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裝配的工藝過程
裝配工藝是在工廠在裝配生產過程指導性的文件形式。主要內容有:需要哪些必備的工裝。一些套話:如清洗零件,去毛刺等,現代化工廠一般採用作業指導書的形式來逐步替代老的裝配工藝的模式。
㈡ 裝配工藝規程包括哪些內容
裝配工藝規程
概念: 裝配工藝規程
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任務是根據產品圖樣、技術要求、驗收標准和生產綱領、現有生產條件等原始資料,確定裝配組織形式;劃分裝配單元和裝配工序;擬定裝配方法;包括計算時間定額,規定工序裝配技術要求及質量檢查方法和工具,確定裝配過程中裝配件的輸送方法及所需設備和工具,提出專用夾具的設計任務書,編制裝配工藝規程文件等。
制定步驟和內容
1.確定裝配組織形式
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的生產綱領不同,裝配組織形式可採用固定式和移動式。
(1)固定式裝配 是產品在固定工作地點進行裝配。產品的所有零、部件匯集在工作地附近。其特點是裝配佔地面積大,要求工人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裝配周期長,裝配效率低。因此,固定式裝配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
(2)移動式裝配 是將產品或部件置於裝配線上,從一個工作地移到另一個工作地,在每個工作地重復完成固定的工序,使用專用設備、夾具。在裝配線上實現流水作業,因而效率高。
移動式裝配分為自由式移動裝配和強制式移動裝配。自由式移動裝配是利用小車或托盤在輥道上自由移動。強制式移動又分為連續和間歇移動,是利用鏈式傳送帶進行的。移動式裝配只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2.劃分裝配單元
為了利於組織平行和流水裝配作業,應根據產品的結構特徵和裝配工藝特點,將產品分解為可以獨立進行裝配的單元。裝配單元可以是零件、組件或部件,零件是組成產品的基本單元。
㈢ 機械設備的修理裝配有哪些工藝原則
機械設備的修理裝配就是把經過修復的零件、更換的新件和繼續使用的零件等全部合格的零件,按照一定的技術標准,一定的順序裝配起來,並達到規定的精度和使用性能要求的整個工藝過程。
裝配的一般工藝原則
1)過渡配合和過盈配合零件裝配時,如滾動軸承的內圈或外圈與軸或基座裝配時,必須採用專門工具和工藝措施進行,需要時彎鬧進行加熱加壓裝配。
2)
摩擦副裝配前,接觸表面可塗上適量的潤滑油,以利於裝配和減少表面磨損。
3)油封件的裝配要使用工具壓入。裝配前對配合表面要仔細檢查和清潔,不能有毛刺。裝配後密封件不得覆蓋潤滑油、水和空氣的通道,密封部位不得有滲漏。
4)有平衡要求的旋轉零件吵亮如飛輪、磨床主軸等,裝配前要按要求進行靜平衡或動平衡試驗,合格後才能裝配。
5)裝配完畢,必須嚴格仔細地檢查和清理,防止有遺漏或錯裝的零件。確認沒問題後,使設備手動或低速運行。
裝配工作的要求
(1)裝配時,應檢查零件與裝配有關的形狀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檢查有無變形、損壞等,並應注意零件上各種標記,防止錯裝。
(2)固定連接的零部件,不允許有間隙。活動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間隙下,靈活均勻地按規定方向運動,不應埋碰罩有跳動。
(3)各運動部件(或零件)的接觸表面,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潤滑、若有油路,必須暢通。
(4)各種管道和密封部位,裝配後不得有滲漏現象。
(5)試車前,應檢查個部件連接的可靠性和運動的靈活性,各操縱手柄是否靈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適的位置;試車前,從低速到高速逐步進行。
㈣ 整機裝配的工藝原則及基本要求是什麼
工藝原則:
1、預處理工序先行,如零件倒角、去毛刺與飛邊、清洗、防銹、防腐處理、塗裝、乾燥等。
2、先進行基礎零部件裝配,使機器裝配過程中重心處於最穩狀態。
3、先進行復雜件、精密件和難裝配件裝配,因開如裝配式,基準件上有較開闊安裝、調整、檢測空間,有利於較難零、部件裝配。
4、先進行易友壞後續工序裝配質量工序。如沖擊性質裝配、壓力裝配、加熱裝配等,補充加工工序應尺量安排裝配初期進行,以保證整個產品裝配質量。
5、集中安排使用相同工裝、設備和個有共同特殊環境工序,以減少裝配工裝、設備重復使用,避免產品裝配迂迴。
6、處於基準件同一方位裝配工序應盡可能集中連續安排,止基準件多次轉位和翻身。
7、電線、油管路安裝尖與相應工序同時進行,止零、部伯反復拆裝。
8、易燃、易爆、易碎零部件或有毒物質安裝,盡可能放最後,以減少安全防護工作量,保證裝配工作湎利進行。
9、清晰表示裝配順序,常裝配系統圖來表示,結構比較簡單、組成零部件少產品,可只繪制產品裝配系統圖。結構復雜、組成零、部件多產品、則還需繪制各裝配單位裝配系統圖。
10、裝配單元系統圖上加註所需要工藝說明,就形成裝配工藝系統圖。此圖較全面反映所映了裝配單元劃分、裝配和裝配工藝方不法,它是裝配工藝規程中主要文件之一,也是劃分裝配工序依據。如圖表示床身部件裝配工藝系統圖。
基本要求:
1、未經檢驗合格的裝配件(零、部、整件)不得安裝,已檢驗合格的裝配件必須保持清潔。
2、 認真閱讀工藝文件和設計文件,整機裝配 技術要求,嚴格遵守工藝規程。裝配完成後的整機應符合圖紙和工藝文件的要求。
3、嚴格遵守裝配的一般順序,防止前後順序顛倒,注意前後工序的銜接。
4、裝配過程不要損傷元器件,整機裝配,避免碰壞機箱和元器件上的塗覆層,以免損害絕緣性能。
5、熟練掌握操作技能,保證質量,嚴格執行三檢(自檢、互檢和專職檢驗)制度。
(4)機電設備的裝配工藝規程有哪些擴展閱讀
整機裝配組裝方法:
組裝在生產過程中要佔去大量時間,因為對於給定的應用和生產條件,必須研究幾種可能的方案,並在其中選取方案。目前,電子設備的組裝方法從組裝原理上可以分為:
1、功能法。這種方法是將電子設備的一部分放在一個完整的結構部件內,該部件能完成變換或形成信號的局部任務(某種功能)。
2、組件法。這種方法是製造出一些外形尺寸和安裝尺寸上都統一的部件,整機裝配步驟,這時部件的功能完整退居次要地位。
3、功能組件法。這是兼顧功能法和組件法的特點,製造出既有功能完整性又有規范化的結構尺寸和組件。
《電子整機裝配工藝》是2007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費小平。本書可作為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電子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及電子企業對員工的技術培訓教材。
㈤ 機電設備安裝工程需要哪些安全操作規程
機電設備電氣安裝工程安全操作規程
1、機電設備、小型電動工具用電,應當符合本規程和有關標准、規范的要求,並應由專業人員安裝、拆除和維修保養。
2、機電設備的管理應做到"定人、定機、定設備",嚴禁不具備專業資格的人員操作機電設備。小型電動工具使用前,應對使用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並進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教育。
3、機電設備、小型電動工具的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機械操作人員的衣著應符合安全要求,緊身並束緊袖口,不得系領帶,女工發辮應挽人工作帽內。
4、操作機電設備及使用小型電動工具前,應檢查機電設備、小型電動工具的電源線和安全防護裝置。電源線破損或安全防護裝置缺損和失效的機電設備、小型電動工具,未經專業人員更換、修復,不得投入使用。工作結束,應切斷電源並鎖好開關箱。小型手持式電動工具應交保管室保管。
5、工作前必須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完好方准使用;有試運行要求的,應按規定進行試運行,確認正常後,方可投入使用。
6、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小型電動工具不得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操作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禁止在設備運轉時進行擦洗和修理,作業中嚴禁將頭、手等伸人機械行程范圍內。修理應由專業人員按照原廠說明書規定的條件或有關標准、規范進行,不得任意使用代用部件或改裝、改造。
7、新機、經過大修或技術改造的機械,必須按出廠說明書的要求和現行行業標准《建築機械技術試驗規程》(JGJ 34)進行測試和試運轉。
8、施工現場機電設備、小型電動工具必須按出廠說明書規定的技術性能、承載能力、使用條件和本規程的有關規定,正確操作,合理使用,嚴禁超載作業或任意變更、擴大使用范圍。按規定需定期檢驗檢測的儀表和有關安全裝置,應經具有法定檢驗檢測資格的單位定期檢驗檢測,否則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