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車床切削速度怎麼算
切削速度:V=πDn/1000 (m/min) 式中:V-切削速度。單位;米/分。D-工件直徑,單位:毫米。 n-工件轉速,單位:轉/分。π-圓周率。可取3.14。供參考。
⑵ 切削速度計算公式是什麼
切削速度計算公式為:Vc=πDN/1000。Vc:切削速度,單位m/min;N:刀具轉速,單位r/min;D:銑刀直徑,單位mm。
切削速度受到刀具材料、工件材料、機床部件剛性以及切削液等因素的影響。通常較低的切削速度常用於加工硬質或韌性金屬,屬於強力切削,目的是減少刀具磨損和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較高的切削速度常用於加工軟性材料,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表面加工質量。
機械加工的發展趨勢是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綠色化,切削加工的發展方向是高速切削加工,在發達國家,它正成為切削加工的主流。
50年來,切削技術的極大進步說明了這一點:切削速度高達8000mm/min,材料切除率達150~1500cm3/min,超硬刀具材料硬度達3000~8000HV,強度達1000Mpa,加工精度從10um到0.1um。干(准)切削日益廣泛應用。
隨切削速度提高,切削力降低大致為25~30%以上;切削溫度增加逐步緩慢;加工表面粗糙度降低1~2級;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
技術現狀
高速切削技術在中國國內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陶瓷刀具高速切削淬硬鋼並在生產中應用,其後引起對高速切削加工的普遍關注,截至2012年5月,主要還是以高速鋼、硬質合金刀具為主,硬質合金刀具切削速度≤100~200m/min,高速鋼刀具在40m/min以內。
但在汽車、模具、航空和工程機械製造業進口了一大批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中國國內也生產了一批數控機床,隨著高速切削的深入研究,這些行業有的已逐步應用高速切削加工技術,並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⑶ 普通車床切削速度如何確定
普通車床:切削速度是一個恆定值,就是主軸固定的每分鍾多少轉,進給量也是一個恆定值,和轉速相關連的有一個切削速度,即3.14×工件直徑×轉速/1000。
普通45鋼粗加工可以用60-80米/分,精車100-120米/分。
數控車床:公式h=fxf/(8rcx1000)。 h:理論已知加工表面粗糙度。f:進給量。rc:刀尖圓弧半徑。按照試用的刀片上的給定的切削參數設定上下微調。
⑷ 車床加工工件時如何確定切削量和進給速度
主要是看材料的硬度
,如果是
45號鋼
27Minsn
不銹鋼的
一般是看工件的外圓來選擇轉速
,大概是
30-120直徑的
轉速在320-630之間
,走刀為0.30-0.60不等,具體的可以請教一下
你附近的老師傅
,或者觀摩一下他們怎麼加工
.一般吃刀量看床子而定,如果小床子但是有勁,為了生產效率吃刀量在5mm-8mm之間,如果是三零床子吃刀可以在5mm-15mm之間.
還有就是工件熱處理後
HB240-320
為常見的硬度,
同等外圓時間
轉速
走刀可以不變,但是吃刀量應該在3mm-5mm之間.
⑸ 怎樣決定數控車床編程的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指令速度(F指代碼)*切削進給倍率(%)
比如加工程序中給的G01X2.0F100.0;進給倍率為80%,那麼實際進給速度為100mm/min*80%=80mm/min
⑹ 數控車床中,切削速度與進給速度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數控車床中,切削速度與進給速度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切削參數包括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切削深度三個要素,即切削運動參數的個數。
主運動的線速度稱為切削速度,單位為米/分鍾。其計算公式為:切削速度=(3.14x待加工工件表面直徑(毫米)×工件每分鍾轉數)除以1000
進給量:指工件每轉一圈,刀具沿進給方向移動的距離(也稱進給速度)。單位是(毫米/轉)。
切削深度:被加工表面與被加工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單位毫米的計算公式為:切削深度(毫米)=機加工面(毫米)=減去機加工面(毫米)除以2(即每次刀具數量)。
例如:在車床上取直徑為100毫米的軸,選擇車床主軸轉速300,請問此時切削速度是多少?
切削速度=(3.14x100x300)/1000=94.2m/min。
計算進給量和切削進給量的公式vf=n*f
vf=進給速度(mm/min)
N=轉速
F=切削進給量(mm/rev)
切割線速度公式:V=Pi dn/1000
N=轉速
d=mm(切割直徑)
V=m/min
π=3.14
進給-粗糙度越大,進給效率越高,刀具磨損越小。因此,進給一般是定型的,進給是根據所需的粗糙度定型的。
(6)機床切削速度怎麼看擴展閱讀:
決定進給速度和切削進給量的因素:
1、刀具材料。刀具材料不同,允許的最高切削速度也不同。高速鋼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不到50m/min,碳化物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達100m/min以上,陶瓷刀具的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高達1000m/min。
2、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硬度高低會影響刀具切削速度,同一刀具加工硬材料時切削速度應降低,而加工較軟材料時,切削速度可以提高。
3、刀具壽命。刀具使用時間(壽命)要求長,則應採用較低的切削速度。反之,可採用較高的切削速度。
4、切削深度與進刀量。切削深度與進刀量大,切削抗力也大,切削熱會增加,故切削速度應降低。
⑺ 數控切削轉速和進給速度怎樣算
切削轉速Vc計算,可以給定恆線速,即使用G96 Sxx,公式Vc=πDn/1000 得出是米/分鍾。
進給速度G98 F 100 單位是mm/min (表示每分鍾進給100mm),G99 F0.02 單位是mm/n (表示主軸每轉一轉,相關軸進給0.02)。
⑻ 如何確定立式銑床的切削速度的呢
立式銑床在銑削過程中,如果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切除較多的金屬,就有較高的生產率。顯然,增大背吃刀量、銑削速度和進給量,都能增加金屬切除量。但是,影響刀具壽命最顯著的因素是銑削速度,其次是進給量,而背吃刀量對刀具影響最小。為了保證合理的刀具壽命,應當優先採用較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選擇較大的進給量,最後才是根據刀具的壽命要求選擇合適的銑削速度。立式銑床選擇背吃刀量。在銑削加工中,一般根據工件切削層的尺寸來選擇銑刀。例如,用面銑刀銑削平面時,銑刀直徑一般應大於切削層寬度。若用圓柱銑刀銑削平面時,銑刀長度一般應大於切削層寬度。當加工餘量不大時,應盡量一次進給銑去全部加工餘量。只有當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時,才分粗銑和精銑兩步進行。
立式銑床選擇進給量。應視粗、精加工要求分別選擇進給量。粗加工時,影響進給量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X5032升降台銑床進給量主要根據銑床進給機構的強度、刀柄剛度、刀齒強度以及機床夾具工件系統的剛度來確定。在強度和剛度許可的情況下,進給量應盡量選取得大一些。
立式銑床選擇進給速度。在背吃刀量ap與每齒進給量fz確定後,可在保證合理的銑刀壽命的前提下確定銑削速度。粗銑時,確定銑削速度必須考慮到機床的允許功率。如果超過允許功率,則應適當降低銑削速度。
立式銑床精銑時,一方面應考慮合理的銑削速度,以抑制積屑瘤的產生,提高表面的質量;另一方面,由於刀尖磨損往往會影響加工精度,因此應選擇耐磨性較好的刀具材料,並應盡可能使之在最佳的銑削速度范圍內。
⑼ 切削速度的高低如何確定
樓主,你的這個問題很大啊!想要靠一兩種資料就能查詢所有刀具的切削速度和進給是不可能的. 各種不同的刀具刀片都不同的切削速度;同種材質刀片的不同型號(斷屑槽型等不同)切削速度也不同;同種材質同種型號的刀片在切削不同材質的工件時,切削速度和進給也不一樣;同種材質同種型號的刀片在不同的切削餘量時,切削速度和進給也不一樣. 切削參數的設定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要經驗與理論相結合. 舉個例子來說,某種刀片在加工某種材料的工件時,如果是嚴重斷續切削,線速度只有100米,而在表面質量很好時,線速度則可高達380米;再舉個例子,加工某種鋁合金零件,普通高速鋼鉸刀的線速度可能只有幾十米,硬質合金鉸刀可達100米以上,而PCD鉸刀則可高達300-600米,甚至更高. 這個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精通的,慢慢來,不要急.你可以先找些刀具樣本參考和學習.也可以經常到社區的刀具版塊去看看,那裡有很多講解這類問題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