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書櫃和傳統圖書櫃相比有什麼區別
響象的智能書櫃更人性化,體驗更好一些,例如:借還的讀取識別比其他靈敏、精準的多,減少了此前共享書櫃的錯度漏讀問題;2、可實現多人可同時操作,使用場景設計更科學,減少排隊的麻煩;3、防雨防曬效果也非常好,更適合戶外場景使用;4、自帶紫外線消毒功能,保證圖書衛生。此外響象即將上線的新一代書櫃,還增加了人臉識別系統,孩子後續讀書不需要父母陪伴也可獨立完成借還,非常智能。
㈡ 推薦人工智慧方向經典入門書籍
見人工智慧吧里的推薦書目:http://tieba..com/f?kz=767603859
以下為復制:
入門
經典雜書:On Intelligence,中文版,《人工智慧的未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735021.html
經典教材:《人工智慧——一種現代方法》(第二版)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2sectio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024072.html(英文版)
中文版簡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30487/
心理學:
心理學可以被業餘地分為3大部分。
第1部分,硬科學(science),以實驗心理學為核心;嚴謹得近乎死板,是閱讀的重點。
第2部分,心理量表、評估、統計學及相關理論,大多過於專業且枯燥。這部分只需了解智力測驗和關於智
力(智能)的理論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重要。
第3部分,幾乎是純人文的東西(art),包括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本主義以及許多以心理咨詢、心
理治療為中心的理論和實踐,及其他各種各樣雷人的東西。這些往往被大眾誤解為心理學的全部,它們很
有趣但並不重要,基本可以無視。
2、《認知心理學》這個學科是人工智慧的兄弟,無論如何必須瀏覽一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73029.html?from=isnom
1、《普通心理學》彭聃齡(瀏覽)
最基礎的部分,目前國內的通用教材,很系統,邏輯清晰。所謂的缺點是缺少人文關懷,所以正合適。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070763.html
3、《生理心理學》(瀏覽)
可以看國內版教材,比較便宜,都是互相抄的,內容差不多。看了這個就不用單看生理學了。
4、《弗洛伊德的近視眼(適應性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威爾森,這個屬於雜書一類,講潛意識比
較透徹。
5、智力理論和測量部分(《心理評估》)
http://wenku..com/view/ba065be2524de518964b7dd9.html (和這個類似,再稍微詳細點)
網路:智力(intelligence)http://ke..com/view/2646.htm?fr=ala0_1_1
網路:智能(intelligence)http://ke..com/view/375267.htm?fr=ala0_1_1
經濟學:
《經濟學原理》曼昆(兩冊,很好讀)
哲學:(少兒不宜,以免影響馬哲成績)
(以下4本讀過之後未必能立刻理解,不懂的直接跳過留待以後消化,不必鑽牛尖。)
1、《蘇菲的世界》當作純小說看好了,哲學史部分可用教材替代。
2、《西方哲學簡史》(較薄)趙敦華;這是目前國內通用教材,作者是牛人,如果不被拿來考試的話是本很好的書。主要讀笛卡爾,休謨,康德部分。其他部分了解。《現代西方哲學新編》是其後續。羅素《西方哲學史》或其簡寫本——不推薦,但可以考慮。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695503.html?from=isnom
3、《康德》(超薄)主要讀認識論部分
4、《波普》(超薄)
上面兩本是簡介性質的黃色小冊子,中華書局,作者是美國人(私下推薦《尼采》、《克爾凱廓爾》、《 薩特》,但和主題無關)
(進化論):
5、《裸猿》莫里斯,這個太幽默了。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553656.html(隨便看看)
6、《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必讀,看主幹,例證省略)這個東西很通俗,會顛覆人性觀,心情 不好時勿讀。(讀過之後可以閱讀《克爾凱廓爾》和《薩特》作為補救)
《心理評估》第五章,智力理論PPT
http://www.doc88.com/p-77848640221.html
此外還有數學及計算機類的讀物
由Pallashadow提供
㈢ 建築智能化方面的書哪一本好一些
建築智能化中,BA一塊的學習室最難的,包括的內容很多,而且很雜,什麼空調控制、通風控制、電梯控制、給排水控制等等這些內容比較的難學,其他的不部分倒是不難,基本上就是那設備堆積起來而已,差別不過是設備的質量、安裝的工藝等差別。
當然了,要學這個的話,CAD肯定要學會使用,還有就是圖紙會看不?建議去找一套智能化的圖紙看看,這樣你看會一套圖紙的話,那麼你也就基本上了解了智能化是怎麼回事了,然後配合清單什麼的,基本上就了解了。
原理,你可以去嘗試掌握,也可以放一邊。
至於書推薦如下幾本:
《建築智能化技術綜合實訓教程》
名稱 建築智能化技術綜合實訓教程
作者 陳志新, 張少軍, 庄俊華, 王佳, 王亞慧
出版商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
ISBN 7111219082, 9787111219088
頁數 206 頁
《建築智能化系統》
名稱 建築智能化系統
編者 章雲, 許錦標
出版商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7302150494, 9787302150497
頁數 536 頁
《圖說建築智能化系統》
名稱 圖說建築智能化系統
作者 張新房
出版商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9
ISBN 7508388771, 9787508388779
頁數 529 頁
㈣ 電子書閱讀器和手機的區別
目前比較主流的電子書閱讀器要數水墨屏的以kindle為代表的電子書閱讀器了,專門為閱讀製造,水墨屏相對於手機來說更加護眼,更加省電,目前國內最好的可以和kindle相提並論的要數掌閱的iReader了
㈤ 有啥人工智慧方面的經典書籍嗎
推薦《一種新方法》
本書目前已經被國際上多所大學(例如,德國的馬德堡大學、日本的廣島大學、美國的波士頓大學和羅切斯特理工學院)採用。
如果你正在尋找關於人工智慧或智能系統設計課程的淺顯易懂的入門級教材,如果你不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而又正在尋找介紹基於知識系統最新技術發展的自學指南,本書將是最佳選擇。
本書的主要內容:
基於規則的專家系統
模糊專家系統
基於框架的專家系統
人工神經網路
進化計算
混合智能系統
知識工程
數據挖掘
作者簡介: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他的許多研究課題都涉及人工智慧和軟計算,一直致力於電氣工程,過程式控制制和環境工程中的、智能系統的開發和應用,他著有200多篇論文、兩本書,並獲得了四項發明專利。
㈥ 傳統書籍與電子書籍的區別
1、閱讀方式不同
電子書是,必須透過特殊的閱讀軟體(reader),以電子文件的形式,透過網路連結下載至一般常見的平台,任何可大量儲存數字閱讀數據(digi-tal reading material)的閱讀器上閱讀的書籍,是一種傳統紙質圖書的可選替代品。
紙質書就是實體的紙張。
2、價值不同
紙質書更具有收藏價值,贈送親朋好友比較實在,且能留作紀念。
電子書降低圖書成本,價格便宜。
3、舒適不同
傳統書籍紙質材料在燈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於緩解視覺疲勞。
電子書看久了,容易視覺疲勞,對眼睛不好。
4、使用方便不同
傳統書籍攜帶不方便,且佔用空間多。
電子書籍攜帶簡單省力,載體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機、平板、MP4等。
傳統書籍與電子書籍的優點:
紙質書優點:
1、具有質感,一頁一頁地閱讀下去,更能享受書香氣息。
2、有利於讓人靜下來,止浮躁的心,培養人們的書生氣質。
3、從閱讀方面來說,讀者更好做筆記,對理解文章大意更具有好處。
4、有利於共享,傳借方便,且錯誤率少甚至沒有(如果買的不是盜版)能較好滿足讀者讀者的需求。
電子書優點:
1、方便快捷,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閱讀未完成的文章小說。
2、攜帶簡單省力,載體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機、平板、MP4等。
3、環保,節約資源。
4、內容豐富,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訊息內容數字化更能讓讀者大飽眼福。
㈦ 什麼是自助智能書櫃,與傳統的智能書架有什麼區別呢自助智能主櫃有什麼功能
自助智能書櫃也叫自助借還書櫃。可以說是一座可放置室內或室外的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小型圖書館。
藉助互聯網技術,將移動客戶端與自助借還書櫃鏈接,具有自助借書、續借、還書、預約等圖書館基本服務等功能,實現了對圖書借還管理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網路化等。
其他功能還有,自動識別上下架實現圖書自動循環借還。
㈧ 有哪些關於人工智慧的書籍可供推薦
看到這個問題有點小興奮,我來推薦一份人工智慧書單。
1、機器學習精講
機器學習原理演算法與應用教程,精簡機器學習入門手冊,美亞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暢銷書,全彩印刷,掃描書中二維碼可閱讀補充內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眾多知名專家推薦。
2、動手學深度學習
目前市面上有關深度學習介紹的書籍大多可分兩類,一類側重方法介紹,另一類側重實踐和深度學習工具的介紹。本書同時覆蓋方法和實踐。本書不僅從數學的角度闡述深度學習的技術與應用,還包含可運行的代碼,為讀者展示如何在實際中解決問題。
為了給讀者提供一種互動式的學習體驗,本書不但提供免費的教學視頻和討論區,而且提供可運行的Jupyter記事本文件,充分利用Jupyter記事本能將文字、代碼、公式和圖像統一起來的優勢。這樣不僅直接將數學公式對應成實際代碼,而且可以修改代碼、觀察結果並及時獲取經驗,從而帶給讀者全新的、互動式的深度學習的學習體驗。
3、深度學習
本書囊括了數學及相關概念的背景知識,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資訊理論、數值優化以及機器學習中的相關內容。同時,它還介紹了工業界中實踐者用到的深度學習技術,包括深度前饋網路、正則化、優化演算法、卷積網路、序列建模和實踐方法等。
並且調研了諸如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在線推薦系統、生物信息學以及視頻游戲方面的應用。最後,本書還提供了一些研究方向,涵蓋的理論主題包括線性因子模型、自編碼器、表示學習、結構化概率模型、蒙特卡羅方法、配分函數、近似推斷以及深度生成模型。
4、人工智慧(第2版)
本書是作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精心撰寫的一本人工智慧教科書,堪稱「人工智慧的網路全書」。全書涵蓋了人工智慧簡史、搜索方法、知情搜索、博弈中的搜索、人工智慧中的邏輯、知識表示、產生式系統、專家系統、機器學習和神經網路、遺傳演算法、自然語言處理、自動規劃、機器人技術、高級計算機博弈、人工智慧的歷史和未來等主題。
5、Python 神經網路編程
本書將帶領您進行一場妙趣橫生卻又有條不紊的旅行——從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開始,逐步理解神經網路的工作機制。您無需任何超出中學范圍的數學知識,並且本書還給出易於理解的微積分簡介。本書的目標是讓盡可能多的普通讀者理解神經網路。讀者將學習使用Python開發自己的神經網路,訓練它識別手寫數字,甚至可以與專業的神經網路相媲美。
㈨ 傳統圖書館比現代信息化有什麼優勢
一、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區別
數字圖書館是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經脫胎換骨的改變發展起來的,與傳統圖書館的功能、結構、運作方式、服務方式、評價標准、工作重心等多方面存在著差異,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比較。
1.館藏結構的不同
傳統圖書館是以紙質載體為主,其它載體並存,它的復本概念和拒借率等現象不會消失;而數字圖書館則是全部以電子出版物和網上數字信息為對象,它的存儲介質已不限於印刷體,它具有文本、聲、光、圖像、影視等多種媒體,其存儲的載體也相應的有光碟、錄音帶和各種類型的數字化、電子化裝置。它通過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等技術,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檢索手段,向讀者展示各種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信息,而且網路化的信息資源,不存在復本和拒借率的現象。
2.服務方式不同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是以的圖書館為中心被動地為讀者服務,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地區和在一定的時間段里為讀者服務;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是開放型的,是一個分布式的圖書館群體。數字圖書館通過寬頻高速互連的網路,把大量分布在一個地域或一個國家的眾多圖書館或信息資源單位組成聯合體,把不同位置上及不同類型的信息按統一標准加以有效存儲、管理並通過易於使用的方式提供給讀者,超越空間和時間的約束,使讀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網上遠程跨庫獲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資源,達到高度的資源共享。它是以用戶為中心,用戶通過網路終端的方式查找信息,網路可以把大量的網路信息資源帶到用戶的家裡或辦公室里,用戶們可以同時存取許多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它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天24小時為讀者服務。
3.工作重心不同
傳統圖書館是通過采購、編目後進行流通和閱覽為工作重心的;數字圖書館則以信息的收集分析、參考咨詢和網路導航為中心,圖書館員真正成為信息的導航員。數字圖書館可實現異種資料庫之間、服務之間、工作站之間的可互操作性,並正在探索深層語義上的可互操作性。它採用一種聯合式或協調性軟體,從類型相似的數據對象和服務中,取得一致性和連貫性檢索內容。
4.文獻信息載體的壽命不同
傳統圖書館以紙張載體為主,中國素有「紙千壽」之說,迄今為止,沒有哪一種輕便的文獻載體能比紙張更容易長久地保存和保護,只要保管好就能使用上百年時間;而電子載體不僅保存條件苛刻,而且壽命極短,數字化的信息容易受病毒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數據永遠丟失,如果圖書館因經費拮據不能續訂網路資料庫,那圖書館將會一無所有,因為圖書館只不過是購買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許可權。
5.圖書館管理員工作的任務不同
傳統圖書館管理員主要任務是對文獻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保存、,成為社會傳播的角色;而數字圖書館時代的管理員不再只是被動的信息資源管理者,而是成為信息採集者、管理和傳播者,成為利用文獻信息的導航員,由文化工作者轉向工作者。它可以通過網路隨時發布和傳播各種文獻資源的信息,對讀者進行「引導」或「導航」,向讀者提供多種兼容的多媒體遠程數字信息服務。
6.圖書館發展經費的兩極分化
傳統圖書館的發展緩慢,圖書館建設在基本完成以後花費不多;而數字化的圖書館的發展建設的投入很高,具有高資金投入、高技術設備、高消耗的特點,而且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也是高投入的,例如中國國家圖書館的中國數字圖書館試驗計劃和教育部的Calis項目的啟動均已耗資數千萬人民幣。
7.評價圖書館的指標不同
傳統圖書館一般用藏書量的多少作為主要的評價指標。如評價一個高校圖書館要看師生人均有多少冊書、刊,每年又新購多少冊書、刊,或藏有某些大部頭圖書、特色圖書等,這些指標的著眼點都是各館的藏書量。它的特點是:重投入和規模,輕產出和效益。投入和規模等指標,如書刊購置費、設備購置費、館舍、館藏、人員等是量化的,而產出和效益,如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整體效益和效率、人均效益和效率等往往缺少量化指標,要求是模糊的,評價是難以操作的。而現代圖書館是以本館和讀者群所能利用的文獻量、信息量及利用這些文獻、信息所產出的產品的數量、質量和效益來作為評價一個圖書館的指標。它的特點是:重產出和效益,投入和規模的權值降低,被利用的文獻量、信息量及產出產品的數量、質量、經濟效益等都是量化的,評價較易操作。
㈩ 新入行的智能硬體產品經理,應該看哪些書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和結網推薦
以下書籍適合產品經理
01 《產品經理手冊》——哥喬斯
02《結網》——王堅
0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04 «失控»
05《用戶體驗的要素》
06《Don't make me think》
07《學會提問》
08《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聯網產品設計與管理》
09《項目管理之美》:偏重於項目管理
10《掌握需求過程》:偏重於需求挖掘
11《流程管理》 :偏重於項目型團隊產品經理
12《網站設計解構》:偏重於Web產品經理
13《瞬間之美》 :同上
14《GUI設計禁忌》 :偏重於客戶端產品經理
15《About Face 3交互設計精髓》:偏重於客戶端產品經理
16《用戶體驗度量》:有一定用戶群產品的產品經理可以看
17《勝於言傳:網站內容制勝寶典》:資訊類網站產品經理最好看一看
18《Web導航設計》:偏重Web
19《錦綉藍圖》:怎樣規劃令人流連忘返的網站
20《贏在用戶》
21《重來》
22《瞬間之美》
23《濕營銷》
24《世界是平的》
25《三雙鞋》
26《故事的領導力》
27《人月神話》
28《情感化設計》
29《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30《社會心理學》
31《用戶體驗面面觀》
32《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
閱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掌握產品經理對於需求管理、項目管理、團隊協調的相關理論知識。這本書對於產品經理的基本工作有一個很好的概括,閱讀本書可以讓你對產品經理的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閱讀《結網》,閱讀一個資深產品經理關於互聯網產品產品經理職業選擇以及如何創建互聯網產品的相關知識,同時在用戶體驗,產品優化、數據分析、產品運營、項目管理、競爭情報分析等有了一定的認識,《結網》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都是國內產品經理實戰類的書籍,但是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結網》更多的是從大方向去著手,《人人》涉及更多的是日常的工作細節,是一個很好的互補。
閱讀《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認識傳統的產品經理與互聯網產品經理之間的區別,同時可以在產品的優化、營銷、定價、推廣上加深認識。
閱讀《啟示錄》,知道打造好產品的三個基本條件以及如何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的一些工作與產品管理經驗,《啟示錄》注重於產品的管理,流程的優化,項目的管理等知識。
用戶體驗交互設計相關:
閱讀《don』t make me think》,了解了web網頁設計的一些指導原則(別人我等,別讓我想,別讓我煩)和網頁設計如何能更加突出、方便用戶,同時初步接觸了網頁可用性測試的相關知識和原則;
閱讀《用戶體驗要素》,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用戶體驗的基礎概念,同時能讓讀者對用戶體驗領域的關注點能更深入的思考,用戶體驗的優化要從五個層面進行考慮,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這五個層面基本囊括的用戶體驗的所有要素,五個要素也是互聯網產品設計的整體思路,打造一款優秀的互聯網產品,這五個層面的知識都要關聯起來。
閱讀《贏在用戶》,這本書也是對於用戶體驗方面的書籍,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通過閱讀了解了用戶調研的方法和數據處理辦法,在用戶研究方面,這本書能給讀者一個很好的思路和實踐指導。
《交互設計四策略》,這本書也很不錯,讓你懂得如何關注核心功能,簡化設計,設計出更好的用戶體驗的產品;
市場營銷、網路推廣相關理論知識:
閱讀《玩賺你的網站-網站運營手冊》,該書能在網站運營上給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能幫助讀者很好的了解在互聯網上網路搜索(SEO)排名的優化,網站運營推廣的方式,網站運營策劃以及網站運營管理是如何進行的。
閱讀《怎樣賣龍蝦》,這本書能從很多方面啟發我對於產品改進,產品銷售的思維,同時這本書也從用戶出發,以用戶的價值啟發營銷人員對於產品營銷的創新點和思路。
閱讀《啤酒與尿布》,這本書是關於購物籃分析的,對於產品之間關聯性能透徹的分析,同時也在數據分析帶給讀者一些思路,從中可以學到如何從看似無序的數據中找出關聯。
閱讀《怪誕行為學》,這本書關於消費者非理性的行為分析以及大量的案例能讓讀者從各個公司的產品營銷活動中想出相關非理性行為,同時能讓讀者初步的了解如何去分析消費者行為和消費心理。
閱讀《口碑》,在如何利用口碑,如何引爆流行上學到了一些方法論,這本書跟國內一本書非常的相近《正在爆發的互聯網革命》,相似卻並不相同,筆者認為《口碑》的整體戰略的出發點要比《正在爆發的互聯網革命》要高,也就是說,談的問題要更有深度,盡管兩本書都是通過實例來論證互聯網web2.0對生活、工作、產業的影響,實例較多而論點較少,但是若對互聯網不是很了解的同學們可以一讀。建議讀一本就夠了,《口碑》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