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控機床怎樣進行編程序
數控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又稱數控機床編程)是指編程者(程序員或數控機床操作者)根據零件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編制出可在數控機床上運行以完成規定加工任務的一系列指令的過程。具體來說,數控機床編程是由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開始到程序檢驗合格為止的全部過程。
數控機床編程步驟
1.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
分析零件圖樣和工藝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確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計劃,以及確認與生產組織有關的問題,此步驟的內容包括:
2.數值計算
根據零件圖樣幾何尺寸,計算零件輪廓數據,或根據零件圖樣和走刀路線,計算刀具中心(或刀尖)運行軌跡數據。數值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數控機床編程所需要的所有相關位置坐標數據。
3.編寫加工程序單
常用數控機床編程指令
一組有規定次序的代碼符號,可以作為一個信息單元存貯、傳遞和操作。
坐標字:用來設定機床各坐標的位移量由坐標地址符及數字組成,一般以X、Y、Z、U、V、W等字母開頭,後面緊跟「-」或「-」及一串數字。
准備功能字(簡稱G功能):
指定機床的運動方式,為數控系統的插補運算作準備由准備功能地址符「G」和兩位數字所組成,G功能的代號已標准化,見表2-3;一些多功能機床,已有數字大於100的指令,見表2-4。常用G指令:坐標定位與插補;坐標平面選擇;固定循環加工;刀具補償;絕對坐標及增量坐標等。
輔助功能字:用於機床加工操作時的工藝性指令,以地址符M為首,其後跟二位數字,常用M指令:主軸的轉向與啟停;冷卻液的開與停;程序停止等。
進給功能字:指定刀具相對工件的運動速度進給功能字以地址符「F」為首,後跟一串字代碼,單位:mm/min(對數控車床還可為mm/r)三位數代碼法:F後跟三位數字,第一位為進給速度的整數位數加「3」,後二位是進給速度的前二位有效數字。如1728mm/min指定為F717。二位數代碼法:F後跟二位數字,規定了與00~99相對應的速度表,除00與99外,數字代碼由01向98遞增時,速度按等比關繫上升,公比為1.12。一位數代碼法:對速度檔較少的機床F後跟一位數字,即0 ~9來對應十種預定的速度。直接指定法:在F後按照預定的單位直接寫上要求的進給速度。
主軸速度功能字:指定主軸旋轉速度以地址符S為首,後跟一串數字。單位:r/min,它與進給功能字的指定方法一樣。
刀具功能字:用以選擇替換的刀具以地址符T為首,其後一般跟二位數字,該數代表刀具的編號。
模態指令和非模態指令 G指令和M指令均有模態和非模態指令之分模態指令:也稱續效指令,一經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出現同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時才失效。見表2-3、表2-6 N001 G91 G01 X10 Y10 Z-2 F150 M03 S1500; N002 X15; N003 G02 X20 Y20 I20 J0; N004 G90 G00 X0 Y0 Z100 M02; 非模態指令:非續效指令,僅在出現的程序段中有效,下一段程序需要時必須重寫(如G04)。
在完成上述兩個步驟之後,即可根據已確定的加工方案(或計劃)及數值計算獲得的數據,按照數控系統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碼格式編寫加工程序等。編程者除應了解所用數控機床及系統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還應具備與機械加工有關的工藝知識,才能編制出正確、實用的加工程序。
4.製作控制介質,輸入程序信息
程序單完成後,編程者或機床操作者可以通過CNC機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將程序信息鍵入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也可以根據CNC系統輸入、輸出裝置的不同,先將程序單的程序製作成或轉移至某種控制介質上。控制介質大多採用穿孔帶,也可以是磁帶、磁碟等信息載體,利用穿孔帶閱讀機或磁帶機、磁碟驅動器等輸入(輸出)裝置,可將控制介質上的程序信息輸入到CNC系統程序存儲器中。
5.程序檢驗
編制好的程序,在正式用於生產加工前,必須進行程序運行檢查。在某些情況下,還需做零件試加工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程序進行修改和調整,檢查--修改--再檢查--再修改……這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直到獲得完全滿足加工要求的程序為止。
上述編程步驟中的各項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這樣的編程方式稱為「手式編程」。在各機械製造行業中,均有大量僅由直線、圓弧等幾何元素構成的形狀並不復雜的零件需要加工。這些零件的數值計算較為簡單,程序段數不多,程序檢驗也容易實現,因而可採用手工編程方式完成編程工作。由於手工編程不需要特別配置專門的編程設備,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運用,因此在國內外,手工編程仍然是一種運用十分普遍的編程方法。
數控機床編程中的代碼
數控機床編程編制過程
把圖紙上的工程語言變為數控裝置的語言,並把它記錄在控制介質上。
數控機床編程的主要內容
數控機床編程程序段格式
每個程序段是由程序段編號,若干個指令(功能字)和程序段結束符號組成。
需要說明的是,數控機床的指令格式在國際上有很多標准,並不完全一致。而隨著數控機床的發展,不斷改進和創新,其系統功能更加強大和使用方便,在不同數控系統之間,程序格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具體進行某一數控機床編程時,要仔細了解其數控系統的編程格式,參考該數控機床編程手冊。
數控代碼
國際標准化組織碼:ISO代碼
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標准碼:EIA代碼
兩者表示的符號相同,但編碼孔的數目和排列位置不同。其特點為:
常用的數控標准有以下幾方面:
我國許多數控標准與ISO標准一致。
數控程序結構
數控程序由程序編號、程序內容和程序結束段組成。例如:
O 001 程序編號
N001 G92 X40.0 Y30.0 ;
N002 G90 G00 X28.0 T01 S800 M03 ;
N003 G01 X-8.0 Y8.0 F200 ;
N004 X0 Y0 ; 程序內容
N005 X28.0 Y30.0 ;
N006 G00 X40.0 ;
N007 M02 ; 程序結束段
程序編號
採用程序編號地址碼區分存儲器中的程序,不同數控系統程序編號地址碼不同,如O、P、%等。
程序內容
由若干個程序段組成,每個程序段由一個或多個指令字構成,每個指令字由地址符和數字組成,它代表機床的一個位置或一個動作,每一程序段結束用「;」號。
程序結束段
以程序結束指令M02或M30作為整個程序結束的符號
Ⅱ 數控機床中編程的方法有哪些
一、沒有普通機床操作基礎,可以選擇「套餐一」普通機床操作和工藝進行學習二、有普通機床基礎,可以直接學習「套餐二」進行數控編程和操作進行學習。三、任何基礎都沒有的話,建議選擇「套餐三」,包含「套餐一的普通機床和套餐二的數控基礎」兩個部分的全面的機床操作和編程知識
如果僅僅是想學習如何操作數控機床.我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是:
1.機械制圖(首先要會看機械圖,再要自己會簡單繪圖)
2.機械製造技術(掌握常見的典型的機械製造技術、工件裝夾、定位、加工方法、工藝分析)(注:記得大學老師講:工藝分析要考慮的兩個最重要的基本問題是:加工的可能性、加工的經濟性)
3.計算機繪圖(常見的AutoCAD、Pro/E、UG等,其中Pro/E、UG在繪制出圖形後可以直接生成為數控機床所用的G代碼,直接通過通訊傳給數控機床,直接加工,另外他們也具有動態逼真的數控機床模擬加工功能)
4.數控技術和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數控機床的編程了.
按照我的理解,作為數控機床技術技能性的應用(中專、技校級別),掌握以上的知識基本上就可以了,當然這樣學習出來只能站在床子邊長開床子;
而如果想座在辦公室里用計算機工作的話,就需要系統學習數控技術這一專業知識,這起碼得要專科以上水平.
但無論如何,就純粹的數控技術應用來說,我覺得機械是重點,而不是電子電工、微機原理、電氣啊這些,適當掌握一些電的知識是有用的,但是,你的老闆是要讓你加工機械工件來為他轉錢的,而不是讓你為他設計電氣自動控制系統,也不是讓你為他修數控機床.
給你一個網址你自己看吧,有數控編程講解演示下載,你看了就知道幫助有多大!
Ⅲ 數控機床編程軟體是什麼
固美圖文件櫃定做為你講數控機床編程軟體 近幾年,隨著計算機和數控技術的飛速發展,cad/cam已逐漸進入實用化階段,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機械、模具製造、家電、玩具等行業。特別是鈑金加工數控機床的普遍使用,使得cad/cam技術成為企業實現高度自動化設計及加工的有效手段之一。 加工中心編程軟體都有哪些?加工中心編程軟體是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方向。作為cims核心技術的cad/cam系統,主要支持和實現產品對象的設計、分析、工藝規劃、數控編程等一系列生產活動的自動化處理。目前cad/cam系統運行的硬、軟體環境主要有兩種:一是工作站,另一是微機。隨著硬體技術的發展,在圖形處理方面工作站與微機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由於微機的硬體投資遠運低於工作站,且易於掌握,便於用戶進行軟體開發、移植和擴充,微機與各種數控裝置的通訊技術成熟,因此微機逐漸成為各類cad/cam軟體的主要運行平台。應能設計製作出既滿足設計使用要求又適合cam加工的零件模型。優秀的cad系統是一個高效的設計工具,應具有參數化設計功能,三維實體模型與二維工程圖形應能相互轉化並關聯。 cad可分為自動設計和交互設計兩類。自動設計效率高,但靈活性差,只適用於標准化程度高、產品結構固定的產品;交互設計靈活性大,能充分發揮設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但效率低,交互愈多愈復雜效率愈低。實際上,幾乎沒有純粹的自動設計或純粹的交互設計軟體,好的軟體能根據產品對象恰當地處理自動設計和交互設計的配合。另外,開放型的結構不僅便於用戶進行二次開發,同時也使軟體系統本身能夠不斷地擴充與完善。當然,還要考慮它與其它cad/cam軟體的兼容性,注意軟體所帶的圖形文件介面,看它能支持哪幾種圖形文件轉換,是否能從其它系統讀取圖形文件,或將本系統的圖形文件傳送到其它系統。 ①建立二維和三維刀具路徑的難易程度; ②加工方法的多樣性; ③刀具路徑是否易於編輯和修改; ④是否有刀具和材料資料庫,使系統能自動生成進給速度和主軸轉速; ⑤有無內置的防碰撞和防過切功能; ⑥能否手動超調任何機加工預設值(如進給速度,主軸轉速等); ⑦能否對加工過程進行模擬和估算加工時間。
Ⅳ 數控車床電腦編程是用CAD還是用CAM軟體
如果要學數控編程,可以直接學UG,這個軟體可以包括很多數控機床的數控程序都能編,包括CNC加工中心,數控車銑,線切割,等都能做。 其它的軟體也可以學學,如MASTERCAM,POWERMILL等等,但是沒有UG強大。
Ⅳ 數控機床一般用什麼語言編程呢
加工程序編程 用:G代碼,M代碼,S代碼,T代碼。
PLC程序編程 用:梯形圖語言。(有少數的用C語言)。
Ⅵ 數控線切割機床採用的編程格式一般為
我國數控線切割機床常用3B程序格式編程,其格式如表所示。
1、分隔符號B:因為X、Y、J均為數字,用分隔符號(B)將其隔開,以免混淆。
2、坐標值(X、Y):一般規定只輸入坐標的絕對值,其單位為μm,μm以下應四捨五入。3、計數方向G:選取X方向進給總長度進行計數,稱為計X,用Gx表示;選取Y方向進給總長度進行計數,稱為計Y,用Gy表示。
4、計數長度J:被加工圖形在計數方向上的投影長度(即絕對值)的總和,以μm為單位。
5、加工指令Z:用來表達被加工圖形的形狀、所在象限和加工方向等信息。控制系統根據這些指令,正確選擇偏差公式,進行偏差計算,控制工作台的進給方向,從而實現機床的自動化加工。
(6)圖形機床用什麼編程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方法有三種:即手工編程、自動編程和CAD/CAM。
1、手工編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圖樣分析、工藝處理、數值計算、書寫程序清單直到程序的輸入和檢驗。適用於點位加工或幾何形狀不太復雜的零件,但是,非常費時,且編制復雜零件時,容易出錯。
2、自動編程
使用計算機或程編機,完成零件程序的編制的過程,對於復雜的零件很方便。
3、CAD/CAM
利用CAD/CAM軟體,實現造型及圖象自動編程。最為典型的軟體是Master CAM,其可以完成銑削二坐標、三坐標、四坐標和五坐標、車削、線切割的編程,此類軟體雖然功能單一,但簡單易學,價格較低,仍是目前中小企業的選擇。
Ⅶ 數控車床用什麼軟體做編程
這個問題很簡單!mastercam正准備學,朋友強烈推薦用這個的。他自己也是搞數車加工,據說很牛的,CAD圖檔隨便拆幾下就可生成車床加工軌跡
Ⅷ 現在常用於數控加工中心編程的是什麼軟體
現在CAD/CAM 行 業 中 普 遍 使 用 的 是 MASTERCAM 、 CIMATRON 、PRO-E 、 UG 、 CATIA、CAD...
1、 MASTERCAM 是如今珠三角最常用的一種軟體,它最早進入中國大陸,工廠的CNC師傅70%使用MASTERCAM,它集畫圖和編程於一身,繪制線架構快,縮放功能好。
2、 CIMATRON 是遲一些進入中國的以色列軍方軟體,在刀路上的功能優越於 MASTERCAM ,彌補了 MASTERCAM 的不足。該系統現已被廣泛地應用在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科研、模具行業。在加工編程中 99% 使用 CIMATRON 與 MASTERCAM ,早期都用這兩種軟體畫圖及編寫數控程式, 但在畫圖造型方面功能不是很好。PRO-E 在這時候走進中國大陸。
3、Pro/E 是 美國 PTC (參數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軟體,十多年來已成為全世界最普及的三維 CAD/CAM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系統。廣泛用於電子、機械、模具、工業設計和玩具等各行業。集合了零件設計、產品裝配、模具開發、數控加工、造型設計等多種功能於一體。97 年開始在大陸流行,用於模具設計、產品畫圖、廣告設計、圖像處理、燈飾造型設計、可以自動產生工程圖紙,目前大部分企業都裝有 Pro/ENGINEER 軟體。它與 UG 都是最好的畫圖軟體,但PRO-E 在大陸更流行。用 PRO-E 畫 圖 , 用 MASTERCAM 和CIMATRON 加工已經公認。
4、 Unigraphics ( 簡稱 UG) 進入大陸比 PRO-E 晚很多,但同樣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 面向製造行業的 CAD/CAE/CAM 高端軟體,UG 軟體被當今許多世界領先的製造商用來從事工業設計、 詳細的機械設計以及工程製造等各個領域。如今 UG 在全球已擁有 17000 多個客戶。UG 自 90 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汽車、機械、計算機及家用電器、模具設計等領域的首選軟體。
Ⅸ 數控機床編程需要什麼軟體
數控機床由程序編制及程序載體、輸入裝置、數控裝置(CNC)、伺服驅動及位置檢測、輔助控制裝置、機床本體等幾部分組成。 一、程序編制及程序載體 數控程序是數控機床自動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在對加工零件進行工藝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零件坐標系在機床坐標繫上的相對位置,即零件在機床上的安裝位置;刀具與零件相對運動的尺寸參數;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切削加工的工藝參數以及輔助裝置的動作等。得到零件的所有運動、尺寸、工藝參數等加工信息後,用由文字、數字和符號組成的標准數控代碼,按規定的方法和格式,編制零件加工的數控程序單。編製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進行;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則要在專用的編程機或通用計算機上進行自動編程(APT)或CAD/CAM設計。 編好的數控程序,存放在便於輸入到數控裝置的一種存儲載體上,它可以是穿孔紙帶、磁帶和磁碟等,採用哪一種存儲載體,取決於數控裝置的設計類型。 二、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的作用是將程序載體(信息載體)上的數控代碼傳遞並存入數控系統內。根據控制存儲介質的不同,輸入裝置可以是光電閱讀機、磁帶機或軟盤驅動器等。數控機床加工程序也可通過鍵盤用手工方式直接輸入數控系統;數控加工程序還可由編程計算機用RS232C或採用網路通信方式傳送到數控系統中。 零件加工程序輸入過程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邊讀入邊加工(數控系統內存較小時),另一種是一次將零件加工程序全部讀入數控裝置內部的存儲器,加工時再從內部存儲器中逐段逐段調出進行加工。 三、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數控裝置從內部存儲器中取出或接受輸入裝置送來的一段或幾段數控加工程序,經過數控裝置的邏輯電路或系統軟體進行編譯、運算和邏輯處理後,輸出各種控制信息和指令,控制機床各部分的工作,使其進行規定的有序運動和動作。 零件的輪廓圖形往往由直線、圓弧或其他非圓弧曲線組成,刀具在加工過程中必須按零件形狀和尺寸的要求進行運動,即按圖形軌跡移動。但輸入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是各線段軌跡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等數據,不能滿足要求,因此要進行軌跡插補,也就是在線段的起點和終點坐標值之間進行「數據點的密化」,求出一系列中間點的坐標值,並向相應坐標輸出脈沖信號,控制各坐標軸(即進給運動的各執行元件)的進給速度、進給方向和進給位移量等。 四、驅動裝置和位置檢測裝置 驅動裝置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後,嚴格按照指令信息的要求驅動機床移動部件,以加工出符合圖樣要求的零件。因此,它的伺服精度和動態響應性能是影響數控機床加工精度、表面質量和生產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驅動裝置包括控制器(含功率放大器)和執行機構兩大部分。目前大都採用直流或交流伺服電動機作為執行機構。 位置檢測裝置將數控機床各坐標軸的實際位移量檢測出來,經反饋系統輸入到機床的數控裝置之後,數控裝置將反饋回來的實際位移量值與設定值進行比較,控制驅動裝置按照指令設定值運動。 五、輔助控制裝置 輔助控制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接收數控裝置輸出的開關量指令信號,經過編譯、邏輯判別和運動,再經功率放大後驅動相應的電器,帶動機床的機械、液壓、氣動等輔助裝置完成指令規定的開關量動作。這些控制包括主軸運動部件的變速、換向和啟停指令,刀具的選擇和交換指令,冷卻、潤滑裝置的啟動停止,工件和機床部件的松開、夾緊,分度工作台轉位分度等開關輔助動作。 由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具有響應快,性能可靠,易於使用、編程和修改程序並可直接啟動機床開關等特點,現已廣泛用作數控機床的輔助控制裝置。 六、機床本體 數控機床的機床本體與傳統機床相似,由主軸傳動裝置、進給傳動裝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輔助運動裝置、液壓氣動系統、潤滑系統、冷卻裝置等組成。但數控機床在整體布局、外觀造型、傳動系統、刀具系統的結構以及操作機構等方面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數控機床的要求和充分發揮數控機床的特點。
Ⅹ 數控車床自動編程用什麼軟體
1、mastercam軟體,它對各種工藝細節處理得很好,還可以編出復合指令的數控程序,對於刀尖圓弧補償,可以控制器補償,也可以計算機補償。
2、WorkNC編程操作簡單、易學易用——只需兩天的培訓,用戶即可使用軟體進行編程,自動優化,機床、刀具和刀柄一比一模擬模擬,上機非常安全,高可靠性、高效率、高精度——針對各種材料、刀具、機床的特性進行編程,各類自動化干涉碰撞檢測使刀路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3、UG:UG NX加工基礎模塊提供聯接UG所有加工模塊的基礎框架,它為UG NX所有加工模塊提供一個相同的、界面友好的圖形化窗口環境,用戶可以在圖形方式下觀測刀具沿軌跡運動的情況並可對其進行圖形化修改:如對刀具軌跡進行延伸、縮短或修改等。
該模塊同時提供通用的點位加工編程功能,可用於鑽孔、攻絲和鏜孔等加工編程。該模塊交互界面可按用戶需求進行靈活的用戶化修改和剪裁,並可定義標准化刀具庫、加工工藝參數樣板庫使初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操作常用參數標准化,以減少使用培訓時間並優化加工工藝。
UG軟體所有模塊都可在實體模型上直接生成加工程序,並保持與實體模型全相關。
UG NX的加工後置處理模塊使用戶可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加工後置處理程序,該模塊適用於世界上主流CNC機床和加工中心,該模塊在多年的應用實踐中已被證明適用於2~5軸或更多軸的銑削加工、2~4軸的車削加工和電火花線切割。
4、CAMWorks:用這個軟體必須先裝solidworks。AFR;CAMWorks是發明基於特徵識別加工方式的軟體,其特有的自動特徵識別(AFR)方式,使您在加工多特徵零件時能夠快速識別加工對象,這樣有利於節省編程時間,縮短交貨期,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力。
基於工藝資料庫的加工方式,其優點在於在軟體默認的加工工藝基礎上能按照客戶的意願調整加工工藝,甚至試驗新的加工工藝、比較兩種加工工藝。
5、CAXA數控車:這是國產的數控車自動編程軟體。
輪廓粗車:該功能用於實現對工件外輪廓表面、內輪廓表面和端面的粗車加工,用來快速清除毛坯的多餘部分;
輪廓精車:實現對工件外輪廓表面、內輪廓表面和端面的精車加工;
切槽:該功能用於在工件外輪廓表面、內輪廓表面和端面切槽;
鑽中心孔:該功能用於在工件的旋轉中心鑽中心孔;
車螺紋:該功能為非固定循環方式加工螺紋,可對螺紋加工中的各種工藝條件,加工方式進行靈活的控制;
螺紋固定循環:該功能採用固定循環方式加工螺紋;
參數修改:對生成的軌跡不滿意時可以用參數修改功能對軌跡的各種參數進行修改,以生成新的加工軌跡;
刀具管理:該功能定義、確定刀具的有關數據,以便於用戶從刀具庫中獲取刀具信息和對刀具庫進行維護;
軌跡模擬:對已有的加工軌跡進行加工過程模擬,以檢查加工軌跡的正確性。
Mastercam功能特色
Mastercam具有強勁的曲面粗加工及靈活的曲面精加工功能。Mastercam提供了多種先進的粗加工技術,以提高零件加工的效率和質量。Mastercam還具有豐富的曲面精加工功能,可以從中選擇最好的方法,加工最復雜的零件。Mastercam的多軸加工功能,為零件的加工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
可靠的刀具路徑校驗功能Mastercam可模擬零件加工的整個過程,模擬中不但能顯示刀具和夾具,還能檢查刀具和夾具與被加工零件的干涉、碰撞情況。
Mastercam提供400種以上的後置處理文件以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數控系統,比如常用的FANUC系統,根據機床的實際結構,編制專門的後置處理文件,編譯NCI文件經後置處理後便可生成加工程序。
網路——MASTERCAM
網路——worknc
網路——UG(互動式CAD/CAM系統)
網路——CamWorks
網路——CAXA數控車(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