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蘑菇種植需要什麼設備

蘑菇種植需要什麼設備

發布時間:2021-02-07 11:55:10

⑴ 種植蘑菇需要什麼機器

種植蘑菇不需要什麼機器!【雙孢蘑菇簡稱蘑菇】
如果是種植平菇(俗稱蘑菇),發酵料或生料栽培不要機器,如是熟料栽培,需要裝袋機及滅菌設備,規模大的還可以使用翻料機等

⑵ 種植蘑菇需要什麼設備設備名稱

⑶ 種植香菇需要什麼設備

種植方式:椴木栽培和袋料栽培。
椴木栽培香菇使用到的設備有打孔機。
袋料栽培香菇使用的設備:木屑粉碎機、原料攪拌機、香菇裝袋機、滅菌設備、扎口機、香菇接種機,香菇刺孔通氧機。
香菇栽培生產量和規模不同在選購設備時可以選購相應的設備,以香菇抱筒裝袋機為例來做一個說明:香菇抱筒裝袋機大致分為:半自動裝袋機、電動式裝袋機、氣動裝袋機三種。生產效率分別為:400-500袋/時、600-800袋/時、800-1000袋/時,生產方式:手動、電動、氣動,所以,如果生產量和規模不同,可以依據自己的量來選購適合自己生產的設備型號,以免造成用工緊張和用工難的情況。

⑷ 請問菌菇種植一般需要哪些機械和設備

你這個規模不大。不需要購置多少設備。一般有拌料機。裝袋機。滅菌設備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有暗室呢。

⑸ 普通蘑菇種植場一般需要什麼生產設備

蘑菇,又稱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價值的子實體的大型真菌的統稱。食用蘑菇廣泛分布於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通稱為蘑菇。
概述
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溫常規生化高溫反應熟化及防污雙重處理改良培養料免蒸無感染栽培平菇的國際領先技術等。室內床栽
普通蘑菇的種植場一般需要生產設備有,溫棚,加溫器,冬季需要供暖設備,具體設備設施如下:
菇房建造
可把現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為菇房。有條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應坐北朝南,設在地勢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內栽培面積20平方米為宜。屋頂、牆壁要厚,門窗安排要合理,有利於 保溫、保濕、通風和透光。內牆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簡易菇房,即從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間,還可在菇房內設置床架,進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間留60厘米寬的走道 。上下層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層離地20厘米,取上層不要超過窗戶,以免影響光照。床面寬不超過1米,便於管理。床面鋪木板,竹桿或秸稈簾等。
平菇間作
1. 栽培時間:在6月末三遍地鏟趟完畢,在玉米或大豆地壟溝種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葉生長茂盛,封壟較好, 壟溝濕度大,正好適合平菇子實體生長。
2. 培養料:選用整軸玉米芯或整捆豆稈,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時撈出,控出多餘水分,備用。
3. 栽培方法:栽二壟,空一壟為作業道。首先將壟溝清理一下,然後鋪一層整軸玉米芯或豆稈,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 料,再撒一層菌種。最後用腳踩實,上面覆蓋2厘米厚土或覆蓋地膜。
4. 管理:接種20天後,菌絲長滿培養料。如果天氣無雨,較乾旱的地區,可澆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採收同前。

平菇生料栽培
1、菌種選育,精選優良菌種
2.菌種活化及一級菌種制備
菌種活化:將平菇菌種挑取菌絲接種到PDA斜面培養基上進行活化培養,20—25℃條件下恆溫培養,待菌絲長滿斜面後備用。
一級種制備:將活化好的菌種轉接到PDA斜面上,20—25℃條件下恆溫培養,製成一級菌種備用。
3.二級菌種制備
固體培養基:玉米芯55%,木屑30%,麩皮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
培養基制備:按二級培養基配方制備二級種培養基,含水量55%-60%,裝瓶高壓蒸汽滅菌備用。
接種培養:將長好一級菌種截取相同大小菌快接種到固體二級菌種培養基中,25℃條件下恆溫培養。
4.三級菌種制備
固體培養基:玉米芯77%,麩皮20%,生石灰1%,石膏1%,糖1%
培養基制備:按三級種培養基配方制備三級菌種培養基,含水量55%-60%,裝袋高壓蒸汽滅菌,備用。
接種培養:將長好的二級固體菌種接入到乾重500g的菌袋中,菌袋含水量60%,接種量為每瓶接一袋。20-25℃條件下恆溫培養。
5.製作出菇菌袋(生料栽培)
栽培袋配方:玉米芯80%,麩皮15%,生石灰4%,石膏1%,多菌靈0.1%
生料栽培培養基制備:按栽培袋培養基配方制備菌袋,含水量55-60%。
接種培養:將長好的三級菌種,10%接種量接種到生料栽培袋種,發菌培養,25—30天菌絲長好後,進行出菇管理,觀察記錄各個品種的品質及產量。
平菇生料栽培的工藝相對簡單,出菇菌袋不需要進行滅菌,平菇具有耐鹼力,用生石灰提高PH值控制染菌率,但不宜過量,當PH值超過10的時候會影響抑制正常的菌絲生長,所以加入4%的生石灰,使培養料的PH值在8—10左右即可,石膏在平菇培養料種的作用是增加鈣質,穩定PH值,加多了也會對菌絲生長不利。
6.出菇期間的管理
(1)出菇菌袋開始現小菇蕾的時候,溫、濕度非常關鍵,平菇屬於低溫品種,出菇期間溫度應在15—18,濕度保持在70以上,如果在剛現小菇蕾時溫、濕度保持不好,會導致小菇蕾乾枯死亡,
(2)光線不宜過強,保持有散射光即可,
(3)必須注意按時通風,防止染菌,
塑料大棚栽培
可按東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與高桿蔬菜(黃瓜、豆角架中間的壟溝內)間種, 也可作菌磚栽培,還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養料的調制、播種、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棚內溫度變化較大,需要根據氣候變化,注意調節溫度。當氣溫偏高時,白天蓋上草簾,以免太陽照射而增溫;傍晚揭去草簾,並打開通風窗上的薄膜,以降低棚內溫度。當氣溫降低時,白天揭開草簾,利用日照增溫,晚上蓋好草簾,關嚴通風窗,以利保溫。

⑹ 如何種植蘑菇,種植蘑菇需要什麼設備

蘑菇,又稱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價值的子實體的大型真菌的統稱。食用蘑菇廣泛分布於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學名為雙孢蘑菇,通稱為蘑菇。概述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溫常規生化高溫反應熟化及防污雙重處理改良培養料免蒸無感染栽培平菇的國際領先技術等。室內床栽普通蘑菇的種植場一般需要生產設備有,溫棚,加溫器,冬季需要供暖設備,具體設備設施如下:菇房建造可把現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為菇房。有條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應坐北朝南,設在地勢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內栽培面積20平方米為宜。屋頂、牆壁要厚,門窗安排要合理,有利於 保溫、保濕、通風和透光。內牆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簡易菇房,即從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間,還可在菇房內設置床架,進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間留60厘米寬的走道 。上下層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層離地20厘米,取上層不要超過窗戶,以免影響光照。床面寬不超過1米,便於管理。床面鋪木板,竹桿或秸稈簾等。平菇間作1. 栽培時間:在6月末三遍地鏟趟完畢,在玉米或大豆地壟溝種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葉生長茂盛,封壟較好, 壟溝濕度大,正好適合平菇子實體生長。2. 培養料:選用整軸玉米芯或整捆豆稈,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時撈出,控出多餘水分,備用。3. 栽培方法:栽二壟,空一壟為作業道。首先將壟溝清理一下,然後鋪一層整軸玉米芯或豆稈,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 料,再撒一層菌種。最後用腳踩實,上面覆蓋2厘米厚土或覆蓋地膜。4. 管理:接種20天後,菌絲長滿培養料。如果天氣無雨,較乾旱的地區,可澆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採收同前。平菇生料栽培1、菌種選育,精選優良菌種2.菌種活化及一級菌種制備菌種活化:將平菇菌種挑取菌絲接種到PDA斜面培養基上進行活化培養,20—25℃條件下恆溫培養,待菌絲長滿斜面後備用。一級種制備:將活化好的菌種轉接到PDA斜面上,20—25℃條件下恆溫培養,製成一級菌種備用。3.二級菌種制備固體培養基:玉米芯55%,木屑30%,麩皮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培養基制備:按二級培養基配方制備二級種培養基,含水量55%-60%,裝瓶高壓蒸汽滅菌備用。接種培養:將長好一級菌種截取相同大小菌快接種到固體二級菌種培養基中,25℃條件下恆溫培養。4.三級菌種制備固體培養基:玉米芯77%,麩皮20%,生石灰1%,石膏1%,糖1%培養基制備:按三級種培養基配方制備三級菌種培養基,含水量55%-60%,裝袋高壓蒸汽滅菌,備用。接種培養:將長好的二級固體菌種接入到乾重500g的菌袋中,菌袋含水量60%,接種量為每瓶接一袋。20-25℃條件下恆溫培養。5.製作出菇菌袋(生料栽培)栽培袋配方:玉米芯80%,麩皮15%,生石灰4%,石膏1%,多菌靈0.1%生料栽培培養基制備:按栽培袋培養基配方制備菌袋,含水量55-60%。接種培養:將長好的三級菌種,10%接種量接種到生料栽培袋種,發菌培養,25—30天菌絲長好後,進行出菇管理,觀察記錄各個品種的品質及產量。平菇生料栽培的工藝相對簡單,出菇菌袋不需要進行滅菌,平菇具有耐鹼力,用生石灰提高PH值控制染菌率,但不宜過量,當PH值超過10的時候會影響抑制正常的菌絲生長,所以加入4%的生石灰,使培養料的PH值在8—10左右即可,石膏在平菇培養料種的作用是增加鈣質,穩定PH值,加多了也會對菌絲生長不利。6.出菇期間的管理(1)出菇菌袋開始現小菇蕾的時候,溫、濕度非常關鍵,平菇屬於低溫品種,出菇期間溫度應在15—18,濕度保持在70以上,如果在剛現小菇蕾時溫、濕度保持不好,會導致小菇蕾乾枯死亡,(2)光線不宜過強,保持有散射光即可,(3)必須注意按時通風,防止染菌,塑料大棚栽培可按東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與高桿蔬菜(黃瓜、豆角架中間的壟溝內)間種, 也可作菌磚栽培,還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養料的調制、播種、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棚內溫度變化較大,需要根據氣候變化,注意調節溫度。當氣溫偏高時,白天蓋上草簾,以免太陽照射而增溫;傍晚揭去草簾,並打開通風窗上的薄膜,以降低棚內溫度。當氣溫降低時,白天揭開草簾,利用日照增溫,晚上蓋好草簾,關嚴通風窗,以利保溫。

⑺ 人工栽培蘑菇需要什麼設備

人工栽培蘑菇一般需要大棚。拌料機,裝袋機。滅菌設備,接種設備等等。

⑻ 蘑菇怎樣種植管理要什麼設備

(1)、 原料及其配方
一、原料。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是農作物的秸桿(如稻草、麥草、玉米桿、油菜桿等)、農產品加工的副產品、野草和家禽、家畜的糞便等。另外,添加一定量的礦物質元素。
二、配方。(以0.25畝種植面積,凈播1000平方尺為計量單位)。
原 材 料 單位 數 量 原 材 料 單位 數 量
菌 種 瓶 100 農家肥 擔 40-50
干稻(麥草) 斤 3000-3500 尿 素 斤 20-25
蘑菇專用肥 斤 200 石 灰 斤 50-80
油 枯 斤 200-250 菌 膜 斤 18
其中無尿素,可用n、p、k為15-15-15的復合60斤,或n、p、k為13-5-7的復合肥120斤替代。

(2)、 堆料發酵
1、堆料時間:最遲應在9月10日前。水稻收獲後,及時搶晴天曬干稻草,盡快、盡早堆料。
2、堆料的方法:在決定宜種菇的稻田內建堆。料堆寬2m,高1.5m,長度不限。一般100瓶菌種的料可堆長約8-9m。技術要求:稻草要干,不宜用霉爛稻草堆制。堆料頭一天,稻草要充分預濕,建堆前,蘑菇專用肥、油枯、尿素等混和均勻。千萬注意:不能將尿素與石灰混和。在建堆時,先鋪稻草,並將草棚改散,再潑糞水,後撒配料(輔料)。每層稻草厚度15-20㎝,共堆10-12層。料堆頂部建成屋脊形,防雨水進入。料邊四周要堆直,不能下大上小或大肚細腰,必須堆制規范,以利發酵。
3、翻堆:堆漚時間22-25天,翻堆要求:必須將培養料上下、生熟翻勻,做到內往外翻,四周往中間翻,上部往下部翻,下部往上部翻,翻勻堆直。第一次翻堆時,邊翻堆邊撒石灰。料如果偏干,可將石灰化入水中,潑在料上。建堆規格:第1-2次翻堆,料堆寬應每次縮窄10㎝;第3-4次時,每次放寬10㎝,其高度不變,長度縮短。培養料含水量要求:以成人用手捏緊一把稻草指縫間滴水滴數計算,建堆時約15-20滴,第一次翻堆時10-15滴,第二次翻堆時5-7滴,第三次翻堆時4-5滴,第四次翻堆時3-4滴。設置排氣孔要求:從翻堆第三次開始,在料堆的正中應設兩排間距為1m×0.8m,直徑10㎝的排氣孔,以改善通氣狀況,利於發酵和排除氨氣。料堆好後含水量在60-65%左右,用手緊握,指縫間滴水2-4滴;⑤ph值在7.5-7.8之間。

(3)播種
1、種菇稻田土壤要求。一般壤土、泥土或壤沙土為宜,不宜用沙土。
2、搭棚架、開廂。搭建棚架的標准:以100瓶菌種為例,可建一個棚。棚寬10m,長15m,可開7-8廂,或建兩個棚,棚寬8m,長10m,可開6-7廂。每廂之間留走道,兩邊的邊廂寬50-60㎝,廂埂寬10㎝,除掉廂埂,凈廂面寬40-50㎝,中間廂面,凈廂面寬110-120㎝,走道寬40㎝。棚架頂端高度為1.7-1.8m,凈播面68-70%。如只建一個棚的,應在棚中間頂端開排氣孔(天窗),不少於兩個,每個排氣孔直徑30-40㎝,排氣囪高1.1-1.2m。大棚用專用黑膜覆蓋。兩頭留可進出及通氣的門,並掛上草扇遮光。
3、料上床。將發酵好的培養料,於播種前一天採用干凈的籮篼挑運到已開好的廂面上,將料堆成紅苕埂。播種時,將料抖松、拌勻、抖平,按廂規定寬度,使培養料在正常松緊情況下,厚度為15-18㎝,一般厚度不低於12㎝,不超過20㎝。培養料越薄,產量越低。培養料太厚,又造成浪費。
4、播種
①播種前菌種處理:掏種前一天晚上,要用75%敵敵畏,按葯:水=1:1的比例,進行菌種熏蒸,以防止菌種瓶口及棉塞的污染。掏種前要用高錳酸鉀水溶液,對瓶口、瓶身擦洗消毒,掏菌種所用工具和盛裝容器要清洗消毒。菌種掏出後,分成黃豆大小顆料,不可揉搓。
②播種方法。根據每廂面積,分廂定量播種,先掏一半播種後,再掏另一半播種封面。具體方法:象撒穀粒一樣,將菌種按廂均勻地撒在料床上。菌種要撒播均勻,第一次播種後,用草扒勾勾輕輕打料床,讓部份菌種抖落在二層培養料中,同時再將另一半菌種均勻撒播在料床表面封床,並用草扒背面輕拍床面,保證床面平整。
③加蓋清潔的報紙。播種後最好在料床表面覆蓋報紙,播一廂蓋一廂,以利發菌。
5、播種後管理。播種後的管理重點:通風、降溫、保濕、防雜菌和補種。

(4)、 覆土
1、覆土時間。掌握覆土時間的原則:「料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料」。即播種後,菌絲往下吃料2/3時,不論播種時間長短即可覆土;播種後10天左右,最遲不超過15天,不論菌絲吃料深淺與否也即可覆土。
2、覆土的方法。將走道上的表土鏟掉,用二層土挖翻扦細,邊挖邊覆土。
3、覆土的要求。泥土要求下粗上細,粗土小如胡豆,大如鴿蛋。覆土厚度4-5㎝。土壤干濕度以含水量50-55%為宜,即「捏得扁,搓得圓,不粘手或略粘手」為宜,土料偏干偏濕覆土效果都不好。土料一定要覆平,不能太薄或太厚。覆土料採用壤土、沙壤土、粘土、粘壤土均可,切記不能用沙土。
4、覆土前床面處理。覆土前料床要鋪平,覆蓋報紙的應揭掉報紙,用克霉靈2兩、敵敵畏2兩,兌水30斤(一背水),在料床均勻噴霧滅除雜菌,一般100瓶菌種的菌床面積噴施一背水即可。
5、覆土後管理。管理的重點是通風,保溫,保濕,防雜菌。白天揭開兩頭薄膜通風,晚間關上。如遇氣溫偏高,晚上可不關;如遇氣溫低,白天也可不揭膜。如果土層偏干,可少通風,多保濕,確實遇乾旱天太乾的,可用清水噴霧床面,保持覆土層濕潤。如果土層偏濕,又遇澇災,則要多通風,少保濕。如土層出現雜菌,可用克霧靈兌水噴施中心病團。

(5)出菇、采菇
出菇期管理:出菇時,在菌絲扭結,菇床普遍出現豌豆大小菇蕾時,可少量噴施清水,到1-2天後,菇蕾有胡豆大小時,應增加噴水量。一般采菇後,除雨天外,均可噴水,特別是晴天,采後更應噴水。噴水的技術很重要,不能多噴,也不能少噴。具體標准要看天、看菇、看土干濕噴水。
采菇:采菇不以大小為標准,而以菇齡為標准。一般可見豌豆大小幼菇到採收時間:前3潮,2-3天可採收,4潮後,氣溫較低,3-5天採收,元月後,5-7天採收。但11月份高溫時節,一天要采兩次以上。總之,堅持「采嫩不採老,采早不採遲的」原則。
采菇方法:前3潮採用左右旋轉扭菇法,第4潮後採用扯菇法。
采菇處理:採的菇要輕拿輕放輕運。邊采菇邊用刀將泥腳切掉,並一刀切平,不得留有泥腳。

⑼ 種植蘑菇用什麼設備

種植蘑菇的設備主要有拌料機,裝袋機,滅菌鍋爐。菌種設備等等。

閱讀全文

與蘑菇種植需要什麼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用微信解除設備鎖 瀏覽:588
閥門球體外圓怎麼車 瀏覽:417
貴陽的電動工具批發市場 瀏覽:774
閥門開關不到位報警怎麼做 瀏覽:851
uu125大燈儀表如何拆 瀏覽:548
131458淘寶賣家工具箱查詢購物記錄 瀏覽:211
燃氣灶的進氣閥門多少錢 瀏覽:378
設備過了保修期後怎麼聯系維修 瀏覽:124
商務製冷數據是怎麼產生的 瀏覽:407
機械式公里表怎麼調 瀏覽:838
機械類專業的前途怎麼樣 瀏覽:833
深圳寶安烘培奶茶二手設備在哪裡 瀏覽:687
廢品機械師車輛怎麼玩 瀏覽:960
數控機床a軸不能動是什麼原因 瀏覽:951
溶解氧儀表一般安裝在什麼位置 瀏覽:563
名爵zs車儀表盤如何調節 瀏覽:279
柴油發電機啟動裝置實驗表格 瀏覽:54
itunes設備音樂如何移除 瀏覽:461
下載閥是什麼閥門 瀏覽:681
跑車車輪軸承什麼樣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