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鍋爐設備定期實驗與輪換項目有哪些

鍋爐設備定期實驗與輪換項目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11-13 15:44:37

Ⅰ 燃氣鍋爐定期維修檢查項目是什麼

每月定期維護兩次項目:
A.燃料供應管路檢查:1.輕油過濾器清洗;2.點火煤氣管路氣密性檢查;3.檢查管路是否暢通。
B.檢查各儀表:1.水位表沖洗;2.壓力表彎管沖洗;安全閥實驗。
C.檢查燃燒器:火焰檢測器(電眼)清掃受光面;2.檢查油泵工作壓力是否正常;3.檢查燃燒火焰是否正常;4.檢查燃燒時,燃燒器聲音是否有異常;5.清洗轉杯盤;6.清洗點水棒。
D.檢查進水系統:1.清洗水過濾器;2.水泵是否達到額定揚程和流量;3.止回閥工作是否正常。
E.日用油箱排水及清掃雜物。水質化驗,爐水化驗。
F.檢查燃燒耗量是否正常。

每三個月維護項目:

除上述檢查項目外另加檢查項目:
A.電器部分:1.線路是否有松動老化、失靈;2.檢查電器元件是否可靠、過載;3.電器保護裝置是否正常;
B.軟水箱停用時打開低閥排除泥渣;
C.檢測鍋爐再點聯鎖裝置:1.低水位置;2.超壓;3.熄火4.排煙溫度超高;等
D.質煙檢測:包括煙氣成分分析及尾煙溫度檢測,檢查燃燒是否正常工作。
E.清洗鍋爐本體及燃燒器外表清洗。

每年大保的項目:
A.本體主機部分
全面清理煙管,水管、前後煙箱、爐膛部分及燃盡室及煙管集灰。
1.全面開蓋檢查手孔、人孔等檢查孔的密封完好程度,並及時更換有缺陷的密封墊。
2.全面檢測整體儀表、閥門、包括壓力表、壓力控制器及電極水位控制器的檢測和安全閥的整定。
B.燃燒器部分:
全面清理燃燒器轉杯盤、點火裝置、過濾器、油泵、電機及葉輪系統,對風門連桿裝置加潤滑劑。對燃燒情況重新給予檢測。
C.控制部分
檢修檢測電器元件,控制線路,清理控制箱集灰,每個控制點進行檢測。
D.給水系統
檢修水處理裝置,檢查水質是否達標,全面清理軟水箱,檢查給水泵運轉情況及揚程,清洗止回閥閥芯等。

Ⅱ 電廠鍋爐兩票三制包括什麼

電廠鍋爐兩票三制包括:
1.兩票:工作票、操作票。
2.三制:交接班制、巡迴檢查制、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
兩票三制一般用於水電站、火力發電廠、變電站工作的制度,《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也有此內容的規定。
「兩票三制」包含著企業對安全生產科學管理的使命感,也包含著員工對安全生產居安思危的責任感,它是企業安全生產最根本的保障。「兩票三制」執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大操作票的執行與管理。操作票是根據操作命令完成指定操作任務的具體依據。但有的人在操作中對操作任務不明確,專業技術水平薄弱,對操作不熟練,未嚴格執行操作票,常常導致誤操作的發生。因此應加強對電氣操作、熱機操作的管理,使操作標准化。重視操作的分工及技能培訓,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操作前對操作票進行仔細審核,操作內容必須明確、具體,操作中分清監護人與操作人的職責,讓操作熟練的人員依據操作票按順序進行,執行好監護制度。
(2)嚴格工作票管理,杜絕無票作業。工作票審批程序切不可走過場,應付了事。有些人工作時圖省事不開工作票,特別是一些不需要運行人員做措施的及熱工方面的工作,往往就因為無票作業,缺少了審批、許可手續,最終釀成事故。作為運行人員在工作票許可手續上要嚴格把關,杜絕無票作業。
(3)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員應達到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後方可接班,這就要求接班人員重視設備巡檢,認真查閱各種記錄以及詳細掌握休班期間發生的各類事件的原因、過程及防範措施。同時交接班時的簽字、交接儀式是使接班人員思想上立即投入到工作狀態的有效過程,這並非是走形式。交班會一定要對本班工作及時總結、分析,注意時效性,這將有利於提高運行的工作質量。
(4)提高運行人員監盤、巡檢質量,加強培養運行人員及時發現問題的能力。運行人員對參數變化要有分析對比,對設備運行狀態要心中有數,否則就會失去抄表、監視畫面、巡檢設備的意義。
(5)定期試驗及輪換制度是「兩票三制」中不應忽視的一項工作,是運行人員檢驗運行及備用設備是否處於良好狀態的重要手段。無備用設備就意味著缺少一種運行方式,安全運行就失去了一道保障,所以對備用的設備應視同運行設備,應積極聯系處理缺陷,使之處於良好的備用狀態,否則一旦運行設備發生故障,在無備用或少備用設備的情況下,運行人員處理事故時調節餘地小,往往會導致事故擴大。

Ⅲ 何為鍋爐設備定期輪流切換試驗制度

為何?不僅僅是鍋爐設備需要定期輪換實驗或者運行,其他行業的設備也是需要的,只要是設備都需要這有的定期工作。這主要是檢查檢驗設備的性能和維護。每個設備都有他的壽命周期的。而且另外你不切換到其他設備運行,你也不會知道那台本來用於備用的設備好壞程度怎麼樣吧。所以設備定期切換制度已經成為每個行業的要求。

Ⅳ 鍋爐房需要效驗的設備都有哪些

1、鍋爐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在不停爐的狀況下,進行經常性的的維修處理。
2、結合巡迴檢查發現的問題在不停爐能維修時維修。
3、維修保養的主要內容:
3.1、一隻水位表玻璃管(板)損壞、漏氣、漏水、用另外一隻水位表觀察水位,及時檢修損壞的水位表。
3.2、壓力表的損壞、表盤下不及時更換。
3.3、跑、冒、滴、漏的閥門能修理的及時檢修或更換。
3.4、轉動機械潤滑油路保持暢通,油杯保持一定油位。
3.5、檢查維修上煤機、除渣機、爐排、風機、給水管道閥門給水泵等。
3.6、檢查維修二次儀表和保護裝置。
3.7、清楚設備及設備上的灰塵。
4、對安全附件實驗校驗的要求。
4.1、安全閥手動放汽或放水實驗每周至少一次,自動放汽或放水實驗每三個月至少一次。
4.2、壓力表正常運行時每周沖洗一次存水彎管,每半年至少校驗一次,並在刻度盤上劃指示工作壓力紅線,校驗或鉛封。
4.3、高低水位報警器,低水位連鎖裝置,超壓、超溫報警器,超壓連鎖裝置每月至少做一次報警連鎖實驗。
5、預備維修保養和安全附件實驗校驗情況,要詳細做好記錄,鍋爐房管理人員應定期抽查

Ⅳ 鍋爐水需要檢測哪些項目

鍋爐水檢測項目:總鹼度、總硬度、懸浮物、溶解氧、總硬度、溶解固形版物、硫酸根權、磷酸根、相對鹼度、含鐵量、氯離子含量、含油量、ph值、電導率、氯離子、SO32-(亞硫酸根)、PO43-(磷酸根)、溶解固形物、額定蒸汽壓力等。

一種合格的鍋爐水處理劑必須有效地起到阻垢和緩蝕兩作用。阻垢主要是對鍋爐本體的阻垢,而緩蝕的對象包括鍋爐本體以及蒸汽所通過的管道,熱交換器和凝結水管道。

(5)鍋爐設備定期實驗與輪換項目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定期沖洗鍋爐並進行軟化水效果的評定。採用鍋爐軟化水系統進行水質軟化,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結垢,防止堵塞管路,同時消除附著在爐、管壁表面的軟水垢,使其不變成硬垢。

2、在使用時還要檢查鍋爐內各傳熱面上水垢生長的情況,測量厚度有無增加,以判別軟水效果。栓查鍋爐各個部分的技術狀態,及鍋爐安全裝置,如對安全閥、壓力表、排污閥等進行檢修,以保證安全閥、壓力表、排污閥等進行檢修,以保證安全運行。

3、沖洗鍋爐的期限,使用鍋爐內水處理的生產鍋爐最好每月一次,採暖鍋爐在一個採暖期中間應進行一次,使用鍋爐外軟水的鍋爐其沖洗周期可以適當延長。

Ⅵ 鍋爐啟動前應進行哪些試驗

鍋爐檢修後啟動前應進行以下試驗鍋爐風壓試驗。檢查爐膛、煙道、冷熱風道及制粉系統的嚴密性,消除漏風點。鍋爐水壓試驗。鍋爐檢修後應進行鍋爐工作壓力水壓試驗,以檢查承壓元部件的嚴密性。連鎖及保護裝置試驗。所有連鎖及保護裝置均需進行動、靜態試驗,以保證裝置及迴路可靠。電(氣)動閥、調節閥試驗。進行各電(氣)動閥、調節閥的就地手操、就地電動、遙控遠動全開和全關試驗,閉鎖試驗,觀察指示燈的亮、滅是否正確;電(氣)動閥、調節閥的實際開度與監視屏/表盤指示開度是否一致;限位開關是否可靠。轉動機械試運。輔機檢修後必須經過試運,並驗收合格。

主要輔機試運行時間不得低於8h,風機試運行時,應進行最大負荷試驗及並列特徵試驗。冷爐空氣動力場試驗。如果燃燒設備進行過檢修或改造,應根據需要進行冷爐空氣動力場試驗。安全閥校驗。安全閥經過檢修或運行中發生誤動、拒動,均需進行此項試驗。空氣預熱器漏風試驗。以檢驗空氣預熱器漏風情況,驗證檢修質量。新安裝的鍋爐在啟動前應進行以下工作水壓試驗(超壓試驗),檢驗承壓部件的嚴密性。輔機試轉及各電動門、風門的校驗。烘爐。除去爐牆的水分及鍋爐管內積水。煮爐與酸洗。用鹼液清除蒸發系統受熱面內的油脂、鐵銹、氧化層和其他腐蝕產物及水垢等沉積物爐膛空氣動力場及漏風試驗。

Ⅶ 鍋爐試運行有哪些實驗項目

1、鍋爐及其水處理、汽水、排污、送風、除塵、照明、循環水等系統均應安裝完畢,並經試運邊境證合格:
2、爐體砌築和絕熱工程應結束,並經爐體漏風實驗合格;
3、水位表、壓位表、測量儀表等烘爐需用的熱工和電器儀表均應安裝和實驗完畢;
4、爐牆上的測溫點或灰漿取樣點應設置完畢;
5、應有烘爐升溫曲線圖;
6、管道、風道、煙道、灰道、閥門及擋板均應表明介質流向、開啟方向和開度指示;
7、爐內外及各通道應全部清理完畢。

Ⅷ 為保證鍋爐安全運行,必須對鍋爐實施什麼檢驗

一,
1.上次停爐內外部檢驗時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已整改。
2.在崗司爐工是否持證操作,其類別是否與所操作鍋爐相適應;當班司爐是否都在崗位上。
3.《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中規定的八項管理制度是否齊全並切實執行;六項記錄是否齊全,記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記錄是否認真。
4.鍋爐周圍的安全通道是否暢通。
二,鍋爐本體檢驗的內容包括:
1.從窺視孔、門孔等觀察受壓件可見部位有無變形、泄漏、結焦、積灰。
2.從窺視孔、門孔等觀察鍋爐的耐火砌築有無破損、脫落。
3.管接頭可見部位、閥門、法蘭及人孔、手孔、檢查孔周圍有無腐蝕、滲漏。
4.裝有膨脹指示器的鍋爐,膨脹指示器的指示值是否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5.省煤器的保護裝置(再循環管或旁通煙道)是否可靠。
三,安全附件、自控儀表及附屬設備檢驗內容包括:
1.安全閥:
(1)是否經過校驗(看校驗記錄)與鉛封,觀察安全閥有無泄漏。
(2)有無泄放管,在泄放管上是否裝有閥門。蒸汽鍋爐安全泄放管底部都是否裝有疏水理,疏水管上有無閥門。
(3)額定蒸汽壓力不超過2.45MPa的鍋爐,在不低於75%的工作壓力下可進行手動泄放試驗或進行超壓自動泄放試驗;額定蒸汽壓力大於2.45MPa的鍋爐及熱水鍋爐,應進行手動泄放試驗,檢查安全閥閥芯是否銹死。當進行自動泄放試驗時,應觀察安全閥的啟座、固座是否靈敏可靠,其值是否准確。
2.壓力表:是否經過法定計量單位校驗合格並鉛封,且是否在有效期內;壓力表與鍋筒或集箱之間是否有存水彎管;存水彎管與壓力表之間有無三通旋塞;擰動三通旋塞吹洗壓力表的連接管,檢查壓力表的連接是否暢通。
3.水位計:水位是否清晰可見;在水位表上是否標有最低、最高安全水位紅線;玻璃管水位表有無防護罩;兩只水位表的水位是否一致,同一水位檢測系統中,一次儀表與二次儀表顯示的水位是否一致;一次儀表的旋塞是否靈敏,水位表是否泄漏;水位表有無放水等,是否接到安全地點。在檢驗員監督下由司爐工沖洗水位表。
4.水位示控裝置:蒸發量大於或等於2t/h的鍋爐水位示控裝置功能(高、低水位報警、自動進水、極限低水位自動停爐)是否齊全、靈敏、可靠。司爐工人應在檢驗員直接觀察下進行功能試驗。
5.超壓報警裝置:蒸發量大於或等於6t/h的鍋爐,有無超壓報警和連鎖裝置,並由司爐工在檢驗員直接觀察下進行功能試驗,檢查報警和連鎖壓力值是否正確。
6.點火程序及熄火保護裝置:並由司爐工在檢驗員直接觀察下進行功能試驗,檢查其是否靈敏、可靠。
7.超溫報警裝置:額定出口水溫大於或等於120℃及額定出口水溫低於120℃,但額定熱功率大於或等於4.2MW的熱水鍋爐有無超溫報警裝置,司爐工應在檢查員直接觀察下進行功能試驗或查詢有關超溫報警記錄,以證實報警裝置靈敏、可靠。
8.排污裝置:排污閥與排污管道有無滲漏。對於蒸汽鍋爐及自然循環熱水鍋爐由司爐工進行排污試驗,以檢調排污管是否暢通,觀察排污時有無振動。
9.給水系統:給水設備、閥門能否保證可靠地向鍋爐供水
10.鍋爐附屬設備:爐排、上煤機、除渣機、鼓、引風機運轉是否正常。
11.熱水鍋爐的附加要求:指示出口水溫的溫度計的指示值是否正確;集氣裝置、除污器、恆壓措施、膨脹水箱是否符合規程的要求。

Ⅸ 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內容有哪些

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是指在容器的設計使用期限內,每隔一定的時間,即採用適當有效的方法,對它的承壓部件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或做必要的試驗。
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的目的與要求
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長期承受壓力和其他載荷,有的還要受到腐蝕性介質的腐蝕,或在高溫、深冷的工藝條件下工作,容器的承壓部件難以避免地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缺陷。這些缺陷,有的是運行中產生的,有的是原材料或製造中的微型缺陷發展而成的。如果不能及早發現並採取一定措施消除這些缺陷,任其發展擴大,必將在繼續使用過程中發生斷裂破壞,導致嚴重的爆炸事故。
實行定期檢驗,是及早發現缺陷、消除隱患、保證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定期檢驗,能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目的:
(1)了解壓力容器的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和消除檢驗中發現的缺陷,或採取適當措施進行特殊監護,從而防止壓力容器事故的發生,保證壓力容器在檢驗周期內連續地安全運行;
(2)檢查驗證壓力容器設計的結構、形式是否合理,製造、安裝質量是否可靠,以及缺陷擴展情況等;
(3)及時發現運行管理中的問題,以便改進管理和操作。
因此,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確保壓力容器安全經濟運行,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必須認真安排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工作,並將壓力容器年度檢驗計劃報主管部門和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主管部門負責督促落實,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負責監督檢查。
壓力容器定期檢驗的周期
壓力容器的檢驗周期應根據容器的技術狀況、使用條件和有關規定來確定。《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將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分為外部檢查、內外部檢驗和耐壓試驗,其檢驗周期具體規定如下:
(1)外部檢查。指專業人員在壓力容器運行中的定期在線檢查,每年至少一次。
(2)內外部檢驗。指專業人員在壓力容器停機時的檢驗,其期限分為:安全狀況等級為1~3級的,每隔6年至少一次;安全狀況等級為3~4級的,每隔3年至少一次。
特殊情況其內外部檢驗期限應予適當縮短或適當延長。
(3)耐壓試驗。指壓力容器停機檢驗時,所進行的超過最高工作壓力的液壓試驗或氣壓試驗,其周期每10年至少一次。
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按規定安排容器的定期檢驗工作,如因情況特殊不能按期進行內外部檢驗或耐壓試驗時,必須申明理由,提前三個月提出申報,經單位技術負責人批准,由原檢驗單位提出處理意見,經省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發放《壓力容器使用證》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備案後,方可延長,但一般不應超過12個月。
直觀檢查和量具檢查
直觀檢查和量具檢查通常稱為宏觀檢查,是對在用壓力容器進行內、外部檢驗常用的檢驗方法。宏觀檢查的方法簡單易行,可以直接發現和檢驗容器內、外表面比較明顯的缺陷,為進一步利用其他方法作詳細的檢驗提供線索和依據。因此,正確、合理地發揮宏觀檢查的作用對保證壓力容器的使用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
(1)直觀檢查。直觀檢查是憑借檢驗人員的感覺器官對容器的內、外表面進行檢查,以判斷是否存在缺陷。通過直觀檢查可以判斷容器結構與焊縫布置是否合理;容器有無整體變形和凹陷、鼓包等局部變形;容器表面有無腐蝕、裂紋及損傷;有無成形組裝缺陷;焊縫是否有表面氣孔、弧坑、咬邊等缺陷;容器內、外壁的防腐層、保溫層、襯里等是否完好等。直觀檢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目視檢查。即用肉眼直接觀察容器的表面情況。肉眼能迅速掃視大面積范圍,並且能夠察覺細微的顏色和結構的變化。對肉眼檢查有懷疑的部位,可用5~10倍放大鏡進一步觀察。
②燈光檢查。為有效地觀察到器壁表面變形、腐蝕凹坑等缺陷,可用手電筒貼著容器表面平行照射,此時容器表面的微淺坑槽也能清楚地顯示出來,鼓包和變形的凹凸不平現象能夠看得更加清楚。
③錘擊檢查。錘擊檢查是用一把質量約0.5kg的手錘輕輕敲擊容器或其他部件的金屬表面,根據錘擊時所發出的聲響和手感小錘彈跳的程度來判斷檢查部位是否存在缺陷。
直觀檢查是壓力容器最基本的檢驗方法,通常在其他檢驗方法之前進行,是進一步檢驗的基礎。但是,這種檢查方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檢驗人員的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因此,要做好直觀檢查,檢驗人員除應掌握容器材料、結構、製造工藝、焊接等基本知識外,還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增強對缺陷的分析判斷能力。
(2)量具檢查。量具檢查是根據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量具對容器內、外表面進行直接測量,以確定缺陷的嚴重程度,是直觀檢查的補充手段。通過量具檢查,可以測定容器表面腐蝕的面積和深度,變形程度,溝槽和裂紋的長度,以及容器本體和受壓元件的結構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等。量具檢查常用的方法有:
①用平直尺或弧形樣板緊靠容器表面,測量檢查容器部件的平直度或弧度,以確定它的軸向或周向的變形程度。
②用游標卡尺或塞尺測量容器被磨損的溝槽或腐蝕坑的深度,鼓包的高度,以確定容器表面磨損、腐蝕及局部變形的嚴重程度。
③用多功能焊縫檢查尺測量焊縫成形尺寸。
④用超聲波測厚儀測量壁厚,簡單方便,可直接讀出厚度值,且測量精度高。
壓力容器的儀器檢測與檢驗
(1)無損檢測。壓力容器檢驗中所用的無損探傷方法與壓力容器製造中檢驗焊接質量的無損探傷方法相同,仍為磁粉探傷、滲透探傷、射線探傷和超聲波探傷等。由於壓力容器檢測多在生產現場進行,場所不固定,因而檢驗使用的無損探傷設備多為攜帶型的。近來有條件的單位也採用了聲發射技術或紅外熱成像技術。
(2)硬度測定。由於硬度與強度性能有較好的經驗關系,且可以在現場進行無損硬度測定,因此,在用壓力容器檢驗中常採用硬度試驗。在用壓力容器的現場硬度測定多採用手提式硬度計對焊縫、熱影響區及母材等有關部位進行硬度測定。
硬度測定應根據需要選用相應的硬度計,並按標准檢驗要求進行硬度測定。目前在用壓力容器的硬度檢查多採用先進的微型里氏硬度計,里氏硬度可以直接換算成布氏硬度或維氏硬度,應用十分方便。
(3)力學性能試驗。在壓力容器檢驗中,一般不進行力學性能試驗。當容器構件材質不明,無法確定材料的機械強度和其他力學性能時,可以取樣進行力學性能試驗,包括拉伸試驗、沖擊試驗和彎曲試驗。
(4)化學成分分析。在用壓力容器檢驗中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的目的主要在於復核和檢證材料的元素含量是否符合該材料的技術標准,或者在焊接或返修補焊時藉此制定焊接工藝,或者用以鑒定在用壓力容器殼體材質在運行一段時間後是否發生變化,為合理地確定壓力容器的安全狀況等級提供依據。
(5)金相檢驗。壓力容器經過多年的運行,在壓力、溫度和介質的聯合作用下,組織結構可能發生變化,如因過熱引起嚴重變形,苛性脆化,長期高溫造成金屬石墨化或熱脆,在腐蝕環境下可產生晶間腐蝕或應力腐蝕裂紋等。組織結構的變化導致材料性能的變化,從而影響壓力容器的安全運行。因此,對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壓力容器,有必要進行金相檢驗。
壓力容器的試驗與測試
(1)耐壓試驗及殘余變形的測定。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即通常所說水壓試驗和氣壓試驗,它是一種綜合性檢驗,不僅是產品生產驗收時必須進行的試驗項目,也是定期進行容器全面檢驗的主要檢驗項目。耐壓試驗的目的是檢驗容器受壓部件的強度,驗證是否具有設計壓力下安全運行所需要的承壓能力,同時通過試驗可檢查容器各連接處有無滲漏,以檢驗容器的嚴密性。
壓力容器耐壓試驗原則上應以水壓試驗為主。為了減輕容器在耐壓試驗時破裂所造成的危害,應選用破裂時爆炸能量低的物質作為試驗介質。
①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所用的水必須是潔凈的。奧氏體不銹鋼壓力容器進行水壓試驗後,應立即將水漬去除干凈。具體試驗參數及方法應按規定進行。
②氣壓試驗。由於氣體的壓縮性比液體大得多,容器一旦發生破裂,在同樣容積和承壓能力條件下,氣體的爆炸能量比液體大數百乃至數千倍,所以氣壓試驗具有較大的危險性。為此,壓力容器凡是可以採用水壓試驗的就不用氣壓試驗。只有對於不適宜作水壓試驗的容器才採用氣壓試驗。氣壓試驗所用氣體,應為乾燥、潔凈的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對於具有易燃介質的在用壓力容器,若用空氣作為試驗介質,則必須對容器進行徹底的清洗和置換。具體試驗參數及方法按規范進行。
③殘余變形測定。測定殘余變形的目的是為了觀察容器在耐壓試驗時是否發生了殘余變形,其殘余變形值是否超過規定范圍。對於比較重要的壓力容器,規定在耐壓試驗的同時,要測定它的殘余變形。並要求容器在耐壓試驗時,其徑向殘余變形率不超過0.03%,或容積殘余變形率不超過10%。
(2)氣密性試驗。氣密性試驗又稱緻密性試驗,試驗的目的是檢驗壓力容器的嚴密性。對於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或設計上不允許有微量泄漏的壓力容器,除進行水壓試驗外,還應在安全裝置、閥門、儀表等安裝齊全後進行總體氣密性試驗。對於已經做過氣壓試驗並且合格的壓力容器,一般可不必再做氣密性試驗。
氣密性試驗使用的加壓介質應是乾燥、潔凈的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具有易燃介質的在用壓力容器,若容器內有殘留易燃氣體存在,則不得使用空氣作為試驗介質。為了保證容器不會在氣密性試驗中發生破裂爆炸,造成大的危害,氣密性試驗必須在容器經過水壓試驗並合格以後進行。氣密性試驗壓力通常為容器的設計壓力,試驗時氣體的溫度應不低於5℃。試驗前,應將容器上的全部安全裝置和閥門裝配齊全,不參與氣密性試驗的部分或設備,必須用肓板隔斷。為防止容器在試驗中破裂而造成的傷害,試驗場地應劃定安全防護區,要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和可靠的防護措施。
試驗時,應緩慢通氣。當壓力達到試驗壓力的10%時,應暫停進氣,對連接密封部位及焊縫等進行檢查,若無泄漏或異常現象可繼續升壓。升壓應分梯次逐級提高,每級一般可為試驗壓力的10%~20%,每級之間應適當保壓,以觀察有無異常現象。壓力達到試驗壓力後,應保壓10~30分鍾,保壓過程中試驗壓力不得下降,檢查容器各連接部位及焊縫有無泄漏,確認無泄漏即為合格。試驗完畢後,應緩慢將氣體排凈。
壓力容器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有多種,如在被檢查的部位塗刷肥皂水,檢查肥皂水是否鼓泡;或在試驗介質中加入1%的氨氣,將被檢查部位表面用5%硝酸汞溶液浸過的紙帶覆蓋,如果有不嚴密的地方,氨氣就會泄漏而使紙帶的相應部位形成黑色的痕跡,此法較為靈敏、方便;再有,可在試驗介質中充入氦氣,如果有不嚴密的地方,用氦氣檢漏儀就可在被檢部位表面檢測出氦氣。氦氣檢漏儀可以發現氣體中含有0.1%的氦氣存在,因此,靈敏度較高。小型容器則可浸入水中檢查,被檢部位在水面下約20~40毫米深處,檢查是否有氣泡逸出。
(3)應力測試。通常在壓力容器檢驗中不進行應力測試。但當被檢容器結構形狀復雜,無法依據理論計算確定容器的應力分布及應力水平;且容器存在裂紋等缺陷,需在檢驗後進行安全分析評定時,可在檢驗中進行應力測試。主要的應力測試方法是電阻應變測量法和光彈性實驗法。電阻應變測量通常與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同時進行。

閱讀全文

與鍋爐設備定期實驗與輪換項目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安恆豐鑄造怎麼樣 瀏覽:127
金牛座怎麼用機械鑰匙鎖門 瀏覽:195
冰櫃製冷管用什麼焊接好 瀏覽:267
格力不能製冷是什麼原因 瀏覽:13
博世電動工具官方網店 瀏覽:402
什麼保健器材可以降血脂 瀏覽:648
功率表電力儀表如何選型 瀏覽:585
燃氣管道和閥門多少錢 瀏覽:89
消防器材哪裡能換新 瀏覽:754
管材切割機自動送料裝置 瀏覽:237
軸承編碼是什麼 瀏覽:385
汽車障礙物自動剎車裝置 瀏覽:907
超聲波鋼板板材檢測報告怎麼填寫 瀏覽:967
電箱琴要買哪些設備 瀏覽:806
牡田電動工具 瀏覽:283
閥門指示燈亮什麼意思 瀏覽:45
病房裡儀器怎麼看 瀏覽:268
機械紀元埃米爾是什麼 瀏覽:524
實驗室製作二氧化碳選擇的發生裝置是什麼 瀏覽:770
婦科檢查儀器放進去是什麼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