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空調能效標識:製冷季節耗電量(kw.h)770 這是什麼意思
通常空調一個製冷季節使用時間約為1136個小時,在實驗室特定溫度下運行1136個小時的耗電量就是製冷季節耗電量。
『貳』 製冷季節耗電量(kW·h)807是什麼意思
kW·h就是能量度量單位「千瓦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耗電量「度」。
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在整個製冷季節(比如夏季),這台機器將要耗電807度。
按有關規定,「製冷季節」指的是6-9月,一共4個月。
807÷4=201.75
平均每個月耗電200度左右。
200÷30=6.666666667
平均每天耗電大約6度多。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叄』 空調製冷季節耗電量是什麼意思
冷季節耗電量是空調的耗電量指標,指的是空調在運行1136小時後的耗電量,是一個寬泛的指標,在購買空調時具有參考價值。製冷季節耗電量的單位是KW.H,也就是日常所說的「度」。
正因為空調分為定頻空調和變頻空調兩種,它們的能效比計算方法和能效等級標准不一樣,所以在耗電量的計算上也有區別。
傳統的定頻空調,運行功率是固定的,所以額定功率就是它的實際耗電量,比如說額定功率為1000W的空調,它的壓縮機每運行1小時,就要用上1度電。
變頻空調的話,上面也說過,它能夠改變頻率運行,壓縮機的功率不再固定,所以無論是耗電量還是製冷量都不再固定,會有一定的區間(不同情況下,耗電量和製冷量不同):
比如說,在5㎡的空間里開啟1.5匹的變頻空調,室外溫度30℃,溫度調節為26℃,空間密閉性非常好,哪怕綜合季節耗電量是500W,長期在低頻狀態下,空調的耗電功率只有幾十瓦,哪怕開上24小時,也不用一度電。
無可否認,在製冷量相同的前提下,一級能效的空調更省電更節能,所以我們在選購空調時,為了節省電費,優先選擇一級能效的更好一些。
以1.5匹(製冷量3486W)的定頻空調為例,三種能效等級(能效比3.6/3.4/3.2),它們的額定功率分別是968W、1025W、1089W,壓縮機每運行一小時,一級能效只比三級能效的省下0.121度電。
『肆』 請問下,空調額定製冷量和製冷季節耗電量是什麼意思,緊急
變頻空調的能效比是以季節能效比(SEER)來計算的,也就是說整個季節的製冷量與耗電量的比值。這個標准在日本已經得到認可,我國的相關標准正在討論之中 。最後給大家舉個例子,看看如何計算空調的能效比。 某壁掛空調的額定製冷量是2700w,額定功率是903w,那麼用2700/903=2.99,也就是該款產品的能效比是2.99,屬於4級國家能效標准。 要獲取准確的額定製冷量和額定功率參數,必須要看空調側面的銘牌,而不要看賣場的標簽和廣告彩頁。因為廣告上的某些數據有誇大的成分。關於空調銘牌的知識,可以參照本欄目的相關文章。國家在2005年頒布了空調產品能效比的標准,將普通定速空調的能效比分為了五個等級(變頻空調能效比國家標准正在制訂中)。
『伍』 空調標注的:製冷季節能源消耗3.97是啥意思
正常耗電量在1.2度每小時,我是憑經驗算的,理論計算是用製冷量除以能耗率得到能耗的,約1.42度每小時,你這款大兩匹空調,但是因為算出來是滿負荷運作電量,使用過程中是有間歇的,所以得出1.2度左右好電量,另外廠家標識這些參數的計算標準是實驗室密閉性好的情況下,設定溫度為26度時的參數,我給出的就是綜合自身氣密性沒實驗室,但是又間歇,設定在26度的耗電量
,882是待機時0.882度電的意思,不是使用電量,用心作答,望採納
『陸』 製冷季節耗電量376是什麼意思
製冷季節耗電量376是代表的時間。
製冷季節耗電量是一種空調貼牌上能效標注的空調耗電量數據的表示方式。
製冷,是使某一空間或物體的溫度降到低於周圍環境溫度,並保持在規定低溫狀態的一門科學技術,它隨著人們對低溫條件的要求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而不斷發展。
『柒』 製冷季節耗電量kw.h789啥意思
意思就是按每季度100天,531除以100再除以24大概0'221度/小時的耗電量,因為變頻空調的消耗功率是一個變化的值,隨室內溫度不斷的變化。
溫度越高,壓縮機轉速也高,消耗功率也越大,到接近設定溫度時,轉速變得很低,消耗功率就會很小。
為了描述這種空調的耗電量,通常採用「製冷季節耗電量」(全年製冷運行1136小時)這樣一個寬泛的指標。
這個指標必須是在標准工況下,1136小時的長時間運行測得的,短時偶然的數據無效。折算為平均每小時的耗電量,即514/1136=0.45度。
(7)製冷季節耗電量870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製冷原理
1、液體汽化製冷是利用液體汽化時的吸熱、冷凝時的放熱效應來實現製冷的。液體汽化形成蒸汽。當液體(製冷工質)處在密閉的容器中時,此容器中除了液體及液體本身所產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氣體,液體和蒸汽將在某一壓力下達到平衡,此時的氣體稱為飽和蒸汽,壓力稱為飽和壓力,溫度稱為飽和溫度。
2、平衡時液體不再汽化,這時如果將一部分蒸汽從容器中抽走,液體必然要繼續汽化產生一部分蒸汽來維持這一平衡。 液體汽化時要吸收熱量,此熱量稱為汽化潛熱。
3、汽化潛熱來自被冷卻對象,使被冷卻對象變冷。為了使這一過程連續進行,就必須從容器中不斷地抽走蒸汽,並使其凝結成液體後再回到容器中去。從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體,則所需冷卻介質的溫度比液體的蒸發溫度還要低,我們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溫下進行,因此需要將蒸汽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
4、製冷工質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冷效應;並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向周圍環境或冷卻介質放出熱量。蒸汽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後變為高壓液體,還需要將其壓力降低到蒸發壓力後才能進入容器。
5、液體汽化製冷循環是由工質汽化、蒸汽升壓、高壓蒸汽冷凝、高壓液體降壓四個過程組成。
『捌』 製冷季節耗電量(Kw.h)780是什麼意思
空調能效標識上的這個數據是,製冷季節表示夏天,1kw.h是一度電,就是一個製冷季節消耗780度的電,這是實驗室的數據
『玖』 製冷季節耗電量 841千瓦時啥意思
一年中的製冷季節按1136個小時(國家標准規定)計算,即製冷耗電每小時是841/1136約為0.74度電。只能作為參考,跟你實際溫度設置、房屋保暖性能、大小等與實際耗電有較大出入。
『拾』 製冷季節耗電量(kW·h)1270是什麼意思
通常空調一個製冷季節使用時間約為1136個小時,在實驗室特定溫度下運行1136個小時的耗電量就是製冷季節耗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