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動通信基站有哪些設備系統組成
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系統:傳輸系統,包括SDH設備,光纜,電纜等等;動力系統,蓄電池,市電等等;動環監控系統;天饋系統;BTS主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如空調,防盜門等等
⑵ 一個基站由那幾部分組成
基站主要包括兩類設備: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1、收發台
一個完整的基站收發台包括無線發射/接收設備、天線和所有無線介面特有的信號處理部分。基站收發台可看作一個無線數據機,負責移動信號的接收、發送處理。
在某個區域內,多個子基站和收發台相互組成一個蜂窩狀的網路,通過控制收發台與收發台之間的信號相互傳送和接收來達到移動通信信號的傳送,這個范圍內的地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路覆蓋面。
2、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包括無線收發信機、天線和有關的信號處理電路等,是基站子系統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個部件:小區控制器(CSC)、話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於擴充的多路端介面(EMPI)。
一個基站控制器控制幾個基站收發台,通過收發台和移動台的遠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負責所有的移動通信介面管理,主要是無線信道的分配、釋放和管理。
(2)移動無線基站包括哪些設備擴展閱讀:
基站發展趨勢
1、傳統模擬無線電系統的基帶處理、上/下變頻等功能全部採用模擬方式實現。而隨著SDR(Software Defined Radio,軟體所定義的無線設備)的發展,基站的許多功能都採用軟體來實現。
2、SDR的發展促使了基站的基帶模塊和射頻模塊也開始採用通用的硬體結構,即基帶單元BBU和遠端射頻單元RRU,通過運行不同版本的軟體,實現對各種無線制式的支持。
3、基站作為無線通信中的核心設備,正在向著更小的體積、更多的頻段支持、全IP化的網路架構、更綠色環保的發射功率等方向不斷發展。
⑶ 移動基站裡面都有什麼設備該設備都有什麼作用
設備包括以下幾種:
BTS:基站主設備,負責手機信號的調制解調及射頻放大;
傳輸設版備:負責中心局與權基站之間的信令傳輸;
開關電源:負責為各設備提供動力(電);
天線:負責信號發射;
饋線:負責將BTS處理的信號輸送到天線;
主要的就是這些,其他的可能還有動力環境監控等。
⑷ 無線基站由哪幾部分組成
基站包括基站收發信機(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一個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幾以至數十個基站收發信機。而在WCDMA等系統中,類似的概念稱為NodeB和RNC。
基站(BS)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有限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基站是移動通信中組成蜂窩小區的基本單元,完成移動通信網和移動通信用戶之間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⑸ 中國移動的基站設備
基站主要分兩部分:
機房內:信源設備(BTS)、傳輸設備、電源系統(包括交配系統、直流系統)等。
機房外:鐵塔、天線、饋線等。
廣義的基站
是基站子系統(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的簡稱。以GSM網路為例,包括基站收發信機(BST)和基站控制器(BSC)。一個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幾以至數十個基站收發信機。而在WCDMA等系統中,類似的概念稱為NodeB和RNC。
狹義的基站
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
基站由移動通信經營者申請設置。
⑹ 移動基站一般有哪些基礎設備
移動基站基礎設備:主設備(在不同地方採用的主設備是不一樣的,主要有愛立信、華為及中興),電源(電源的類型也比較多,廣東的一般採用珠江電源及愛默生電源),DDF架,蓄電池。
⑺ 通信基站有哪些設備組成他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基站子系統主要包括兩類設備:基站收發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收發台
大家常看到房頂上高高的天線,就是基站收發台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基站收發台包括無線發射/接收設備、天線和所有無線介面特有的信號處理部分。基站收發台可看作一個無線數據機,負責移動信號的接收、發送處理。一般情況下在某個區域內,多個子基站和收發台相互組成一個蜂窩狀的網路,通過控制收發台與收發台之間的信號相互傳送和接收來達到移動通信信號的傳送,這個范圍內的地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路覆蓋面。如果沒有了收發台,那就不可能完成手機信號的發送和接收。基站收發台不能覆蓋的地區也就是手機信號的盲區。所以基站收發台發射和接收信號的范圍直接關繫到網路信號的好壞以及手機是否能在這個區域內正常使用。
基站收發台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基站的控制與無線信道之間的轉換,實現手機通信信號的收發與移動平台之間通過空中無線傳輸及相關的控制功能。收發台可對每個用戶的無線信號進行解碼和發送。
基站使用的天線分為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且有全向和定向之分,一般可有下列三種配置方式:發全向、收全向方式;發全向、收定向方式;發定向、收定向方式。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理解每種方式的不同,發全向主要負責全方位的信號發送;收全向自然就是個方位的接收信號了;定向的意思就是只朝一個固定的角度進行發送和接收。一般情況下,頻道數較少的基站(如位於郊區)常採用發全向、收全向方式,而頻道數較多的基站採用發全向、收定向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區更為密集。
由於信號傳輸到基站時可能比較弱,並且有一定的信號干擾,所以要經預選器 。
模塊濾波和放大,進行雙重變頻、放大和鑒頻處理。輸入的高頻信號經放大後送入第一變頻器,由變頻器提供的第一本機振盪信號頻率為766.9125-791.8875MHz,下變頻後,產生123.1MHz的第一中頻信號。第一中頻信號經放大、濾波、混頻後,產生第二中頻信號(21.3875MHz),它經過放大、濾波後送到中頻集成塊。由中頻集成塊(包含第二中頻信號放大器、限幅器和鑒頻器)產生的音頻輸出信號和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信號(RSSI)送到音頻/控制板,在音頻信號控制板內,由分集開關不斷地比較奇數和偶數信號,並選擇其中的較強信號,通過音頻電路傳送到移動控制中心去。
基站發射機工作原理是:把由頻率合成器提供的頻率為766.9125-791.8875MHz的載頻信號與168.1MHz的已調信號,分別經濾波進入雙平衡變頻器,並獲得頻率為935.0125-959.9875MHz的射頻信號,此射頻信號再經濾波和放大後進入驅動級,驅動級的輸出功率約2.4W,然後加到功率放大器模塊。功率控制電路採用負反饋技術自動調整前置驅動級或推動級的輸出功率以使驅動級的輸出功率保持在額定值上。也就是把接收到的信號加以穩定再發送出去,這樣可有效地減少或避免通信信號在無線傳輸中的損失,保證用戶的通信質量。功率放大器模塊的作用是把信號放大到10W,不過這也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小區發射信號半徑較大,也可採用25W或40W的功放模塊,以增強信號的發送半徑。
基站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包括無線收發信機、天線和有關的信號處理電路等,是基站子系統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個部件:小區控制器(CSC)、話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於擴充的多路端介面(EMPI)。一個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幾個基站收發台,通過收發台和移動台的遠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負責所有的移動通信介面管理,主要是無線信道的分配、釋放和管理。當你使用行動電話時,它負責為你打開一個信號通道,通話結束時它又把這個信道關閉,留給其他人使用。除此之外,還對本控制區內移動台的越區切換進行控制。如你在使用手機時跨入另一個基站的信號收發范圍時,控制器又負責在另一個基站之間相互切換,並保持始終與移動交換中心的連接。
GSM系統越區時採用切換方式,即當用戶到達小區邊界時,手機會先與原來的基站切斷聯系,然後再與新的服務小區的基站建立聯系,當新的服務小區繁忙時,不能提供通話信道,這時就會發生掉線現象。因此,用戶在使用手機通話時,應盡量避免在四角盲區使用,以減少通話掉線的機率。
控制器的核心是交換網路和公共處理器(CPR)。公共處理器對控制器內部各模塊進行控制管理,並通過X.25通信協議與操作維護中心(OMC)相連接。交換網路將完成介面和介面之間的64kbit/s數據/話音業務信道的內部交換。控制器通過介面設備數字中繼器(DTC)與移動交換中心相連,通過介面設備終端控制器(TCU)與收發台相連,構成一個簡單的通信網路。
在整個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基站子系統是移動台與移動中心連接的橋梁,其地位極其重要。整個覆蓋區中基站的數量、基站在蜂窩小區中的位置,基站子系統中相關組件的工作性能等因素決定了整個蜂窩系統的通信質量。基站的選型與建設,已成為組建現代移動通信網路的重要一環。
⑻ 5g基站包括什麼
5G基站包括基帶設備、射頻設備、一體化gNB設備以及其他形態的設備。
5G基站是5G網路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路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路如何部署。在技術標准中,5G的頻段遠高於2G、3G和4G網路,5G網路現階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頻段。由於頻率越高,信號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所以5G網路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基站能耗以電為主,相比4G網路,5G不僅功耗提升了三倍以上,並且由於覆蓋范圍的衰減,5G基站的需求數量又是成倍增加,因此,對於運營商而言5G基站的高功耗甚至成為了主要制約5G建網的首要原因。
目前,5G基站主要能耗集中在基站、傳輸、電源和機房空調四部分,而其中基站的電費支出占整體網路能耗的80%以上。基站能耗中,負責處理信號編解碼的基帶單元(BBU)的功耗相對較小,而射頻單元(RRU/AAU)是功耗的主要來源。
經測算,以當前平均1.3元/度的轉供電價計算,一個4G基站每年的電費是20280元,一個5G基站每年的電費將高達54600元。
當前,移動通信基站機房均為全封閉機房,機房內的電源設備、發射設備、傳輸設備等都是較大的發熱體。要保持機房一定的工作環境溫度(基站環境標准GB50174-93規定長年基站溫度18°C-28°C),主要靠空調來實現,為保障設備在恆溫下運行,不因為溫度過高而宕機,製冷系統就要不間斷地為基站降溫,也是導致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⑼ 5g基站由哪些部件組成
5G基站是5G網路的核心設備,提供無線覆蓋,實現有線通信網路與無線終端之間的無線信號傳輸。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路如何部署。在技術標准中,5G的頻段遠高於2G、3G和4G網路,5G網路現階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MHz頻段。由於頻率越高,信號傳播過程中的衰減也越大,所以5G網路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2020年5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我國5G商用加快推進,目前已開通5G基站超過20萬個。截止到2020年9月23日,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50萬個,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1億。
架構分析
邏輯架
5G基站主要用於提供5G空口協議功能,支持與用戶設備、核心網之間的通信。按照邏輯功能劃分,5G基站可分為5G基帶單元與5G射頻單元,二者之間可通過CPRI或eCPRI介面連接。
5G基帶單元負責NR基帶協議處理,包括整個用戶面(UP)及控制面(CP)協議處理功能,並提供與核心網之間的回傳介面(NG介面)以及基站間互連介面(Xn介面)。
5G射頻單元主要完成NR基帶信號與射頻信號的轉換及NR射頻信號的收發處理功能。在下行方向,接收從5G基帶單元傳來的基帶信號,經過上變頻、數模轉換以及射頻調制、濾波、信號放大等發射鏈路(TX)處理後,經由開關、天線單元發射出去。在上行方向,5G射頻單元通過天線單元接收上行射頻信號,經過低噪放、濾波、解調等接收鏈路(RX)處理後,再進行模數轉換、下變頻,轉換為基帶信號並發送給5G基帶單元。
設備體系
為了支持靈活的組網架構,適配不同的應用場景,5G無線接入網將存在多種不同架構、不同形態的基站設備。從設備架構角度劃分,5G基站可分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Antenna、一體化gNB等不同的架構。從設備形態角度劃分,5G基站可分為基帶設備、射頻設備、一體化gNB設備以及其他形態的設備。
關鍵技術
5G基站建設組網多採用混合分層網路,這樣就可以保證5G網路的易管理、可擴展、高可靠性,能夠滿足5G基站的高速數據傳輸業務。同時由於5G主要是實現數據業務傳輸,因此5G基站需要適應高樓大廈、河流湖泊、山區峽谷的復雜應用環境,為了保證5G基站建設的良好性和完整性,下文簡要介紹5G基站建設的關鍵技術。
MR技術
MR是一種無線通信環境評估技術,其可以將採集到的信息發送給網路管理員,由網路管理員評判報告的價值,以便能夠優化無線網路通信性能。MR技術應用包括覆蓋評估、網路質量分析、越區覆蓋分析、網路干擾分析、話務熱點區域分析和載頻隱性故障分析。MR可以渲染移動通信上下行信號強度,發現網路覆蓋弱盲區,不但客觀准確,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資源,能夠及時發現網路覆蓋問題,為網路覆蓋優化提供進一步的依據。MR可以實現24小時×7天實時數據採集,完成上下行無線網路質量分析,反映全網通話質量的真實情況,提高全網通話後續數據支持。無線網路建設時,如果越區覆蓋范圍過大,將會干擾其他小區通信質量,MR可以直觀地發現小區覆蓋邊界,判斷是否存在越區覆蓋,調整無線網路結構。話務熱點區域分析可以實現話務密度、分布和資源利用率指標分析,實現關聯性綜合分析,制定容量站點、擴容站點的精確規劃。
⑽ 移動基站設備有哪些,它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麼
移動基站設來備一般分有以下幾源個系統:傳輸系統,包括SDH設備,光纜、電纜等。動力系統,包括蓄電池、市電等等。動環監控系統;天饋系統;BTS主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如空調、防盜門等等。
移動基站的作用是:移動基站就相當於wifi的作用,在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一個又一個的信號中繼,使得不管遠近的人都能用手機接收移動通訊信號。
移動基站的工作原理:
1. 核心網側的控制信令、語音呼叫或數據業務信息通過傳輸網路發送到基站(在2G、3G網路中,信號先傳送到基站控制器,再傳送到基站)。
2. 信號在基站側經過基帶和射頻處理,然後通過射頻饋線送到天線上進行發射。
3. 終端通過無線信道接收天線所發射的無線電波,然後解調出屬於自己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