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專業盆底康復治療儀功能有哪些
大悅盆底康復治療儀作為目前較先進的盆底肌康復儀在給用戶治療時首先是對盆底肌電篩查。通過評估一類肌、二類肌的情況
㈡ 神經外科康復設備有具體有哪些
認識 彎血管鉗(又稱止血鉗)
作用: 分離、鉗夾組織或血管止血,以 及協助縫合
認識 直血管鉗:又稱止血鉗
作用: 皮下組織止血
認識 直角鉗
作用: 游離血管、神經、輸尿管、膽道等組織及牽引物 的引導,
認識 組織剪
作用: 游離、剪開淺部及深部組織。
認識 線剪
作用:用於剪線、敷料
認識 手術刀
作用:不同組織的切割和解剖
認識 手術鑷
作用:夾持、輔助解剖及縫合組織。
認識 持針器
作用:夾持縫針、協助縫線打結
認識 縫針
縫 合各種組織。
認識 布巾鉗
作用:固定敷料,保護切口
㈢ 康復器材有哪些
基本的康復器械有
電動起立床
治療作用
1. 站立訓練 主要針對偏癱、截癱患者進行循序漸進的站立適應性訓練。
2. 預防卧床並發症 預防因長期卧床所致的體位性低血壓、骨質酥鬆、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並發症
上下肢主被動康復訓練器
作用:
鍛煉肌力;維持關節活動度,預防攣縮;誘發正常動作模式,抑制異常模式;預防卧床並發症等。
Bobath訓練床
適用范圍:患者卧位、坐位動作訓練如:偏癱、截癱,四肢活動障礙的患者可在床上做翻身、坐起及前後移動、爬行、轉移等訓練,坐位及手膝位的平衡訓練,各種神經生理學療法,如Bobath療法、PNF療法等。
懸吊康復訓練器
適用范圍
神經康復 由於偏癱、截癱、腦癱等中樞神經損傷疾病所致的關節功能障礙;
骨科康復 因肌肉勞損與關節疾病等所致的關節功能障礙;
盆底康復 因產後盆—腹動力及結構變化所致的關節功能障礙。
電動移位機(天軌轉移/訓練系統)(原名:天軌轉移訓練系統)
適用范圍
1. 神經系統疾病(腦卒中、腦外傷、兒童腦癱等)。
2. 骨關節疾病和運動創傷恢復期(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下肢骨折等)。
3. 假肢、矯形器穿戴前後的下肢步行訓練。
4. 轉移功能障礙的患者。 (老年人群)(輪椅患者)(卧床休息)(偏癱患者)(截肢患者)
㈣ 康復訓練床的作用是什麼呀
本發明涉及輔助醫療康復訓練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四肢綜合訓練的康復訓練床,適用於對偏癱、截癱外傷及其它運動功能重症患者進行四肢運動功能康復的訓練床。
背景技術:
因偏癱、腦血栓、外傷等造成的腿部運動障礙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上肢和下肢的康復訓練輔助治療。傳統的四肢康復訓練方法,是康復治療師或家人輔助康復,耗費體力大,訓練模式的時間和訓練力度不易控制,康復訓練效果得不到保障。一般的康復護理床僅僅只能作為患者休息使用,床具只能夠對病患起到支撐躺卧的作用,在病患人員卧床休息過程中,身體各部位無法進行恢復訓練、受力運動和關節活動,長期卧床狀態下,病患人員的康復能力低,在需要進行肢體康復訓練時需要患者離開床具進行其它康復活動,便捷性低。因此,用於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醫療床產品應運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長期卧床重症患者的床上康復難題,同時也大大解放了康復治療師的勞動強度。
現有的患者卧姿狀態下的肢體康復輔助設備,一般包括床邊型輔助康復訓練設備和具有肢體康復輔助功能的訓練床。其中,床邊型輔助康復訓練設備主要有上肢訓練設備和下肢訓練設備,它們可通過移動與普通護理床結合使用,便於長期卧床患者進行上肢或下肢的運動康復訓練,例如德國的MOTOmed智能上肢運動系統和智能下肢運動系統,但是該類康復訓練設備佔用空間大、價格昂貴、操作要求高。另外,具有肢體康復輔助功能的訓練床包括:用於上肢康復的訓練床、用於下肢康復訓練的床及四肢康復訓練床。對於長期卧床的重障患者來說,進行針對性的躺卧姿態的上、下肢康復運動訓練非常必要,需要針對四肢運動功能進行日常的康復訓練,有益於較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㈤ 運動康復設備有哪些
為了保障康復工作的有效開展,常需要有以下常用器械和設備。
訓練床:供患者在卧位和坐位上進行各種康復訓練,通常是可升降的訓練床,有利於根據治療師和患者的高度調節最佳的用力姿勢。運動墊:是供患者卧位、坐位上進行康復訓練的墊子,與訓練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代替。治療師凳:治療師在實施運動療法時坐用的小凳子,高度可調,凳下有萬向輪,用以配合運動訓練。懸吊架:可以將肢體懸吊起來以消除重力的影響,在肌力訓練中往往與訓練床配合使用。平行杠:患者在站立、步行等訓練時,用手扶住用以支撐身體重量的康復器械,還可以調節杠的高低和寬度。訓練球:有巴氏球、Bosu球、花生球,用於肌肉鬆弛訓練和平衡及本體感覺訓練(也可用平衡板、平衡墊和氣枕)。力量訓練器械:啞鈴、沙袋、彈力帶以及固定器械。自行陳、跑台:鍛煉下肢功能和提高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