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試驗室如何對設備進行管理的
實驗室設備管理制度
為加強實驗中心儀器設備的管理及使用,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保證實驗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教育部關於《大型精密儀器管理辦法》及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等有關規定的精神要求,特作如下規定:
第一條 實驗中心所有儀器設備和器材,在學校主管部門和主管實驗中心的院長的領導下,由實驗中心指定副主任負責統一管理(包括:建文件檔案、計算機資料庫、儀器卡片、定購審批、檢查驗收等工作)。並根據實驗教學的需要統一調配。
第二條 儀器分布及管理。除公用設備和大型儀器設備安放在儀器室外,其餘儀器設備及器材根據實驗教學需要安放在中心下屬各實驗室。儀器室和各大型儀器設備由中心主任派專人兼管。各實驗室的儀器由實驗室負責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未經管理人員同意,不準使用、移動、調換、拆卸、借出儀器設備,建立技術資料檔案和計算機管理資料庫。
第三條 各實驗室均要配備管理專用計算機,建立儀器設備管理資料庫,實行計算機管理。
第四條 實驗中心儀器管理資料庫應建立總儀器信息和各實驗室信息;各實驗室儀器設備和器材計算機資料庫應落實到存放位置、使用情況。
第五條 各種儀器負責人對每種儀器制定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實驗中心負責匯編成冊,每學期開學初借給學生閱讀。學生在學期初前兩周利用實驗室開放時間,進實驗室培訓本學期使用儀器設備。
第六條 儀器設備一律面向實驗教學,並實行對外開放,實驗教學用儀器設備、器材均由實驗室管理人員統一編號,學生也對應分組編號,儀器、器材損壞或丟失按《實驗設備及器材借用損壞丟失賠償制度》執行。
第七條 使用時必須經主管儀器、器材的負責人同意,按儀器操作規程使用。各管理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實驗教學使用。
第八條 使用儀器設備前,儀器負責人必須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操作技術培訓,經考查合格者,才可直接操作使用儀器。在使用中,如損壞儀器設備必須及時上報實驗室主管人員,並查清原因,做好事故記錄,並提出處理意見,上報實驗中心主任審批。損壞儀器不報者,一經查出,按《實驗設備及器材借用損壞丟失賠償制度》加倍處罰。
第九條 全部儀器設備都要由儀器主管人員負責編寫操作規程、注意事項、維修和使用管理制度,並做好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儀器資料完整無缺,並作為技術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實驗中心建檔妥善保管。
第十條 儀器設備損壞,實驗室設備管理人員要及時登記並組織及時維修,要求自己能解決的故障當天解決;不能當天解決的及時向中心主任書面匯報,並等候主任指示。
第十一條 儀器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和保養工作,使儀器處於完好狀態。
第十二條 確保儀器設備安全,做好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工作。
第十三條 儀器設備不得隨意拆改,如確需拆改時,必須經實驗室主任批准。五萬元以上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拆改,需經系主任批准,並申報設備實驗管理處備案。
第十四條 儀器設備的部件及附件不需拆卸改作它用。如確實需要,由實驗室主任批准,報設備實驗室管理處備案。拆改部件,應做書面記錄,防止錯亂。
第十五條 實驗中心所屬各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器材,均要建檔編製成軟體管理,要求做到帳、卡、物一致。
第十六條 儀器設備的報損和報廢,由實驗中心主任審核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實驗中心所屬各實驗室的儀器、器材、管理人員,年終由實驗中心主任根據對設備、器材管理的好壞,寫出考核意見,存入本人檔案,作為評定職稱和晉級的重要內容之一。
B. 如何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管理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
資質認定獲證實驗室應當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相應條款要求,做好儀器設備管理工作,以保證所出具的檢測數據以至於檢驗報告真實、准確、可靠,具有第三方公正性。
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技術要求部分中的設備和標准物質要素規定,實驗室應正確選擇配備進行檢測(包括采樣、樣品制備、數據處理分析)所需的各種儀器設備(包括軟體)及標准物質。
並且通過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以及相應的作業文件或作業指導書(統稱體系文件),對所有儀器設備(包括標准物質)進行有效管理。
儀器設備管理的全流程
一般的管理模式是,要明確儀器設備的主管領導(一般是技術負責人)、主管部門、主管人員(如儀器設備管理員)和相關人員的職責、權力,在體系文件的相應層次和具體文件中予以規定並由責任人遵照執行具體實施。
以某個儀器設備從選定、采購、接受驗收、建立檔案、交付使用為例,敘述一下應有的過程和步驟。
首先,由責任部門的責任人根據實驗室業務拓展需要(開展新項目或建立初始檢測項目),在調研選型的基礎上,向實驗室負責人呈報儀器設備申請購買單,經批准後向所選擇的以往儀器設備供應商或新儀器設備廠商(對其資質進行調查、評價,收集相關材料)采購該儀器設備。
其次,儀器設備到貨後,需要實驗室的主管部門或儀器設備管理人員連同該儀器的使用部門人員一起對儀器的主機和附件、配件等全面驗收,並作出明確結論。對大型精密復雜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保養、修理確定相對固定的服務方。同時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准則》要求建立該儀器的設備檔案。
然後,在儀器安裝使用前,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需要確認該機構的資質和檢定校準的授權范圍,搜集相應的證據)檢定/校準儀器設備的工作狀態合格與否。其間對實驗室所有儀器設備(包括標准物質)都應有明顯的標識來表明其狀態。主要是指計量檢定/校準狀態的合格(綠色)、准用(黃色)、停用(紅色)標志。
最後,在使用前,應對儀器設備(針對重要的、關鍵的、操作技術復雜的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人予以確定並授權。使用人應按照體系文件要求,填寫各種記錄包括使用記錄、環境記錄、維護保養記錄等。
重點環節
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凡是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儀器設備,都應由指定的檢定/校準機構進行檢定,檢定/校準合格後方可使用。
對於易變動、漂移率大,環境要求較為嚴格或使用較為頻聚的儀器設備需考慮進行期間核查,通過期間核查,一旦發現產生偏離,要及時採取維修維護等措施,以保證檢測數據的准確性。
期間核查的方法,一般可利用考核盲樣、標准物質驗證或加標回收的方法進行。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達到要求便可使用。
期間核查的時候,在兩個周期檢定日中間和出現可疑數據情況時進行期間核查,以確定儀器設備狀態是否正常,核查人員應做好詳細記錄。
經過期間核查證明儀器設備有問題的必須進一步分析,如確定其性能不合格,儀器出現故障,應貼上停用標識,盡快對儀器進行維修,以免延誤儀器的正常使用。
儀器設備的標識
儀器設備應有明顯的標識表明其「檢定/校準」狀態,使儀器的狀態一目瞭然,便於管理。狀態標識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綠色標識:
表明儀器設備具有正式計量檢定合格證書和校準合格報告,處於正常使用狀態。
2、黃色標識:
表明儀器設備某些功能已經喪失,但檢測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經校準合格,處於使用狀態。
3、紅色標識:
表明儀器設備已經損壞或經校準不合格,處於停用狀態。
儀器設備的日常使用
一、建立儀器設備檔案
主管部門要注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材料歸檔范圍的建立,並設專人負責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建立管理台賬。
1、詳細登記儀器名稱、型號、生產廠名稱、出廠編號、測量范圍(量程)、精度(分辨力)、購入日期、購入狀態、購入費用、管理編號、使用部門、操作人、用途、狀態(在用/停用)、計量檢定周期、計量檢定單位/部門、上次計量檢定日期、檢定結果、歷次計量檢定記錄(日期與結果)、等級(貴重、主要、一般)、檔案編號等。
2、儀器說明書及軟體等。
3、儀器升級改造記錄。
4、儀器維護記錄。
5、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材料。
二、對儀器設備進行分類管理
由於儀器品種多樣、型號不一、購進日期不同、校準周期和維護日期也不同,所以,對儀器設備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儀器,也可以按儀器的價值進行分類管理,並從儀器的用途上分為檢驗儀器、輔助檢驗儀器等。
三、儀器設備的日常使用和維護
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是保證儀器設備量值穩定、可靠的常用手段。
特別是對大型儀器設備要注意防塵、防潮、防霉、防曬。要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確保儀器不受外來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壞。
有些儀器設備對環境溫度波動有較嚴的要求,要定期檢查恆溫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定時對儀器設備易磨損部件進行調試,對滑動和轉動部件進行潤滑,對易松動部件進行檢查和緊固。對應用軟體要求避免感染病毒。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軟體更新和升級換代,提高儀器的使用壽命。
1、建立完善的儀器設備使用、維護、維修程序
2、實驗室人員必須按照質量手冊要求,操作儀器設備
3、做到持證上機,操作規范,認真填寫使用記錄
4、確定儀器設備狀態標識的管理
5、加強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損壞及時登記,報修並有維修記錄,使儀器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避免重大事故
6、定期維護保養,使儀器設備處於最佳的運行狀態
儀器設備保管這一塊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須有專人負責,並且要做好設備儀器的分類工作,詳細內容包括下面這七點:
1、要認真做好各類儀器的維護、保養工作,試驗儀器要專人管理。
2、對精密儀器要分類,各儀器要定期標定檢測。
3、做好各類儀器的使用、移動及檢定記錄。
4、沒有正常手續任何儀器不得外借。
5、儀器要規范存放,保持清潔整齊。
6、領用歸還儀器要檢查有否損壞,發現損壞立即上報,並及時修復。
7、實驗人員負責儀器的日常保管工作。
對於儀器設備維護方面,主要是以下5點:
1、實驗人員使用儀器前,應熟悉其性能、原理及操作程序,嚴禁違章操作。
2、非實驗人員不得使用儀器。
3、實驗人員除按周期檢修外,還應不定期檢查儀器設備狀況,發現不正常的儀器要及時檢修。
4、非計量檢測或維修人員不得隨意拆卸、調整移動儀器。
5、按周期維修的設備,到期必須及時保養或修理,不得隨意延長使用時間。
四、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
期間核查情況應記錄並歸檔。期間檢查中發現設備運行有問題時,應停用保修,對運行有問題的設備所涉及檢測結果有效性有影響時,應對檢測項目進行重新檢測。
五、使用人員的資質管理
對人員管理涉及到三個方面:
1、必須參加過本單位組織的檢測設備的使用培訓
2、對操作設備涉及到的各個方麵包括設備的工作原理、操作規程、技術性能等方面要有全面、詳細的掌握
3、對設備的維修保養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也要有所了解
合格是指操作人員取得了檢定資格證書,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資格,唯有經機構領導的批准才可以真正的實現上崗,才可以有資格對關鍵的檢測設備進行操作。
易出錯點總結
通常獲證實驗室在儀器設備管理上容易出現的失誤或疏忽有以下幾種情況:
1、應當送檢或自行校準的儀器設備未按規定及時檢定校準或自校準;(如遺忘、疏忽,或應檢定多個項目的,實際檢定校準項目不全,或校準、測試證書所出具的量程范圍不符合檢測規范標准要求(不全或某些量程不夠))
2、未在儀器設備的顯要位置或明顯位置粘貼計量認證標識或填寫不規范、不全;
3、未按照規定程序步驟進行管理或未留下當時的證據(記錄、購貨合同、發票等);
4、在規定的記錄上未按照體系文件要求,由責任人親筆手簽姓名和日期(如姓名列印、無審核審批人簽字,僅有一人簽署驗收記錄等);
5、未逐台建立儀器設備損壞、故障、改裝或修理記錄;
6、未填寫購入日期、啟用日期以及儀器設備目前的放置地點;
7、僅有本實驗室的自編號,未建立儀器設備出廠編號與實驗室自編號之間的對應追溯關系;
8、使用記錄和維護記錄混為一個;(使用記錄是在現場由使用人在儀器設備使用前後填寫其工作狀態,平時保存在儀器設備附近的桌(工作台)面上或抽屜內。而維護記錄是按照規定維護頻次由維護人在進行維護之後由維護人或儀器設備管理員填寫實際發生的維護保養情況,保存在儀器設備檔案內。)
9、僅對需計量檢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並記錄,對其他輔助設備不進行維護記錄或只維護不記錄(亦即未對所有儀器設備進行正常維護);
10、對儀器設備非檢定證書的確認記錄,填寫信息不全或未說明確認的依據(即根據哪個檢測規范標準的條款要求作出可以確認的判斷)
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是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部分,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也是十分細致繁瑣的工作。只有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每一項工作,才能有效地把握實驗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答案來自
C. 實驗室設備如何管理
實驗室設備管理,至少做到專人專項管理。每台設備盡可能的再相對應的牆上貼上該設備的使用守則和注意事項。其實不懂如何管理,根本問題是在實驗室設計之初就沒有合理規劃好。我們實驗室的規劃是經過詳細的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驗收。其他的咱也弄不明白。大概就是這樣子,如果下次實驗室施工或者改造,我可能還能提點意見。17792232377這個是給我們實驗室設計施工的人,叫什麼不記得了(微信同號)。興許能幫到你。或者自己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吧
D. 實驗室設備及廢棄物安全管理方法有哪些
烘箱與箱式電阻爐等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使用的烘箱、箱式電阻爐(馬弗爐)、油浴設備等加熱設備,一般使用年限為12年。對於超過使用年限的,每年須有相關單位檢查每台加熱設備的性能及安全狀況確定其是否可繼續使用,對於已不能繼續正常工作的加熱設備須作報廢處理,如果使用時間尚未到期限,但是損害嚴重、無法修理的也應報廢。用於化學相關類實驗的加熱設備嚴禁使用開放式電爐,應選用密封電爐、加熱套、水浴鍋、油浴、砂浴設備等。嚴禁將易燃、易爆物質以及氣體鋼瓶和雜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電阻爐等附近,並保持實驗室通風。含有有機溶劑的物質,不得放入烘箱內乾燥。
冰箱與冰櫃的安全管理
實驗室存放化學易燃物質的冰箱(冰櫃),一般使用年限為10年。對於超過使用年限的,每年須由相關單位檢查每台設備的性能及安全狀態確定其是否可繼續使用,對於已不能繼續正常工作的設備須作報廢處理,如果使用時間尚未到期限,但是損害嚴重、無法修理的也應報廢。機械溫控類有霜或無霜型冰箱不能用於儲藏化學試劑等易燃易爆物質。嚴禁將易燃、易爆物質及氣體鋼瓶和雜物等堆放在冰箱(冰櫃)等附近,並保持實驗室通風。
大型儀器使用安全管理
1)大型、貴重、稀缺的精密儀器應建立以技術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保管、安裝調試,以免影響儀器精密度或造成損壞。2)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上崗,並按照儀器操作規程使用大型儀器設備。學生上機實驗等必須在實驗室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3)使用大型儀器必須按規定和格式要求填寫「儀器使用登記本」,出現故障或儀器異常時應記錄情況,以便檢查和維修。
實驗室廢棄物排放管理
1)化學實驗室廢棄物是實驗室重要安全隱患之一,各實驗室必須結合安全、衛生值日制度,做到及時清理實驗廢棄物,各相關實驗室至少沒星期清理廢棄物兩次。2)化學實驗室廢棄物必須粘貼標簽,標明主要成分、類別,分類存放。不得在實驗室大量積聚化學廢棄物,不要對自己不了解的化學廢棄物進行合並(混合)操作。3)產生有害廢氣的實驗室必須按規定安裝通風、排風設施。對排放氯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氣體的實驗室,必須安裝廢氣吸收系統進行吸收處理。4)要加強排污處理裝置(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對無機廢水溶液,要做到達標排放。嚴禁將實驗室廢棄物倒入自來水下水道或普通垃圾箱等處。
答案來自
E. 如何管理實驗室設備
建立設備清單便於快速查找設備信息,制定維護保養計劃並定期實施來降低設備故障率,制定設備操作流程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設備的損壞。
建議特殊設備/精密設備分配到專用操作人員,這樣可以降低設備的維修率,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有利於設備管理更便捷。
F. 淺談如何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
需要購置儀器首先提出申請,報有關領導批准。調查供應商的資質、信譽、質量保證能力,了解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和使用情況,並建立供應商檔案。
按訂貨合同核對所到貨物正確無誤,儀器設備的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維修保養手冊、系統軟體和備件清單齊全。根據儀器性能指標說明書制定相應的方法,按標准操作規程進行單機或系統進行實驗,證明該儀器設備各項技術參數能達到規定要求。並保留測試的原始記錄。
儀器設備檔案的基本內容如下:①儀器設備登記表,包括儀器的名稱、製造商的名稱、儀器型號、出廠編號、存放地點、生產日期、實驗室使用日期;②隨機技術文件,包括合格證、說明書、裝箱單;③驗收記錄、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合格證書、使用記錄,維護保養記錄,損壞、故障及維修情況和報廢單等。
儀器設備應有明顯的標識表明其「檢定/校準」狀態,使儀器的狀態一目瞭然,便於管理。狀態標識一般分為以下幾種:①綠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具有正式計量檢定合格證書和校準合格報告,處於正常使用狀態。②黃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某些功能已經喪失,但檢測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經校準合格,處於使用狀態。③紅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已經損壞或經校準不合格,處於停用狀態。
凡是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儀器設備,都應由指定的檢定/校準機構進行檢定,檢定/校準合格後方可使用。對於易變動、漂移率大,環境要求較為嚴格或使用較為頻聚的儀器設備需考慮進行期間核查,通過期間核查,一旦發現產生偏離,要及時採取維修維護等措施,以保證檢測數據的准確性。期間核查的方法,一般可利用考核盲樣、標准物質驗證或加標回收的方法進行。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評價,達到要求便可使用。期間核查的時間,在兩個周期檢定日中間和出現可疑數據情況時進行期間核查,以確定儀器設備狀態是否正常,核查人員應做好詳細記錄。經過期間核查證明儀器設備有問題的必須進一步分析,如確定其性能不合格,儀器出現故障,應貼上停用標識,盡快對儀器進行維修,以免延誤儀器的正常使用。
儀器設備的日常使用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操作者,必須經過適當的理論操作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不經過培訓的人員不準隨意使用。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操作,並在使用前、中、後作好必要的檢查和記錄,同時應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使用頻次較少的大型儀器設備及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月應至少開機檢查一次,並做好維護保養記錄。
G. 實驗室儀器設備如何管理維護
設備維修應該有專門的說明書
H. 怎樣管理好實驗室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
筆者認為,認真抓好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是保證實驗教學正常運轉和實驗教學質量回穩步提高的重要舉措答。下面,筆者就健全農村中學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實驗教師管理、提高儀器使用率提出自己的認識。一、加強實驗室管理是提高實驗儀器使用效率的前提實驗室管理工作只有做到制度化、程序化,才能不斷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實驗儀器的使用效率。1.創新實驗室的管理體制。農村中學實驗室管理要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學校領導要親自主抓該項工作,成立由校長、主管副校長、教導主任、實驗室主任等構成的領導小組,同時實驗教師要配合學科教師對實驗教學進行詳細安排。學校還應結合具體情況建立管理明朗化、網路化的管理體制。2.加強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強化實驗室設施管理,保證實驗室的台、架、水、電、照明、通風等設施完好。實驗室所有儀器設備要賬、物、卡相符,做到有賬就有物,有物就有卡。實驗室設備要由實驗保管員負責管理,建立責任追究制。3.加強實驗教師管理。實驗室工作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