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莆田超聲波鏡片染色機怎麼用

莆田超聲波鏡片染色機怎麼用

發布時間:2022-07-05 16:32:01

Ⅰ 急求眼鏡的組成部分以及其的英文,謝謝

眼鏡英語
Nose bridge 鼻中 Tip 腳套
Temple 腳絲 Plating 電鍍
Printing 印字 Lase 鐳射
Spectacle frames 眼鏡架 Sunglasses 太陽眼鏡
Sports spectacles 運動眼鏡 kid's eyewear 兒童眼鏡
Reading glasses 老花鏡 Contact lens 隱形眼鏡
Glass optical lenses 玻璃鏡片 Plastic optical lenses 塑膠鏡片
Sunglasses lenses, sun clips 太陽鏡片、鏡夾 Progressive lenses 漸進多焦點鏡片
Photochromic lenses 變色鏡片 Othrok lenses 角膜矯形接確鏡片
Optical blanks 鏡片毛胚 Accessories for contact lens 隱形眼鏡附件
Spectacle spare parts and accessories 眼鏡零件及配件 Components of frames 鏡架組件
Spectacle cases & accessories 眼鏡盒及附件 Eyecare procts and solution for lenses and contace lenses 眼睛護理產品及隱形眼鏡潔液
Spectacle cases & accessories 眼鏡盒及其它配件 Lens demisting cloths and solutions 鏡片除霧噴劑及清潔布
Spectacle assembling & adjusting tools 眼鏡加工、裝配、調較工具
Visual test equipment 驗眼設備
Edger 磨邊機 Eyeglasses and frame making machinery 眼鏡架製造機械
Lens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machinery 鏡片造機械及加工機械 Contact lens processing machinery 隱形眼鏡加工機械
Lathe 車床 Coating machine 鍍膜機
Coating materials 鍍膜原料 Electroplating equipment, welding machine 電鍍機械、焊接機械
Price labeling, stamp printing and screen printing mahcinery 標簽機、移印機、絲網印刷 Ultrasonic cleaning equipment 超聲波清潔儀器
Ophthalmic procts 眼科用品 Concentrates for ultrasonic cleaning 超聲波清潔劑
Lens grinding and polishing filtration systems 鏡片研磨及拋光過濾系統 Optical processing equipmentand materials 光學加工設備及原料
Measurement instrucments for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光學用品及系統之測量儀器 Store and workshop fitting and furniture 眼鏡店及工場設備及傢具
Moulds for ophthalmic lenses 鏡片模具 Raw materials for frames 眼鏡原料
Raw materials for lenses 鏡片原料 Lens abrasive and polishing materials 打磨鏡片原料
Electroplating, welding materials 電鍍、焊接原材料 Opto-laser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激光科技設備和儀器
光學儀器類
slit illumination 裂隙燈 diopter 屈光度 sphere 球鏡
cylinder 柱鏡 prism 棱鏡 magnification 放大倍率
diameter 直徑 dimensions 尺寸 light spot 光斑
fixation lamp 固視燈 led 發光二極體 filter 濾色片
lensmeter 焦度計 metal rim 金屬圈 PD meter 瞳距儀
Pupil Distance 瞳距 Vertex Distance 頂點距 Chart 視標
View tester 驗光儀 Cutting device 切割刀 Pattern maker 制模機
Cutting needle 劃針 Layout blocker 中心儀 Hand edger 手動磨邊機
Lens groover 開槽機 Polisher 拋光機 Polishing stick 拋光膏
Drilling machine 鑽孔機 Bench drilling machine 台式鑽孔機 Drill bit 鑽頭
Lock opener 鎖開 Milling cutting 銑刀 Fuse 保險絲
Handle 手柄 Center locator 中心定位器 Drill chuck 鑽夾頭
Dial 刻度盤 Frame heater(warmer) 烘架機 Heating coil 發熱絲
Ultrasonic cleaner 清洗機 Combined table 驗光組合台 Optometry box 驗光碟
Grinding wheel 砂輪 Trial lens set 驗光鏡片箱 Refractometer 驗光儀
Chart projector 投影儀 Keratometer 角膜曲率儀 Welding machine 焊接機
Spray cleaning machine 噴淋清洗機

材料配件類
Monel 錳料 Stainless Steel 不銹鋼 pure Titanium 純鈦
Titanium Alloy 鈦合金 B-Ti B鈦 Elongation 伸長率
Tensile strenghth 抗拉強度 high nickel copper alloy 高鎳合金 nickelfree alloy 無鎳合金
nicklfree stainless steel 無鎳不銹鋼 annealing temperture 退火溫度 percent 含量
density 密度 melting point 熔點 solis 固相點
liquis 液相點 physical properties 物理性能 chemical composition 化學組成
hinge 鉸鏈 rim wire 框線 round wire 圓線
cylinding grinding wheels 筒形砂輪 flaring cup wheels 碗形砂輪 diamod plain wheels 平形砂輪
grinding ccoolant 切削液 lens coating liquid 護鏡液 polishing powder 拋光粉
polishing liquid 拋光液 polishing wheel 拋光輪 plating case 電鍍盒
plastic case 塑料盒 alumium oxide case 氧化鋁盒 rocket screwdrivers 六角螺絲刀
mini ring wrenches/nutdrivers 微型戒指扳手 radian apparatus 弧度表 thickness apparatus 厚度表
adhesive tape 粘片 calipers 量具 nut driver 套筒
files set 銼刀 drill bits 鑽咀 screwdrivers blades 螺絲刀頭

鏡片類
hard resin lens 樹脂鏡片 round-top bifocal lens 圓頂雙關鏡片 flat-top bifocal lens 平頂雙光鏡片
aspheric hard resin lens 非球面樹脂鏡片 Non-coated lens 基片 (NC) hard coated lens 加硬鏡片 (HC)
Hard & Multi-coated 加硬加膜片 (HMC) Hard & Multi-coated,
EMI Defending Coating 加硬加膜防輻射片
(HMC+EMI) RX Lens-High Index 高散光片
color shade 色差 deformation 變形 shrinkage 縮水
light transmission 透光率 de-lamination 分裂脫層 abbe value 阿貝數
raw material 原材料 catalysis 催化作用 polymerization 聚合作用
tinted lens 染色鏡片 photochromic lens 變色鏡片 spherical 球面的
眼鏡展詞彙
Machinery, tools and equipment for opticalworkshops
Machinery, tools and equipment for frames andlenses instry
Store and workshop furniture and fittings
Sample cases and displays
Parts and eyeglasses
Special treatments
Raw materials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for optics
Trade-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press
Optical Show and Exhibitions
Others eyewear-related proction types
Sport goggles
Goggles
Eyeglass cases and accessories
Microscopes-binoculars-barometeres
and magnifying glasses and lenses
Optical and ophthalmological lenses
Contact lenses
Sunglass lenses
Lenses for the sport activities
Accessories and solutions for lenses
Frames, Lenses & Accessories
Spectacle frames
Sunglasses
Sports Glasses
Kids eyewear
Reading glasses
Contact lens
Accessories for contact lens
Spectacle spare parts and accessories
Glass optical lenses
Polyresin lens
Sunglass lenses, sun-clips
Eyecare procts and solution for lenses and contact lens
Progressive lenses
Photochromic lenses
Uncut Optical Lens
optical Blanks
Spectacle Cases & Accessories
Molds For Ophthalmic Lenses
Othro K Lenses
Plastic Optical Lenses
Visual test equipment
Eyeglasses and frame making machinery
Lens Manufacturing machinery
Contact lens processing machinery
Lens proction and processing machinery
Lathe
Coating machine
Vacuum coating materials
Electroplating equipment, welding machine
Price labeling, stamp printing and screen printing machinery
Plastic Processing Machinery
Raw materials for frames
Raw materials for lenses
Lens abrasive and polishing materials
Ultrasonic cleaning equipment
Concentrates for ultrasonic cleaning
Lens grinding, polishing and filtration systems
Optical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Measuring Instruments For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Lens Cleaning and demisting cloths and solutions
Store and workshop fittings and furniture
Components for metal-frames; brazing materials
Spectacle assembling & adjusting tools
Edger
Electroplating, welding materials
Opto-Laser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Ophthalmology
Instruments for optometry and ophthalmology
Ophthalmic procts
Technical &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nd services
Associations
Exhibition & Conferences
Others ( please specify )
Glass optical lenses
Sunglass lenses, sun-clips
Plastic Optical Lenses
專業術語
Nose bridge 鼻中
Tip 腳套
Temple 腳絲
Plating 電鍍
Printing 印字
Lase 鐳射
PATTERN模片
Spectacle frames 眼鏡架
Sunglasses 太陽眼鏡
Sports spectacles 運動眼鏡
kid's eyewear 兒童眼鏡
Reading glasses 老花鏡
Contact lens 隱形眼鏡
Glass optical lenses 玻璃鏡片
Plastic optical lenses 塑膠鏡片
Sunglasses lenses, sun clips 太陽鏡片、鏡夾
Progressive lenses 漸進多焦點鏡片
Photochromic lenses 變色鏡片
Othro k lenses 角膜矯形接確鏡片
Optical blanks 鏡片毛胚
Accessories for contact lens 隱形眼鏡附件
Spectacle spare parts and accessories 眼鏡零件及配件
Components of frames 鏡架組件
Spectacle cases & accessories 眼鏡盒及附件
Eyecare procts and solution for lenses and contace lenses 眼睛護理產品及隱形眼鏡潔液
Spectacle cases & accessories 眼鏡盒及其它配件
Lens demisting cloths and solutions 鏡片除霧噴劑及清潔布
Spectacle assembling & adjusting tools 眼鏡加工、裝配、調較工具
Visual test equipment 驗眼設備
Edger 磨邊機
Eyeglasses and frame making machinery 眼鏡架製造機械
Lens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machinery 鏡片造機械及加工機械
Contact lens processing machinery 隱形眼鏡加工機械
Lathe 車床
Coating machine 鍍膜機
Coating materials 鍍膜原料
Electroplating equipment, welding machine 電鍍機械、焊接機械
Price labeling, stamp printing and screen printing mahcinery 標簽機、移印機、絲網印刷
Ultrasonic cleaning equipment 超聲波清潔儀器
Ophthalmic procts 眼科用品
Concentrates for ultrasonic cleaning 超聲波清潔劑
Lens grinding and polishing filtration systems 鏡片研磨及拋光過濾系統
Optical processing equipmentand materials 光學加工設備及原料
Measurement instrucments for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光學用品及系統之測量儀器
Store and workshop fitting and furniture 眼鏡店及工場設備及傢具
Moulds for ophthalmic lenses 鏡片模具
Raw materials for frames 眼鏡原料
Raw materials for lenses 鏡片原料
Lens abrasive and polishing materials 打磨鏡片原料
Electroplating, welding materials 電鍍、焊接原材料
Opto-laser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s 激光科技設備和儀器
部件
鏡框:FRAME
鉸鏈:HINGE
彈簧腳鏈: SPRING HINGE
一體彈簧腳: MONO SPRING HINGE
腳套: TIP
鼻托(托葉):NOSE PARDS
鼻須(酒杯):NOSE ARM
鏡腳: TEMPLE
電鍍: PLATE
全框:FULL FRAME
半框:HALF FRAME
無框:RIMELESS
金屬框:METAL FRAME
塑膠框:PLASTIC FRAME
中梁: BRIDGE

Ⅱ 太陽鏡磨損了怎麼辦

太陽鏡磨損了最好換一副新的。

一般來說,太陽鏡的最佳使用期限大致為兩年,超過後最好換一副新的。太陽鏡主要磨損老化的地方是鏡片和鏡架的關節部位。

鏡片目前主要有3種:樹脂偏光片、樹脂PC鏡片(AC、CR39、尼龍都暫歸此類)、玻璃鏡片。重量輕、舒適感好的樹脂偏光片和樹脂PC鏡片都不耐磨,時間久了會有劃痕。

很多人不知道鏡片磨損了,靠眼睛調節來努力看清,長此以往會增加疲勞度,從而導致視力下降。所以,平時鏡片要朝上放,避免鏡面磨損刮傷。

(2)莆田超聲波鏡片染色機怎麼用擴展閱讀:

挑選太陽鏡:

一、首先要防紫外線。

沒有防紫外線功能的染色鏡片,其深色的鏡片會使瞳孔放大,導致紫外線大量射入,反而損傷眼睛。如何知道一款太陽眼鏡是否有防紫外線功能?——看標牌!建議大家選擇標有「UV400」或「100%UV吸收」的太陽眼鏡,最大可能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二、其次,根據天氣環境選擇顏色

一是太陽鏡的鏡片應顏色均勻(除外漸變眼鏡)。二是顏色深淺要合適:鏡片顏色並非越深越好,顏色深淺主要與可見光的穿透率有關。顏色太淺則濾光作用太小,顏色太深會影響視力又削弱色感。顏色深淺主要根據天氣、環境等而定,對應不同的天氣和地點情況,鏡片可以由淺而深。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說「顏色」,是指太陽鏡鏡片本身的顏色,而非最近幾年流行的鍍膜太陽鏡表面你看到的顏色。太陽鏡片顏色多種多樣,並不單單是用來裝飾,它們都有不同的用途。

建議:日常大眾推薦顏色中深的茶色、灰色、深綠色鏡片。

三、鏡框鏡片要合適

鏡片最好選擇相對較大、包覆性更好的。因為紫外線並不是只從前方射入眼鏡,周圍反射折射的紫外線會從四面八方射入眼內,均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鏡片較大、鏡腿較寬、防護面積較大的,防護作用會更好。對於經常戶外活動的人群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至於鏡架,各種金屬、樹脂、天然材料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主要原則是選擇較輕、佩戴舒適的框架。

四、款式臉型要相配

在眼鏡形狀的選擇上,每個人各有所好,主要記住互補原則——圓臉配方形、方臉選橢圓。

Ⅲ 實驗室用染色機,有哪些

獸醫系統實驗室建設標准
為規范全國各級獸醫實驗室建設,特製訂此標准。
1.縣(市)級獸醫實驗室
1.1 選址、布局、內部設施和內部環境等應當符合BSL-1實驗室的要求。
1.2 實驗室總建築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
1.3實驗室應當分別設置有:解剖室、接樣室、樣品保藏室、血清學檢測室、病原學檢測室、洗滌消毒室、檔案室等。
1.4 應當配備的儀器設備有:酶標儀、自動洗板機、微量震盪器、生物安全櫃、真空檢測儀、普通離心機、磁力攪拌器、生物顯微鏡、恆溫培養箱、生化培養箱、超聲波清洗器、純水儀、酸度計、高壓滅菌器、普通冰箱、冰櫃、恆溫水浴鍋、乾熱滅菌器、通風櫥、電子天平(0.001g)、多道移液器、單道移液器、紫外燈等。
2.地(市)級獸醫實驗室
2.1選址、布局、內部設施和內部環境等應當符合BSL-2實驗室的要求。
2.2 實驗室總建築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
2.3實驗室應當分別設置有:解剖室、接樣室、樣品保藏室、儀器室、分子生物學檢測室、血清學檢測室、病原學檢測室、洗滌消毒室和檔案室等。
2.4 在配備縣(市)級獸醫實驗室所應有的儀器設備基礎上,還應當配備有:PCR儀、電泳儀、凝膠電泳成像與分析系統、台式高速冷凍離心機、Ⅱ級生物安全櫃、組織勻漿機、渦旋混勻器、超聲波裂解器、超純水儀、自動高壓滅菌器等。
3.省級獸醫實驗室
3.1選址、布局、內部設施和內部環境等應當符合BSL-2實驗室的要求。
3.2 實驗室總建築面積不低於1500平方米。
3.3實驗室應當分別設置有:解剖室、接樣室、樣品處理室、樣品保存室、檔案室、儀器室、試劑室、血清學檢測室、分子生物學檢測室、病毒檢測室、細菌檢測室、寄生蟲檢測室、病理學檢測室、洗滌消毒室、實驗准備室、菌(毒)種保藏室等。
3.4在配備地(市)級獸醫實驗室所應有的儀器設備基礎上,還應當配備有:梯度PCR儀、熒光PCR儀、多功能電泳儀、恆溫振盪搖床、細菌過濾器、小型凍干機、小型孵化器、細菌鑒定儀、自動組織脫水機、石蠟包埋機、自動染色機、倒置顯微鏡、多功能顯微鏡、二氧化碳培養箱、全自動高壓滅菌器、超低溫冰箱(-86℃)、製冰機、電子天平(0.0001g)、電動移液器等。冷凍切片機、熒光顯微鏡、石蠟切片機、消毒液機。
4.區域級獸醫實驗室
4.1選址、布局、內部設施和內部環境等應當符合要求。
4.2實驗室總建築面積不低於2000平方米,其中BSL-3實驗室建築面積不低於400平方米,基礎實驗室建築面積不低於1600平方米。
4.3實驗室應分別設置有:解剖室、接樣室、樣品處理室、樣品保存室、儀器室、資料室、檔案室、試劑室、血清學檢測室、分子生物學檢測室、病毒檢測室、細菌檢測室、寄生蟲檢測室、病理學檢測室、洗滌消毒室、實驗器材准備室、菌(毒)種及樣本保藏室、標准品制備室、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等。
4.4在儀器配備上,不低於省級獸醫實驗室的配備,確保能滿足所承擔的工作任務。

Ⅳ 如何運用染色機電腦呀

相信人們對於布料染色絕對不會陌生,我們的五彩斑斕的各色衣物都是通過染色而得。而隨著華高自動化染色機控制電腦和染色機中央監控管理系統的綜合使用,結合染料助劑自動配料輸送系統大大提高了染色機的染色質量。那麼染色過程又是如何呢?

其實染色就是使染液中的染料進入到纖維內部,從而使纖維染上顏色,這個染色的過程有三個階段。

1、吸附;首先將纖維布料侵入染液之中,這時染液中的染料將慢慢擴散到纖維的表面,這就是吸附的過程,然而因為染液中的染料溶度的變化,那些已經進入到纖維的染料會再次擴散回染液中,這個叫做解吸,在染色的過程中,這兩個情況將同時存在,且一直保持平衡。

2、擴散;前面說吸附是染料吸附在纖維的表面,這時的纖維內外因為染料的濃度差而使得染料向纖維的內部擴散,而纖維表面又將繼續吸附上新的染料,一直到吸附和解析再次達到平衡。

3、固著;那些進入到纖維內部的染料與纖維相結合的過程稱為固著。固著方式因染料和纖維的種類不同而異。

在上述的三個染色過程中,可以發現它們是相互依存而又有異,並不能完全分開來說。

時代在進步,染色工藝也在不斷的發展,華高自動化染色機控制電腦和染色機中央監控管理系統的使用,結合染料助劑自動配料輸送系統可以大大提高如染色機的染色質量。而在在未來,自動化設備的大量使用不但會大大提高染色質量而且還能節約水資源,減少污水排放,讓印染行業逐漸成為綠色行業。為了印染行業更美好的未來,我們衷心期待與您的合作。

Ⅳ 誰知道顯微鏡的構造及其使用方法

■中文名稱
顯微鏡
■英文名稱
microscope
■儀器概述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用於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楊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5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2微米。

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①暗視野顯微鏡,一種具有暗視野聚光鏡,從而使照明的光束不從中央部分射入,而從四周射向標本的顯微鏡。②熒光顯微鏡,以紫外線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體發出熒光的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是在1931年在德國柏林由克諾爾和哈羅斯卡首先裝配完成的。這種顯微鏡用高速電子束代替光束。由於電子流的波長比光波短得多,所以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達80萬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2納米。1963年開始使用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更可使人看到物體表面的微小結構。
■主要用途
顯微鏡被用來放大微小物體的像。一般應用於生物、醫葯、微觀粒子等觀測。

【儀器結構】
■光學顯微鏡結構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
◆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於鏡柱,一端連於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接於棱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鏡台(載物台):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台上裝有玻片標本推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台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後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調節器(粗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於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調節器(細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並藉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照明部分
裝在鏡台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其作用是將光源光線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經通光孔照明標本,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於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於光線較強時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於鏡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其作用是把光線集中到所要觀察的標本上。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片透鏡組成,起匯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並使光線射入物鏡內,鏡柱旁有一調節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節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以調節光量。
◆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如物鏡為10×,目鏡為10×,其放大倍數就為10×10=100。

■電子顯微鏡結構
電子顯微鏡由鏡筒、真空系統和電源櫃三部分組成。鏡筒主要有電子槍、電子透鏡、樣品架、熒光屏和照相機構等部件,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裝配成一個柱體;真空系統由機械真空泵、擴散泵和真空閥門等構成,並通過抽氣管道與鏡筒相聯接;電源櫃由高壓發生器、勵磁電流穩流器和各種調節控制單元組成。
◆電子透鏡
電子透鏡是電子顯微鏡鏡筒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一個對稱於鏡筒軸線的空間電場或磁場使電子軌跡向軸線彎曲形成聚焦,其作用與玻璃凸透鏡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稱為電子透鏡。現代電子顯微鏡大多採用電磁透鏡,由很穩定的直流勵磁電流通過帶極靴的線圈產生的強磁場使電子聚焦。
◆電子槍
電子槍是由鎢絲熱陰極、柵極和陰極構成的部件。它能發射並形成速度均勻的電子束,所以加速電壓的穩定度要求不低於萬分之一。

【成像原理】
■光學顯微鏡成像原理
當把待觀察物體放在物鏡焦點外側靠近焦點處時,在物鏡後所成的實像恰在目鏡焦點內側靠近焦點處,經目鏡再次放大成一虛像。觀察到的是經兩次放大後的倒立虛像。

■電子顯微鏡成像原理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現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修理維護】
■顯微鏡的維護

1、經常性的維護
(1)防潮如果室內潮濕,光學鏡片就容易生霉、生霧。鏡片一旦生霉,很難除去。顯微鏡內部的鏡片由於不便擦拭,潮濕對其危害性更大。機械零件受潮後,容易生銹。為了防潮,存放顯微鏡時,除了選擇乾燥的房間外,存放地點也應離牆、離地、遠離濕源。顯微鏡箱內應放置1~2袋硅膠作乾燥劑。並經常對硅膠進行烘烤。在其顏色變粉紅後,應及時烘烤,烘烤後再繼續使用。

(2)防塵光學元件表面落入灰塵,不僅影響光線通過,而且經光學系統放大後,會生成很大的污斑,影響觀察。灰塵、砂粒落入機械部分,還會增加磨損,引起運動受阻,危害同樣很大。因此,必須經常保持顯微鏡的清潔。

(3)防腐蝕 顯微鏡不能和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試劑放在一起。如硫酸、鹽酸、強鹼等。

(4)防熱 防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熱脹冷縮引起鏡片的開膠與脫落。

2、光學系統的擦拭
平時對顯微鏡的各光學部分的表面,用干凈的毛筆清掃或用擦鏡紙擦拭乾凈即行。在鏡片上有抹不掉的污物、油漬或手指印時,鏡片生霉、生霧以及長期停用後復用時,都需要先進行擦拭再使用。
(1)擦拭范圍 目鏡和聚光鏡允許拆開擦拭。物鏡因結構復雜,裝配時又要專門的儀器來校正才能恢復原有的精度,故嚴禁拆開擦拭。
拆卸目鏡和聚光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a、小心謹慎。
b、拆卸時,要標記各元件的相對位置(可在外殼上劃線作標記)、相對順序和鏡片的正反面,以防重裝時弄錯。
c、操作環境應保持清潔、乾燥。拆卸目鏡時,只要從兩端旋出上下兩塊透鏡即可。目鏡內的視場光欄不能移動。否則,會使視場界線模糊。聚光鏡旋開後嚴禁進一步分解其上透鏡。因其上透鏡是油浸的,出廠時經過良好的密封,再分解會破壞它的密封性能而損壞。

2.擦拭方法先用干凈的毛筆或吹風球除去鏡片表面的灰塵。然後用干凈的絨布從鏡片中心開始向邊緣作螺旋形單向運動。擦完一次把絨布換一個地方再擦,直至擦凈為止。如果鏡片上有油漬、污物或指印等擦不掉時,可用柳枝條裹上脫脂棉,蘸少量酒精和乙醚混合液(酒精80%,乙醚20%)擦拭。如果有較重的霉點或霉斑無法除去時,可用棉簽蘸水潤濕後粘上碳酸鈣粉(含量為99%以上)進行擦拭。擦拭後,應將粉末清除干凈。鏡片是否擦凈,可用鏡片上的反射光線進行觀察檢查。要注意的是,擦拭前一定要將灰塵除凈。否則,灰塵中的砂粒會將鏡面劃起溝紋。不準用毛巾、手帕、衣服等去擦拭鏡片。酒精乙醚混合液不可用的太多,以免液體進入鏡片的粘接部使鏡片脫膠。鏡片表面有一層紫藍色的透光膜,不要誤作污物將其擦去。

3、機械部分的擦拭
表面塗漆部分,可用布擦拭。但不能使用酒精、乙醚等有機溶劑擦,以免脫漆。沒有塗漆的部分若有銹,可用布蘸汽油擦去。擦凈後重新上好防護油脂即可。

■機械裝置故障的排除
1、粗調部分故障的排除
粗調的主要故障是自動下滑或升降時松緊不一。所謂自動下滑是指鏡筒、鏡臂或載物台靜止在某一位置時,不經調節,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動地慢慢落下來的現象。其原因是鏡筒、鏡臂、載物台本身的重力大於靜摩擦力引起的。解決的辦法是增大靜摩擦力,使之大於鏡筒或鏡臂本身的重力。

對於斜筒及大部分雙目顯微鏡的粗調機構來說,當鏡臂自動下滑時,可用兩手分別握往粗調手輪內側的止滑輪,雙手均按順時針方向用力擰緊,即可制止下滑。如不湊效,則應找專業人員進行修理。

鏡筒自動下滑,往往給人以錯覺,誤認為是齒輪與齒條配合的太松引起的。於是就在齒條下加墊片。這樣,鏡筒的下滑雖然能暫時止住,但卻使齒輪和齒條處於不正常的咬合狀態。運動的結果,使得齒輪和齒條都變形。尤其是墊得不平時,齒條的變形更厲害,結果是一部分咬得緊,一部分咬得松。因此,這種方法不宜採用。

此外,由於粗調機構長久失修,潤滑油乾枯,升降時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可以聽到機件的摩擦聲。這時,可將機械裝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後重新裝配。

2、微調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調部分最常見的故障是卡死與失效。微調部分安裝在儀器內部,其機械零件細小、緊湊,是顯微鏡中最精細復雜的部分。微調部分的故障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修理。沒有足夠的把握,不要隨便亂拆。

3、物鏡轉換器故障的排除
物鏡轉換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裝置失靈。一般是定位彈簧片損壞(變形、斷裂、失去彈性、彈簧片的固定螺釘松動等)所致。更換新彈簧片時,暫不要把固定螺釘旋緊,應按本節「三(二)2」先作光軸校正。等合軸以後,再旋緊螺絲。若是內定位式的轉換器,則應旋下轉動盤中央的大頭螺釘,取下轉動盤,才能更換定位彈簧片,光軸校正的方法與前面相同。

4、聚光器升降機構故障的排除
這部分的主要故障也是自動下滑。排除方法如下:
(1)直筒顯微鏡聚光器的升降機構如圖10-3-2所示:1. 5.賽璐珞墊圈 2.大頭螺釘 3.偏心式齒桿套 4.齒桿 6.升降手輪 7.雙眼螺母
調整時,一隻手用雙眼螺母扳手插入手輪端面上的雙眼螺母內,另一隻手用螺絲刀插入另一端的大頭螺釘槽口內,用力旋緊即可制止下滑。
(2)斜筒顯微鏡聚光器的升降機構如圖10-3-3所示:
調整時,首先用螺絲刀把雙眼螺母中間的駐螺2退出1~2圈,軸承墊圈3是與駐螺2壓緊配合的,因此,也會跟著它一起退出,並脫離齒桿10的端面。然後,用雙眼螺母扳手把雙眼螺母1向調節座5旋進。同時,用另一隻手轉動手輪,進行試驗,直到升降機構松緊合適,又能停留在任意位置上時,才停止雙眼螺母的旋進。最後,再把駐螺旋入,使軸承墊圈接觸齒桿10就行了。

這樣調整之所以能夠排除故障,是因為調節座5的內孔是錐形的。錐形軸套4在軸向有槽口,如圖10-3-4所示。當雙眼螺母1向里旋進時,將錐形套向里頂,使錐形套在前進時,槽口變小,內孔收縮,將齒桿10夾得更緊,加大了齒輪轉動的摩擦阻力,從而制止自動下降。

【使用方法】
■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

■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注意事項】
■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台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葯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台,如果沾污應立即擦凈。

■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要養成兩眼同時睜開的習慣,以左眼觀察視野,右眼用以繪圖。

■不要隨意取下目鏡,以防止塵土落入物鏡,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種零件,以防損壞。

■使用完畢後,必須復原才能放回鏡箱內,其步驟是: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台,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台櫃內。最後填寫使用登記表。(註:反光鏡通常應垂直放,但有時因集光器沒提至應有高度,鏡台下降時會碰壞光圈,所以這里改為平放)

【儀器分類】

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它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楊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5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2微米。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暗視野顯微鏡一種具有暗視野聚光鏡,從而使照明的光束不從中央部分射入,而從四周射向標本的顯微鏡.熒光顯微鏡以紫外線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體發出熒光的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它是在1931年在德國柏林由克諾爾和哈羅斯卡首先裝配完成的。這種顯微鏡用高速電子束代替光束。由於電子流的波長比光波短得多,所以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達80萬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2納米。1963年開始使用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更可使人看到物體表面的微小結構。

【儀器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後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

1590年,荷蘭和義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
1611年
Kepler(克卜勒):提議復合式顯微鏡的製作方式。
1655年
Hooke(虎克):「細胞」名詞的由來便由虎克利用復合式顯微鏡觀察軟木塞上某區域中的微小氣孔而得來的。
1674年
Leeuwenhoek(李文赫克):發現原生動物學的報導問世,並於九年後成為首位發現「細菌」存在的人。
1833年
Brown(布朗):在顯微鏡下觀察紫羅蘭,隨後發表他對細胞核的詳細論述。
1838年
Schlieden and Schwann(雪萊敦及史汪):皆提倡細胞學原理,其主旨即為「有核細胞是所有動植物的組織及功能之基本元素」。
1857年
Kolliker(寇利克):發現肌肉細胞中之粒線體。
1876年
Abbe(阿比):剖析影像在顯微鏡中成像時所產生的繞射作用,試圖設計出最理想的顯微鏡。
1879年
Flrmming(佛萊明):發現了當動物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時,其染色體的活動是清晰可見的。
1881年
Retziue(芮祖):動物組織報告問世,此項發表在當世尚無人能凌駕逾越。然而在20年後,卻有以Cajal(卡嘉爾)為首的一群組織學家發展出顯微鏡染色觀察法,此舉為日後的顯微解剖學立下了基礎。
1882年
Koch(寇克):利用苯安染料將微生物組織進行染色,由此他發現了霍亂及結核桿菌。往後20年間,其它的細菌學家,像是Klebs and Pasteur(克萊柏和帕斯特)則是藉由顯微鏡下檢視染色葯品而證實許多疾病的病因。
1886年
Zeiss(蔡氏):打破一般可見光理論上的極限,他的發明--阿比式及其它一系列的鏡頭為顯微學者另闢一新的解像天地。
1898年
Golgi(高爾基):首位發現細菌中高爾基體的顯微學家。他將細胞用硝酸銀染色而成就了人類細胞研究上的一大步。
1924年
Lacassagne(蘭卡辛):與其實驗工作夥伴共同發展出放射線照相法,這項發明便是利用放射性釙元素來探查生物標本。
1930年
Lebedeff(萊比戴衛):設計並搭配第一架干涉顯微鏡。另外由Zernicke(卓尼柯)在1932年發明出相位差顯微鏡,兩人將傳統光學顯微鏡延伸發展出來的相位差觀察使生物學家得以觀察染色活細胞上的種種細節。
1941年
Coons(昆氏):將抗體加上螢光染劑用以偵測細胞抗原。
1952年
Nomarski(諾馬斯基):發明干涉相位差光學系統。此項發明不僅享有專利權並以發明者本人命名之。
1981年
Allen and Inoue(艾倫及艾紐):將光學顯微原理上的影像增強對比,發展趨於完美境界。
1988年
Confocal(共軛焦)掃瞄顯微鏡在市場上被廣為使用。

【幾種特殊顯微鏡簡介】
■暗視野顯微鏡
暗視野顯微鏡由於不將透明光射入直接觀察系統,無物體時,視野暗黑,不可能觀察到任何物體,當有物體時,以物體衍射回的光與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見。在暗視野觀察物體,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於物體(標本)所在的位置結構,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變化。

■相位差顯微鏡
相位差顯微鏡的結構:
相位差顯微鏡,是應用相位差法的顯微鏡。因此,比通常的顯微鏡要增加下列附件:
(1) 裝有相位板(相位環形板)的物鏡,相位差物鏡。
(2) 附有相位環(環形縫板)的聚光鏡,相位差聚光鏡。
(3) 單色濾光鏡-(綠)。
各種元件的性能說明
(1) 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動 90°,並且吸收減弱光的強度,在物鏡後焦平面的適當位置裝置相位板,相位板必須確保亮度,為使衍射光的影響少一些,相位板做成環形狀。
(2) 相位環(環狀光圈)是根據每種物鏡的倍率,而有大小不同,可用轉盤器更換。
(3) 單色濾光鏡系用中心波長546nm(毫微米)的綠色濾光鏡。通常是用單色濾光鏡入觀察。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長,移動90°看直接光的相位。當需要特定波長時,必須選擇適當的濾光鏡,濾光鏡插入後對比度就提高。此外,相位環形縫的中心,必須調整到正確方位後方能操作,對中望遠鏡就是起這個作用部件。

■視頻顯微鏡
將傳統的顯微鏡與攝象系統,顯示器或者電腦相結合,達到對被測物體的放大觀察的目的。

最早的雛形應該是相機型顯微鏡,將顯微鏡下得到的圖像通過小孔成象的原理,投影到感光照片上,從而得到圖片。或者直接將照相機與顯微鏡對接,拍攝圖片。隨著CCD攝象機的興起,顯微鏡可以通過其將實時圖像轉移到電視機或者監視器上,直接觀察,同時也可以通過相機拍攝。80年代中期,隨著數碼產業以及電腦業的發展,顯微鏡的功能也通過它們得到提升,使其向著更簡便更容易操作的方面發展。到了90年代末,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晶圓要求顯微鏡可以帶來更加配合的功能,硬體與軟體的結合,智能化,人性化,使顯微鏡在工業上有了更大的發展。

■熒光顯微鏡
在螢光顯微鏡上,必須在標本的照明光中,選擇出特定波長的激發光,以產生螢光,然後必須在激發光和螢光混合的光線中,單把螢光分離出來以供觀察。因此,在選擇特定波長中,濾光鏡系統,成為極其重要的角色。
螢光顯微鏡原理:
(A) 光源:光源幅射出各種波長的光(以紫外至紅外)。
(B) 激勵濾光源:透過能使標本產生螢光的特定波長的光,同時阻擋對激發螢光無用的光。
(C) 螢游標本:一般用螢光色素染色。
(D) 阻擋濾光鏡:阻擋掉沒有被標本吸收的激發光有選擇地透射螢光,在螢光中也有部分波長被選擇透過。

■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是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一種顯微鏡。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能,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
(1)偏光顯微鏡的特點
將普通光改變為偏振光進行鏡檢的方法,以鑒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各向同行)或雙折射性(各向異性)。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
(2)偏光顯微鏡的基本原理
偏光顯微鏡的原理比較復雜,在此不作過多介紹,偏光顯微鏡必須具備以下附件:起偏鏡,檢偏鏡,補償器或相位片,專用無應力物鏡,旋轉載物台。

■超聲波顯微鏡
超聲波掃描顯微鏡的特點在於能夠精確的反映出聲波和微小樣品的彈性介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對從樣品內部反饋回來的信號進行分析!圖像上(C-Scan)的每一個象素對應著從樣品內某一特定深度的一個二維空間坐標點上的信號反饋,具有良好聚焦功能的Z.A感測器同時能夠發射和接收聲波信號。一副完整的圖像就是這樣逐點逐行對樣品掃描而成的。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被附加了一個正的或負的振幅,這樣就可以用信號傳輸的時間反映樣品的深度。用戶屏幕上的數字波形展示出接收到的反饋信息(A-Scan)。設置相應的門電路,用這種定量的時間差測量(反饋時間顯示),就可以選擇您所要觀察的樣品深度。

■解剖顯微鏡
解剖顯微鏡,又被稱為實體顯微鏡或立體顯微鏡,是為了不同的工作需求所設計的顯微鏡。利用解剖顯微鏡觀察時,進入兩眼的光各來自一個獨立的路徑,這兩個路徑只夾一個小小的角度,因此在觀察時,樣品可以呈現立體的樣貌。解剖顯微鏡的光路設計有兩種: The Greenough Concept和The Telescope Concept。解剖顯微鏡常常用在一些固體樣本的表面觀察,或是解剖、鍾表製作和小電路板檢查等工作上。

■醫學和生物學常使用的光學顯微鏡
有下列12種:
暗視野顯微鏡 在普通光學顯微鏡台下配一個暗視野聚光器(圖4),來自下面光源的光線被拋物面聚光器反射,形成了橫過顯微鏡視野而不進入物鏡的強烈光束。因此視野是暗的,視野中直徑大於 0.3m的微粒將光線散射,其大小和形態可清楚看到。甚至可看到普通明視野顯微鏡中看不見的幾個毫微米的微粒。因此在某些細菌、細胞等活體檢查中常常使用。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
主要用途: 該儀器具有超高解析度,能做各種固態樣品表面形貌的二次電子象、反射電子象觀察及圖像處理。 具有高性能x射線能譜儀,能同時進行樣品表層的微區點線面元素的定性、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具有形貌、化學組分綜合分析能力。
儀器類別: 03040702 /儀器儀表 /光學儀器 /電子光學及離子光學儀器
指標信息: 二次電子象解析度:1.5nm 加速電壓:0~30kV 放大倍數:10-50萬倍連續可調工作距離:5~35mm連續可調傾斜:-5°~45° x射線能譜儀: 解析度:133eV 分析范圍:B-U
附件信息: 鍍金鍍炭儀 ISIS圖像處理系統背散射探頭
場發射掃描電鏡,由於解析度高,為納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實驗手段。另外,對半導體材料和絕緣體,都能得到滿意的圖像,對超導薄膜,磁性材料,分子束外延生長的薄膜材料,半導體材料進行了形貌觀察,並對多種材料進行了微區成份分析,均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Ⅵ 怎麼樣可以使牙齒變白

一、簡單,快速使牙齒變白的方法
1、家裡的食醋(陳醋,白醋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是醋精)含在嘴裡1分鍾到3分鍾,然後吐掉,刷牙。
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就是牙齒會覺得非常的酸,麻(感覺會持續2分鍾左右)不能連續,經常做,大約2個月左右做一次,就好了。
否則對牙齒不利,是有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救急的方法(如出門約會前,發現牙齒好黃),恩,並可以除口臭:)
2、把桔子皮曬干,磨成粉,和牙膏混在一起刷牙,牙齒很快就可以白
3、在刷牙的時候,在牙刷上用點酵母粉可以幫助牙齒變白的(MODEL們常用的方法)
4、刷完牙後,沾檸檬汁擦每一顆牙齒
5、把生花生嚼碎,不要吞下去,拿花生屑當牙膏刷牙,可以讓牙齒變白
6、用墨斗魚的骨頭,碾碎放在牙刷上當牙膏使用,立桿見影(墨斗魚就是墨魚,烏賊。它身體有塊大骨頭,是白色的,用指甲刮一刮,能出來很多白色粉末,把這些粉末當牙膏用,可使牙齒變白)
一、簡單,快速使牙齒變白的方法
1、家裡的食醋(陳醋,白醋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是醋精)含在嘴裡1分鍾到3分鍾,然後吐掉,刷牙。
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就是牙齒會覺得非常的酸,麻(感覺會持續2分鍾左右)不能連續,經常做,大約2個月左右做一次,就好了。
否則對牙齒不利,是有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救急的方法(如出門約會前,發現牙齒好黃),恩,並可以除口臭:)
2、把桔子皮曬干,磨成粉,和牙膏混在一起刷牙,牙齒很快就可以白
3、在刷牙的時候,在牙刷上用點酵母粉可以幫助牙齒變白的(MODEL們常用的方法)
4、刷完牙後,沾檸檬汁擦每一顆牙齒
5、把生花生嚼碎,不要吞下去,拿花生屑當牙膏刷牙,可以讓牙齒變白
6、用墨斗魚的骨頭,碾碎放在牙刷上當牙膏使用,立桿見影(墨斗魚就是墨魚,烏賊。它身體有塊大骨頭,是白色的,用指甲刮一刮,能出來很多白色粉末,把這些粉末當牙膏用,可使牙齒變白)

Ⅶ 近視眼鏡的清洗方法

1、專用擦拭紙
專用眼鏡擦拭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單片獨立包裝、可隨身攜帶、不用水洗,撕開即用,快速清潔,去除鏡片上的油漬、污漬、灰塵,對遺留在眼鏡、鏡框上的細菌能高效清除。
2、手洗
將手洗干凈,擠些洗潔精、洗手液等液體洗滌劑在手指上。保持鏡片上有水,將洗滌劑塗抹在鏡片上後清洗;提醒大家如果洗潔精濃度太高需要稀釋,再次沖洗至完全沖掉,後用小水流將鏡片上的水珠沖掉。
3、噴霧清洗
普通鏡片也可以用普通的噴霧清潔劑和超細纖維清潔布,將清潔劑噴在鏡片兩側,用干凈的手以轉圈形狀仔細地擦拭,擦拭完成後,再用超細纖維清潔布吸干表面。
4、超聲波清洗機
每個正規的眼鏡店有這樣的設備,店員能熟練的操作。

Ⅷ 怎麼做灰色染色鏡片

摘要 染色方法

Ⅸ 顯微鏡的原理

【顯微鏡的主要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

1.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於鏡柱,一端連於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接於棱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鏡台(載物台):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台上裝有玻片標本推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台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後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①粗調節器(粗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於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調節器(細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並藉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2.照明部分

裝在鏡台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其作用是將光源光線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經通光孔照明標本,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於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於光線較強時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於鏡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其作用是把光線集中到所要觀察的標本上。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片透鏡組成,起匯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並使光線射入物鏡內,鏡柱旁有一調節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節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以調節光量。

3.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的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如物鏡為10×,目鏡為10×,其放大倍數就為10×10=100。

顯微鏡的成像原理】

當把待觀察物體放在物鏡焦點外側靠近焦點處時,在物鏡後所成的實像恰在目鏡焦點內側靠近焦點處,經目鏡再次放大成一虛像。觀察到的是經兩次放大後的倒立虛像。

【顯微鏡的分類】

顯微鏡分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楊森父子所首創。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1500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2微米。光學顯微鏡的種類很多,除一般的外,主要有暗視野顯微鏡一種具有暗視野聚光鏡,從而使照明的光束不從中央部分射入,而從四周射向標本的顯微鏡.熒光顯微鏡以紫外線為光源,使被照射的物體發出熒光的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在1931年在德國柏林由克諾爾和哈羅斯卡首先裝配完成的。這種顯微鏡用高速電子束代替光束。由於電子流的波長比光波短得多,所以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達80萬倍,分辨的最小極限達0.2納米。1963年開始使用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更可使人看到物體表面的微小結構。
光學顯微鏡的分類,根據照明方法,有透射型與反射(落射)型二種。透射型顯微鏡是應用透射照明通過透明物體的打光方法。反射型顯微鏡是以物鏡上方打光到(落射照明)不透明的物體上。另一種分類方法,系根據觀察方法的差異,分為明視野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相位差顯微鏡、偏光顯微鏡、干涉相位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等。每種顯微鏡一般又各有透射型和反射型二種。在這些顯微鏡中,特別是明視野顯微鏡是構成所有顯微鏡中組成最基本的基礎。通過這種顯微鏡觀察的物體,穿過透過(吸收)率、反射率,因場所不同而各不相同,這種物體被稱為隨照明光強度(振幅)變化振幅物體,無色透明物體只有在照明相位改變時,才能被肉眼觀察到,由於明視野顯微鏡不能改變相位,所以對透明不染色標本不能被觀察到。

光學顯微鏡是為了使肉眼看不清楚的標本影像,人們設想經過一種裝置,使肉眼能夠觀察到該標本組織形態和其間的結構。這種設想的裝置就被後人創造問世了。當前廣泛應用在各種微小物體的觀察、測定、分析、分類、鑒定等。在波長范圍上也不限於可見光波段(4000~7000 )而且(>2000 )到紅外(1~2u)以及用眼睛觀察、顯微、攝影和一般輻射檢測器放大。

顯微鏡的綜合倍率是物鏡倍率G1與目鏡倍率G2的乘積,G=G1×G2。G1是1~100倍,G2是5~20的范圍。
數值孔徑(Numerical Aperture)N.A.是決定物鏡的解析度、焦深、圖像亮度的基本數據,當物鏡焦點對好後,物鏡前透鏡最邊緣處的傾斜光線與顯微鏡光軸所交角成α,此即該物鏡的半孔徑角設標本數據空間的折射率為n,則N.A.=n×sinα。
n通常在空氣中為1,在物鏡與標本間浸入水、甘油、油脂時,該標本折射率,即隨浸液不同而異。這種物鏡稱為浸液系物鏡;如是空氣時,稱為乾燥系物鏡。
在顯微鏡上,限制視野的裝置是視野光圈。以物鏡側觀看這種視野光圈時的直徑以mm單位表示的值稱為視野數。實際視野=視野。
實際視野=視野數/物鏡倍率
例如,視野數為20,則10×物鏡就觀看2mm視野范圍。應用聚光鏡時,根據可變的視野光圈,再決定選用聚光鏡的N.A.值,其值是取決於可變聚光鏡孔徑光圈來確定。

顯微鏡的發明,使人看到了許多以前從未看到過的生物,如細菌、病毒等,也使人看到了生物的許多微小結構,如線粒體的結構,從而對生物學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顯微鏡是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儀器之一。在醫學、工農業生產中顯微鏡也有著重要用途,例如在醫學診斷上,可對人血液中的紅細胞進行計數等。
十九世紀中期,人們發明了光學顯微鏡。
1665年,英國學者虎克(Robert Hooke)設計製造了首架光學顯微鏡,當時放大倍數為40~140倍,並用此首次觀察並描述了植物細胞,同年發表《顯微圖譜》一書。
此後,荷蘭學者列文·虎克(A。V。Leeuwenhoek)用自己設計的更先進的顯微鏡觀察了動物細胞,並描述了細胞核的形態。直到今天,光學顯微技術已從普通復式光學顯微技術發展為熒光顯微技術、共焦點激光掃描顯微鏡技術、數字成象顯微鏡技術、暗場顯微鏡技術、相差和微分干涉顯微鏡技術和錄像增加反差顯微鏡技術等等。
可見,光學顯微技術已成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必要工具,藉助它,使人們認識了細胞。然而,准確的理論計算表明,光學顯微鏡質量無論無何改善--不論是用多少組鏡片,使用油鏡頭還是加強光源,放大率至多1000~1500,分辨本領至多 。這就成為人類認識更小的物體:病毒和分子、原子的瓶頸問題。
著名物理學家海侖霍爾等人在理論上證明:限制光學顯微鏡分辨本領及放大率的因素是光的波長。因而人們轉向尋找一種成像媒介--波,它具有可視、可拍攝照片、波長短、且能用裝置改變波的運動路線的特點。
20世紀初,恰伊斯發明了紫外光顯微鏡,使解析度有了大提高 ,這是一次質的飛躍,但紫外線仍不是最好的成像媒介,不能滿足科研和生產需要。
1926年,德國科學家蒲許指出,具有軸對稱性的磁場對電子束起著透鏡作用。可惜研究者沒有考慮到利用它放大物體。
1932年,柏林科工大學壓力實驗室的年輕研究員盧斯卡和克諾爾對陰極射線示波器做了一些改進,成功得到放大幾倍後的銅網圖像,這大大鼓舞了人們,確立了電子顯微法。
1933年底,盧斯卡製成了能放大一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並拍攝了金屬箔和纖維的放大像。使電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超過了光學顯微鏡。
1937年,柏林科工大學的克勞塞和穆勒成功的制出了解析度為納米級(10-9m)的電子顯微鏡,西門子公司得知後,將主要精力轉到適用電子顯微鏡的製造上,並聘請了盧斯進行研究。次年,西門子公司第一批解析度為 的電子顯微鏡上市。
隨後,在人們的研究下,電子顯微鏡的質量不斷提高。如今,其解析度和放大倍數使人們能更准確地認識了病毒、分子、原子和誇克。

【暗視野顯微鏡】

暗視野顯微鏡由於不將透明光射入直接觀察系統,無物體時,視野暗黑,不可能觀察到任何物體,當有物體時,以物體衍射回的光與散射光等在暗的背景中明亮可見。在暗視野觀察物體,照明光大部分被折回,由於物體(標本)所在的位置結構,厚度不同,光的散射性,折光等都有很大的變化。

【相位差顯微鏡】

相位差顯微鏡的結構:
相位差顯微鏡,是應用相位差法的顯微鏡。因此,比通常的顯微鏡要增加下列附件:
(1) 裝有相位板(相位環形板)的物鏡,相位差物鏡。
(2) 附有相位環(環形縫板)的聚光鏡,相位差聚光鏡。
(3) 單色濾光鏡-(綠)。
各種元件的性能說明
(1) 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動 90°,並且吸收減弱光的強度,在物鏡後焦平面的適當位置裝置相位板,相位板必須確保亮度,為使衍射光的影響少一些,相位板做成環形狀。
(2) 相位環(環狀光圈)是根據每種物鏡的倍率,而有大小不同,可用轉盤器更換。
(3) 單色濾光鏡系用中心波長546nm(毫微米)的綠色濾光鏡。通常是用單色濾光鏡入觀察。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長,移動90°看直接光的相位。當需要特定波長時,必須選擇適當的濾光鏡,濾光鏡插入後對比度就提高。此外,相位環形縫的中心,必須調整到正確方位後方能操作,對中望遠鏡就是起這個作用部件。

【視頻顯微鏡】

將傳統的顯微鏡與攝象系統,顯示器或者電腦相結合,達到對被測物體的放大觀察的目的。

最早的雛形應該是相機型顯微鏡,將顯微鏡下得到的圖像通過小孔成象的原理,投影到感光照片上,從而得到圖片。或者直接將照相機與顯微鏡對接,拍攝圖片。隨著CCD攝象機的興起,顯微鏡可以通過其將實時圖像轉移到電視機或者監視器上,直接觀察,同時也可以通過相機拍攝。80年代中期,隨著數碼產業以及電腦業的發展,顯微鏡的功能也通過它們得到提升,使其向著更簡便更容易操作的方面發展。到了90年代末,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晶圓要求顯微鏡可以帶來更加配合的功能,硬體與軟體的結合,智能化,人性化,使顯微鏡在工業上有了更大的發展。

【熒光顯微鏡】

在螢光顯微鏡上,必須在標本的照明光中,選擇出特定波長的激發光,以產生螢光,然後必須在激發光和螢光混合的光線中,單把螢光分離出來以供觀察。因此,在選擇特定波長中,濾光鏡系統,成為極其重要的角色。
螢光顯微鏡原理:
(A) 光源:光源幅射出各種波長的光(以紫外至紅外)。
(B) 激勵濾光源:透過能使標本產生螢光的特定波長的光,同時阻擋對激發螢光無用的光。
(C) 螢游標本:一般用螢光色素染色。
(D) 阻擋濾光鏡:阻擋掉沒有被標本吸收的激發光有選擇地透射螢光,在螢光中也有部分波長被選擇透過。

【偏光顯微鏡】

偏光顯微鏡是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的一種顯微鏡。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當然這些物質也可用染色法來進行觀察,但有些則不可能,而必須利用偏光顯微鏡。

(1)偏光顯微鏡的特點

將普通光改變為偏振光進行鏡檢的方法,以鑒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各向同行)或雙折射性(各向異性)。雙折射性是晶體的基本特性。因此,偏光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化學等領域,在生物學和植物學也有應用。

(2)偏光顯微鏡的基本原理

偏光顯微鏡的原理比較復雜,在此不作過多介紹,偏光顯微鏡必須具備以下附件:起偏鏡,檢偏鏡,補償器或相位片,專用無應力物鏡,旋轉載物台。

【超聲波顯微鏡】

超聲波掃描顯微鏡的特點在於能夠精確的反映出聲波和微小樣品的彈性介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對從樣品內部反饋回來的信號進行分析!圖像上(C-Scan)的每一個象素對應著從樣品內某一特定深度的一個二維空間坐標點上的信號反饋,具有良好聚焦功能的Z.A感測器同時能夠發射和接收聲波信號。一副完整的圖像就是這樣逐點逐行對樣品掃描而成的。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被附加了一個正的或負的振幅,這樣就可以用信號傳輸的時間反映樣品的深度。用戶屏幕上的數字波形展示出接收到的反饋信息(A-Scan)。設置相應的門電路,用這種定量的時間差測量(反饋時間顯示),就可以選擇您所要觀察的樣品深度。

【解剖顯微鏡】

解剖顯微鏡,又被稱為實體顯微鏡或立體顯微鏡,是為了不同的工作需求所設計的顯微鏡。利用解剖顯微鏡觀察時,進入兩眼的光各來自一個獨立的路徑,這兩個路徑只夾一個小小的角度,因此在觀察時,樣品可以呈現立體的樣貌。解剖顯微鏡的光路設計有兩種: The Greenough Concept和The Telescope Concept。解剖顯微鏡常常用在一些固體樣本的表面觀察,或是解剖、鍾表製作和小電路板檢查等工作上。

閱讀全文

與莆田超聲波鏡片染色機怎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朔州哪裡有賣運動器材的 瀏覽:586
有什麼好辦法處理閥門銹死 瀏覽:957
企業如何消防設備配備 瀏覽:743
沖孔截斷機怎麼拆卸軸承 瀏覽:814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開卷考試答案 瀏覽:711
機械品牌怎麼推廣 瀏覽:328
溫州市新洲閥門廠 瀏覽:186
新遠景儀表盤亮度怎麼樣調 瀏覽:330
可以用什麼精密儀器形容眼睛 瀏覽:728
市政管道減壓閥門計量裝置 瀏覽:561
閥門型號中的y與h表示什麼意思 瀏覽:119
奇瑞m1儀表新的多少錢 瀏覽:888
怎麼得到穩定機械壓力 瀏覽:34
機械費一般占工程的多少 瀏覽:996
dos工具箱鏡像 瀏覽:773
儀器的no與off什麼意思 瀏覽:967
南京日合五金機電有限公司 瀏覽:610
半掛車氣密性檢測裝置 瀏覽:743
實驗室製取ch4的裝置 瀏覽:691
筆記本機械硬碟容量最大有多少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