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軍用設備的分系統包括哪些

軍用設備的分系統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1-11-19 23:58:33

1. 軍事指揮控制系統的構成有哪些

1、信息收集分系統由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層空間的各種偵察設備,如偵察衛星、偵察飛機、雷達、聲納、遙感器等組成。它能及時地收集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作戰行動及戰場地形、氣象等情況,為指揮員定下決心提供實時、准確的情報。

2、信息傳輸分系統

主要由傳遞信息的各種信道、交換設備和通信終端等組成。這幾部分構成具有多種功能的通信網,迅速、准確、保密、不間斷地傳輸各種信息。可以說通信自動化是作戰指揮自動化的基礎,沒有發達的通信網,就不可能實現作戰指揮自動化。

3、決策監控分系統

主要用於輔助指揮人員作出決策、下達命令、實施指揮。在作戰過程中,指揮員可隨時針對不同的情況,通過決策監控分系統輸入指令。此外,決策監控分系統還可用來改變指揮信息系統的工作狀態並監視其運行情況。

4、執行分系統

既可以是執行命令的部隊的指揮信息系統,也可以是自動執行指令的裝置,如導彈的制導裝置、火炮的火控裝置等。

(1)軍用設備的分系統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美軍戰區指揮控制系統(GCCS-J)

GCCS-J是美軍戰區指揮控制系統,其是美全球指揮控制系統(GCCS)的核心,是實施聯合作戰的基礎,是戰區進行作戰計劃、輔助分析、聯合作戰指揮和籌劃的基本工具。

海灣戰爭中,美軍發現其全球軍事指揮系統存在縱向層極過多、橫向互聯互通不足、敵我識別能力較差等問題。1995年,美國防部將這個發展了近40年的系統進行大規模更新,並更名為全球指揮控制系統(GCCS)。

GCCS-J包括軟體、硬體、程序、標准和介面,該系統為參聯會(CINC)、國防部長(SECDEF)、國家軍事指揮中心(NMCC)、戰場指揮官(CDR)、聯合部隊指揮官和軍種部隊指揮官提供強大、無縫連接的指揮控制功能。

2. 軍用航天器由哪些系統組成

軍用航天器絕大部分是人造地球衛星(簡稱人造衛星),按用途可分為偵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測地衛星、氣象衛星和反衛星衛星等。載人飛船、航天站和太空梭,截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仍是軍民合用,尚未發展成專門的軍用載人航天器。

軌道

軍用航天器大多採用環繞地球的近圓軌道,軌道高度和傾角隨具體任務而異。例如,照相偵察衛星要求在光照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拍攝高解析度的像片,採用較低的軌道,其中有些是太陽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要求通信覆蓋面積大,採用高軌道,大多是地球同步軌道。

組成

航天器由不同功能的若干係統和分系統組成。一般分為專用系統和保障系統兩類。前者用於直接執行特定任務;後者用於保障專用系統正常工作。

專用系統

隨航天器所執行的任務不同而異。例如,照相偵察衛星的可見光照相機或電視攝像機,電子偵察衛星的無線電接收機和天線,通信衛星的轉發器和通信天線,導航衛星的雙頻發射機、高穩定度振盪器或原子鍾,反衛星衛星的跟蹤識別裝置和武器等。

保障系統

結構分系統

用於支承和固定航天器上的儀器設備,使各分系統構成一個整體,並承受力學和空間環境載荷。它一般由殼體、框架、隔板和支架等組成。

溫度控制分系統

用於保障儀器設備在空間環境中處於允許的溫度范圍之內。常用的溫控材料和部件,有溫控塗層、隔熱材料、溫控百葉窗、熱管、加熱器和熱交換器等。

電源分系統

用於為航天器上的儀器設備提供電能。它一般由一次電源、控制器、功率變換器和電纜網等組成。一次電源有太陽電池、氧化銀電池、燃料電池和核電池等。姿態控制分系統

用於保持或改變航天器的運行姿態以滿足任務需要,例如,使照相機鏡頭對准地面,使通信天線指向地球上某一區域等。常用的姿態控制方式,有三軸控制、自旋穩定、重力梯度穩定和磁力矩控制等。

軌道控制分系統

用於保持或改變航天器的運行軌道,通常由軌道機動發動機提供動力,由程序控制裝置控制或由地面測控站遙控。

無線電測控分系統

包括航天器上的無線電跟蹤、遙測和遙控三個部分。跟蹤部分主要由信標機和應答機組成,用於發出信號以便地面測控站跟蹤航天器並測量其軌道。遙測部分主要由感測器、調制器和發射機組成,用於測量並向地面發送航天器的各種參數。遙控部分一般由接收機和解碼器組成,用於接收地面測控站發來的無線電指令,傳送給有關分系統執行。

計算機分系統

用於貯存各種程序、進行信息處理和協調管理航天器上各有關分系統工作。

返回分系統

用於保障返回式航天器安全、准確返回地面。它一般由制動火箭、降落傘、著陸緩沖裝置、標位裝置和控制裝置等組成。載人航天器除上述分系統外,還設有維持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生命保障分系統,以及儀表顯示與手控、通信和應急救生等分系統。

3. 宙斯盾作戰系統有哪幾個分系統組成

宙斯盾作戰系統主要由6個分系統組成,它們分別是:

1、MK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它包括四機櫃AN/UYK—7計算機、AN/UYA—4顯示控制設備、變換裝置、RD—281存儲器和數據變換輔助控制台等。

該分系統是全艦的指揮和控制中心,它負責建立戰術原則,顯示並處理來自艦上各感測器的信息,作出威脅判斷和火力分配,協調和控制整個作戰系統的運行。

2、MK1武器控制分系統,它由四機櫃AN/UYK—7計算機、「宙斯盾」綜合裝置、MK 138射擊開關組合件和數據交換輔助控制台組成。該分系統負責按照MK 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的作戰指令,具體實施對武器系統的目標分配、指令發射和導彈制導等功能。

3、AN / SPY - 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分系統,該雷達是「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心臟,是「宙斯盾」戰艦的主要探測系統。

它由相控陣天線、信號處理機、發射機和雷達控制及輔助設備組成。它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動目標探測和多目標跟蹤。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對空搜索最大作用距離約為400千米,可同時監視400批目標,自動跟蹤100批目標。

4、MK99火控分系統,它包括AN/SPG—62目標照射雷達、MK 79導向器和數據轉換裝置。該分系統負 責按照MK 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指令,隨同AN/SPY—1A雷達一起工作;用AN/SPG—62雷達照射目標,以便對已發射的導彈提供末制導。

5、MK41或MK26導彈發射分系統,為雙導軌旋臂式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標准 2」中程艦空導彈或「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MK 41則是一種先進的垂直發射裝置,它包括61具導彈發射箱,可發射 「標准」、「戰斧」、「魚叉」和「阿斯洛克」導彈等。上述兩種導彈發射分系統均由MK 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計算機實施控制。

6、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該分系統由一台AN/UYK—20小型計算機和若干AN/UYA—4顯控台、主數據終端、遙控數據終端和輔助設備組成。它與「宙斯盾」作戰系統各主要分系統相聯,完成對整個作戰系統的監視、自動故障檢測和維護。

(3)軍用設備的分系統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宙斯盾等級戰艦簡介

宙斯盾導彈巡洋艦的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宙斯盾」系統和垂直發射系統,並攜載有性能優良的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和反潛直升機等武器系統,因而該級艦具有極強的作戰能力。

由於艦艇攜載導彈數量多,作戰范圍擴大,使艦艇的打擊能力得以成倍的提高,因此極大的增加了該機艦艇作戰使用的靈活性,使得該級艦艇既可擔負區域防空任務,又可重點擔負對岸/對地/對潛攻擊任務;同時充分利用「宙斯盾」系統和垂直發射系統可全方位對付多批次目標地特點,大大增強了全艦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該級艦是綜合作戰能力極強的導彈巡洋艦,也是美國海軍最具代表的艦艇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宙斯盾作戰系統

4. 軍事衛星系統主要包括哪些

軍用衛星按用途一般可分為偵察衛星、軍用氣象衛星、軍用導航衛星、軍用測地衛星、軍用通信衛星和攔擊衛星。
軍用衛星的作用與內容介紹:
軍用衛星的發展趨勢主要在於提高衛星的生存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實現全天候、全天時覆蓋地球和實時傳輸信息,延長工作壽命,擴大軍事用途。
軍用衛星指的是用於各種軍事目的的人造地球衛星。

5. 軍事航天系統主要有哪些設備組成,急需!!!!一定要全面准確啊!!!

航天技術是當今世界六大高技術領域之一。軍事航天技術的發展,把現代戰爭引向了外層空間,給國際安全環境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同時也改變了維護國家安全和軍事斗爭的方式。發展和加強軍事航天手段,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內容,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高技術戰爭呼喚著軍事航天手段1.戰爭已進入高技術時代近年來,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新的作戰理論、革命性的高技術兵器和新一代高質量人才的涌現。從近期爆發的幾場局部戰爭,尤其是海灣戰爭來看,當今的戰爭已進入高技術時代,它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第一,部隊一般強調分散部署,快速機動,形成局部火力優勢,力求在戰術上迅速攻擊,戰役上連續打擊,戰略上尋求速決,得手後馬上轉移,戰爭節奏加快。第二,以精確制導、隱身武器和高爆彈葯為中心的常規兵器,技術含量高,可以進行遠程進攻和准確打擊,對物質和人員的毀傷能力強。第三,高技術戰爭的戰場在寬正向、大縱深、多高度三維空間的基礎上,貫穿進電磁場而成為「四維空間」,戰爭已發展成集海、陸、空、天、電磁的一體戰;參戰軍兵種多,相互之間的協同空前重要。第四,高技術戰爭相當激烈,對人力、物力、財力的需求和消耗量明顯增大,比如僅42天的海灣戰爭,就消耗了近700億美元;而且戰爭對偵察、預警、通信、氣象、測繪等支持、保障能力也提出了全方位要求,使作戰保障更加復雜。第五,電子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干擾、摧毀與反摧毀的斗爭空前激烈,它不僅已成為奪取制空和制海權的基本手段,貫穿戰爭始終,而且有獨立達成戰爭目的之勢,也使指揮控制更加困難。2.高技術戰爭的信息需求綜合分析上述特點可以看出,高技術戰爭空前依賴於各種信息。要想在這種戰爭中取得主動,就必須在平時詳細查明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戰時及時監視和掌握戰場內外的有關動向。具體說來有如下幾點:(1)要查明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交通等戰略目標的分布,軍事設施的配置,兵力、兵器的部署等,從而為判斷軍事態勢和評估對方的綜合能力等提供戰略情報,做到有備無患;(2)要跟蹤、核查有關國家武器的發展應用和兵力部署變動等情況,提供有關國際條約和多邊、雙邊條約執行情況的情報;(3)要監視有關國家和地區的軍事行為,發現和查證戰爭征侯,提供針對本國的戰爭企圖、戰爭行動和突然襲擊等軍事戰略動向方面的情報,為戰略決策提供依據;(4)實施戰場偵察,監視敵方有關目標,查明己方武器的打擊效果,提供作戰指揮和戰略襲擊武器作戰所需情報;(5)將戰略、戰術信息實時或近實時地傳輸給有關決策者,以實施及時、准確的指揮和控制,適應高技術戰爭節奏快的特點;(6)揭露敵方的隱蔽和偽裝,並檢驗己方隱蔽、偽裝的逼真性;(7)對有關地區風、雲、雨、霧等天氣作出准確的實測、處理和預報,為部隊行動提供可靠的氣象保障;(8)對有關國家和地區的電磁信號進行截收、分析和處理,具有一定的信息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戰爭中應對自如,做到致人而不致於人。3.軍事航天為高技術戰爭提供了新手段偵察、監視、測繪、氣象、通信等衛星系統的研製成功,可以為高技術戰爭提供全面、准確、及時的戰略、戰術信息,使上述軍事信息需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且正向高水平發展。以美國的鎖眼照相偵察衛星為例,它每天數次飛越地球同一地區的上空,能日夜拍攝軍事設施、軍隊行動和其它目標的高清晰度照片,可從300公里高空提供戰場圖像,其解析度達到0.1米,可准確地辨別火炮、導彈、坦克、車輛、機嘗陣地、營房,甚至單個士兵,曾在海灣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各種偵察技術還在不斷提高,照片的解析度有望達到厘米級,屆時甚至可以看清人員的五官和裝備上的按鈕,使獲取的情報真正達到戰術級別。可以說,偵察監視、導航定位、觀測預警、通信、氣象、資源探測等軍事航天手段的廣泛應用,為提高戰爭提供了「耳目」和「神經」,使高技術戰爭的戰場日益透明。不僅如此,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太空站的建立,衛星捕獲技術的試驗成功,等等,正為現代戰爭提供靈活、有力的「手」和「足」,使攻防兼備的高水平「天戰」成為現實。二、世界軍事航天技術的發展特點由於國家安全是各國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幾個主要大國都非常重視航天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從世界軍事航天的開發和應用來看,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各國普遍重視,資金投入大。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個國家投資發展航天技術,其航天經費總額已經超過7000億美元;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應用各種航天技術成果,並盡可能將這些成果首先應用於軍事領域。以1992年情況為例,美國航天經費為351.1億美元,其中國防部用於軍用航天的經費為213億美元,占總額的61%;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後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但該年度仍投入航天經費70億美元,其中13億美元用於軍用航天計劃,佔18.6%;歐空局的14個成員國1992年航天總投資為58.7億美元,其中有約10億美元用於軍事航天計劃,占總額的17%。值得指出的是,亞太地區的美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都是航天大戶。光是1997年世界各國送入軌道的146顆各種航天器中,屬於這4個國家的就有124顆,約佔90%,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第二,技術上重視合作,使用上力求自主。各國航天技術的開發先後不同,資金投入有別,技術水平各異,因此在軍事航天手段的發展上,大多數國家採取租用、引進、合作開發與自行研製相結合的方針,並強調與其它國家進行技術合作。目前,美德印之間、美印之間、美俄之間、美法之間、英法德之間、法德意西之間、俄印之間等,都達成了一系列軍事航天技術合作協議,以發展對己有用的軍事航天技術。由於軍事航天涉及國家安全問題,因此在航天技術運用上,各國大都強調獨立自主。例如,德國為了擺脫對美國空間軍事偵察手段長達1/4世紀的依賴,「希望歐洲在全球性空間軍事偵察領域承擔更大的責任」,曾決定與法、意、西等國聯合研製光學和雷達偵察衛星,其實質就是為增強德國以及歐洲在戰略偵察領域的自主性。英國也將建成新一代自主的先進軍用通信衛星系統,以為本國部隊提供更加完善的戰略、技術通信服務。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由不同功能的若
統和分
。一般分為專用系統和保障系統兩類。前者用於直接執行特定任務;後者用於保障專用系統正常工作。 專用系統 隨
所執行的任務不同而異。例如,



機,

和天線,

和通信天線,
的雙頻
、高穩定度


的跟蹤識別裝置和武器等。 保障系統 一般包括:①結構分系統。用於支承和固定
上的儀器設備,使各分系統構成一個整體,並承受力學和
載荷。它一般由殼體、框架、
和支架等組成。②溫度控制分系統。用於保障儀器設備在
中處於允許的溫度范圍之內。常用的溫控材料和部件,有

、溫控



等。③電源分系統。用於為航天器上的儀器設備提供電能。它一般由
、控制器、功率

等組成。


電池、

等。④姿態控制分系統。用於保持或改變航天器的運行姿態以滿足任務需要,例如,使照
對准地面,使通信天線指向地球上某一區域等。 常用的姿態控制方式,有三軸控制、


控制等。⑤軌道控制分系統。用於保持或改變航天器的運行軌道,通常由軌道機動發動機提供動力,由
裝置控制或由地面測控站遙控。⑥
測控分系統。包括航天器上的
跟蹤、
和遙控三個部分。跟蹤部分主要由
機和
組成,用於發出信號以便地面測控站跟蹤航天器並測量其軌道。
部分主要由


組成,用於測量並向地面發送航天器的各種參數。遙控部分一般由

組成,用於接收地面測控站發來的
指令,傳送給有關分系統執行。⑦計算機分系統。用於貯存各種程序、進行
和協調管理航天器上各有關分系統工作。⑧返回分系統。用於保障
航天器安全、准確返回地面。它一般由

、著陸緩沖裝置、標位裝置和控制裝置等組成。
除上述分系統外,還設有維持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生命保障分系統,以及儀表顯示與手控、通信和應急救生等分系統。

6. 軍事航天器包括哪幾個系統

軍事航天技術是以軍事應用為目的、開發和利用太空的一門綜合性工程技術。迄今世界各國共發射了5000多個航天器,其中70%用於軍事目的。
1957年10月4日。這一天,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航天器、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了。從此,人類步入了航天時代。沉寂了數億年的宇宙太空再也無法寧靜。
最初人類製造的航天器都比較簡單,發射上天後一般無法回收,根本談不上軍事應用。直到1960年8月10日,美國照相偵察衛星「發現者13號」發射並回收成功,才拉開了軍事利用空間的序幕。
1962年,美國利用微波中繼通信技術成功地發射了「電星一號」能動型通信衛星,開始了衛星通信的歷史。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號飛船載人登月成功,標志著人類已完成初期的空間探索與應用試驗。進入70年代,各種軍用航天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星羅棋布於蔚藍色星球的上空。進入80年代以來,各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和前景。第三、第四代高效、多功能的軍用航天器相繼問世。載人航天器的研製出現新飛躍,先後研製了永久性空間站和太空梭,實現了空間站與航天飛船的對接和歷史性的天上人間往返機動飛行,使航天器第一次有了天上回收、修理、加油的停泊站,同時也有了指揮、控制、作戰的活動基地,為人類更大規模的軍事開發利用外層空間創造了條件。1985年9月13日,一架美國F-15戰斗機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使用反衛星導彈成功地擊毀了1顆早已廢棄的舊衛星,標志著反衛星導彈進入實戰應用。外層空間的軍事競爭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此後太空動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以及電磁炮等新概念太空武器研究也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
軍用航天器的發展,使軍事偵察、通信、測繪、導航、定位、預警、監視和氣象預報等能力空前提高。軍事航天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航天監視、航天支援、航天作戰以及航天勤務保障四個方面。航天監視是指充分利用航天器監視范圍大、不受國界和地理條件限制、可定期重復監視某個地區、可以較快地獲得其他手段難以得到的情報等優勢,通過航天器上的各種偵察探測設備對目標進行監視,主要包括照相偵察、電子偵察、導彈預警、海洋監視和核爆炸探測等。航天支援是指利用軍事航天技術,支援地面和空中軍事活動以增強軍事力量的效能,包括軍事通信、軍事氣象觀測、軍事導航和測地等。以上兩個方面均已得到廣泛應用,並且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感測器技術等發展,其能力在不斷提高。航天作戰是指利用航天器載激光、粒子束、微波束等定向能武器或動能武器,攻擊、摧毀對方的航天器及彈道導彈等目標,或者由載人航天器的機械臂、太空機器人或航天員,直接破壞或擒獲敵方的軍用航天器。這一方面的技術尚處於初期研究和試驗階段,已能做到利用截擊衛星接近對方衛星,採取自爆或撞擊方式達到攻擊、摧毀對方衛星的目的。航天勤務保障是指在太空利用航天器實施檢測、維修,加註推進劑,更換儀器設備、備用件以及其他消耗器材,組裝、建造軍用航天器等的活動。

7. 軍用控制設備上安裝的操作系統屬於哪種

隨著微軟的步步緊逼,包括早先的Windows黑屏計劃、實施,逮捕番茄花園作者並判刑,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用戶免費使用盜版Windows的日子將不會太長久了,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即免費又易用的操作系統呢?答案是有,那就是Ubuntu操作系統。
Ubuntu是一個流行的Linux操作系統,基於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和其他Linux發行版相比,Ubuntu非常易用,和Windows相容性很好,非常適合Windows用戶的遷移,預裝了大量常用軟體,中文版的功能也較全,支持拼音輸入法,預裝了Firefox、Open Office、多媒體播放、圖像處理等大多數常用軟體,一般會自動安裝網卡、音效卡等設備的驅動,對於不打游戲不用網銀的用戶來說,基本上能用的功能都有了,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不用分區即可安裝使用,就如同安裝一個應用軟體那麼容易,整個Ubuntu操作系統在Windows下就如同一個大文件一樣,很容易卸載掉。下面我就介紹一下Ubuntu操作系統安裝使用的方法,供Ubuntu新手參考,希望能起到Linux掃盲的作用。

8. 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由哪些分系統組成

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由信息收集分系統、信息傳遞分系統、信息處理分系統、信息顯示分系統、決策監控分系統和執行分系統組成。

在軍隊指揮系統中,綜合運用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各種技術設備,實現軍事信息收集、傳遞、處理自動化,保障對軍隊和武器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一機系統;

收集分系統由分別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層空間的各種偵察設備,如偵察衛星、雷達、聲納、光學攝影機、遙感器及其他偵察、探測設備組成,能及時地收集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作戰行動及戰場地形、氣象等情況。

(8)軍用設備的分系統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

建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目的是提高軍隊指揮和管理效能,從整體上增強軍隊戰鬥力。簡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武器系統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導彈、核武器的出現,對軍隊指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指揮手段朝著現代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其按軍種、兵種可分為陸軍指揮自動化系統,海軍指揮自動化系統,空軍指揮自動化系統,戰略導彈部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等;

按用途可分為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武器控制指揮自動化系統,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後勤指揮自動化系統等;

按作戰任務范圍可分為戰略指揮自動化系統,戰役指揮自動化系統,戰術指揮自動化系統等。各國情況不同,指揮自動化系統涉及范圍和分類方法亦不盡相同,但一個完整的指揮自動化體系應該是各軍種、兵種密切協同的戰略、戰役、戰術指揮自動化系統群體。

9. 軍事衛星系統主要包括哪些

情報衛星、導航衛星等

10. 軍事航天技術包括哪些系統

軍事航天技術是以軍事應用為目的、開發和利用太空的一門綜合性工程技術。迄今世界各國共發射了5000多個航天器,其中70%用於軍事目的。

1957年10月4日。這一天,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航天器、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了。從此,人類步入了航天時代。沉寂了數億年的宇宙太空再也無法寧靜。

最初人類製造的航天器都比較簡單,發射上天後一般無法回收,根本談不上軍事應用。直到1960年8月10日,美國照相偵察衛星「發現者13號」發射並回收成功,才拉開了軍事利用空間的序幕。

1962年,美國利用微波中繼通信技術成功地發射了「電星一號」能動型通信衛星,開始了衛星通信的歷史。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號飛船載人登月成功,標志著人類已完成初期的空間探索與應用試驗。進入70年代,各種軍用航天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星羅棋布於蔚藍色星球的上空。進入80年代以來,各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和前景。第三、第四代高效、多功能的軍用航天器相繼問世。載人航天器的研製出現新飛躍,先後研製了永久性空間站和太空梭,實現了空間站與航天飛船的對接和歷史性的天上人間往返機動飛行,使航天器第一次有了天上回收、修理、加油的停泊站,同時也有了指揮、控制、作戰的活動基地,為人類更大規模的軍事開發利用外層空間創造了條件。1985年9月13日,一架美國F-15戰斗機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使用反衛星導彈成功地擊毀了1顆早已廢棄的舊衛星,標志著反衛星導彈進入實戰應用。外層空間的軍事競爭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此後太空動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以及電磁炮等新概念太空武器研究也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

軍用航天器的發展,使軍事偵察、通信、測繪、導航、定位、預警、監視和氣象預報等能力空前提高。軍事航天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航天監視、航天支援、航天作戰以及航天勤務保障四個方面。航天監視是指充分利用航天器監視范圍大、不受國界和地理條件限制、可定期重復監視某個地區、可以較快地獲得其他手段難以得到的情報等優勢,通過航天器上的各種偵察探測設備對目標進行監視,主要包括照相偵察、電子偵察、導彈預警、海洋監視和核爆炸探測等。航天支援是指利用軍事航天技術,支援地面和空中軍事活動以增強軍事力量的效能,包括軍事通信、軍事氣象觀測、軍事導航和測地等。以上兩個方面均已得到廣泛應用,並且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感測器技術等發展,其能力在不斷提高。航天作戰是指利用航天器載激光、粒子束、微波束等定向能武器或動能武器,攻擊、摧毀對方的航天器及彈道導彈等目標,或者由載人航天器的機械臂、太空機器人或航天員,直接破壞或擒獲敵方的軍用航天器。這一方面的技術尚處於初期研究和試驗階段,已能做到利用截擊衛星接近對方衛星,採取自爆或撞擊方式達到攻擊、摧毀對方衛星的目的。航天勤務保障是指在太空利用航天器實施檢測、維修,加註推進劑,更換儀器設備、備用件以及其他消耗器材,組裝、建造軍用航天器等的活動。這一方面的技術目前尚處於探索階

閱讀全文

與軍用設備的分系統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市邁聽音響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51
齒輪箱用什麼軸承耐磨 瀏覽:376
ppr熱熔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741
dts如何向內核注冊設備 瀏覽:467
貸款購買設備支付的利息計入哪個 瀏覽:727
測甲醛儀器顯示lo什麼意思 瀏覽:572
什麼機械玩游戲壽命長 瀏覽:162
山東農用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659
儀表盤機油燈不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520
能夠測聲波頻率的實驗裝置 瀏覽:158
蘋果工具箱公眾號 瀏覽:263
操控裝置設計人機分析 瀏覽:178
管道閥門井施工過程簡答 瀏覽:273
冷櫃不製冷壓縮機燙手是什麼原因 瀏覽:851
食用油罐車球閥門怎麼關 瀏覽:522
地暖白色放氣閥門 瀏覽:310
什麼機械鍵盤適合diy 瀏覽:184
廚房用燃氣閥門 瀏覽:576
閥門上有兩個橫線是什麼 瀏覽:729
儀表盤裂了怎麼補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