氟烴類:簡稱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臭氧層破壞系數為0,但是氣候變暖潛能值很高。在《蒙特利爾議定書》沒有規定其使用期限,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中定性為溫室氣體。
目前所使用的所有製冷劑全部都是氟里昂製品,非氟里昂製冷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發出來。政府明令禁止的是第一類氯氟烴類產品,對於氫氯氟烴類產品和氫氟烴類製冷劑,還要有相當長的一段使用時間。
Ⅹ 空調里的冷媒是什麼
冷媒是一種容易吸熱變成氣體,又容易放熱變成液體的物質。早期冷凍廠用氨氣當冷煤,氨在受壓時,放熱變成液體;當高壓液體減壓變成氣體時,便會吸熱。牋
新冷媒的意思是R410A冷媒,跟之前的冷媒R22比具有不破壞臭氧層,工作壓力為普通R22空調的1.6倍左右,製冷(暖)效率高。新冷媒由兩種准共沸的混合物R32和R125各50%組成,主要有氫,氟和碳元素組成(表示為hfc),具有穩定,無毒,性能優越等特點。牋
現在的新冷媒,和R22相比,相關參數都不如R22,唯一優點就是對臭氧層影響小。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不是製冷劑中的氟,而是製冷劑中的其他物質,新冷媒就是去除或減少那些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