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聲聲速的測定
實驗目的
1.了解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方法。
2.加深對振動合成、波動干涉等原理知識的理解。
3.掌握用駐波法和相位法測量聲速。
4.掌握正確使用示波器觀測波形振幅和相位變化的測量方法。
5.掌握使用逐差法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
實驗儀器
本實驗的主要儀器有:示波器、信號發生器和聲速儀,實驗室中的真實儀器如下圖所示:
㈡ 水中測量聲速物理實驗那個理論聲速怎麼求
5HZ的頻率不確定度給聲速測定帶來的影響-->Δf=5Hz,f=30000Hz,v=λf-->
Δv/v=Δf/f=5/30000=1/60000
由於超聲波具有波長短,易於定向發射、易被反射等優點。在超聲波段進行
聲速測量的優點還在於超聲波的波長短,可以在短距離較精確的測出聲速。
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一般通過電磁振動與機械振動的相互轉換來實現,最常
見的方法是利用壓電效應和磁致伸縮效應來實現的。本實驗採用的是壓電陶瓷製
成的換能器(探頭),這種壓電陶瓷可以在機械振動與交流電壓之間雙向換能。
聲波的傳播速度與其頻率和波長的關系為: (1) 由(1)式可知,測得聲波的頻率和波長,就可以得到聲速。同樣,傳播速度亦可用 (2) 表
示,若測得聲波傳播所經過的距離L和傳播時間t,也可獲得聲速。
1. 共振干涉法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圖中和為壓電晶體換能器,作為聲波源,它被低頻信號發生器輸出的交流電信號激勵後,由於逆壓電效應發生受迫振動,並向空氣中定向發出以近似的平面聲波;為超聲波接收器,聲波傳至它的接收面上時,再被反射。當和的表面近似平行時,聲波就在兩個平面間來回反射,當兩個平面間距L為半波長的整倍數,即
(3)
時,發出的聲波與其反射聲波的相位在處差(n=1,2 ……),因此形成共振。
因為接收器的表面振動位移可以忽略,所以對位移來說是波節,對聲壓來說是波腹。本實驗測量的是聲壓,所以當形成共振時,接收器的輸出會出現明顯增大。從示波器上觀察到的電信號幅值也是極大值(參見圖2)。
圖中各極大之間的距離均為,由於散射和其他損耗,各級大致幅值隨距離增大而逐漸減小。我們只要測出各極大值對應的接收器的位置,就可測出波長。由信號源讀出超聲波的頻率值後,即可由公式(1)求得聲速。
2. 相位比較法
波是振動狀態的傳播,也可以說是位相的傳播。沿波傳播方向的任何兩點同相位時,這兩點間的距離就是波長的整數倍。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精確的測量波長。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沿波的傳播方向移動接收器,接收到的信號再次與發射器的位相相同時,一國的距離等於與聲波的波長。
同樣也可以利用李薩如圖形來判斷位相差。實驗中輸入示波器的是來自同一信號源的信號,它們的頻率嚴格一致,所以李薩如圖是橢圓,橢圓的傾斜與兩信號的位相差有關,當兩信號之間的位相差為0或時,橢圓變成傾斜的直線。
3. 時差法
用時差法測量聲速的實驗裝置仍採用上述儀器。由信號源提供一個脈沖信號經發出一個脈沖波,經過一段距離的傳播後,該脈沖信號被接收,再將該信號返回信號源,經信號源內部線路分析、比較處理後輸出脈沖信號在、之間的傳播時間t,傳播距離L可以從游標卡尺上讀出,採用公式(2)即可計算出聲速。
4. 逐差法處理數據
在本實驗中,若用游標卡尺測出個極大值的位置,並依次算出每經過個的距離為
這樣就很容易計算出。如測不到20個極大值,則可少測幾個(一定是偶數),用類似方法計算即可。
㈢ 超聲波波速是多少
超聲破速度應該和聲音傳播速度相近340米/秒。頻率當然高於2萬赫茲。
㈣ 超聲檢測縱波在試件中傳播速度怎麼求
要看試件是什麼材質的,不同材質超聲波縱波聲速不同,比如20號鋼縱波聲速一般為5900m/s,鋁合金縱波聲速6100m/s,有機玻璃縱波聲速2700m/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