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縫鋼管超聲波無損檢測方法
你說的應該是內外徑之比小於80%的圓周方向的橫波檢測。懷疑上面寫法有誤,請核對。
不能小於80%是由於根據波形的反射和折射用畫圖的方法可以發現不能掃差整個圓周面,可以自行畫圖計算相關數據或參考相應書籍。
對於小於80%的,很難檢測,即使檢測也檢測不全,存在漏檢現象。
如果項檢測的話,還可以通過計算機層析掃描(工業CT)+表面探傷的方式輔助分析。
如有幫助
請採納!
㈡ 超聲探傷的收發一體的單探頭,是發射一個波在接收後再發射第二次嗎那單探頭的收發頻率(速度)有多高
超聲波探傷中收發一體的單探頭是發射一個波接收後再發射接收第二次,你所謂的收發頻率(速度)專業叫法是「重復頻率」。每秒內由脈沖發生器激勵探頭晶片的脈沖次數稱為(超聲發射)重復頻率。現在分兩種儀器介紹一下重復頻率
1.攜帶型手動探傷儀:一般攜帶型儀器的重復頻率調整范圍:(10~1000)Hz,一般設置(30~100)Hz為宜。當探傷掃查工件的速度較快時,需要選用較高的重復頻率,以防止缺陷漏檢;掃查速度較慢時,設置較低的發射重復頻率可以降低儀器功耗。
2.自動化超聲波探傷儀器:重復頻率范圍250Hz~5KHz(特別高速情況下重復頻率也許會更高),重復頻率只要能保證每次掃查時人工缺陷不漏檢即可。
至於你說的重復頻率300次/秒(Hz),對於手動探傷應該不低了,對於自動探傷那算低的。
㈢ 什麼情況下超聲波探傷出現漏檢
問題太抽象簡單說幾面:選擇合適探、儀器、檢測靈敏度保證檢測掃查區域覆蓋向角度掃查必要選用種同規格型號探進行掃查般情況需按照具體檢測標准進行檢測員自身技能水平
㈣ 超聲波檢測混凝土缺陷實測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對於既有混凝土構件,由於施工質量問題或者後期荷載過大等問題,可能會造成混凝土內部存在一些缺陷,嚴重影響著結構的安全與耐久性。下面就其超聲波檢測混凝土內部缺陷的主要注意事項進行簡要論述。
一、檢測范圍
超聲波檢測混凝土內部缺陷的檢測主要為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和一般構築物中混凝土結構的現場檢測,不適用於輕骨料混凝土結構的現場檢測。
二、 檢測內容
混凝土內部孔洞或不密實
三、檢測標准
《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准》GB/T50784-2013
四、儀器的操作
檢測混凝土內部缺陷可採用混凝土超聲波檢測儀,也可以採用雷達等,本次主要介紹超聲波的檢測方法的注意事項。
(1) 對懷疑存在內部缺陷的構件或區域宜進行全數檢測,當不具備全數檢測條件時,可根據約定抽樣原則選擇下列構件或部位進行檢測例如重要的構件或部位和外觀缺陷嚴重的構件或部位;
(2)混凝土構件內部缺陷宜採用超聲法進行雙面對測,當僅有一個可測面時,可採用沖擊回波法和電磁波反射法進行檢測對於判別困難的區域應進行鑽芯驗證或剔鑿驗證;
(3)應根據檢測要求和現場操作條件,確定缺陷測試部位(簡稱測位);
(4 )測位混凝土表面應清潔、平整,必要時可用砂輪磨平或用高強度快凝砂漿磨平;磨平砂漿應與待測混凝土良好粘結;
(5)在滿足首波幅度測讀精度的條件下,應選擇高頻率的換能器;
(6)換能器應通過耦合劑與混凝土測試表面保持緊密結合,耦合層內不應夾雜泥沙或空氣;
(7 )檢測應避免超聲傳播路徑與內部鋼筋軸線平行,當無法避免時,應使測線與該鋼筋的最小距離不小於超聲測距的1/6;
(8)應根據測距大小和混凝土外觀質量,設置儀器發射電壓采樣頻率等參數, 檢測同一測位時,儀器參數宜保持不變;
(9)應讀取記錄時、波幅和主頻值,必要時存取波形;
(10)超聲波檢測混凝土構件內部不密實區可按本標准附錄D的有關規定進行;
(11)超聲法檢測混凝土構件裂縫深度可按本標准附錄E的有關規定進行;
(12)混凝土構件內部缺陷檢測應提供有關測位的選擇方式、位置、外觀質量描述以及缺陷的性質和分布特徵等信息;
超聲波檢測混凝土因其無損特點被廣泛應用,在檢測前應注意注意事項,避免檢測數據的不準確或無效。
㈤ 超聲波探傷儀和探頭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超聲波探傷儀核心組成部分主要技術指標說明:
1、靈敏度
超聲波探傷中靈敏度一般是指整個探傷系統(儀器和探頭)發現最小缺陷的能力。發現缺陷愈小,靈敏度就愈高。
儀器的探頭的靈敏度常用靈敏度餘量來衡量。靈敏度餘量是指儀器最大輸出時(增益、發射強度最大,衰減和抑制為0),使規定反射體回波達基準高所需衰減的衰減總量。靈敏度餘量大,說明儀器與探頭的靈敏度高。靈敏度餘量與儀器和探頭的綜合性能有關,因此又叫儀器與探頭的綜合靈敏度。
2、盲區與始脈沖寬度
盲區是指從探測面到能夠發現缺陷的最小距離。盲區內的缺陷一概不能發現。
始脈沖寬度是指在一定的靈敏度下,屏幕上高度超過垂直幅度20%時的始脈沖延續長度。始脈沖寬度與靈敏度有關,靈敏度高,始脈沖寬度大。
3、分辨力
儀器與探頭的分辨力是指在屏幕上區分相鄰兩缺陷的能力。能區分的相鄰兩缺陷的距離愈小,分辨力就愈高。
4、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屏幕上有用的最小缺陷信號幅度與無用的雜訊雜波幅度之比。信噪比高,雜波少,對探傷有利。信噪比太低,容易引起漏檢或誤判,嚴重時甚至無法進行探傷。
㈥ 相控陣超聲波探傷比普通超聲波有哪些優點
超聲波相控陣和常規超聲波檢測得原理相似,都是基於脈沖反射法的原理。所以常規超聲波檢測擁有的優點,相控陣也擁有。
如果相控陣和常規超聲波擁有的優點相同,那沒必要發展相控陣。所以相控陣相對常規超聲波優點還是蠻多的。
(1)相控陣採用S掃,即同時可以擁有許多角度的超聲波,就相當於擁有多種角度的探頭同時工作,所以相控陣無需鋸齒掃查,只要沿著焊縫挪動探頭即可,檢測效率更高。適用於自動化生產,和批量生產。
(2)相控陣可以擁有聚焦功能,而常規超聲波一般沒有(除了聚焦探頭外),所以相控陣檢測的靈敏度和解析度都比常規超聲檢測高。
(3)相控陣檢測可以同時擁有B掃、D掃、S掃和C掃描,可以通過建模,建立一個三維立體圖形,缺陷顯示非常直觀,哪怕不懂NDT的人都能看明白,而常規超聲波只能通過波形來分辨缺陷。
(4)超聲相控陣可以檢測復雜工件,比如可以檢測渦輪葉片的葉根,常規超聲波檢測因為探頭聲束角度單一,存在很大的盲區,造成漏檢。而相控陣可以快速,直觀的檢測。
㈦ 磁粉探傷如何防止漏檢和誤判
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可減少漏檢和誤判:
一、不適當的表面狀況
工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殘留噴塗層及其他一些表面污染物常常會吸附磁粉,進而擾亂信號,削弱或掩蓋一些相關顯示。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飛機發動機的零部件如齒輪、低壓 渦輪軸等,由於其工作環境需要充分潤滑,送檢工件表面常常殘留有 油污。在比如飛機發動機零件在場內進行焊接、手工打磨維修後,需要進行磁粉檢測,焊縫區域的表面常殘留有金屬鱗片。還有一些等離子噴塗工件,磁粉檢測之前需要機械或化學去除噴塗層,實際的生產 中常有塗層去除不徹底的現象。這些油污、鱗片、碎屑、殘留等離子 噴塗層等會嚴重干擾或影響評估。因此,進行磁粉檢測之前,需要嚴格清潔工件,徹底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金屬碎屑、殘留塗層等。一 個清潔、光滑的表面是獲得可靠檢測結果的先決條件。這一點看似簡 單,但常常被忽視。
二、工件幾何形狀及界面的變化
工件幾何形狀及界面的變化,這是磁粉檢測中最普遍的導致非相關顯示的因素。如結構件中的內部鍵槽、近表面螺紋孔、相鄰兩孔之 間的空隙等,都能導致一些漏磁從而產生典型的非相關顯示。在對飛 機發動機零部件如帶有尖銳轉角的零件、或是螺栓的螺紋等等進行磁粉檢測時,這種情況常常會出現。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由於幾何形狀突變及界面變化產生的非相關顯示與疲勞裂 紋顯示有時是很難區分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是逐步降低磁化電流,從而減小相似部分的非相關顯示的尺寸。如果這種顯示只是稍稍降低或者沒有改變,則基本可以判定為裂紋。
三、過高的磁化電流
過高的磁化電流可導致工件的邊緣、轉角及工件末端等部位存在漏磁場。這種現象在縱向磁化當中比較多見。特別是當檢測一些具有陡峭界面的變化的工件的交界線處。通常過高的磁化電流可導致很強的非相關顯示,而這極有可能掩蓋住一些疲勞裂紋而導致漏檢。此時最好選擇退磁,而後選擇合適的磁化電流重新進行檢測。特別是一些
具有不同直徑的工件中,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分段檢測,並選擇電流從低到高的磁化原則.
四、磁跡引起的非相關顯示
當兩個被磁化過的工件摩擦在一起的時候,接觸面會產生局部的不同極性從而產生非相關顯示。這種顯示的位置和形狀與通常所期望的相識有很大的區別。當你遇到一些難以解釋的顯示時,不妨試著去退磁,然後重新測試,如果之前的顯示消失,則可判定是磁跡的影響。
五、磁導率變化引起的非相關顯示
由於溫度的影響,焊接件的熱影響區存在局部的磁導率變化。再比如兩種成分不同的金屬焊接在一起,如電子束焊接件,在磁粉檢測時可發現一條狹長的沿著熔化線的非相關顯示,這都是因為磁導率變化引起的。對於飛機發動機零部件帶有電子束焊縫、激光焊縫及超聲波焊縫等狹窄焊縫時,要特別小心區分其相關與非相關顯示。
六、剩磁及外在場引起的非相關顯示
當我們用刺針或者磁軛檢測工件或者焊縫時,在其接觸面常留有剩餘磁極,當換個方位檢測該位置時,常被一些特殊形狀的顯示所迷惑。此時最有效的評估技術是先退磁而後重新進行檢測。
七、金相組織引起的非相關顯示
金相組織的改變也會引起非相關顯示。例如焊接件熱影響區,因為金相組織不同,從而導致磁導率的變化,進而產生非相關顯示,這在前面已經提到。其他金相組織的改變還包括回火組織、脫碳、冷成形等引起的塑性變形、粗晶粒組織的晶界線、鍛造成形線等。他們多數只有強磁場中才能被檢測到。
㈧ 為什麼超聲波探傷焊縫表面缺陷很難發現
超聲檢測 Ultrasonic Testing(縮寫 UT)首先要明白工作原理 一般在均勻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將造成材料的不連續,這種不連續往往又造成聲阻抗的不一致,由反射定理我們知道,超聲波在兩種不同聲阻抗的介質的交界面上將會發生反射,反射回來的能量的大小與交界面兩邊介質聲阻抗的差異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關。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的
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在不同質界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如遇到缺陷,缺陷的尺寸等於或大於超聲波波長時,則超聲波在缺陷上反射回來,探傷儀可將反射波顯示出來;如缺陷的尺寸甚至小於波長時,聲波將繞過缺陷而不能反射
超聲探傷時探頭是在鋼板表面進行滑動 聲波是有一定角度的向下傳播 如果你的焊道高出鋼板的基本平面時 超聲波根本就無法檢測到那裡
想要檢測到 就要用U型低探頭在焊道上面滑動 這樣就能探測出你高出鋼板表面的那部分了 注意焊道表面一定要光滑
㈨ 簡述使用超聲波探傷判斷金屬內部裂紋的方法
鋼結構在現代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更是海洋石油行業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鋼結構在建造焊接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產生各種缺陷,甚至是裂紋等危害性較大的缺陷,若在建造過程中不及時發現並將其移除,將可能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無損檢測在建造環節中尤為重要,目前常用的無損檢測方法有:射線檢測、超聲波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等,而超聲波檢測由於其效率高、靈敏度高、無輻射無污染等優點,在海洋鋼結構的建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 超聲波檢測基礎
超聲檢測是指超聲波與工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波進行研究,對工件進行宏觀缺陷檢測、幾何特性測量、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變化的檢測和表徵,並進而對其特定應用性進行評價的技術。
1.1 超聲波檢測原理
利用超聲波對材料中的宏觀缺陷進行探測,依據的是超聲波在材料中傳播時的一些特性,如:聲波在通過材料時能量會有損失,在遇到兩種介質的分界時,會發生反射等等,其工作原理是:
1)用某種方式向被檢試件中引入或激勵超聲波;
2)超聲波在試件中傳播並與其中的物體相互作用,其傳播的方向或特徵會被改變;
3)改變後的超聲波又通過檢測設備被檢測到,並可對其處理和分析;
4)根據接收的超聲波的特徵評估試件本身及其內部存在的缺陷特徵。
通常用以發現缺陷並對缺陷進行評估的基本信息為:
1)來自材料內部各種不連續的反射信號的存在及其幅值;
2)入射信號與接收信號之間的傳播時間;
3)聲波通過材料以後能量的衰減。
圖1 超聲檢測示意圖
1.2 超聲波檢測的優點和局限性
1.2.1 優點
與其他無損檢測方法相比,超聲檢測方法的主要優點有:
(1)適用於金屬、非金屬、復合材料等多種材料的無損評價。
(2)穿透能力強,可對較大厚度范圍的試件內部缺陷進行檢測,可進行整個試件體積的掃查。
(3)靈敏度高,可檢測到材料內部很小的缺陷。
(4)可較准確的測出缺陷的深度位置,這在很多情況下世十分必要的。
(5)設備輕便,對人體和環境無害,可作現場檢測。
1.2.2 局限性
(1)由於縱波脈沖反射法存在盲區,和缺陷取向對檢測靈敏度的影響,對位於表面和近表面的某些缺陷常常難以檢測。
(2)試件形狀的復雜性,如不規則形狀,小曲率半徑等,對超聲波檢測的課實施性有較大影響。
(3)材料的某些內部結構,如晶粒度,非均勻性等,會使靈敏度和信噪比變差。
2 橫向裂紋檢驗
橫向裂紋不僅給生產帶來困難,而且可能帶來災難性的事故。裂紋焊接中最危險的缺陷之一,他嚴重削弱了工件的承載能力和腐蝕能力,即使不太嚴重的裂紋,由於使用過程中造成應力集中,成為各種斷裂的斷裂源。正因為裂紋有如此大的危害性,像JB/T 4730, GB 11345,AWS D1.1, API RP 2X等國內外各大標准中都有「裂紋不可接受」等類似描述。而超聲波檢測對缺陷性質判定沒有射線檢測直觀,如果檢測方法不當等原因造成橫向裂紋的漏檢或誤判,其都有不良結果:若把其他缺陷判為橫向裂紋造成不必要的返修,進而影響材料韌性等性能;把裂紋判為點狀缺陷放過,則工程就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正確選擇探測方法和對回波特性分析,對橫向裂紋的超聲波檢測尤為重要。
2.1 探頭角度的選擇
縱波直探頭:橫向裂紋屬面狀缺陷,一般和探測面垂直,而0°直探頭適用於發現與探測面平行的缺陷,所以直探頭不能有效的探測出橫向裂紋。
橫波斜探頭:對同一缺陷,70°和60°探頭聲程較大,聲波能量由於被吸收和散射造成衰減嚴重,尤其只在檢測母材厚度較大的焊縫時,回波高度較低,對發現缺陷波和波形分析不利,進而影響是否為橫向裂紋的判定。而45°探頭具有聲束集中、聲程短衰減小,聲壓往復透射率高的特點,所以選用45°探頭具有良好的效果。圖2是70°,60°和45°探頭在相同的基準靈敏度的前提下,對同一橫向裂紋的回波比較:
(a)70°探頭回波 (b)60°探頭回波
(c)45°探頭回波
圖2 70°,60°和45°探頭對同一橫向裂紋的回波
2.2 橫向裂紋的掃查
圖3 焊縫UT掃查方式平面圖
常見的焊接缺陷(如夾渣、未熔合、未焊透等)大多與焊縫軸線平行或接近平行,或以點狀形式存在,針對這種情況,綜合使用圖3中的方式A、方式B和方式C即可,但該三種掃查方式對橫向裂紋等與焊縫軸線垂直(與聲束方向平行)的橫向缺陷無回波顯示,即無法被檢出。為能有效探出焊縫橫向裂紋應盡可能使聲束盡可能平行於焊縫。可用如下幾種掃查方式探測橫向裂紋:
2.2.1 騎縫掃查
如果焊縫較平滑或焊縫加強高已經打磨處理,探頭「騎」在焊縫上探測是檢查橫向裂紋的極為有效的方法,可採用在焊縫上直接掃查的方式,如圖3方式D所示。
2.2.2 斜平行掃查
若焊縫表面較為粗糙且不宜進行打磨處理,為探測出焊縫中的橫向裂紋,可用探頭與焊縫軸線成一個小角度或以平行於焊縫軸線方向移動掃查,如圖3方式E所示。 2.2.3 用雙探頭橫跨焊縫掃查法
將兩個斜探頭放在焊縫兩側,組成一發一收裝置,此時若焊縫中有橫向裂紋,發射的超聲波經反射後會被接收探頭接收從而檢出缺陷,如圖4所示。
圖4 雙探頭橫跨焊縫掃查法
該三種方法各有特點,斜平行掃查操作簡單、效率高、焊縫無需處理、耦合較好,但由於聲束方向與裂紋不能完全垂直而造成靈敏度不高;雙探頭橫跨焊縫掃查法操作精度要求高困難大、效率不高;騎縫掃查對焊縫表面要求較高,對埋弧焊或其他焊接方法但焊縫表面進過處理的焊縫,表面相對較平滑,能夠有效的耦合,該方法較為直接,且效率高,靈敏度高,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騎縫掃查」是首選。
2.3 掃查靈敏度
按照各項目業主所規定的標准調節。
3 橫向裂紋的判別
根據形狀,我們把缺陷分為點狀缺陷、線狀缺陷和面狀缺陷(裂紋、未熔合)。顯然,反射體形狀不同,超聲波反射特性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反過來,通過分析反射波、缺陷位置、焊接工藝等信息,就可以推測缺陷的性質。
橫向裂紋具有較強的方向性,當聲束與裂紋垂直時,回波高度較大,波峰尖銳,探頭轉動時,聲束與裂紋角度變化,聲束能量被大量反射至其他位置而無法被探頭接收,回波高度急劇下降,這一特性是判定橫向裂紋的主要依據。
檢測過程中橫向裂紋的判別可以按以下步驟:
1)在掃查靈敏度下將探頭放在的焊縫縫上掃查(參考2.2節掃查方式);
2)發現橫向顯示後,找到最高波,確定是否為缺陷回波;
3)定缺陷回波後,定出缺陷的具體位置,並在焊縫上做出標記;
4)探頭圍繞缺陷位置做環繞掃查(如圖5所示);
圖5 環繞掃查示意圖 圖6 動態波形圖1
環繞掃查時回波高度基本相同,變化幅值不大,其動態波形如圖6所示,則可以判定其為點狀缺陷;若環繞掃查時其動態波形如圖7或圖8所示,結合靜態波形,可判斷為橫向裂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用同樣的方法到焊縫背面掃查確認。
圖7 動態波形圖2 圖8 動態波形圖3
5)若條件允許可打磨到裂紋深度,藉助磁粉檢驗(MT)進一步驗證。
圖9 橫向裂紋MT驗證
4 結論
超聲波探傷是檢出焊縫橫向裂紋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厚壁焊縫,射線檢測靈敏度下降,難以發現其中的橫向裂紋。用超聲波檢測方法,選擇正確的參數、合適的掃查方式,掌握橫向裂紋的靜態和動態波形特點,能夠有效的判別橫向裂紋,這已舉措已經在海洋石油工程的各個項目中得到應用,並多次准確成功檢測出橫向裂紋,保證了多項工程質量。
㈩ 無損檢測超聲波探傷工作總結
焊接質量受人的因素和環境的影響很大,超聲波檢測時有未焊透、未熔合、裂紋、氣孔和夾渣等焊接缺陷產生的回波,也可能有焊縫內成型(內凹或內凸)和錯邊產生的回波。有些回波信號在探傷儀示波屏上出現的位置相同或相近,有的形態又很相似,給檢測工作識別帶來了難度,有可能造成誤判、漏判。檢測前應對有關被檢測工件的情況(如:焊接工藝、坡口形式、鈍邊高度、鈍邊間隙等)進行了解。分析缺陷產生的可能性及其產生在焊縫中的部位,正確判斷反射回波;可以防止焊縫中缺陷的漏檢、誤檢,同時結合探頭的掃查方式觀察缺陷的動態回波變化特點。進行分析如下:
點狀缺陷:氣孔是焊接過程中熔池中的氣體在熔池凝固時未能及時逸出而形成的空穴,其氣孔缺陷內含有氣體,聲阻抗很小,反射回波較高、波形陡直尖銳;從各個方向檢測反射波高度大致相同,但探頭稍稍移動反射波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