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調靠什麼製冷空調的除濕和製冷有什麼區別
空調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對於它的原理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好奇也是常有的事,像空調靠什麼製冷的就有特別多的人想了解,另外空調的功能多,如製冷及除濕就是除用的功能之一,那麼空調的除濕和製冷有什麼區別呢,這個問題你估計也在疑惑,只有了解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使用空調。
空調靠什麼製冷
1、通過冷凝膠或者相變材料作為冷源的冷凍背心,將這種材料注入或者插入背心中,將背心經過冷凍後可以保持20-40分鍾的冷量,使用簡單,價格便宜,目前全球大部分公司都生產這一類型的冷凍背心。
2、是採用空氣壓縮製冷,但空氣壓縮製冷的成本極高,並且空氣壓縮機體積大,比較重不適合移動使用。
3、為微形風扇吹汗排熱,也就是微形風扇式的降溫衣,這款產品相當於風扇,吹起來外形不佳,特別在高溫天氣,根本不可能滿足人體對降溫的需求。
4、是通過半導體冷片作為冷源的冷凍背心,這種產品由於對電量要求以及散熱等要求較高。
5、一種是通過冷卻水循環降溫,俗稱水冷背心、冷卻背心。通過循環水導入冷源中的冷量,從而降低人體皮膚和血液的溫度。水冷降溫經現實使用證明,對人體降溫的作用是風冷降溫的3倍。
空調的除濕和製冷有什麼區別?
空調的除濕模式和製冷模式其製冷系統的運行方式是一樣的,只是空調在除濕模式的時候,室內風機是低風擋運行,壓縮機滿負荷運轉;而空調製冷模式運行時,室內風機電機的檔速和設定溫度是由用戶自行設定的。
製冷:通過製冷劑在空調的室內蒸發器內汽化帶走熱量,使流過蒸發器散熱片的室內空氣降溫。汽化的製冷劑在室外通過壓縮機壓縮液化釋放熱量,並把熱量通過散熱片傳遞給室外空氣。如此不斷循環達到室內空氣降溫的作用。
除濕:在製冷的過程中,潮濕的空氣通過空調器蒸發器後溫度會大幅度下降,空氣濕度處於一種過飽和狀態,多餘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析出,凝結於蒸發器的翅片上,也就是“凝露”,等到製冷模式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空氣濕度也就降到了一定的水平。
空調靠什麼製冷和空調的除濕和製冷有什麼區別大家了解的吧,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大家帶來實際上的幫助,一般來說,空調的製冷和除濕都是常用的,大家在使用中,一定要按自己的實際需要去操作,另外,空調在日常使用中,也要注意方法了,這樣才能讓空調使用的更長久。
⑵ 空調製冷系統的工作原理
製冷系統的循環過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能量的搬運和轉移的過程。壓縮機是整個系統的心臟,是製冷循環得以進行和熱量搬運的動力來源。在空調的運行中,夏季空調器將熱量從室內搬運到室外,室內溫度降低;冬季空調器將熱量從室外搬運到室內,室內溫度升高。
⑶ 全空氣空調系統原理
用於消除室內顯熱冷負荷與潛熱冷負荷的全空氣系統。該系統中空氣必須經冷卻和去濕處理後送入室內。至於房間的採暖可以用這同一套系統來實現,即在系統內增設空氣加熱和加濕(也可以不加濕)設備;也可以用另外採暖系統來實現。集中式全空氣空調系統是用得最多的一種系統形式,尤其是空氣參數控制要求嚴格的工藝性空調大多採用這種系統。
2系統種類編輯
1.變風量系統:可根據不同房間的空調負荷變化情況,用變風量末端裝置分別調節各個房間的送風量。這種系統可以降低非設計條件下的風機與製冷機的能量消耗,運行費用較省。
2.多區再熱系統:為了滿足多區或多房間的不同要求或不同的空調負荷變化,可在各區或各房間設單獨的再熱器調節風溫。這種系統的缺點是無法避免先降溫又再加熱過程中冷熱抵消現象,浪費能源。
3.單區系統:是最簡單的全空氣系統。只有一套空氣處理設備和一根送風干管,送至各房間的送風量不變,因此無法分別控制每個房間的室內空氣狀態。
4.雙風道系統:設有冷、熱兩個送風管網,每個房間均有末端混合裝置,可以用不同的冷、熱風混合比例來適應不同房間的空調參數要求與不同的空調負荷變化。這種系統也會產生冷熱抵消現象。 [1]
3全空氣空調系統具有以下特點:編輯
1.有專門的過濾段,有較強的空氣除濕能力和空氣過濾能力;
2.送風量大,換氣充分,空氣污染小;
3.在春秋過渡季節可實現全新風運行,節約運行能耗;
4.空調機置於機房內,運轉、維修容易,能進行完全的空氣過濾;
5.產生震動、雜訊傳播的問題較少;[2]
⑷ 空調是如何製冷的
空調製冷原理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製冷系統由4個基本部分即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部件、蒸發器組成。由銅管將四大件按一定順序連接成一個封閉系統,系統內充注一定量的製冷劑。一般的空調用製冷劑為氟里昂,以往通常採用的是R22,現在有些空調的氟里昂已經採用新型的環保型製冷劑R407。以上是蒸汽壓縮製冷系統。 以製冷為例,壓縮機吸入來自蒸發器的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氟里昂氣體,然後流經熱力膨脹閥(毛細管),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汽液兩相物體,然後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液體在蒸發器中吸收來自室內空氣的熱量,成為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又被壓縮機吸人。室內空氣經過蒸發器後,釋放了熱量,空氣溫度下降。如此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反復循環,製冷劑不斷帶走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而降低了房間的溫度。 制熱時,通過四通閥的切換,改變了製冷劑的流動方向,使室外熱交換器成為蒸發器,吸收了室外空氣的熱量,而室內的蒸發卻成為冷凝器,將熱量散發在室內,達到制熱的目的。
空調有兩個關鍵部件:壓縮機與膨脹閥。壓縮與膨脹是一對反義詞,所以很好記憶。好點的空調的壓縮機主要來自日本。這兩個部件將管道一分為二,暫且稱為左邊區域和右邊區域吧。壓縮機是空調心臟。左邊區域的氣態製冷劑進入壓縮機後,被壓縮機加壓後再輸出到右邊區域。膨脹閥又稱為限流閥。製冷劑從右邊區域流回左邊區域時,此閥門就像一個水龍頭,可以控制流量的大小。限流後,左邊區域的製冷劑減少,可以等效地說製冷劑膨脹了。顧名思義:
製冷劑通過壓縮機後被壓縮了,壓力增加;
製冷劑通過膨脹閥後被膨脹了,壓力減小。
在壓縮機和膨脹閥的共同作用下,右邊區域被加壓,左邊區域被減壓。這壓力的一增一減,正是空調製冷的秘訣。
加壓促使凝結->放熱,減壓促使蒸發->吸熱。我們把加壓的右邊區域稱為凝結室,左邊被減壓的區域稱為蒸發室。為了讓房間內變得涼快,我們只需要將蒸發室放在房間內,凝結室放在房間外。
這就是空調製冷原理,剩下的就是如何提升效率了。招數一:增加風扇,加快空氣的流動;招數二:讓管道彎曲,增加管道與空氣的接觸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