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sq和dsd有什麼區別
有 音質相差很大, 普通歌曲 一首歌 容量一般3到 4M左右,無損的一首歌 容量10幾M到差不多40M左右, 當你用好的音響設備 就很容易體現出來的!
② 音頻哪個格式好用
最好是dsd,但是一些手機播放器目前還不支持dsd文件相當大,沒有大內存是無福消受的
wav格式最好,是無損無壓縮格式,flac,ape,mp3,都是由wav格式過去的,wav格式是無損無壓縮格式
flac和wav是一樣的音質,只是flac是壓縮的而已,ape也是無損壓縮音頻,相對於wav和flac遜色多了
MP3是有損無壓縮音頻
③ dsd cd和tds cd有何區別
懷疑你誤寫,應為DTS CD
DSD是發燒CD的一種,價位上跟普通CD差不多。目前DSD錄音技術傳至中國,國內原版有一些質素高的低成本DSD作品。例如柏菲唱片及廣州某些唱片公司出的的部分作品。歐美XRCD銷售
DSD CD 系列採用了DSD制式及SBM-DIRECT去將DSD處理過的信息還原至16BIT,DSD CD無信紙在聲音的自然度,語氣的細極度,樂器的質感度與及音場背景之寬深度都有大大的改善,務求令廣大樂迷可以享受更靚聲的音樂。DSD CD可在所有CD機上播放。
DTS的全稱(Digital Theater Systems)意為「數碼影院系統」「DIGITAL SURROUND」意為「數碼環繞立體聲」。目前的DTS-CD包括5.1聲道和6.1聲道,播放DTS-CD必須使用DTS解碼器,如帶有數碼輸出的CD機外接DTS解碼器(或功放),大部分DVD影碟機具有DTS解碼,可以直接播放DTS-CD,當然要想欣賞DTS環繞效果,必須具備至少四個音箱,最好是5.1或6.1。電腦上播放DTS-CD,建議使用WinDVD,經筆者比較,WinDVD解碼最好,音質最好,但是播放並不方便。KMPayer播放則很方便,使用EAC抓軌製作.wav鏡像文件,播放時可直接播放,而不需載入虛擬光碟機,可以直接使用CUE文件,建立播放列表,播放極為方便,唯一不足的是,極少量DTS-CD使用KMPlaer播放時不能正確解碼,而WinDVD則可以,目前我遇到兩張這樣的DTS-CD,分別是《卓依婷 蝴蝶情事Ⅴ》,[DTS-CD]李娜。
④ ds好還是psp啊..dsd
ds的按鍵開關設計不合理,如果玩按鍵類游戲,如惡魔城那種不用觸屏的游戲,容易出現一些症狀
如自動關機等等,而且經常出現,你也可以到網路去搜一下nds自動關機的情況……,有很多
相對而言psp的性能比較好,作為MP3
,MP4都很優秀,但如果是玩游戲,還是ds的游戲多
,不過ds上很多是復刻版的
⑤ 頭條很多人對CD改造趨之若鶩,CD音質真的比dsd音頻香嗎
關於HIFI,我玩了幾十年了可以解釋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CD是什麼?
CD其實就是一種數字音樂的一個載體,現在的數字播放器其實也是一種數字的載體,其實兩者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兩者的內部構造其實都是一個存儲設備,加一個解碼設備構成的。
其實CD是有很多格式的,我們所說的CD其實就是CD音樂盤,他還有CD視頻盤和CD數據盤。而CD音樂盤跟CD數據盤最大的區別就在於CD音樂盤是順序讀取,而CD數據盤是讀取校驗加緩存。
所以CD的讀取過程當中不能有錯誤,而CD數據盤有了錯誤,通過校驗發現錯誤,他可以重新再讀一遍。 [撇嘴]
從數字音樂的讀取上來講,因為CD屬於順序讀取,而它讀取過程存在晃抖,所以它在讀取過程當中會丟失一些東西,這就是CD最大的問題。順序讀取設備的問題就是:如果他碰到一些讀不了的東西,就會出現一些卡頓。
這些事情其實很多人都已經遇到過,就是出現一些斷音,這就是非常明顯的讀取不了。但是他因為是順序讀取,它斷音就斷過去了,就是比較大的錯誤,你能聽得非常明白。但是有一些小的錯誤,他可能表現的不是那麼明確,而你只會感覺少了點什麼東西。這些讀取錯誤,他會用一些彌補手段去填補這些空缺,但是已經不是CD里原本的音樂信號了, 而解決CD機讀取抖晃避免讀取錯誤帶來的問題,就是現在所謂的改進CD的目的。
我們現在再看看數播。因為數字播放器的存儲載體,不論是硬碟還是SD卡,它的讀取速度非常快,遠遠大於音樂的播放速度,而且它還內置讀取緩存,為了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它還有校驗,發生錯誤以後,他會重新讀取這個數據,一直讀取到正確為止,比如我們常見的硬碟壞道,如果硬碟出現壞道,那麼是讀不過去的,所以數字播放器的音樂信號的採集能力是沒有問題的,這跟CD有本質的區別。
其實CD與數字播放器兩者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讀取方式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玩命的去改進CD,而沒有人去說改進數字播放器。所以 不論CD還是數字播放器的後級設備,也就是解碼電路,才是決定誰是王者的最根本標志。
在數字播放器裡面,只有解碼器才是音頻還原當中的最關鍵節點。
把CD音樂通過抓軌的方式抓成數字音樂,都通過光纖或者同軸數字連接解碼器進行解碼,兩者播放出來的音質基本沒有任何的變化。如果有一點點差距,那就是CD前面說到的抖晃問題。
當然,數字播放器也不是說完全的沒有數字信號丟失的問題,但是相對於CD來講,那就非常小了。比如數字時鍾抖晃,其實這個問題任何解碼電路都有。
至於DSD只是一種數字音樂編解碼格式,這與CD還是數播載體無關。
CD,激光唱盤。音樂以數字編碼的格式存儲在碟片里,必須經CD播放機解碼為模擬音樂信號。DSD,也是,只不過編碼格式不同。一句話,CD有各種編碼格式,編碼格式不同,存儲量不同,音質就有所不同。如:16bit/44.1khz,24bit/96khz,24bit/192khz。
普通CD,標准為16bit/44.1khz,音質比較生硬,原因是數碼壓縮比較高,信息量相對較少。於是又有改進,信息量增加,24bi/96khz,24bit/192khz。
具體技術術語,不多說,CD有普通CD,有高音質HDCD,後者編碼信息量大,音質好。
普通CD播放機只能播放標准CD碟片,不能播放HDCD,因為編碼格式不同。HDCD播放機可以兼容普通CD。
CD播放機內置解碼晶元,將數字信號解碼為模擬信號,經功率放大器放大後,推動音箱,振動空氣,還原為音樂。
音樂以數字編碼格式存儲在CD碟片里,也可以存儲在存儲卡里。現在,網上各音樂播放器軟體,曲庫里提供大量音源,這些音源,將過去的膠紋唱片,盒式磁帶,CD碟片里的音樂轉換另一種數字編碼格式,稱音樂文件,如,wav,flac。
音樂以數字編碼格式存儲於CD碟片,存儲卡,只不過存儲介質不同。音質的優劣不在存儲介質,而在存儲的信息量。
CD碟片,CD播放機,已基本退出市場。
對於資深音樂愛好者來說,CD的作用基本是無可替代的。同樣是數字音頻載體,CD的數碼味算是最比較讓人接受的。
答案很簡單,完美的東西還需要改造嗎?不完美的東西甚至原生有缺陷才需要改造,需要打磨,而且就算你動用渾身解數都搞不定它,這才有意思,這也才有可玩兒性,黑膠唱機如此,CD也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黑膠唱機是有先天缺陷的,我之前寫過一篇名為「黑膠唱機到底有多爛」的文章闡述了黑膠唱機(包括黑膠唱片)整體系統的諸多問題,但也正是這么多問題才使得玩兒黑膠唱片的播放這么有意思。其實,CD也是如此,很多人認為CD是數碼設備,其播放過程就像電腦讀取數據文件一樣是有確定性的。其實不然!CD唱片在設計之初為了獲得更大的容量(據說是為了放進去一部完整的貝多交響曲),最大化的減少了糾錯冗餘數據的記錄空間,導致CD從原理上無法完全糾正包括刻錄,壓片,讀取中產生的誤碼,具體原理請參考我以前寫過的文章,在此就不多贅述了。CD讀到誤碼,在糾錯范圍之內的盡量糾錯,超出糾錯能力的也只能放任其錯誤的播出,現象就是會產生各種奇怪的聲音,當然,能聽到奇怪的誤碼聲一般都是誤碼率比較高(比如唱片有劃傷)的情況,但是有輕微誤碼又不能完全正確糾錯解碼的情況下,產生的失真就非常寬泛了,有些能分辨出來,有些分辨不出來,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提高CD讀盤系統的穩定性與讀盤能力。大家從各種高級CD轉盤的奇葩結構就可以看出,各大廠家也是盡力了,但即便如此,不完美的系統終究是不完美的,讀盤能力可以盡量提高,誤碼率可以盡量降低,但是CD就是CD,天生的缺陷是無法通過改良的讀盤系統(哪怕是天價的轉盤)完美解決的。相反,作為電腦存儲的CDDA格式,就是數據格式的CD-R,就通過增加糾錯數據冗餘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是電腦上即便是結構簡單的廉價CD-ROM都可以完美讀取CD-R碟片里的數據(但不包括CD唱片),電腦通過抓軌軟體讀取音樂CD唱片數據時會通過比較多次讀取數據的一致性來判斷數據的准確性的(比如連續讀100遍),即便依然不能100%保證數據完全正確,但也比一般CD播放機一次性讀取的數據要可靠得多!而獲得數據之後的解碼過程,則CD唱機與數播機就沒有區別了,CD機能用的手段,數播都可以用,而數播機對高規格數碼音頻的處理能力,CD機往往就不具備了。
說句得罪人的話,CD機做到最好的狀況也未必能達到數播機的水平(同等級對比),反之則不然……
DSD明顯是好過CD。
密度,音場定位和縱深,都是CD無法提供的短板,因為信息量不如DSD,就像MP3永遠不會好過CD。
懷疑DSD的朋友,建議增加單拿高音喇叭,這樣音響效果高低立判。
估計DSD後面,繼續完善更好的信息格式,應該是沒有必要,估計效果提升有限。
CD玩好滿足絕大多數燒友,DSD當然更好,但很多燒友已聽不出來比CD好,而且使用成本高。
CD音質,分碟和CD級的數字文件。CD不見得比dsd音頻好,dsd也不見得比CD強,完全看製作唱片人的水平。
作為一個hifi愛好者,CD資源和DSD數字資源都有,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分析CD音質,應該按CD唱片和CD轉盤分開說。一張CD,由基板、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印刷層等組成。其中,基板是CD的主體,絕大部分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PC塑料)。極少數高端CD基板是玻璃(價格驚人)。其他記錄層等是製作過程中的產物。那麼,刻錄製作技術的高低,顯然對CD音質有著很大的影響。結論:CD碟片音質的高低,由Cd基板和刻錄質量決定。
CD轉盤,就是我們平常說的CD機,就復雜多樣了。從功能上說,分為兩大類:純轉盤(僅能輸出數字音頻信號)和帶解碼器的CD(輸出的是模擬信號,可以直接輸出到耳機或者音箱)。CD機的關鍵部件是用於讀取信號的激光頭和解碼器。里邊的差距相當大,所以,從幾百元到幾萬元的CD機都有。
DSD數字資源,就是我們一般存在電腦硬碟里的歌曲,也有真假和音質高低(DSD64.128.256等等)之分。實際上,真的DSD資源確實不多。說到這里,我想說:
1、一般而言,CD碟片和CD播放設備不是太差的話,這個音質是可以的,比較穩定。
2、CD音質和DSD音質嚴格說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比如說,偽劣CD出來的音質,肯定比正宗的DSD差,反過來,幾萬元CD設備的音質,一般而言,比DSD要穩定,或者說要「好」一點。
3、目前來說,24bit/48k,24bit/96k,24bit/192k數字資源絕對不比CD差。
CD升級改造量力而行。有錢,改造也無妨。但是,我們初燒,真的聽得出幾萬元和幾千元CD的差距嗎?
就目前你能聽到的,還是CD為尊!什麼數字音樂,都在CD抓來的!另外就數字無損解碼方式不還是用CD的解碼么!人耳以外的東西你們真能聽出來?閑扯!
從格式來說dsd肯定好於cd,實際上看看頻譜,不少sacd是cd轉的,到22khz一刀切了。這種dsd音軌和cd音質沒啥區別。
另外cd機技術成熟,音質做的很好,播放dsd音軌的數播,同價位的則完全沒法和cd機比。
現階段dsd音軌最大的優勢是有免費獲得的渠道,不用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