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指環王的原著是哪一年出版的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譯《指環王》,《魔戒》於1954年至1955年出版。
《魔界》,是英國作家、牛津大學教授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創作的長篇奇幻小說。該書是《霍比特人》的續作,被公認為近代奇幻文學的鼻祖。
此作品絕大部分完成於1937至1949年,約與二戰期間相符,因此有人相信此作在某些方面亦受到該場戰爭的影響。《指環王》一書為暢銷書籍,不同版本已售出超過一億五千萬冊。
由於二戰後紙張短缺,全書被分為三卷出版,因此常被誤認是一「三部曲」,即如今廣為人知的《指環王》三部曲。分別稱作《護戒同盟隊》(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雙塔奇兵》(The Two Towers)、《王者歸來》(The Return of the King)。
其中每一部又分為兩冊出版,並收錄了相關的背景資料。此後,《指環王》一書被譯為多種語言並重刷多次,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奇幻文學作品之一。
(1)指環王小說原著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魔戒》中有一種宗教的憐憫情懷。咕嚕尾隨佛羅多,一心殺死他,搶走魔戒。佛羅多捉到了咕嚕,卻放下了劍,因為「既然我看見他,就免不了憐憫他」。憐憫也是一種救贖。
小說最後,佛羅多也被慾望征服,戴上了魔戒。咕嚕搶走了魔戒,瘋狂中與魔戒一道掉進深淵。咕嚕戲劇性地成了「救贖者」,盡管他無意救贖。」
惡成就了善」的結局,是托爾金對憐憫和救贖的信念。總體上傾向悲觀主義的托爾金,在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依舊保存了對人類的希望。他想告訴人們,即使物質的世界讓人失望,也不要放棄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