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戰犬出擊》的飛虎
無戒學堂IP營打卡第21天,1088字,累計29947字(7.1為更文第一天)。
文/蓮柔漪
大字右肩加一點,就是「犬」字。它是象形字,最早表示「狗」這個意思的就是「犬」字。
象形文字是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
「軍犬」是一種具有高度神經活動功能的動物,它對氣味的辨劃能力比人高出幾萬倍,聽力是人的十六倍,視野廣闊,有弱光能力,善於夜間觀察事物。
軍犬經過訓練後,可擔負追蹤、鑒別、警戒、看守、巡邏、搜捕、通訊、攜彈、偵破、搜查毒品、爆炸物等任務。
《戰犬出擊》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軍犬的故事,我看完後很感動,有時候人類的種種行為真的還不如一隻動物,人類的世界是「太復雜」。
影片開頭,設置了許多懸念,都是關於軍犬飛虎的,誇飛虎是一條懂事的狗。
至於怎麼懂事?還要感謝老正叔救了飛虎,不然它早就沒命了,成了飯桌上面的一道葷宴。
飛虎非常聰明,也很懂事,也曾猜測它是不是軍犬或者警犬,反正它曾經是一隻被領養的狗,後來它的主人做生意發了大財,搬去了城裡。
城裡因為不讓飼養大型犬類,飛虎就被交給了這家人的親戚,每個月還按時給寄送狗糧,還給一筆錢當作飛虎的生活費,可是後來沒有了錢的補給,這家人的親戚就開始虐待飛虎,才有了飛虎的出逃,被人謾罵和追趕。
後來又被一個叫團子的村裡人捉到,還揚言要全村人到他家裡面吃狗肉。
好心的老正叔,救下了飛虎。可是兒媳婦卻不依不饒,可能因為算命的說她與狗犯沖,有狗在,她就生不出孩子來。
也有窮困的原因,人都快養不活了,還養狗,生活會更加拮據。最後的最後,鬧到了與老人分家的地步,其實找什麼借口,就是不孝。
老正叔有心,也想把它送還給原來的主人,可是送飛虎回家,無疑是把飛虎再次扔回火坑,他不忍心,正如他自己所說:「誰的命不是命。」
不忍心是一部分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飛虎真的是很有靈性,還有一段老正叔感情至深的往事。
飛虎也不記仇,曾經救過團子的孩子,讓孩子免遭傷害。也救了老正叔的兒媳婦秋燕兩次,一次是騎自行車摔倒在溝里,一次是在火里,飛虎自己卻給燒成了重傷。
在這之前,時刻陪伴在老正叔身旁,很聽話,也不咬人。幫拿水杯,還知道給做客的村長拿椅子,看到小孩兒吃雞蛋,就去雞窩叼雞蛋給老正叔吃,還有在下雨天,給老正叔送雨衣等等。
即便是挨打,飛虎也維護著老正叔。秋燕打過,團子也打過,新傷加舊傷,自身也有疾病,狗命真是挺慘的,可是它知道知恩圖報,也會不計前嫌,救人救命。
好人有好報,好狗也是一樣。
警犬和軍犬受到過專業級別的訓練,一般人根本無法養,也沒有資格和條件。普通狗也是人類最忠實的好朋友,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對待。
不只是狗,其它動物也一樣,不要傷害,愛護動物,人人有責,我們都是共同居住在地球上面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