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道覆土深度是指什麼
基礎埋置深度。
覆土厚度也叫基礎埋置深度(embedment depth of foundation ), 一般是指基礎底面到室外設計地面的距離,簡稱基礎埋深。
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於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做持力層。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0.5m。
(1)液壓設備喉管深度是指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若是選擇了樁基礎,那麼深度正常一般在5~10米之間,不過樁基礎廣泛應用於高層建築,而且由於造價成本高不常用於農村自建房。
但是還是要根據地質情況來選擇的,不能因為貴就不選擇樁基礎作為農村自建房的基礎,如果宅基地所處位置是池塘、沼澤、或者常年低窪雨水浸泡之地,土質層比較軟的地方,就需要打基樁做樁基礎,而基礎的深度就要由樁基礎的標准規定來施工了。
而且,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基礎不得不埋置在地下水中時,應該將基底置於最低地下水位線以下200mm,這樣可以防止地下水的浮力對建築的影響。
❷ 管道在地下1.1m處敷設,是指哪個深度
這個問題需要具體管道具體對待了。1,給水管:根據《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第3.5.3條規定「室外給水管道的覆土厚度,應根據土壤冰凍深度、車輛荷載、管道材質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確定。管頂最小覆土不得小於土壤冰凍線以下0.15m,行車道下的管線覆土深度不宜小於0.70m。」2,排水管: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第4.3.7條規定管頂最小覆土深度,應根據管材強度、外部荷載、土壤冰凍深度和土壤性質等條件,結合當地埋管經驗確定。管頂最小覆土深度宜為:人行道下0.6m,車行道下0.7m。3,燃氣管:根據《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第6.3.4條規定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頂)應符合下列要求:1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9m;2埋設在非車行道(含人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6m;3埋設在庭院(指綠化地及載貨汽車不能進入之地)內時,不得小於0.3m;4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於0.8m。同時要兼顧各地方燃氣公司的規定。4,電力管:根據《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第5.3.3規定直埋敷設於非凍土地區時,電纜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纜外皮至地下構築物基礎,不得小於0.3m。2電纜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於0.7m;當位於行車道或耕地下時,應適當加深,且不宜小於1.0m。第5.3.4規定直埋敷設於凍土地區時,宜埋入凍土層以下,當無法深埋時可埋設在土壤排水性好的乾燥凍土層或回填土中,也可採取其他防止電纜受到損傷的措施。同時要兼顧各地方電力公司的規定。
❸ 液下泵液下深度1.7米是指泵哪個位置到哪個位置的距離
底板向下到泵的吸入口法蘭平面,不包含濾網
❹ 風機盤管的高度和深度是指哪個位置
如圖高度為240,深度為506。
❺ 內螺紋孔深指的是哪個地方,工圖
孔深應該指的的螺紋的底孔深度,螺紋深度一般是指的螺紋的有效距離。通常情況下螺紋底孔深度都是比螺紋的有效長度要大的,因為在螺紋加工過程中存在一個讓刀的距離。如圖
bm+d就是底孔深度,bm+0.5d便是螺紋的有效距離。bm是旋合長度
❻ 液壓機在鍛造設備中的重要地位
鍛壓機械是指在鍛壓加工中用於成形和分離的機械設備。鍛壓機械包括成形用的鍛錘、機械壓力機、液壓機、螺旋壓力機和平鍛機,以及開卷機、矯正機、剪切機、鍛造操作機等輔助機械。
鍛壓機械主要用於金屬成形,所以又稱為金屬成形機床。鍛壓機械是通過對金屬施加壓力使之成形的,力大是其基本特點,故多為重型設備,設備上多設有安全防護裝置,以保障設備和人身安全。
液壓機是以高壓液體(油、乳化液等)傳送工作壓力的鍛壓機械。液壓機的行程是可變的,能夠在任意位置發出最大的工作力。液壓機工作平穩,沒有震動,容易達到較大的鍛造深度,最適合於大鍛件的鍛造和大規格板料的拉深、打包和壓塊等工作。液壓機主要包括水壓機和油壓機。某些彎曲、矯正、剪切機械也屬於液壓機一類。
液壓機是製品成型生產中應用最廣的設備之一。目前,液壓機的最大標稱壓力已達750MN,用於金屬的模鍛成型。隨著金屬壓制和拉伸製品的需求逐年提高,對產品品種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產品的生產批量也逐漸縮小。為與中小批量生產相適應,需要能快速調整的加工設備,這使液壓機成為理想的成型工藝設備。特別是當液壓機系統實現具有對壓力、行程速度單獨調整功能後,不僅能實現對復雜工件以及不對稱工件的加工,而且,廢品率非常低。與機械加工系統相比,有極大的優越性。80年代以來,隨著微電子技術、液壓技術等的發展,液壓機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其高技術含量增多,眾多機型已採用CMC或PC機來控制,提高了產品的加工質量和生產率。
液壓機技術發展趨勢
(1)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提高液壓機的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2)機電液一體化。充分利用機械和電子方面的先進技術促進整個液壓系統的完善。
(3)自動化、智能化。微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為液壓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充分的條件。自動化不僅僅體現在加工,應能夠實現對系統的自動診斷和調整,具有故障預處理的功能。
(4)液壓元件集成化,標准化。集成的液壓系統減少了管路連接,有效地防止泄漏和污染。標准化的元件為機器的維修帶來了方便。
今天,液壓傳動設備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化的大型生產線、工程機械上體現得尤為充分。液壓機傳動技術有其不可比擬的優點,這是它得以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液壓傳動設備又有其脆弱的一面,其中抗污染能力低是突出的弱點。據有關資料記載,液壓故障有70%~80%是由油液污染導致的。要保證液壓系統正常、可靠的運行,必須要保持整個液壓系統的清潔。2 液壓系統污染的危害與原因 污染物混入液壓系統後會加速液壓元件的磨損、燒傷,甚至破壞,或者引起閥的動作失靈,或者引起雜訊;污染物會堵塞液壓元件的節流孔或節流縫隙,液壓機改變液壓系統的工作性能,引起動作失調甚至完全失靈,產生誤動作而造成事故;灰塵顆粒在液壓缸內會加速密封件的損壞,缸筒內表面的拉傷,使泄漏增大,推力不足或者動作不穩定、爬行、速度下降,產生異常的聲響與振動;還可能引起濾網堵塞,液壓泵吸油困難,回油不暢而產生氣蝕、振動和雜訊,堵塞嚴重時會因阻力過大而將濾網擊穿,完全喪失過濾作用,造成液壓系統的惡性循環。液壓系統污染的原因很多,從污染產生機理來看,液壓機分為二種:(1)製作、安裝過程中潛伏的污染物,多為切屑、毛刺、型砂、塗料、磨料、焊渣、銹片和灰塵等固體顆粒,它們對液壓系統的危害比較大,必須對這一階段加強管理,確保安裝後的液壓系統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
❼ 什麼是無桿泵採油
無桿泵(Rodless Pump)採油也是油田生產中常見的機械採油方式。無桿泵採油無需抽油桿柱,減少了抽油桿柱斷脫和磨損帶來的作業和修井費用,適用於開采特殊井身結構的油井。隨著我國各大油田相繼進入中後開采期,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無桿泵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本節介紹潛油電泵、水力活塞泵、射流泵及螺桿泵採油的基礎知識。
一、潛油電泵電動潛油離心泵(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簡稱潛油電泵、電潛泵或電泵,是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無桿泵之一。地面電源通過變壓器、控制屏和電纜將電能輸送給井下電機,電機帶動多級離心泵的葉輪旋轉,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把井中的液體舉升到地面上來。
1.系統部件潛油電泵系統主要由電機、保護器、氣液分離器、多級離心泵、電纜、控制屏、變壓器和接線盒等部件組成,如圖6-37所示。
=Wr+WL。
24.某井下泵深度Lp=1200m,泵徑D=56mm,沖程S=3m,沖次n=12min-1,抽油桿直徑22mm,油管內徑、外徑分別為62mm、73mm,產出液體平均密度ρL=850kg/m3。計算懸點最大和最小載荷。
25.抽油機為什麼要調平衡?有哪幾種平衡方式?平衡的基本原理如何?
26.分析影響泵效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泵效的措施。
27.氣體影響與供液不足的典型示功圖有何異同?
28.說明連抽帶噴、固定閥嚴重漏失和抽油桿斷脫時的典型示功圖特徵,如何判別?
29.何謂光桿功率、水功率和有桿抽油系統效率?
30.無桿泵採油包括哪些方法?各有何特點?
31.潛油電泵系統包括哪些部件?
32.潛油電泵井中,為什麼產出液體必須從電機外流過?
33.潛油電泵井中,為什麼需採用高效率的井下氣液分離器?
34.水力活塞泵的開式系統和閉式系統各有何特點?
35.採油方法有哪些?各自的採油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