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濕地生態系統有哪些特點
濕地生態系統有特點: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系統的生態脆弱性,生產力高效性,效益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濕地生態系統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以及信息傳遞將陸地生態系統與水域生態系統聯系起來,是自然界中陸地、水體和大氣三者之間相互平衡的產物。濕地這種獨特生境使它具有豐富的陸生與水生動植物資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單位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濕地在調節徑流、維持生物多樣性、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態系統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是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要素,濕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蓄積地,人類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除少量開采地下水外,均來源於濕地,濕地也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濕地由於其特殊的生態特性,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等生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無機碳和有機碳,由於濕地環境中,微生物活動弱,土壤吸引和釋放二氧化碳十分緩慢,形成了富含有機質的濕地土壤和泥炭層,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
濕地是自然生態系統中自凈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濕地水流速度緩慢,有利於污染物沉降。在濕地中生長的植物、微生物和細菌等通過濕地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轉換,包括物理過濾、生物吸收和化學合成與分解等,將生活和生產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質吸收、分解或轉化,使濕地水體得到凈化。
❷ 深圳市深水生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該公司主要做水利監理,現在增加了市政監理,公司大部分人為大專學歷,在廣東省監理行業還可以,收入也還行。但不適合年青人呆。
❸ 十八大後關於民生方面的的政策
舉世矚目的「十八大」已經召開了。這次大會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大會將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民生優先、富民惠民」將成為重要國策。自黨的「十六大」民生新政實施以來,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對保障和改善民生起到了積極作用。無論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哪個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民生優先、富民惠民」已經逐步上升到國家戰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各項民生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健全與完善。「十八大」將會把這些成功的經驗加以總結,形成更加系統、更加科學的民生理論體系,制定更加完善的民生政策,惠及百姓,惠及千家萬戶。
「民生優先、富民惠民」需要做好頂層設計,需要全方位考量我國民生政策發展歷程。逐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制度安排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就要求必須符合我國民生事業發展的客觀實際,必須貼近百姓日常生活,必須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必須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必須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在這些原則指導下,就一定能夠制定出符合我國實際的民生新政策。
「民生優先、富民惠民」需要一種改革精神和創新勇氣。要堅持改革不動搖,敢於有所突破、有所創造、有所創新。我們要在民生新政方面敢為人先,大膽試驗、大膽創新,總結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和經驗,逐步在全國推廣。民生新政本來就是改革的產物,只有在改革精神指導下才能夠更加完善與健全,更加贏得民心,更加惠及百姓。
「民生優先、富民惠民」需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和包容精神。我們要積極吸收海外一些有關保障與改善民生的好做法、好思路、好政策、好制度,結合我國民生事業發展現狀加以改造為我所用。人類社會發展雖然所走道路不同、制度各異但也有許多相似性、相通性。我們要善於學習、善於汲取,以人類發展共同成果來促進我國民生事業向前推進。
「民生優先、富民惠民」將是一個浩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著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只有將「民生優先、富民惠民」這一重大國策落到實處,才能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才能將社會財富科學、合理、公正分配,才能使全體國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當然也需要房地產界的責任與擔當。在基本住房保障建設方面,房地產界能夠也應當有所作為。
「美麗中國」建設離不開質量標准
「十八大報告有很多亮點,其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個亮點。」 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周生賢認為,美麗中國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要把握3個問題:第一,從戰略的層面,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搞好頂層設計。第二,從再生產的全過程,就是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全過程來進行謀劃。第三,從環境的角度,制定環境經濟政策和環境質量標准。
據介紹,針對一些大城市長時間灰霾天氣,國家發布實施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增加細顆粒物(PM2.5)等檢測指標,採取更加嚴格的空氣污染防治措施。「『十二五』在原來控制兩種主要污染物的基礎上變成了控制4種,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周生賢說。
對於目前國內因環境問題引發的一些群體性事件,周生賢表示,主要存在未批先建、在環境影響評價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所在地政府的執政能力問題,以及有關重大項目社會風險評估的法律不健全、機制不健全4種情況。今後,環保部將採取4個方面的措施:加強依法環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行事;大力推進信息公開,把環境影響評價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級政府所做的承諾全部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進一步加大群眾參與的力度;建立健全社會風險評價機制,從源頭上預防突發事件。
保障房建設質量為硬杠杠
作為我國重要的民生工程,保障房數量和質量,成為記者提問的焦點。當有媒體問起保障房明年的開工規模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黨組書記姜偉新答:還在研究中,不能說。但他忍不住補充道:「5年3600萬套,去年1000萬套,今年700多萬套,你自己來算賬,還剩多少?」
「反正不會低於500萬套。不高於多少,正在研究中。」姜偉新又加了一句。
「大概600萬套左右。」翻譯剛准備接話,他又補了一句。現場一片笑聲,姜偉新笑著往後一仰:「看你們渴望的眼神……我這都已經違反紀律了。」
透露數量不一定會「違反紀律」,保障房質量要是出問題,那可是真的違反了紀律。「在大規模進行的城鎮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過程當中,大的資金問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過,反倒是質量問題產生過,我們還追究過責任,地方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也追究過企業的責任。」姜偉新回答說。
據介紹,住建部將保障房質量作為硬杠杠,把分配公平作為生命線,完善質量、分配和運營管理中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建設保障性住房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大配套的建設問題,道路包括地鐵建設、學校、衛生室、托兒所等等,這些大配套的建設也是一個很重的任務。」姜偉新說。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惠及更多群眾
如今,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已經覆蓋了全國95%以上的人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保網,重新構建了嶄新的基層衛生醫療服務平台,讓人民群眾看病更加方便,那為什麼現在有一部分群眾感覺還不明顯呢?
「我想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特別是城市中的大醫院看病還比較難、比較貴。二是醫保水平還比較低,與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朱之鑫透露,我國下一步醫改重點推動3個方面的改革: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葯物制度、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特別是公立醫院改革要以縣級醫院為重點,提升服務能力和實施管理運行方面的綜合改革,力爭使90%的群眾看病能夠在縣域內得到解決。
朱之鑫認為,人民群眾的醫療訴求問題,主要還是醫患矛盾的問題。這裡面既有醫療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的問題,也有醫患雙方的溝通和理解問題,這些主要是以葯補醫這種深層次矛盾所引發的。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加強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尊醫重衛的良好風尚;其次要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讓群眾理性對待疾病;第三就是要加強法制宣傳,切實維護好醫護人員的利益和患者的利益。
朱之鑫表示,當前醫改已經進入到一個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也就是社會上或者記者們經常講的深水區。
就業瞄準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
「十八大上,胡錦濤同志提出,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我們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楊志明說,第一,要推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互促共進,既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要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舉例來說,近3年來,每年家庭服務業都能新增100萬個就業崗位,發展家庭服務業還有很大的空間;第二,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引導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第三,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多年的實踐證明,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的主渠道,可以說,發展有小則活,收入有小則快,就業有小則多。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給予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每人不超過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對服務外包企業吸納就業,給予企業人均4500元的培訓補貼;第四,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許多農民工現在都是普工,要成長為技工,現實的選擇是技能培訓。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僅僅是設備技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勞動者素質的提升。我們對農民工培訓實施『168』計劃,一年培訓600萬人,給予每人800塊錢的培訓補貼。大學生到企業、到科研項目見習,也給予當地最低工資80%左右的生活費補貼。」楊志明表示,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要下決心走出一條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同步發展的就業新路。
❹ 養鱷龜需要什麼設備
鱷龜養殖要點: 一、飼養設備 鱷龜生命力很強,既不怕冷,也不怕熱,-6℃安全無恙,42℃水溫也可正常生長。其對飼養條件要求不高,可用缸、桶、盆等飼養,但以建池養殖最好。用磚和水泥砌成60厘米深的水池,其面積可依情況而定。新建的水泥池必須用清水沖洗並曝曬3天~5天後再用。使用時池底鋪20厘米的泥沙,池外四周還要築起60厘米高的圍牆,以防龜外逃。 此外,在水池與圍牆之間要鋪一層細沙,以供龜上岸活動和產卵之用。
鱷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世界最大的淡水龜之一、有淡水動物王者之稱,分為兩大種類,俗稱大鱷與小鱷。大鱷又名真鱷龜(產自北美洲美國東南部),小鱷又名擬鱷龜,有四個亞種,分別是北美、佛州、南美、中美。常見的有北美和佛州,其中佛州因一些人為原因價格較貴。因體型大且攻擊性強,除了短吻鱷較少有天敵。曾由於人類的獵殺失去棲息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成易危物種。後因其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深受國內龜類愛好者青睞。
❺ 一國家公園,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一詞最早出現於1956年美國魚和野生動物管理局《39號通告》,通告將濕地定義為「被間歇的或永久的淺水層覆蓋的土地。」 1979年,美國為了對濕地和深水生態環境進行分類,該局對濕地內涵進行了重新界定,認為「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過渡的土地,該土地水位經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為淺水所覆蓋……」。1971年在拉姆薩爾通過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是誰地公約》),該公約將濕地定義為:「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 我國對沼澤、灘塗等濕地研究具有豐富的積累,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分類系統,通常認為「濕地系指海洋和內陸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濕的地段。」 盡管濕地的概念目前尚無統一,但它們有一共同特點:從不同的角度認為濕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同於陸地生態系統,也有別於水生生態系統,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生態系統。 其特徵有: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濕地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干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 (3)生產力高效性。 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道,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 (4)效益的綜合性。 濕地具有綜合效益,它既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供大量生產原料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作為物種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遊等社會效益。 (5)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易變性是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之一,當水量減少以至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演潛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水量增加時,該系統又演化為濕地生態系統,水文決定了系統的狀態。 其功能有: 濕地在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全國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長江22個通江湖泊盡管面積銳減,目前容水量仍達600多億立方米,洞庭、鄱陽兩湖蓄洪能力不少於200億立方米,對於調節長江洪水、消減洪災依然起著關鍵作用。同時,濕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後又緩慢排出多餘水量,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湖泊、水庫、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估算,我國僅湖泊淡水貯量即達225億立方米,占淡水總貯量的8%。某些濕地通過滲透還可以補充地下蓄水層的水源,對維持周圍地下水的水位,保證持續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濕地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器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一些地方的調查,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因此,濕地有助於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對減少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十分有利。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 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我國和世界都佔有重要地位。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種。世界166種雁鴨中,我國有50種,佔30%;世界15種鶴類,我國有9種,佔60%,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我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這些物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許多濕地自然環境獨特,風光秀麗,也不乏人文景觀,是人們旅遊、度假、療養的理想佳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此外,濕地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 濕地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 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濕地旅遊 浮在水面上的草原——騰沖北海濕地 發現騰沖的北海濕地純粹是一次意外,當時的目標是去看雲南騰沖的火山熱海,結果有雲南驢友Edipt告訴我縣城西北方向距城12.5公里有塊濕地很特別,屬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態系統。 原來人與景也是需要緣分的。偶然的聊天,就能成就一段美麗的邂逅。這里確實奇特。水草密密麻麻,根交錯在一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舊草腐爛,新的長在腐爛的草根上,然後又腐爛,然後又長出新的,最後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一個一個的小草島,通常有一米多厚。脫了鞋赤腳走上「草島」,感覺像踩海綿一樣。 當地人經常把隨意切開的一小塊草排當竹筏子來劃,捕魚蝦;還有人乾脆在草排上開個洞,就把魚竿伸到那洞里釣魚,其樂融融。 據說這兒每年四月中下旬最美麗,那時滿目北海蘭花開,美不勝收。秋天時草排顏色有些枯黃,但依然讓我興奮不已。空氣里飄著草葉的清香,蘆葦叢中不時傳來嘎嘎的野鴨叫,湖面上不時有遊人初踩草排的驚喜叫聲。泛舟湖面,宛若置身在大草原。只不過這片「大草原」是漂浮在水上的。 攻略: 如系自駕,可循: 廣州-昆明-楚雄-大理-保山-騰沖路線。 背包客可先到騰沖西門客運站,有中巴到濕地,車費5元,車程20分鍾。 購物: 騰沖的斗笠比較有名,是當地農村婦女用荊芥、大竹等竹子編織而成,遮陽防雨,除本地人自用外,多銷往緬甸和東南亞國家。 住宿: 騰沖城內旅館多數在官廳巷一帶,一般標間多數在50~60一間,可以還價。 杭州之腎-——西溪濕地 杭州憶,最憶是西溪。不是網友「羅蘭」和「一棵樹」的提醒,我竟然不知道就在杭州市區里還有這么個好地方。 西溪濕地距離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具有「杭州之腎」和「副西湖」美譽。 西溪之勝,首在於水。水是西溪的靈魂,園區約70%的面積為河港、池塘、湖漾、沼澤,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水道如巷、河汊如網、魚塘櫛比如鱗、諸島棋布,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緻。 進到園中,買好船票,就可以安心體會西溪之水了。順著水道前行,兩岸茅舍儼然,蘆葦叢生,和蘆葦一樣高的水生植物上頂著黃色或紅色的花蕊。湖面上水草鮮潤柔婉,水面上綠色浮萍漂浮,蓮影搖曳,幾抹粉色婷婷點綴其中,野鴨水鳥鳧泛。 生活在有水的城市裡是一種福氣,而杭州人真的是福人中的福人了。除了西湖,還有這塊西溪濕地。 所有去杭州的人,都知道要去看西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忘記了西湖邊上的西溪濕地。 攻略: 杭州市區內有許多公交車可以去西溪濕地,830路、K506路、K310路、306路、346路、Y13線均可。周家村(西溪濕地)站下車。票價1~4元。 美食: 在西溪濕地里有湖泊燒烤區、深潭口、百家、煙水漁庄等餐飲飯店可以用餐,喝茶的地方也不少,推薦去梅竹山莊、西溪梅墅。 在西湖邊上有樓外樓等餐廳可以吃到地道的杭州菜。 自由自在鳥游盪——日土班公錯濕地 其實,圖片中的這塊濕地是否屬於班公錯,我還是不能完全確定,在各種資料上沒有查到它的准確的名字,但我不得不承認它是我心中最美麗的濕地。可以肯定的是這塊濕地屬於日土。它就在獅泉河到日土之間,在剛過了那有名的日土岩畫附近沒多遠,緊緊貼在219國道邊,距離日土縣城大約30公里。 這塊濕地我如此著重提出來說,是因為它獨特的位置——它沒有被圈起來,不屬於收費景區,在沒有被人為保護的情況下,它竟然就在新藏線219國道邊上生存了下來。 國道穿過這塊濕地中間,把這塊土地一分為二了,水鳥們依然在這待著,自然安詳地在路兩邊的濕地里戲耍。有的自由悠閑地踱步、有的在水裡搖搖擺擺地游浮、有的撲棱起翅膀飛到半空中。 地里那金黃色閃現著耀眼光芒的植物主要是蘆葦,另外還有菖蒲、青藏野青茅、鹼茅、賴草以及藏西嵩草。 運氣好的話,遠遠地可以看見脖子長長的黑頸鶴。人走得比較近它也不跑。關於黑頸鶴,我曾聽到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人鶴結為兄弟,人類將自己的三根頭發送給黑頸鶴,要它裝點在頭部以證明與人類的親情關系。從此黑頸鶴就有了三根人類的頭發。 現在,這些鳥們果真和人類相親相愛,果真如此安詳地出現在人類身邊。對著手裡的鳥類識別手冊看,可以看到這里除了黑頸鶴外,還有班頭雁、棕頭鷗、燕鷗、白翅浮鷗、普通秋沙鴨、赤麻鴨、綠頭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白骨頂、紅腳鷸和白腰草鷸等等。天上飛的是鳥,地上跑的是鳥,水中游的也是鳥,人與鳥和諧共處的景象如此讓人心動。這只有在艱難的新藏線上才可能存在吧。因為這里偏僻,路途艱難,人跡罕至,少有干擾,而且藏民信佛,不殺生,民心純朴。 攻略: 從西藏阿里的獅泉河出來,大約94公里到日土岩畫,在219國道K965附近。注意,這里的里程碑大約5公里一個。過了岩畫沒多遠,就可以看到這塊濕地了。而從岩畫到日土縣城大約30公里。從日土到班公錯東端大約10公里。 美食: 班公錯盛產西藏弓魚和高原裸裂團魚,高原裸裂團魚是西藏特有的鯉科魚類,此魚為無鱗淡水魚,受高原環境影響,生長緩慢,但味道十分鮮美,這種魚的排泄生殖孔和臀鰭兩側,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鱗片,在魚肚子上形成一條一條膨起的線。乍看起來好像腹部裂開一條口似的,故又名「裂腹魚」。魚大多一兩斤重。到班公錯一定要嘗嘗這里的鮮魚。就在路邊有個碼頭,碼頭上有個魚庄,專門賣魚的。這里點菜的方式很有趣,不用點品種,不按斤賣,按人頭交,每人20元,會給你上6種做法的魚。不論同行多少人,都可以吃到6種做法的魚。 濕地是上帝給予地球的慷慨饋贈,是人類洗滌心靈的世外桃源。它給人帶來的是不流於俗套的清新和真意。這里,一切都保留著原始狀態。能夠感受到的就是物我相知、天人合一的心靈和自然的完美契合。在濕地,你能真正體會生命本身的原始和豁達。在濕地,你心甘情願地卸去銳氣和鬥志,忘卻俗世的煩惱,只想全身心地融入自然。 但是我還是可悲地發現,如今濕地面積在逐年減少,許多的濕地被人為地「改造」。人類忘記了,濕地是有靈魂的,濕地是和人類生與共的生命體。人類不善待濕地,最後必然會遭到報應。 善待自然,善待自己。 Tips 中國被列入國際《濕地公約》的30處濕地是: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青海鳥島自然保護區,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香港米埔濕地,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吉林向海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洪河自然保護區,黑龍江三江自然保護區,黑龍江興凱湖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鄂爾多斯自然保護區,大連斑海豹保護區,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濕地,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西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廣東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廣東惠東港口海龜保護區,廣西山口紅樹林保護區,遼寧雙台河口濕地、雲南大山包濕地、雲南碧塔海濕地、雲南納帕海濕地、雲南拉什海濕地、青海鄂凌湖濕地、青海扎凌湖濕地、西藏麥地卡濕地、西藏瑪旁雍錯濕地。
成人高考
❻ 我1米的缸養了11條七彩神仙魚,一個深水龜,裡面有沉木,水草,自帶的過濾器,加熱棒,請問我還需要充氧嗎
七彩用井水養硬度太高了吧,你的水最好准備個容器把水放上一段時間(加沉木很重要),給魚兌水用比較好,加沉木為了讓水質變軟成為酸性水質。
水溫調到28-29度養七彩,如果你的是三合一過濾水泵可以不要充氧設備,就是哪個能吹泡泡的水泵。不是的話需要安裝一個增氧設備。
最主要的是注意水溫和硬度不能波動的過大,不要低於26度為好,七彩膽小不能收到驚嚇,這個很主要。
❼ 我想做一個生態魚缸,魚和烏龜一起養的。需要那些設備,還有過濾器等等怎麼做求高手指導
不建議你把烏龜和魚一起養,烏龜可能吃魚,烏龜需要較淺的水,放上些石頭假山,方便烏龜曬龜甲,不曬龜甲容易得病,有條件可以把魚缸地鋪上粗砂,水下做成斜面,仿製由淺到深的沙灘環境,他想在多深的水裡呆著可以自己選擇,對烏龜最好,或者在魚缸壁上掛一塊板,與水面齊平,方便烏龜爬上來進食,切記烏龜不能一直放在深水裡泡,會得病的。而且養魚的缸內最好不要放一些粗糙的假山石,防止魚受驚時刮傷,很容易得爛鱗病,養魚必須買小水泵把魚缸底部水抽上來通過鋪有過濾絲棉的槽子過濾,再將水漏回魚缸,同時充氧,這是一整套的,去水族市場買即可,再准備一個長膠管,用來換水的時候抽出底部的水,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水抽出,補足清水,總之不太好辦,烏龜和魚共處一缸,不好養。
❽ 「濕地生態過程模擬」的含義及其用途
濕地生態系統
濕地一詞最早出現於1956年美國魚和野生動物管理局《39號通告》,通告將濕地定義為「被間歇的或永久的淺水層覆蓋的土地。」
1979年,美國為了對濕地和深水生態環境進行分類,該局對濕地內涵進行了重新界定,認為「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過渡的土地,該土地水位經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為淺水所覆蓋……」。1971年在拉姆薩爾通過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將濕地定義為:「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
我國對沼澤、灘塗等濕地研究具有豐富的積累,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分類系統,通常認為「濕地系指海洋和內陸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濕的地段。」
盡管濕地的概念目前尚無統一,但它們有一共同特點:從不同的角度認為濕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同於陸地生態系統,也有別於水生生態系統,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生態系統。
其特徵有: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復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濕地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干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
(3)生產力高效性。
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道,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
(4)效益的綜合性。
濕地具有綜合效益,它既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凈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供大量生產原料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作為物種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遊等社會效益。
(5)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易變性是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之一,當水量減少以至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演潛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水量增加時,該系統又演化為濕地生態系統,水文決定了系統的狀態。
其功能有:
濕地在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全國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長江22個通江湖泊盡管面積銳減,目前容水量仍達600多億立方米,洞庭、鄱陽兩湖蓄洪能力不少於200億立方米,對於調節長江洪水、消減洪災依然起著關鍵作用。同時,濕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後又緩慢排出多餘水量,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湖泊、水庫、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估算,我國僅湖泊淡水貯量即達225億立方米,占淡水總貯量的8%。某些濕地通過滲透還可以補充地下蓄水層的水源,對維持周圍地下水的水位,保證持續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濕地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器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一些地方的調查,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因此,濕地有助於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對減少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十分有利。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
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我國和世界都佔有重要地位。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種。世界166種雁鴨中,我國有50種,佔30%;世界15種鶴類,我國有9種,佔60%,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我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這些物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許多濕地自然環境獨特,風光秀麗,也不乏人文景觀,是人們旅遊、渡假、療養的理想佳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此外,濕地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