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處理120急救調度指揮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1)交換機子系統
(2)調度指揮軟體子系統
(3)調度指揮運行硬體子系統
(4)CTI後台監控子系統
(5)錄音子系統
(6)GIS 地理信息子系統
(7)GPS車載信息子系統
(8)UPS不間斷電源子系統
(9)大屏幕顯示子系統
(10)LED顯示子系統
(11)急救分站子系統
是么?我在這方面不太擅長
『貳』 中心供氧發生故障應急預案演練都有什麼項目
事件發生。如供氧站發生火災、爆炸、氧氣管道爆裂、氧氣供應中斷等重大突發事件(故障),第一發現人立即向院辦公室(院總值班)和醫務科報告,並上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范圍、損害程度、人員傷亡、在院危重患者人數、現場組織領導人等具體情況;穩定患者情緒,做好救援的准備。
啟動應急系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接到現場事件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指揮各工作組迅速進入現場,開展現場救護、供氧系統搶修、醫院重症患者救治等工作。
報告上級。根據現場狀況,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匯總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范圍、損害程度、人員傷亡、在院危重患者人數等信息,按規定報告省衛生廳、市衛生局及公安消防局等相關部門,請求支援。
現場急救。院辦公室(院總值班)和醫務科接到供氧事故或故障報告後,盡快到故障地點或病房巡視,現場組織指揮;協調相關科室人員急救。
現場處置組接到供氧事故或故障報告後立即趕赴現場,視事故情況關閉供氧站供氣閥門、氧氣瓶開關、切斷電源、使用滅火器具等,將損失降到最低。發生供氧故障,立即維修。不能馬上修復的故障,立即聯系供氧設備安裝公司或售後服務,請求技術支援。
查找原因。供氧設備主管科室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查、技術鑒定、仔細核實、分析原因,將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應急預案解除。供氧系統事故排除或恢復正常供氧後解除應急狀態。供氧設備主管科室負責做好搶險、維修記錄,存入醫療設備檔案。
『叄』 車間設備出現故障時如何報修,報修單中「一般」、「急」、「特急」的定義是什麼
填寫《故障報修單》,將故障的現象和內容羅列上,根據生產任務對該機器的依賴程度填寫修理的緊急程度。比如一般(要求在一周內修復)、急(要求在3天內修復)、特急(要求在當天內修復),修復的時間可以根據機器的重要度進行核定。
『肆』 設備發生故障後,該如何應對
查找鼓掌原因,維修好設備,並針對產生的原因採取針對性措施,必要時將相應措施納入維護保養計劃中。
『伍』 如何做好科室急救物品管理
對此必須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並且嚴格執行。因為急救物品和葯品雖然不會在平時用到,但是一旦需要用起來就是性命攸關的事情,如果不能保證這些物品設備都是在位且無故障可用的話,那麼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在管理制度中很重要也是必須的一條就是每日檢查急救物品和葯物情況,看是否有缺少、故障、葯物變質失效的,以及時進行處理。且需要每日檢查後登記確認。
『陸』 門診治療室急危重患者的急救處置預案
五、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醫療風險差錯、事故防範及應急處置預案1、目的1.1為維護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醫療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差錯事故,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特製定《醫療風險差錯、事故防範及應急預案 》。1.2本預案適用於醫院各醫療醫技及相關科室。2、防範及應急處置2.1組織機構建立醫療風險差錯、事故防範及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見附件1)和醫患溝通辦公室(見附件2)。領導小組負責全院醫療風險差錯、事故防範及應急處理的領導工作;醫患溝通辦公室負責醫患糾紛的調處。2.2防範措施2.2.1健全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教育制度。每季度開展一次全院性醫療安全教育。對我們身邊所發生的醫療事故和缺陷進行分析,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對新分配、新調入的人員必須進行嚴格的崗前質量、安全培訓,培訓的重點是醫療法規、各項醫療工作制度、各類人員的崗位職責、醫療文件書寫規范,培訓考核、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2.2.2各臨床、醫技及相關科室必須圍繞「患者第一、醫療質量第一、醫療安全第一」宗旨,完善醫療質量保障工作,落實各項規章制度。2.2.3各種搶救設備要處於良好狀態,保證隨時投入使用。根據資源共享、特殊急救設備共用的原則,醫務科有權根據臨床急救需要進行調配。2.2.4從維護全局出發,科室之間、醫護之間、臨床醫技之間、門診與急診之間、門、急診與病房之間應相互配合;嚴禁在患者面前誹謗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醫療道德的行為。2.2.5任何情況下,進修及實習醫師均不得獨立參加各種會診。2.2.6加強對下列重點患者的關注與溝通:①低收入階層的患者;②孤寡老人或雖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③在與醫務人員接觸中已有不滿情緒者;④預計手術等治療效果不佳者; ⑤本人對治療期望值過高者;⑥對交代病情中表示難以理解者;⑦有感染徵兆或已發生院內感染者;⑧病情復雜,各種信息表明可能產生糾紛者;⑨住院預交金不足者;⑩已經產生醫療欠費者;(11)需使用貴重自費葯品或材料者;(12 )由於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諉責任者;(13)患者選醫師診療者;(14)特殊身份的患者。 2.2.7對於已經出現的醫患糾紛苗頭,科室主任必須親自過問和決定下一步診治措施。安排專人接待患者及家屬,其他人員不得隨意解釋病情。2.2.8各項檢查必須具有嚴格的針對性,合理安排各項檢查的程序及順序。重視對於疾病的轉歸及預後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各項檢查及化驗,其結果要認真分析,妥善保管。認真落實生命緊急值報告制度,確保各種搶救措施及時實施。2.2.9合理使用葯物,注意葯物配伍禁忌和葯物不良反應,特別關注老年人和兒童的用葯安全,禁止將喹諾酮類葯物使用於 18 歲以下人群。嚴格掌握葯物的適應證,嚴禁濫用抗生素,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一般不得預防性使用。 2.2.10重視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充分發揮院、科感染監控人員的作用,對於己經發生的院內感染及時登記報告,不得隱瞞,服從專業人員的技術指導。2.2.11輸血時必須進行HIV, HCV , HBsAg 及梅毒血清抗體等檢查。輸血後的血袋交由輸血科統一保管,7天後方可銷毀。 2.2.12各醫技科室在做有創檢查時,必須配備搶救設備,並保證隨時可用;在接到急診檢查申請後必須盡快安排。急診化驗必須在接到標本後 30分鍾內出具結果(個別檢查項目除外)。急診 X 線、 CT 檢查必須及時完成。葯劑科保證葯品的正常進貨渠道及質量,保證搶救葯品及時到位。 2.2.13病歷書寫與管理。嚴格按照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江蘇省病歷書寫規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要求書寫病歷和管理病歷。同時按相關要求做好電子病歷管理工作。2.2.14收治病人①收治患者落實急診優先、專病專治的原則。禁止科室之間盲目搶收患者造成延誤診斷治療和醫療糾紛。 ②對於慢性病和危重患者,各科必須以病情和患者利益為出發點,不得以種種借口拒收患者。③凡具備空床的專業或病區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接受他科借床患者。④患者在辦理住院手續時,簽署《醫患道德合約》《參保病人入院告知》。住院期間患者因各種原因不能簽署特殊治療、特殊檢查、輸血、麻醉、手術同意書時必須簽署委託書,被委託人負責代理患者履行在院期間的知情權及選擇權。患者的知情同意內容如下: a疾病的診斷、擬實施的檢查、治療措施、預後、難以避免的治療矛盾,門診治療中葯物的毒副作用;住院患者的主管醫師、主治醫師及相應的科主任(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 b檢查、治療措施有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以及為矯正不良後果可能採取的進一步措施,住院治療中必用葯物的毒副作用。 c手術中需留置體內材料。 d醫療費用中自付費用情況。e手術、麻醉及其他侵襲性操作的實施情況。 f手術過程中發現與術前診斷不一致病灶。 g術中需切除術前未曾向患者交代的器官組織時。 h危重患者因特殊檢查需進行搬動有可能造成危險時。i輸血、造影、介入、射頻、氣管切開、化療等。j其他需患者或家屬了解的內容。上述相關條款均應有文字記載以及患者或受託人簽字。2.2.15定期、不定期督查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的執行情況,實行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2.3應急處置2.3.1一旦發生醫療差錯事故,需立即通知上級醫師和科室主任,同時報告院醫政管理人員,白天為院醫務科,夜間為院總值班人員,不得隱瞞。並積極採取補救措施,避免或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進一步損害,盡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由護理因素導致的差錯事故,除按上述程序上報外,同時按照護理體系逐級上報。2.3.2由醫政職能部門組織科室負責人查找原因。2.3.3由醫政職能部門組織多科會診,參加會診人員為當班最高級別醫師。2.3.4科室主任與醫政職能部門共同決定接待病人家屬的人員,指定專人進行病情解釋。確定經治醫師和科室負責人為差錯、事故或糾紛第一責任人,其他任何醫務人員不得擅自參與處理。2.3.5醫政職能部門結合情況,是否封存《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所規定的病歷內容。2.3.6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引起的不良後果,在職能部門人員、患者或家屬共同在場的情況下,立即對實物進行封存,實物由醫院保管。2.3.7如患者死亡,應動員家屬進行屍解,並在病歷中記錄。2.3.8如患者需轉科治療,各科室必須竭力協作。2.3.9當事科室須在要求時間內就事實經過寫出書面報告,同時提出初步處理意見,上報醫務科。2.3.10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私自減免患者住院費用。3、附則3.1本預案由醫務科負責解釋。各科室根據本預案制定適合本科室的醫療風險防範措施並加以落實。3.2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急危重症患者處理應急預案1、目的通過本預案的實施,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診治服務,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此,對危重患者的處理,制定應急預案。2、應急系統及人員職責2.1急危重症院內綜合救治領導小組:以院長為組長,業務院長為副組長,對院內綜合救治行使決策權和指揮權。2.2醫務科與護理部:在綜合救治過程中起組織、協調、反饋和輔助管理的作用,對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等進行全程監控。2.3急危重症綜合救治專家小組:為實施綜合救治高層次的技術力量。2.4各科科主任與護士長、醫技科主任:做為科室管理層,負責安排本科人員和設備,組織實施綜合救治。2.5急診科、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等一線的醫護人員:對急危重病人實施救治。3、應急要求3.1領導小組成員、醫務科、護理部、急危重症綜合救治專家小組必須保持通訊工具暢通;3.2急診科所有醫護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急救技術,處理病人果斷准確;3.3急救儀器要維持良好狀態,搶救葯品齊備,不得借出,對需外借的設備明確借用渠道和流程;3.4門診、急診、重症醫學科及普通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醫院資源,及時進行各項檢查或會診,做到快速有效,協調有序,必要時向主管部門及院領導匯報。3.5對各項檢驗、檢查應及時追蹤結果,認真分析,妥善保存。3.6及時請上級醫師查房,並在病歷中認真做好記錄。病歷及時書寫,反映病情變化,重要診治過程;妥善保管病歷,包括門急診病歷。3.7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注意用葯原則、葯物禁忌、不良反應,應用貴重或自費葯品前,應告知家屬。3.8注意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使醫患建立協調配合的良好關系,以利於患者搶救治療。3.9組織學習應急方案,提高各級人員應急能力。4、逐級報告程序4.1各科室、各專業組值班醫師在接診危重患者後,要迅速到達患者身邊詢問病史和查體,做出初步診斷,快速完成生命體征的測量和記錄。醫師迅速開出醫囑交護士執行,病情緊急可先下口頭醫囑由護士復述後執行,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在緊急處理後盡快完成入院記錄、首次病程記錄、搶救記錄等資料。並向患者家屬詳細告知病情、初步診斷、治療方案和風險程度等,聽取患者家屬對搶救治療的意見,取得其合作。 4.2嚴重外傷、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醫師處理有困難,應在立即進行緊急搶救的同時,迅速報告本科上級醫師到達現場參加搶救。如上級醫師處理仍有困難,要迅速向科主任報告,科主任要立即調動本科人員,並與相關科室聯系參與搶救。緊急情況下可口頭或電話請會診,但應據實補記會診記錄。4.3遇 2 人以上嚴重外傷、中毒等突發事件時,白班值班醫師要立即向科主任報告,夜班要向總值班報告,由科主任或總值班負責協調組織人員參加搶救。科主任或總值班處理有困難時要向醫務科請求支持,特別嚴重事件值班醫師可直接向醫務科或分管院長報告請求支援。醫務科在處理嚴重醫療事件、突發危急事件時要及時向分管院長匯報。4.4在發生醫療糾紛或可能發生醫療糾紛前兆時,值班醫師要迅速報告上級醫師和科室主任到場處理,做好病歷記錄等文書工作,聽取患者及其家屬的意見和要求,積極溝通防止事態擴大,並及時向醫務科匯報。然後組織本科有關人員進行討論,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可能存在的損傷進一步加重。(三)院內緊急意外事件應急預案1、保護現場,及時報告1.1院內遇有非住院病人意外事件,應立即通知急診科值班人員。由急診科負責組織實施搶救。1.2遇有突然死亡事故、自殺或他殺時,要在第一時間保護現場,報告保衛科、分管院領導。分管院領導,根據初步判斷報告派出所和公安局。1.3對因突然發病死亡人員,先確認是否可救,如未死亡,應就地實施搶救;如確定已經死亡,應協助公安人員查驗死亡原因。1.4對自殺死亡人員,首先保護現場,勸阻無關人員靠近,待公安、保衛人員到達後,尋找死者遺書等證據材料。1.5對他殺死亡人員,首先保護現場,觀察周圍有無可疑人員,不許無關人員靠近,待公安人員到達後,匯報情況和提供有關線索。2、做好善後工作2.1當公安、保衛人員查清死者的死亡原因後,應及時做好與社會的溝通工作。2.2如死者是來院就醫或探視患者者,應盡快與患者家屬及單位取得聯系,詳細說明死亡原因。2.3做好周圍群眾及住院患者的解釋工作,打消大家的猜疑與恐懼心理。
『柒』 在工作當中遇到突發情況,例如崗位設備出故障等問題,該如何處理
工作當中遇到突發情況,例如崗位設備出現故障等問題,你應該及時處理,這樣的應變能力,我們在走向工作,以後可能會隨時發生,這也是變成的考察我們的工作能力,等一種表現。
『捌』 如何應對中心供氧突發事件及應急預案
具體程序如下:
1.事件發生。如供氧站發生火災、爆炸、氧氣管道爆裂、氧氣供應中斷等重大突發事件(故障),第一發現人立即向院辦公室(院總值班)和醫務科報告,
並上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報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范圍、損害程度、人員傷亡、在院危重患者人數、現場組織領導人等具體情況;穩定患者情緒,做好救
援的准備。
2.啟動應急系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接到現場事件報告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指揮各工作組迅速進入現場,開展現場救護、供氧系統搶修、醫院重症患者救治等工作。
3.報告上級。根據現場狀況,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匯總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范圍、損害程度、人員傷亡、在院危重患者人數等信息,按規定報告省衛生廳、市衛生局及公安消防局等相關部門,請求支援。
4.現場急救。院辦公室(院總值班)和醫務科接到供氧事故或故障報告後,盡快到故障地點或病房巡視,現場組織指揮;協調相關科室人員急救。
現場處置組接到供氧事故或故障報告後立即趕赴現場,視事故情況關閉供氧站供氣閥門、氧氣瓶開關、切斷電源、使用滅火器具等,將損失降到最低。發生供氧故障,立即維修。不能馬上修復的故障,立即聯系供氧設備安裝公司或售後服務,請求技術支援。
5.查找原因。供氧設備主管科室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查、技術鑒定、仔細核實、分析原因,將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6.應急預案解除。供氧系統事故排除或恢復正常供氧後解除應急狀態。供氧設備主管科室負責做好搶險、維修記錄,存入醫療設備檔案。
『玖』 當有設備故障或突然跳閘後應如何處理
要查啊 相間 對地什麼的有沒有問題主要對跳閘的開關後端線路進行檢查,沒有問題的話才能合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