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焓濕圖查詢計算軟體使用方法,
用天正直接繪制焓濕圖,然後把已經參數(兩個參數確定一個點)輸進去,就可以得到相應的數值,至於計算,你也可以用天正自帶的軟體計算,不過現在都是用excel編輯好公式自己算。
2. 什麼叫製冷系統的等焓加濕
就是在焓濕圖上,沿著等焓線加濕,具體定義是:當水溫等於空氣濕球溫度溫度時,此時由於等濕球溫度與等焓線相近,可以認為空氣狀態沿等焓線變化而被加濕。在該過程中,由於總熱交換量近似為零,說明空氣的顯熱量減少,潛熱量增加,二者近似相等。實際上,水蒸發所需熱量取自空氣本身。
3. 焓濕圖上,空氣處理問題。
依圖示,很明顯S2點是新風進入表冷器的機器露點溫度點,它是新回風混合狀態點沿其熱濕比線變化至約90%-95%相對濕度線交點來確定的。而根據S2和R點的焓值差可計算該表冷器處理空氣的製冷能力,它是大於或等於室內需要的製冷量要求(這時室內熱濕比線和表冷器處理空氣的熱濕比線重合,也即S2點是表冷器出風狀態點R點是入風狀態點)。這樣的話,設計選擇最為合理。由此看來,S1雖然也可以能到熱濕比線上,但它與R點的焓值差計算出來的表冷器處理空氣的製冷能力是不能滿足室內需要的製冷量要求的。
4. 如何用焓濕圖算空調的冷量
得到空調進、出風的干濕球溫度,循環風量,即可在焓濕圖上描繪出過程線,也就知道了空調的製冷量。
5. 空調空氣在焓濕圖處理過程(夏季)
一般夏季空調是製冷,是沒有再加熱的。再加熱是教科書說的空氣調節(冷熱)處理過程。
夏季通常採用不斷把室內空氣送進空調器處理(冷卻),吸收空氣中的余熱、余濕後送回室內。焓濕圖上可確定三個空氣狀態點:
回風狀態點M,焓和含濕量分別是HM和dM,回風量為GM。
室內要求狀態N,焓和含濕量分別是HN和dN。
出風狀態點O,焓和含濕量分別是HO和dO,出風量為GO。
需吸收空氣的余熱、余濕分別用Q、D表示。
G=Q/(HN-HO)或G=D/(dN-dO)×103 圖出不了!
6. 焓濕圖的處理方案
一、空氣熱濕處理方案
1.等濕升溫
2.升溫加濕
3.等溫加濕
4.等焓加濕
5.等濕降溫
6.降溫減濕
7.等溫減濕
8等焓減濕
二、表冷器中完成過程
等濕加熱、等濕冷卻、冷卻去濕
三、噴水室中完成過程
升溫加濕、等溫加濕、等焓加濕、等濕降溫、冷卻去濕
(取自暖通空調工程設計方法與系統分析 主編 潘志信 劉曙光)
7. 焓濕圖查詢計算軟體使用方法,
Tdb 干球溫度
RH 相對濕度
Twb 濕球溫度
Tdp 露點溫度
AH 絕對含水量
8. 有對製冷方面的壓焓圖理解比較透徹的師傅嗎
孩子,你這還沒入門呢……製冷原理一點都不懂,基本概念都沒有,怎麼跟你解釋~
圖上總共有7種參數,6種線
1)橫坐標是焓h,2)縱坐標是壓力lgp(壓力的對數),3)中間有條類似拋物線狀的邊界,左半邊是飽和液態線x=0,右邊半邊是飽和氣態線x=1,介於中間的是各種等干度線,4)圖上與橫軸夾角比較小的虛線,並且標著「v 」 的線,是等比容線,比容的倒數就是密度;5) 圖上與橫軸夾角比較大的實線是等熵線標著「s」,6)剩下一種是等溫線,圖上一般用紅色標,符號為t,一般標著攝氏溫度,它在x=0線的左側時為垂直於橫軸的豎線,在X=0與x=1之間的飽和態時,為水平橫線,在x=1線的右側為向下的拋物線。
作為系統設計人員、應用人員來說,從圖上可以查相應製冷劑的狀態點,可以在上面畫出各種理論循環圖,可以做各種理論計算等等,進行各種比較,甚至可以用來輔助你判斷機組故障等等……用處說都說不完,就是製冷人吃飯的傢伙。和空調上的焓濕圖一樣,就是吃飯圖。
但是這圖對你現在一點用也沒。還不如製冷劑狀態參數表好使。
9. 實際中央空調設計中焓濕圖有什麼用
中央空調設計中,焓濕圖是用於查詢各種空氣處理狀態的數據。例如,當知道空氣的濕度及含濕量時,根據焓濕圖就可以查找出很多空氣的狀態參數。例如:機器露點、溫度、空氣壓力等等,是空氣處理所必備的工具。
了解更多,參考適嘉網。
10. 家用空調的「抽濕」是什麼原理
通俗一點講,所謂家用空調抽濕,就是夏季除去一些室內空氣中所含的水份,以降低濕度。由於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合度,絕對濕度與氣溫都有一定關系,當熱天室溫高時,空氣中在這一溫度下含濕量是比較髙的,而隨著室溫在空調作用下降低時,空氣中的含濕量就多於此低溫度下的飽合濕度,就會將這些多餘水份凝結在蒸發器上此水排除室外。使室內空氣只趨於或保持該低溫下的相對濕度理想值(65%左右,而絕對含濕量小了)這樣人體才會舒適。
講點專業的吧, 每一台空調可以這么說都是滿足除濕工況,
空氣製冷的原理在焓濕圖上是一根垂線到露點溫度,冷卻溫度只要低於露點溫度都會除濕.
普通壁掛空調的除濕功能, 是指間歇性的製冷,保證溫度不要降得太低, 因為房間太冷了,沒有再熱功能, ,降到某一個設定溫度,它就先停掉,等溫度上升再進行製冷除濕,。這就是,壁掛機,上面有一個除濕按鈕的功能。
任何一台普通空調,包括壁掛機能夠足夠滿足你濕度90%的舒適性. 在高溫高濕天氣絕對沒問題,因為溫度也需要製冷, 在中溫高濕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有點特別,是讓人感覺太冷了.比如 在某一個黃梅天,你開 汽車 空調就是感覺濕度是降下來了但是整個太冷了。
專業的恆溫恆濕機,首先通過製冷冷凝水出來,然後再用電加熱或者是熱水盤管再熱把溫度調上來,濕度可以設置。
一兩千元級別的的除濕機,是採用半導體製冷原理,或者是空調製冷原理,先冷再加熱,也是同樣的滿足除濕工況, 當然精準度一樣也不高, 能量守恆原理可以得出這種除濕機,可以使,濕度越來越低,但是室溫會慢慢的加熱,因為它的整個用電能耗會毫不保留的轉換成熱量加熱到室內溫度來。
這個話題有的好談,先膚淺的講一點.
夏季,空調再次為我們服務。在南方,尤其到了梅雨季節,室內空氣濕度增大,人們常常用到空調的「除濕」功能。空調的「除濕」是怎麼回事?它是什麼原理呢?
所謂空調的「除濕」,說的簡單點,就是空調自動控制的間歇式製冷。
大家都知道,空調在製冷的時候,室內機的蒸發器溫度很低,室內溫度較高的濕氣在流經蒸發器的時候,會在蒸發器上面結露,這些露水結多了,就會流到下方的接水盤,再通過排水管流到室外。
當空調處於「除濕」狀態時,室內機的風扇轉速降到最低,壓縮機則是啟啟停停,間歇性做著製冷工作。這時候,產生的製冷量,大部分都用來將濕氣變成冷凝水,只有一小部分的製冷量維持著製冷作用。
當室內溫度有所降低時,壓縮機就會停止工作,室內溫度隨之升高,當室內溫度比設定溫度升高1度時,壓縮機再次啟動。如此不斷的循環,既可以讓室溫保持較低的溫度,也可以快速的將濕氣轉化為冷凝水排出室外。
一般來說,空調設置在「除濕」,空調的製冷都是自動調整到一個適宜的溫度,以保證蒸發器高效率的結露、排水和維持室內溫度的平衡。
鑒於空調除濕的工作原理,人們對開啟「除濕」說法不一,有人認為開「除濕」,壓縮機間歇性工作省電。還有人認為壓縮機頻繁的啟停,會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總之,對於空調的「除濕」功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認為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