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蔬菜大棚加熱的設備主要有哪些
煤,氣,電,煤的用著的造價最低,但鍋爐,全國有些地方不叫用了,改氣了,用電太貴了
㈡ 先進的大棚加溫設備
大棚加溫設備是養殖行業的新型加溫設備,主要特點是採用二次加溫方式,採用水暖、風暖相結合方式加溫,內部結構使用了反燒結構,大大增加了受熱面積,在達到相同溫度的情況下相比老款煤耗降低1/3,效果明顯。
輝騰溫控以尖端科技為依託,通過自主研發、技術改造,使產品始終帶領著國內養殖業飛速發展,同時,有完善的質量管體系、高素質職工隊伍、精心製作、嚴格檢驗及專業的售後服務、革新技術及死守國內外先進經驗,提高了我們的產品結構合理性,可靠性,是大中型養雞戶、養豬戶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最佳選擇。
自動化大棚加溫設備的主要功能:
一、 環保
傳統雞舍供暖好、站爐、火牆、炕面等靜態供暖,屬輻射熱傳導,取暖空間溫度無均勻可言,耗能高,效果差,又不能通風換氣,經常因缺少新鮮空氣而引起各種雞病,如浮水症(水膛雞)、禽流感及各種慢性呼吸疾病等。特別是育雛階段,既需要近40度高溫,又要保證有抗病力較強的雞雛防病環境,傳統供暖方式無法實現。該機採用燃燒和換熱一體,爐體高溫部位進行換熱的最新加熱技術。煙和清潔空氣各行其道。空氣通過爐體高溫加熱到150度,變成無毒、無菌、清潔凈化的新空氣。內外循環、自由切換,升溫與換氣同步進行,迅速降低棚內氨氣,徹底杜絕雞雛煤氣中毒,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
二、 節能
大棚加溫設備採用更先進的負壓富氧燃燒技術,能保證煤燃燒充分。全面避免燃燒帶來的爐溫不均,燃燒不透,煙氣四溢,局部燒損等缺陷。讓節能走在起點——從燃燒開始!燃煤需求量相對於傳統取暖方式能節能30%—50%。該機設有二次熱能燃燒,熱能利用率極高。雙風機人性化設計,更節能、更高效,風楊和引煙楊機的工作由溫度自動控制,最大可能的節省了電能。
三、 高效
溫度平衡(±1℃)
使雞舍升溫快,90分鍾可達到38℃,燃煤量10—16kg/h。
最大功率15萬大卡/h。
四、 自動
具有缺煤自動報警功能,自動控溫、自動通風、風口溫度達到設定值爐子自動壓火,送風機、鼓風機微電腦自動控制。
五、 安全
大棚加溫設備供熱不需要暖氣片,不用水,操作安全;不燒棚、不熏棚、無需維修,安裝方便。爐體即使在,滿負荷工作時依然能保證足夠的熱利用率。在使用過程中不燙、不溢、不漏、不裂、不爆、,男女老少皆能操作。
㈢ 溫室大棚的機械設備有哪些種類
一般的小面積,大面積 幾千,幾萬,如果想要長久的,就安裝玻璃大棚,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溫室的種類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採光材料、外形及加溫條件等又可分為很多種類,如玻璃溫室、塑料溫室;單棟溫室、連棟溫室;單屋面溫室、雙屋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溫室結構應密封保溫,但又應便於通風降溫。現代化溫室中具有控制溫濕度、光照等條件的設備,用電腦自動控制創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環境條件;
一種室內溫室栽培裝置,包括栽種槽、供水系統、溫控系統、輔助照明系統及濕度控制系統;栽種槽設於窗底或做成隔屏狀,供栽種植物;供水系統自動適時適量供給水分;溫控系統包括排風扇、熱風扇、溫度感應器及恆溫系統控制箱,以適時調節 溫度;輔助照明系統包含植物燈及反射鏡,裝於栽種槽周邊,於無日光時提供照明,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經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呈現出美麗景觀;濕度控制系統配合排風扇而調節濕度及降低室內溫度。
1.溫室的透光性能
溫室是採光建築,因而透光率是評價溫室透光性能的一項最基本指標。透光率是指透進溫室內的光照量與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溫室透光率受溫室透光覆蓋材料透光性能和溫室骨架陰影率的影響,而且隨著不同季節太陽輻射角度的不同,溫室的透光率也在隨時變化。溫室透光率的高低就成為作物生長和選擇種植作物品種的直接影響因素。一般,連棟塑料溫室在50%~60%,玻璃溫室的透光率在60%~70%,日光溫室可達到70%以上。
2.溫室的保溫性能
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溫室的保溫比是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一項基本指標。溫室保溫比是指熱阻較小的溫室透光材料覆蓋面積與熱阻較大的溫室圍護結構覆蓋面積同地面積之和的比。保溫比越大,說明溫室的保溫性能越好。
3.溫室的耐久性
溫室建設必須要考慮其耐久性。溫室耐久性受溫室材料耐老化性能、溫室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強度外,還表現在材料透光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衰減,而透光率的衰減程度是影響透光材料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鋼結構溫室使用壽命在15年以上。要求設計風、雪荷載用25年一遇最大荷載;竹木結構簡易溫室使用壽命5~10年,設計風、雪荷載用15年一遇最大荷載。 由於溫室運行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下,構件的表面防腐就成為影響溫室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鋼結構溫室,受力主體結構一般採用薄壁型鋼,自身抗腐蝕能力較差,在溫室中採用必須用熱浸鍍鋅表面防腐處理,鍍層厚度達到150~200微米以上,可保證15年的使用壽命。對於木結構或鋼筋焊接桁架結構溫室,必須保證每年作一次表面防腐處理。
塑料溫室
大型連棟式塑料溫室是近十幾年出現並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溫室型式。與玻璃溫室相比,它具有重量輕、骨架材料用量少、結構件遮光率小、造價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環境調控能力基本上可以達到玻璃溫室的相同水平,塑料溫室用戶接受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遠遠高出玻璃溫室,成為現代溫室發展的主流。 塑料溫室結構 1. 塑料溫室的總體尺寸 此類溫室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結構尺寸。但就總體而言,通用溫室跨度在6~12m,開間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連棟溫室,在側窗和屋脊窗聯合使用時,溫室最大寬度宜限制在50m以內,最好在30m左右;而以機械通風為主的聯棟溫室,溫室最大寬度可擴大到60m,但最好限制在50m左右;對溫室的長度,(從操作方便的角度來講)最好限制在100m以內,但沒有嚴格的要求。 2.主體結構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一般都用熱浸鍍鋅鋼管作主體承力結構,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由於塑料溫室自身的重量輕,對風、雪荷載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對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要有充分考慮,一般在室內第二跨或第二開間要設置垂直斜撐,在溫室的外圍護結構以及屋頂上也要考慮設置必要的空間支撐。最好有斜支撐(斜拉桿)錨固於基礎,形成空間受力體系。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至少要有抗8級風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風能力達10級。 主體結構的雪荷載承載能力要根據建設地區實際降雪條件和溫室的冬季使用情況確定。在北方使用,設計雪荷載不宜小於0.35kN/平方米。 對於周年運行的塑料溫室,還應考慮諸如設備重量、植物吊重、維修等多項荷載因素。
玻璃溫室
玻璃溫室是以玻璃為透明覆蓋材料的溫室。 設計要求 基礎設計時,除滿足強度的要求外,還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與柱間支撐相連的基礎還應具有足夠的傳遞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間穩定性。溫室底部應位於凍土層以下,採暖溫室可根據氣候和土壤情況考慮採暖對基礎凍深的影響。一般基礎底部應低於室外地面0.5米以上,基礎頂面與室外地面的距離應大於0.1米,以防止基礎外露和對栽培的不良影響。除特殊要求外,溫室基礎頂面與室內地面的距離宜大於0.4米。 獨立基礎。通常利用鋼筋混凝土。 條形基礎。通常採用砌體結構(磚、石),施工也採用現場砌築的方式進行,基礎頂部常設置一鋼筋混凝土圈樑以安裝埋件和增加基礎強度。 鋼結構主要包括:溫室承重結構和保證結構穩定性所設的支撐、連接件、堅固件等。 我國目前玻璃溫室鋼結構的設計主要參考荷蘭、日本和美國等國的溫室設計規范進行。但在設計中必須考慮結構強度、結構的鋼度、結構的整體性和結構的耐久性等問題。
日光溫室
前坡面夜間用保溫被覆蓋,東、西、北三面為圍護牆體的單坡麵塑料溫室,統稱為日光溫室。其雛型是單坡面玻璃溫室,前坡面透光覆蓋材料用塑料膜代替玻璃即演化為早期的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的特點是保溫好、投資低、節約能源,非常適合我國經濟欠發達農村使用。 日光溫室的性能 節能型日光溫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80%以上,室內外氣溫差可保持在21~25℃以上。 1.日光溫室採光 一方面太陽輻射是維持日光溫室溫度或保持熱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另一方面,太陽輻射又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 2.日光溫室保溫 日光溫室的保溫由保溫圍護結構和活動保溫被兩部分組成。前坡面的保溫材料應使用柔性材料以易於日出後收起,日落時放下。 對新型前屋面保溫材料的研製和開發主要側重於便於機械化作業、價格便宜、重量輕、耐老化、防水等指標的要求。 日光溫室主要由圍護牆體、後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組成,簡稱日光溫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溫室的全部採光面,白天採光時段前屋面只覆蓋塑料膜採光,當室外光照減弱時,及時用活動保溫被覆蓋塑料膜,以加強溫室的保溫。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的結構 塑料大棚的溫光性能 塑料大棚能充分利用太陽能,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並通過卷膜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 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區: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後的保溫栽培作用,春季可提早30~50天,秋季能延後20~25天,不能進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區:除了冬春季節用於蔬菜、花卉的保溫和越冬栽培(葉菜類)外,還可更換成遮陽棚,用於夏秋季節的遮蔭降溫和防雨、防風、防雹等。 塑料大棚一般室內不加溫,靠溫室效應積聚熱量。其最低溫度一般比室外溫度高1~2℃,平均溫度高3~10℃以上。 塑料大棚透光率一般在60%~75%。為保證全天平均光照基本平衡,大棚平面布局多為南北延長的形式。 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的不加溫、單跨拱屋面結構溫室。 塑料大棚特點: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資較少,是一種簡易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被世界各國普遍採用。 中、小棚 北面有1m高的土牆,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或是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南面為一面坡的棚面。這種棚一般為無柱棚,跨度大時,中間設1~2排立柱,以支撐棚面及覆蓋防寒的草席
溫室大棚軟管滴灌法
1、灌水方法 滴灌是通過安裝在毛細管上的滴頭把水一滴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植物根區附近的土壤中,藉助於土壤毛細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滲入和擴散,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始終處於非飽和狀態,使土壤疏鬆透氣性強,利於植物生長。採用軟管滴灌的原則是勤灌少灌,一次灌水量7-15立方米/畝。具體方法:一是灌清水時,先將施肥器的吸管閥門關閉,然後將閥門開至最大,再接通有壓水源,即可灌水,二是施肥水時,將閥門關閉,打開施肥器吸管的開關,把過濾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施肥結束,還要關閉吸管上的開關,打開閥門繼續灌水,以便將管內殘余肥料沖凈。
2、注意事項
(一)安裝滴灌系統,保證每一段主管的控制面積基本不超過半畝地,同時與各軟管接觸的地面平整,保證水流通暢;
(二)滴灌帶中的孔通常向上鋪設,並覆蓋地膜後使用,若不用地膜覆蓋,可將滴灌帶孔口向下鋪設;
(三)使用干凈的水源,水中不能有大於0.8毫米的懸浮物,否則要加上網式過濾器凈化水質。用自來水和井水時通常不用過濾;
(四)在安裝和田間操作時,謹防劃傷、戳破滴灌帶或主管;
(五)施肥後應繼續灌一段時間清水,以防化學物質在孔口積累堵塞孔口;
(六)為防止泥沙等雜質在管內積累而造成堵塞,逐一放開滴灌帶和主管的尾部,加大流量沖洗;
(七)換茬時,將設備拆除後妥善保存在陰涼處。
㈣ 溫室大棚加溫方法有哪些
1、爐火加溫
爐火加溫是歷史悠久、最常用的傳統加溫方式。可採取固定爐灶,也可使用臨時爐具加溫。爐火加溫主要用於溫室,後來隨看塑料大棚的發展,也逐斷應用到早春大棚的生產中。
2、熱水加溫
用暖氣管道、散熱片散熱方式加溫。我國運用熱水加溫方式還不太普遍,只限於大型玻璃溫室、連片集中的溫室群使用。優點是:有利於大面積溫室群供熱;加溫時可保持室內溫度均勻,便於促進地溫上升;余熱時間長,停熱後還有一段時間保溫;沒有危害氣體和煙塵。
3、蒸汽加溫
在我國應用更少,它的供熱方式,優缺點與熱水加溫同樣,只是熱水改為熱氣,還便於土壤消毒。可利用發電廠余熱、廢氣與農業結合。
(4)溫室加溫設備有哪些擴展閱讀:
溫室大棚加熱注意事項:
1、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溫室的保溫比是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一項基本指標。
2、溫室大棚的保溫性能是十分好的,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大棚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好方法。
㈤ 溫室大棚一般都包括什麼東西和設備啊造價是多少
溫室和大棚是兩來個不同源的概念,溫室造價較高,包括三面牆體、前後屋面及保溫的草簾或保溫被組成,一般造價在30000每畝左右,保溫性能好。大棚是指全為拱架,沒有牆體的設施,一般鍍鋅鋼架造價在15000元每畝。
㈥ 有哪些給溫室大棚加溫的方法
1、爐火加溫
爐火加溫是歷史悠久、最常用的傳統加溫方式。可採取固定爐灶,也可使用臨時爐具加溫。爐火加溫主要用於溫室,後來隨看塑料大棚的發展,也逐斷應用到早春大棚的生產中。
2、熱水加溫
用暖氣管道、散熱片散熱方式加溫。我國運用熱水加溫方式還不太普遍,只限於大型玻璃溫室、連片集中的溫室群使用。優點是:有利於大面積溫室群供熱;加溫時可保持室內溫度均勻,便於促進地溫上升;余熱時間長,停熱後還有一段時間保溫;沒有危害氣體和煙塵。
3、蒸汽加溫
在我國應用更少,它的供熱方式,優缺點與熱水加溫同樣,只是熱水改為熱氣,還便於土壤消毒。可利用發電廠余熱、廢氣與農業結合。
(6)溫室加溫設備有哪些擴展閱讀:
溫室功能分類根據溫室的最終使用功能,可分為生產性溫室、試驗(教育)性溫室和允許公眾進入的商業性溫室。蔬菜栽培溫室、花卉栽培溫室、養殖溫室等均屬於生產性溫室;
人工氣候室、溫室實驗室等屬於試驗(教育)性溫室;各種觀賞溫室、零售溫室、商品批發溫室等則屬於商業性溫室。
㈦ 大棚加溫用什麼最好
一、燃煤熱水鍋爐
燃煤熱水鍋爐使用的燃料是煤,傳熱介質是熱媒水。煤的燃燒熱值較低,價格也較低。使用鍋爐採暖加熱,熱水管道可在溫室大棚內任意布置,與溫室大棚的作物要求密切相關。管道布置越密,溫室大棚的溫度場分布均勻,溫度波動越小。反之,溫度場分布不均勻,溫度波動大。除此之外,由於水的比熱容較大,因此溫室大棚受干擾的作用較小,從而使得溫室大棚內的溫度波動相對較小。
燃煤鍋爐的熱效率一般隨著鍋爐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同的溫室大棚規模和不同的鍋爐容量同樣也影響著供熱系統的效率。經對上海某現代化玻璃溫室大棚的耗熱量進行了分析,其3公頃的溫室大棚使用了兩台熱功率為2.8MW的熱水鍋爐,實際熱效率為68%,溫室大棚冬季6個月運行所需熱量為2.02x1010KJ,全年耗煤量為1668噸。折算的系統運行單位面積耗煤量為55.6kg/m2,費用為15.57元/m2。如溫室大棚面積僅有0.5公頃,根據對該溫室大棚熱負荷的模擬計算,可以選擇0.35-0. 7MW的鍋爐,鍋爐的熱效率將降低4%。系統運行單位面積的耗煤量為59.1kg/m2,費用為16.57元/m2。因此,由於鍋爐熱效率的降低每平方米的耗煤量增加3.5公斤,費用增加0.98元。如果溫室大棚佔地面積再小,使得鍋爐容量更小。當鍋爐容量低於0.35MW時,溫室大棚單位面積的耗煤量將達到66.4kg/m2,費用為18.59元/m2。因此,較小型的溫室大棚考慮供熱方案是應更多地考慮供熱設備熱效率的變化。
二、熱風爐
溫室大棚 熱風爐按燃料的類型分為煤熱風爐、燃油熱風爐與燃氣熱風爐。由於熱風爐是直接加熱方式,與熱水鍋爐相比,沒有啟動時熱媒介質的熱容損失,因此熱風爐的加熱量可以全部用於溫室大棚的室內加熱。並且由於熱風爐的啟動過程中不需要首先加熱熱媒介質,因此,溫室大棚加熱的滯後短,溫室大棚升溫快。在溫室大棚的室內外溫差較小,或白天室外太陽輻射強度充足的情況下,熱風爐可隨時關閉與開啟來調節室內的溫度環境,增加了溫室大棚加熱的靈活性。由於直接加熱的原因,溫室大棚內的溫度分布均勻度稍差一些,溫度波動也要大一些。
熱風爐的送風溫度通常為40℃-120℃。送風溫度過高,熱射流呈自然上升趨勢,會使溫室大棚下部加熱不好。送風溫度過低,熱風爐出口焓值較小,需要布置更多的熱風爐,或提高熱風爐的送風風量。因此熱風爐出口送風溫度的選擇對溫室大棚內部的溫度分布影響較大。與熱水鍋爐相同,燃煤熱風爐的調節性能較差,但溫室大棚內加熱的熱慣性較小。簡單的啟停控制就能保證溫室大棚內部不會過熱。
三、電加熱溫室大棚
和其它能源形式相比,電能需要進行熱-電-熱的二次能量轉換,能量品位最高,價格也較高。在熱-電的轉化中,火力發電的效率只有30%左右。因此,盡管電加熱的電-熱轉換效率較高,但從總體能源的利用來說,電熱的能量利用效率是很低的。在種植蔬菜或瓜果的溫室大棚中使用電加熱是不經濟和不合理的。但是對於種苗溫室大棚來說,土壤溫度關系著種子的發芽率及種苗的正常生長,是溫室大棚環境控制的主要對象。實踐證明使用電加熱方式對土壤局部加熱是可行的方案。
四、電熱泵溫室大棚
所謂熱泵就是把熱量從低溫區向高溫區輸送的設備的總稱。熱泵的熱力循環原理和製冷機的熱力循環原理基本相同,但用途和作用剛好相反。電熱泵溫室大棚就是利用電為動力,將熱量由相對低溫的環境輸送到相對高溫的溫室大棚中的設備。白天環境溫度較高,一部分太陽能輻射能夠轉化為熱量起到對溫室大棚加熱的作用,使得用煤量相對於其它時間減少。因此,溫室大棚所需的加熱量大部分是在晚上供給。假設溫室大棚白天的採暖供熱量占總供熱量的40%,而夜晚的供熱量佔60%。考慮用電系統收費的蜂谷值,則用電費用還可以節省。如果電能的夜晚收費為白天的一半,當工業用電採用蜂谷值電價收費,夜晚收費為白天的1/2,電熱泵溫室大棚的用電費用相對於單純電加熱減少了一半費用,比燃油燃氣鍋爐更便宜,僅比燃煤多64.7%的費用,如果電能的夜晚收費為白天的1/3,電熱泵比燃煤多42.1%的費用;如果電能的夜晚收費為白天的l/4,電熱泵比燃煤增加30.9%的費用。加上電能無污染特性,可見電驅動熱泵用於溫室大棚加熱的應用潛力。
㈧ 冬季溫室大棚想加溫到20度,用什麼設備好呢
濰坊這邊的話,提高到20度,是不是種的火龍果,那個溫度只能用鍋爐加暖風機了
㈨ 溫室大棚的設備有哪些
一般的小面積,大面積 幾千,幾萬,如果想要長久的,就安裝玻璃大棚,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溫室的種類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採光材料、外形及加溫條件等又可分為很多種類,如玻璃溫室、塑料溫室;單棟溫室、連棟溫室;單屋面溫室、雙屋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溫室結構應密封保溫,但又應便於通風降溫。現代化溫室中具有控制溫濕度、光照等條件的設備,用電腦自動控制創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環境條件;
一種室內溫室栽培裝置,包括栽種槽、供水系統、溫控系統、輔助照明系統及濕度控制系統;栽種槽設於窗底或做成隔屏狀,供栽種植物;供水系統自動適時適量供給水分;溫控系統包括排風扇、熱風扇、溫度感應器及恆溫系統控制箱,以適時調節 溫度;輔助照明系統包含植物燈及反射鏡,裝於栽種槽周邊,於無日光時提供照明,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經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呈現出美麗景觀;濕度控制系統配合排風扇而調節濕度及降低室內溫度。
1.溫室的透光性能
溫室是採光建築,因而透光率是評價溫室透光性能的一項最基本指標。透光率是指透進溫室內的光照量與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溫室透光率受溫室透光覆蓋材料透光性能和溫室骨架陰影率的影響,而且隨著不同季節太陽輻射角度的不同,溫室的透光率也在隨時變化。溫室透光率的高低就成為作物生長和選擇種植作物品種的直接影響因素。一般,連棟塑料溫室在50%~60%,玻璃溫室的透光率在60%~70%,日光溫室可達到70%以上。
2.溫室的保溫性能
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提高溫室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溫室生產效益的最直接手段。溫室的保溫比是衡量溫室保溫性能的一項基本指標。溫室保溫比是指熱阻較小的溫室透光材料覆蓋面積與熱阻較大的溫室圍護結構覆蓋面積同地面積之和的比。保溫比越大,說明溫室的保溫性能越好。
3.溫室的耐久性
溫室建設必須要考慮其耐久性。溫室耐久性受溫室材料耐老化性能、溫室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透光材料的耐久性除了自身的強度外,還表現在材料透光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衰減,而透光率的衰減程度是影響透光材料使用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一般鋼結構溫室使用壽命在15年以上。要求設計風、雪荷載用25年一遇最大荷載;竹木結構簡易溫室使用壽命5~10年,設計風、雪荷載用15年一遇最大荷載。 由於溫室運行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下,構件的表面防腐就成為影響溫室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鋼結構溫室,受力主體結構一般採用薄壁型鋼,自身抗腐蝕能力較差,在溫室中採用必須用熱浸鍍鋅表面防腐處理,鍍層厚度達到150~200微米以上,可保證15年的使用壽命。對於木結構或鋼筋焊接桁架結構溫室,必須保證每年作一次表面防腐處理。
編輯本段塑料溫室
大型連棟式塑料溫室是近十幾年出現並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溫室型式。與玻璃溫室相比,它具有重量輕、骨架材料用量少、結構件遮光率小、造價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環境調控能力基本上可以達到玻璃溫室的相同水平,塑料溫室用戶接受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遠遠高出玻璃溫室,成為現代溫室發展的主流。 塑料溫室結構 1. 塑料溫室的總體尺寸 此類溫室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結構尺寸。但就總體而言,通用溫室跨度在6~12m,開間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連棟溫室,在側窗和屋脊窗聯合使用時,溫室最大寬度宜限制在50m以內,最好在30m左右;而以機械通風為主的聯棟溫室,溫室最大寬度可擴大到60m,但最好限制在50m左右;對溫室的長度,(從操作方便的角度來講)最好限制在100m以內,但沒有嚴格的要求。 2.主體結構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一般都用熱浸鍍鋅鋼管作主體承力結構,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由於塑料溫室自身的重量輕,對風、雪荷載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對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要有充分考慮,一般在室內第二跨或第二開間要設置垂直斜撐,在溫室的外圍護結構以及屋頂上也要考慮設置必要的空間支撐。最好有斜支撐(斜拉桿)錨固於基礎,形成空間受力體系。 塑料溫室主體結構至少要有抗8級風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風能力達10級。 主體結構的雪荷載承載能力要根據建設地區實際降雪條件和溫室的冬季使用情況確定。在北方使用,設計雪荷載不宜小於0.35kN/平方米。 對於周年運行的塑料溫室,還應考慮諸如設備重量、植物吊重、維修等多項荷載因素。
編輯本段玻璃溫室
玻璃溫室是以玻璃為透明覆蓋材料的溫室。 設計要求 基礎設計時,除滿足強度的要求外,還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與柱間支撐相連的基礎還應具有足夠的傳遞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間穩定性。溫室底部應位於凍土層以下,採暖溫室可根據氣候和土壤情況考慮採暖對基礎凍深的影響。一般基礎底部應低於室外地面0.5米以上,基礎頂面與室外地面的距離應大於0.1米,以防止基礎外露和對栽培的不良影響。除特殊要求外,溫室基礎頂面與室內地面的距離宜大於0.4米。 獨立基礎。通常利用鋼筋混凝土。 條形基礎。通常採用砌體結構(磚、石),施工也採用現場砌築的方式進行,基礎頂部常設置一鋼筋混凝土圈樑以安裝埋件和增加基礎強度。 鋼結構主要包括:溫室承重結構和保證結構穩定性所設的支撐、連接件、堅固件等。 我國目前玻璃溫室鋼結構的設計主要參考荷蘭、日本和美國等國的溫室設計規范進行。但在設計中必須考慮結構強度、結構的鋼度、結構的整體性和結構的耐久性等問題。
編輯本段日光溫室
前坡面夜間用保溫被覆蓋,東、西、北三面為圍護牆體的單坡麵塑料溫室,統稱為日光溫室。其雛型是單坡面玻璃溫室,前坡面透光覆蓋材料用塑料膜代替玻璃即演化為早期的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的特點是保溫好、投資低、節約能源,非常適合我國經濟欠發達農村使用。 日光溫室的性能 節能型日光溫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80%以上,室內外氣溫差可保持在21~25℃以上。 1.日光溫室採光 一方面太陽輻射是維持日光溫室溫度或保持熱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另一方面,太陽輻射又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 2.日光溫室保溫 日光溫室的保溫由保溫圍護結構和活動保溫被兩部分組成。前坡面的保溫材料應使用柔性材料以易於日出後收起,日落時放下。 對新型前屋面保溫材料的研製和開發主要側重於便於機械化作業、價格便宜、重量輕、耐老化、防水等指標的要求。 日光溫室主要由圍護牆體、後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組成,簡稱日光溫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溫室的全部採光面,白天採光時段前屋面只覆蓋塑料膜採光,當室外光照減弱時,及時用活動保溫被覆蓋塑料膜,以加強溫室的保溫。
編輯本段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的結構 塑料大棚的溫光性能 塑料大棚能充分利用太陽能,具有一定的保溫作用,並通過卷膜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 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區: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後的保溫栽培作用,春季可提早30~50天,秋季能延後20~25天,不能進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區:除了冬春季節用於蔬菜、花卉的保溫和越冬栽培(葉菜類)外,還可更換成遮陽棚,用於夏秋季節的遮蔭降溫和防雨、防風、防雹等。 塑料大棚一般室內不加溫,靠溫室效應積聚熱量。其最低溫度一般比室外溫度高1~2℃,平均溫度高3~10℃以上。 塑料大棚透光率一般在60%~75%。為保證全天平均光照基本平衡,大棚平面布局多為南北延長的形式。 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的不加溫、單跨拱屋面結構溫室。 塑料大棚特點: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資較少,是一種簡易的保護地栽培設施。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被世界各國普遍採用。 中、小棚 北面有1m高的土牆,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或是北面為半拱圓的棚面,南面為一面坡的棚面。這種棚一般為無柱棚,跨度大時,中間設1~2排立柱,以支撐棚面及覆蓋防寒的草席
編輯本段溫室大棚軟管滴灌法
1、灌水方法 滴灌是通過安裝在毛細管上的滴頭把水一滴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植物根區附近的土壤中,藉助於土壤毛細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滲入和擴散,供植物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始終處於非飽和狀態,使土壤疏鬆透氣性強,利於植物生長。採用軟管滴灌的原則是勤灌少灌,一次灌水量7-15立方米/畝。具體方法:一是灌清水時,先將施肥器的吸管閥門關閉,然後將閥門開至最大,再接通有壓水源,即可灌水,二是施肥水時,將閥門關閉,打開施肥器吸管的開關,把過濾器固定在肥料溶液桶底部,接通水源即可施肥。施肥結束,還要關閉吸管上的開關,打開閥門繼續灌水,以便將管內殘余肥料沖凈。 2、注意事項 (一)安裝滴灌系統,保證每一段主管的控制面積基本不超過半畝地,同時與各軟管接觸的地面平整,保證水流通暢; (二)滴灌帶中的孔通常向上鋪設,並覆蓋地膜後使用,若不用地膜覆蓋,可將滴灌帶孔口向下鋪設; (三)使用干凈的水源,水中不能有大於0.8毫米的懸浮物,否則要加上網式過濾器凈化水質。用自來水和井水時通常不用過濾; (四)在安裝和田間操作時,謹防劃傷、戳破滴灌帶或主管; (五)施肥後應繼續灌一段時間清水,以防化學物質在孔口積累堵塞孔口; (六)為防止泥沙等雜質在管內積累而造成堵塞,逐一放開滴灌帶和主管的尾部,加大流量沖洗; (七)換茬時,將設備拆除後妥善保存在陰涼處。
㈩ 600平米的大棚用什麼設備取暖最好!
溫室大棚是一種主要用來作為反季節蔬菜種植使用的建築物,那麼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連棟溫室大棚都是需要加溫設備的。隨著環保政策的趨嚴,燃煤鍋爐逐步被取締或者使用受限,那麼尤其是北方地區的連棟溫室大棚冬季是必須要選擇供暖設備,那麼供暖設備如何選擇。
首先我們給大家分析一下當前在用的幾種溫室大棚的供暖方式。
一、地源熱泵
地源熱泵是通過電能驅動壓縮機提取了地下水的熱量,地下水溫度恆定,熱量高,因此地源熱泵比較空氣能來說,效率要高。同時地源熱泵可以作為冷暖一體機使用。目前市面上有專為溫室大棚研發的一體機地源熱泵主機,安裝使用方便。
二、空氣能
空氣能,即空氣中所蘊含的低品位熱能,又稱空氣源。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空氣中的熱能就是空氣吸收太陽光散發的能量產生的。氣溫越高,空氣能越豐富。但是北方地區冬季嚴寒、室外空氣溫度很低,因此空氣能供暖的費用要遠高於地源熱泵。
三、天然氣鍋爐
通過燃燒天然氣將熱水加熱,通過管道將熱量散發的棚內。天然氣鍋爐供暖穩定,並且可以直接將原先的供暖鍋爐改造使用,棚內的散熱設備都可以重新利用。弊端是一些地區不同天然氣。
四、地熱供暖
地熱供熱系統是指利用地熱能為主要熱源的供熱系統。地熱能為地球本身蘊藏的能量,屬於可再生能源。地熱供熱系統按照地熱流進入供熱系統的方式可分為直接供熱和間接供熱。直接供熱即把地熱流直接引入供熱系統,間接供熱即地熱流通過換熱器將熱能傳遞給供熱系統的循環水,地熱流不直接進入供熱系統。
弊端是地熱的打造成本很大,需要較大規模的園區使用,同時還需要做物探了解是否有地下熱量。
五、電加熱方式
電加熱供暖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的方式,其運營費用也是最高的。電加熱適合冬季所需的熱量不是很多的溫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