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控車床中的G76是什麼意思
螺紋切削復合循環(G76),指令格式 G76 Pm r a QΔ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Δd Ff 。指令功能:該螺紋切削循環的工藝性比較合理,編程效率較高。
Δdmin表示最小切削深度,當切削深度Δdn小於Δdmin,則取Δdmin作為切削深度; X表示D點的X坐標值; U表示由A點至D點的增量坐標值; Z表示D點Z坐標值; W表示由C點至D點的增量坐標值; i表示錐螺紋的半徑差; k表示螺紋高度(X方向半徑值); d表示精加工餘量; F表示螺紋導程。
指令說明: m表示精加工重復次數; r表示斜向退刀量單位數(0.01~9.9f,以0.1f為一單位,用00~99兩位數字指定); a表示刀尖角度; Δd 表示第一次粗切深(半徑值); 切削深度遞減公式計算 d2 = Δd; d3 = Δd; dn = Δd; 每次粗切深:Δdn=Δd-Δd。
Ⅱ 數控車床G76螺紋循環指令 具體的格式 包括每個數據是不是半徑值 一定要是具體的!
G76是螺紋復合循環指令:(用此指令要知道螺距、刀尖角度、螺紋加工長度)
G76 P(m)(r)(a) Q(△dmin) R(d);
G76 X(U)_ Z(W)_ R(i) P(k) Q(△d) F(I) ;
X:螺紋終點X 軸絕對坐標(單位:mm);
U:螺紋終點與起點X 軸絕對坐標的差值(單位:mm);
Z:螺紋終點Z 軸的絕對坐標值(單位:mm);
W:螺紋終點與起點Z 軸絕對坐標的差值(單位:mm);
m:螺紋精車次數00~99 (單位:次) ,必須輸入2 位數。m 指令值執行後保持有效,並把系統參數P'27 的值修改為m。未輸入m 時,以系統參數P'27的值作為精車次數。螺紋精車時沿編程螺紋軌跡切削,第一次精車切削量為d ,其後的精車切削量為0,用於消除切削時機械應力(俗稱讓刀)造成的欠切,提高螺紋精度和表面質量;
r:螺紋退尾寬度00~99(單位:0.1×L,L 為螺紋螺距),必須輸入2 位數。r 指令值執行後保持有效,並把系統參數P'28的值修改為r。未輸入r 時,以系統參數P'28 的值作為螺紋退尾寬度。螺紋退尾功能可實現無退刀槽的螺紋加工,系統參數P'28 定義的螺紋退尾寬度對G92 指令也有效;
a:刀尖角度,取值:00、29、30、55、60、80,單位:度(°),必須輸入2 位數。a指令值執行後保持有效,並把系統參數P'29 的值修改為a。未輸入a 時,以系統參數P'29的值作為螺紋牙的角度。
△dmin:螺紋粗車時的最小切削量(單位:0.001mm,無符號,半徑值)。當( n - n −1)×△
d<△dmin時,以△dmin作為本次粗車的切削量,即:本次螺紋切深為( n −1×△d+△dmin)。
設置△dmin 是為了避免由於螺紋粗車切削量遞減造成粗車切削量過小、粗車次數過多。Q(△dmin)執行後,指令值△dmin 保持有效,並把系統參數P'30的值修改為△dmin(單位:0.001 mm)。未輸入Q(△dmin)時,以系統參數P'30的值作為最小切削量;
d:螺紋精車的切削量,R(d)執行後,指令值d 保持有效,並把系統參數P'31的值修改。未輸入R(d)時,以系統參數P'31 的值作為螺紋精車切削量;
i:螺紋錐度,螺紋起點與螺紋終點X 軸絕對坐標的差值(單位:mm,半徑值)。未輸入i 時,系統按i=0(直螺紋)處理;
k:螺紋牙高,螺紋總切削深度(單位:0.001mm,半徑值、無符號)。未輸入k 時,系統報警;
△d:第一次螺紋切削深度(單位:0.001mm,半徑值、無符號)。未輸入△d 時,系統報警;
F:公制螺紋螺距。
F 指令值執行後保持有效,加工公制螺紋可以省略輸入F(I),系統以當前保持的公制螺紋螺距作為F值;
I:英制螺紋每英寸的螺紋牙數。I 指令值執行後不保持,每個加工英制螺紋的程序段都必須輸入。
Ⅲ 數控車床G76車牙怎麼不停啊
不是,主要是你那個G76你看看那個裡面的地址的單位是什麼,如果是mm話,你當成了微米,用微米編程。,肯定會切沒了。
Ⅳ G76車螺紋為什麼機床不走循環
可能還是你的程序。精加工餘量要用MM為單位編程。
Ⅳ 數控車床加工螺紋不良現象及解決方法是什麼
螺紋產品種類很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螺栓、螺桿、絲杠、螺釘、螺母和堵頭等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螺紋按用途可分為聯接螺紋和傳動螺紋,按牙型可分為三角形、矩形、圓形、梯形和鋸齒形螺紋。螺紋產品的加工方法很多,螺栓螺桿等外螺紋大多用車削方法加工,對於螺紋直徑不大的螺桿,量產時採用滾絲或搓絲可提高加工效率。內螺紋加工一般用絲錐攻絲,尺寸較大的內螺紋可以用車床車螺紋。
隨著機加工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在工廠里已普遍使用,用數控車床車螺紋是螺紋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過程序控制既可以加工普通螺紋,也可以加工形狀復雜的異形螺紋。用數控車床加工出來的螺紋精度高,產品的一致性高、加工速度快、表面質量好且調試方便。車螺紋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缺陷,既有機床和設備的原因,也有刀具和操作人員等因素的影響。現從以下幾方面分析螺紋加工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及相對應的措施。
1、外螺紋端面或內螺紋孔口處毛刺較大
在車削螺栓、螺桿等外螺紋時,通常將棒料外徑車削至螺紋大徑,然後端面倒角。如果不倒角,螺紋起頭處易外翻,有較大的毛刺產生。這樣的毛刺易刺手,既不利於加工操作,也會影響測量和後面的裝配。倒角的大小也會影響去除毛刺的效果。倒角大時,影響螺紋的美觀和螺紋的有效長度;倒角小時,會出現毛刺,車削外螺紋倒角大小一般為螺紋螺距的大小為宜,例如,加工M10螺桿時,由於M10標准螺距為1.5mm,所以倒角大小為C1.5較為合適。內螺紋的倒角至螺紋大徑,如加工M10螺紋孔,先用φ8.5鑽頭鑽好螺紋底孔,再用比鑽底孔直徑大兩個螺距約φ14的鑽頭倒角。倒角後加工螺紋,螺紋起頭處不再會有毛刺產生。
2、螺紋有亂牙、亂扣現象
普通車床車削螺紋,會根據螺紋的螺距(導程)掛輪,進刀時主軸正轉,退刀時主軸反轉,主軸與刀具間必須保持嚴格的運動關系,即主軸帶動工件每轉一圈,刀具應均勻地移動一個恆定的距離,這個恆定的距離為螺紋的螺距(或導程)。這樣每次進刀點相同而不會出現亂牙現象。
數控車床加工螺紋時不需要反轉退刀,不會出現亂牙的原因是在數控車床的主軸上安裝有光電編碼器。帶著工件一起轉動著的主軸,其運動狀態由一根同步帶傳送到主軸編碼器,主軸編碼器檢測到主軸的轉速後,會將信息反饋到機床數控系統中,數控系統再根據程序編制的螺距(導程)大小,發出指令嚴格控制主軸每轉一圈,刀具移動一個螺距(導程)的距離,且保證每次進刀點的位置,即便主軸轉速較快,仍可以輕松找到每次進刀點,使加工螺紋時不會出現亂牙現象。
用數控車床加工螺紋時,有時會出現亂牙或爛牙等不良現象,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1)光電編碼器損壞。光電編碼器一般安裝在車床主軸的末端,只要打開車床主軸箱側面防護罩,即可更換編碼器。(2)同步帶齒磨損嚴重。同步帶磨損,會使編碼器和主軸傳動不成定比,影響主軸轉速和刀具間形成的螺距(導程)關系而造成車削亂牙。同步帶屬於易損品,它是連接編碼器和主軸的傳動件,拆卸和安裝都很方便。(3)數控車床主軸軸向竄動,存在間隙。只要調整軸向絲杠螺母里的間隙即可。如果間隙較小,可以用系統間隙自動補償功能修改參數來補償;如果間隙過大,維修較麻煩,必須將絲杠螺母拆卸下來,根據竄動量在螺母里加相應厚度的墊片。(4)操作者編制的程序存在問題。編製程序時主要是把定位點確定好。數控車削螺紋在編制分層加工時,注意每次軸向定位點保持一致,可有效避免亂牙。
每次退刀時,也要注意徑向退刀距離,如果退刀時直徑大小不變,仍按原直徑退出或距離過小,這時刀尖就會將加工過的牙型破壞或牙尖車平,造成廢品。特別是初學者加工螺紋,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
由於車螺紋需要多次分刀進行,因此Z軸每次定位必須相同,否則加工會出現亂牙。而現在大多系統有復合循環指令,只要定位點確定後,以後每次分層加工不必重新設置。單一車削循環指令G92和G76車螺紋就屬於這樣的准備功能指令。
3、螺紋加工開始段及結束段螺距不穩現象
螺紋加工每次定位點必須相同,不論是G32代碼的定位點由編程人員設定,還是復合指令G92由機床系統內部參數值保證。螺紋加工階段必須要保證主軸帶動工件每轉一圈,車刀走一個螺距,可使加工出的零件產品不爛牙,不亂牙。但在螺紋加工的起始段,由於轉速和車刀移動速度較快,在車刀到達工件表面時,還未來得及保證主軸轉速與車刀移動的定值(螺距或導程),往往會出現螺紋開始階段的螺距不太穩定,螺距大都偏小,裝配時螺母很難旋入。螺紋加工即將結束時,主軸轉速及刀具移動速度會降低,這時也會出現螺距不穩現象。為了在加工中克服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每次編程時,將開始車削時的Z值距離設定長些,把加工不穩定階段用於刀具空走,待穩定後才開始車削。如上面的程序中,Z值可以設置到工件右端面5mm甚至更長點的距離。對於結束段,螺紋結構中往往有退刀槽,螺紋螺距不穩定階段在退刀槽內,這種結構很好地解決結束段螺距不穩現象。
4、扎刀
扎刀現象在車加工中經常遇到,這與車刀的安裝高度和刃磨角度有很大關系。螺紋加工車刀安裝過高,則切削深度達到一定數值時,車刀的後刀面頂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頂彎。車刀安裝的過低,則切屑不易排出,車刀徑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橫向進絲杠與螺母間隙過大,使吃刀深度不斷自動趨向加深,從而把工件抬起,甚至引起崩刃。工件裝夾不牢固使其本身的剛性不能承受車削時的切削力,因而產生過大的撓度,改變了車刀與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形成切削深度突增。刀具刃磨前角過大及刀具磨損也會出現扎刀現象。避免扎刀的方法大致有:
(1)及時調整車刀高度,使其刀尖與工件的軸線等高,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尾座頂針來對刀,在粗車和半精車時,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要高出被加工件直徑的1/100左右;
(2)及時刃磨並減小螺紋車刀前角,維修調整或自動補償減小X軸絲桿間隙,也是避免扎刀現象的常用做法;
(3)加工螺紋時不要選擇背吃刀量和切削速度太大,要根據螺紋螺距(導程)大小和工件剛性選擇合理的切削用量。
5、牙型不準確
有時加工的螺紋牙型會出現變形,這種變形主要表現為牙尖角偏大或偏小,或是牙型形不對稱,出現了向一邊偏斜。造成牙型不準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刀具刃磨角度偏差較大。普通三角螺紋刀尖角為60°,梯形螺紋刀尖角為30°,刃磨時要用刀具角度樣板測量,如果沒達到角度要求,需要重新刃磨。精度要求高的車刀,可以在工具磨床上刃磨角度。
(2)車刀安裝不正確。螺紋左右兩刃的中心線在對刀時應該垂直於車床主軸軸線,也就是說刀具的主偏角與副偏角相等,都為60°。如果在安裝刀具時,刀具的中心線與軸線不垂直,加工出來的螺紋牙將歪向一邊,使螺紋通規通過不了,若再往下加工,螺紋牙形會偏薄,影響螺紋產品的強度。所以在安裝螺紋刀具時,一定要用螺紋靠板或採用百分表來找正。先擰刀架上用於固定刀具的一個螺栓,稍微用點力,調整好刀具角度後再擰刀架上另一個螺栓,看刀具的角度,兩個螺栓擰的時候交錯進行,不至於在擰緊時刀具發生轉動。
(3)刀具磨損。機加工刀具材質大都是硬質合金,螺紋車刀也不例外,這是因為硬質合金刀具具有硬度高、耐磨、高強度和很好的韌性。要根據不同的加工條件,調整好合適的切削用量,刀具耐用度就會增加。但是任何刀具在長時間使用後,都會產生磨損。尤其螺紋車刀較尖,磨損更快,加工出來的螺紋尺寸會發生改變,這時應及時將刀具卸下來重磨或更換新的刀具。
6、螺紋表面質量較差
造成螺紋表面質量差,表面粗糙度數值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刀柄或工件較細。刀柄伸出較長,刀柄或工件又較細,兩者剛性差,倘若切削用量選擇又過大,切削時勢必會產生震動,從而使加工的螺紋表面產生震刀紋,表面質量很差。或高速切削螺紋時切削厚度太小或切屑向傾斜方向排出,拉毛已加工牙側表面,造成螺紋表面粗糙度數值較大。因此,應盡量增大刀柄的截面,減小刀柄伸出長度。選擇合適的切削用量對表面質量的影響很大。
(2)車刀切削刃磨的角度有問題,徑向前角過大。
若徑向前角大,又或中滑板絲杠螺母有大的間隙,易產生扎刀,從而產生震刀紋。解決的措施就是減小車刀的徑向前角。高速鋼切削螺紋時,最後一刀的切屑厚度一般要大於0.1mm,並使切屑沿垂直軸線方向排出,不破壞已加工表面質量。
(3)螺紋車刀刀尖會產生積屑瘤。積屑瘤隨著加工的進行不斷生成、長大和脫落。同時,由於部分積屑瘤碎屑嵌在工件表面上,在工件表面上形成硬質點,這些情況都將嚴重影響螺紋表面粗糙度。避免產生積屑瘤的常用方法是增大或減小切削速度,刀具刃磨時適當增大後角和刃傾角,並且根據材質選擇正確的切削液。
在加工螺紋過程中出現產品不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上述機床、設備、刀具和操作人員等因素影響外,還有其他等綜合因素作用使然。所以排除不良產生的故障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過各種檢測與診斷手段,並輔以工作中的經驗,找出具體的影響因素,採取合理而有效的解決辦法。
Ⅵ 數控車床螺紋復合循環編程實例G76
G76 P(m)(r)(a)Q(Δmin)R(d);
G76 X(U)Z(W)R(i)P(k)Q(Δd)F;
式中第一項:m為精加工次數,可在1至99之間任取,主要視螺距大小而定,3mm螺距可取03
也就是精加工3次,r是螺紋的倒角量,這里指的倒角是指螺紋退尾時走斜線退出,一般螺紋無此必要,所以可取00,a為刀尖角,常用的有60、55、30、29,你這個就是60,Δmin為最小切削深度,千進位,也就是說1mm要寫成1000,假設我們這里最小切削深度用0.05mm,那就是50,(最小切削深度越小,車螺紋走刀次數將越多,但過大刀具易磨損),d為精加工餘量,也是千進位,螺距3mm留餘量0.2mm,寫成200,
所以第一個指令就可寫成:G76 P030060 Q50 R200;
式中第二項:X(U)Z(W)這是螺紋終點坐標,也是螺紋的底徑,U W相對坐標就不要用了,單邊深度可用0.54X螺距,經計算為X20.76,Z就是螺紋的長度,即Z-20,i為螺紋部份的半徑差,這是用來車削錐度螺紋的,直螺紋=0也可省略不寫,k為螺紋的高度,半徑值,可以用0.54X螺距得到,這里就是1.62mm,也是千進位,所以要用1620,Δd為第一次的切削深度,半徑值,3mm螺距第一刀切深0.3mm至0.4mm應該沒問題,第一次切得越深,加工次數越少,反之刀具易磨損,這個也是千進位,我們取中間值0.35mm,要寫成350,F為螺距或導程,單頭螺紋螺距等於導程,這里是F3,所以第二項就可以寫成:
G76 X20.76 Z-20 R0 P1620 Q350 F3;
如果此時外徑已經車好,那就換螺紋車刀:
T0202;
G00 X27 Z6;刀具離開工件外徑3mm,距端面二個螺距。
G76 P030060 Q50 R200;
G76 X20.76 Z-20 R0 P1620 Q350 F3;
G00 X100 Z100;
M30;
Ⅶ 為什麼我用數控用G76指令車螺紋,一直車個不停 問題補充:加工20×1.5內孔圓柱螺紋!!我編的
朋友 無意間看到你的問題 我大概給你回答下:G76是螺紋循環,它要求輸入第一刀吃刀量,然後系統自動計算出下一刀吃刀量,G76無法執行跳躍加工命令,它只會從老老實實從第一刀加工到最後一刀。建議用G78或G92螺紋循環,它的優點是可以執行跳躍命令。例如:你螺紋加工完,發現需要再切一刀,你就可以直接跳躍刀最後一刀就OK,用G76它只會從頭切到尾。
Ⅷ G76車錐螺紋為什麼車不出來,有沒有具體程序
你這個問題有點寬泛,1.車不出來時,機床有報警沒有,報警內容是什麼,根據內容來處理。有時候是機床沒有或者關閉的G76的功能,有時候是你的格式不對。2.如果沒有報警,你空跑時,機床有這個動作沒有,如果有這個動作,只是螺紋的螺距不對,那你要核對一下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