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現在國家對安全比較重視,對質量工作力度要小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安全發展則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近年來,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促進了安全生產狀況在總體上的穩定好轉,但就全國而言,安全形勢仍十分嚴峻。安全人才隊伍發展呈不平衡狀態,人才總量不足,專業人才素質不強,科技人才缺乏,法律素質不高,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是制約安全生產工作長效發展的原因之一。在全社會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的今天,如何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優秀安全人才已成為安全監管系統面臨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一、當前安全人才隊伍的現狀
縱觀建國50多年來的歷史,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有過波動甚至倒退,但經過多年努力,安全生產總體上不斷向前邁進,國家安全監管體制日趨健全,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地(市、盟),92%的縣(市、旗)都建立了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了相應的工作人員。全國共有安全監管人員約4.85萬人,但從全國現有企業和管理范圍講還是不足。同時,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安全生產基礎還較薄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這與安全生產形勢嚴峻迫切要求需要更多、更高質量的安全人才的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l、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安全生產攤子大、任務重。2005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煤礦2.5萬處,全國非煤礦山11.5萬處,危化品生產企2.27萬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7000家,建築施工企8.78萬家。全國汽車3200萬輛,加上摩托車、農用車輛等,機動車保有量1.3億輛。要做到安全工作萬無一失、幾萬無一失,任務重、難度大。這就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質的安全監管人才隊伍。而我國目前,安全專業人才占安全監管系統人員總數的比例低,人才匱乏,高層次科學技術人才又嚴重短缺,導致安全監管工作發展後勁不足。以煤炭為例,全國原有15所煤炭院校,除中國礦業大學之外,1998年之後相繼換了牌子,將原來的採掘工程、通風安全、礦山機電等專業進行了撤並改造。據對其中9所原煤炭院校統計,1999-2002年共畢業學生38000人,到煤炭行業就業的公3538人,佔9.3%,平均每年不到900人。而我國從事安全科學技術研究機構才50所,專業技術人員也不過5000名。同時,安令監管隊伍現有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工、管理等系列,而科技、法制、文化等專業人才缺口非常大,裝備、應急救援等人才也較缺乏。另外,年齡結構也不盡合理,嚴重影響了安全監管工作的健康開展。
2、法制素養有待加強,執法水平有待提高
安全監管工作必須在法律的貫徹執行上依法監管,動真從嚴。現在,社會上對安全生產執法工作有一些批評,認為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安全監管人員的法制政策水平不高,缺乏科學的執法態度和知識,責任意識不強,對安全監管工作存在不認真,主動監管意識不強,從而造成「執法不嚴、工作不實」等問題,是影響安全執法的權威性、嚴肅性和神聖性的症結之一。
3、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人文素養有待加強,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安全生產工作涉及行業廣泛,其中涉及到礦山、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築、煙花爆竹、特種設備、交通、消防等很多具體的安全科學知識。因此要求安全監管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安全專業知識、素質和要求。而現實的安全監管隊伍中,「科班」出身的較少,很多是半路轉行才參與到安全監管工作中,專業知識不合理,業務素質是「邊摸邊學,邊學邊干」。過多的注重安全技術,硬性修養有餘,人文素養較缺,缺乏管理、執法、監管、科研創新的願望和動力,從而造成監管的效率不高。
二、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安全人才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礎和主體,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術在安全監管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能不能實現安全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安全人才。在關愛生命、關注安全、以人為本的今天,大力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興安」戰略,己顯得尤為重要、緊迫和現實。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落實以人為本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實現安全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人才是第一戰略資源,是第一生產力。全面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人才興安之路。堅持以安全人才能力建設為中心,以人才制度改革為動力,以人才結構調整為主線,著力加強管理型、科技型、文化型、政工型、經營型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唯有安全人才隊伍的全面開花,才會結出人民群眾幸福安康的碩果。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提高安全監管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內在需要。我國的安全監管隊伍大都是從勞動部門、經貿和煤炭系統過渡而來的,普遍現象是綜合素質低、安全專業知識缺乏、執法水平不高等,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安全監管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要按照分類建設的原則,對症下葯,梯度推進,最大程度地開掘安全監管人員的潛能,逐步推進他們素質的全面提高。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保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安全科技是最關鍵、最基本的安全生產保障手段,應用現代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提高安全生產保障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科技型安全人才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導力量。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重要之一就是要把「科技興安」戰略落到實處。要實施「科技興安」戰略,通過推進安全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來促進安全監管工作的長效發展,這就必須要依靠掌握更高的安全科技專業知識,敢於創新的安全科技人才。
『貳』 黨和政府為何如此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問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從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安全發展則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近年來,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促進了安全生產狀況在總體上的穩定好轉,但就全國而言,安全形勢仍十分嚴峻。安全人才隊伍發展呈不平衡狀態,人才總量不足,專業人才素質不強,科技人才缺乏,法律素質不高,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是制約安全生產工作長效發展的原因之一。在全社會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的今天,如何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優秀安全人才已成為安全監管系統面臨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一、當前安全人才隊伍的現狀
縱觀建國50多年來的歷史,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有過波動甚至倒退,但經過多年努力,安全生產總體上不斷向前邁進,國家安全監管體制日趨健全,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地(市、盟),92%的縣(市、旗)都建立了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了相應的工作人員。全國共有安全監管人員約4.85萬人,但從全國現有企業和管理范圍講還是不足。同時,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安全生產基礎還較薄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這與安全生產形勢嚴峻迫切要求需要更多、更高質量的安全人才的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l、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安全生產攤子大、任務重。2005年底全國共有各類煤礦2.5萬處,全國非煤礦山11.5萬處,危化品生產企2.27萬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7000家,建築施工企8.78萬家。全國汽車3200萬輛,加上摩托車、農用車輛等,機動車保有量1.3億輛。要做到安全工作萬無一失、幾萬無一失,任務重、難度大。這就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質的安全監管人才隊伍。而我國目前,安全專業人才占安全監管系統人員總數的比例低,人才匱乏,高層次科學技術人才又嚴重短缺,導致安全監管工作發展後勁不足。以煤炭為例,全國原有15所煤炭院校,除中國礦業大學之外,1998年之後相繼換了牌子,將原來的採掘工程、通風安全、礦山機電等專業進行了撤並改造。據對其中9所原煤炭院校統計,1999-2002年共畢業學生38000人,到煤炭行業就業的公3538人,佔9.3%,平均每年不到900人。而我國從事安全科學技術研究機構才50所,專業技術人員也不過5000名。同時,安令監管隊伍現有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工、管理等系列,而科技、法制、文化等專業人才缺口非常大,裝備、應急救援等人才也較缺乏。另外,年齡結構也不盡合理,嚴重影響了安全監管工作的健康開展。
2、法制素養有待加強,執法水平有待提高
安全監管工作必須在法律的貫徹執行上依法監管,動真從嚴。現在,社會上對安全生產執法工作有一些批評,認為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安全監管人員的法制政策水平不高,缺乏科學的執法態度和知識,責任意識不強,對安全監管工作存在不認真,主動監管意識不強,從而造成「執法不嚴、工作不實」等問題,是影響安全執法的權威性、嚴肅性和神聖性的症結之一。
3、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人文素養有待加強,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安全生產工作涉及行業廣泛,其中涉及到礦山、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建築、煙花爆竹、特種設備、交通、消防等很多具體的安全科學知識。因此要求安全監管人員要具備一定的安全專業知識、素質和要求。而現實的安全監管隊伍中,「科班」出身的較少,很多是半路轉行才參與到安全監管工作中,專業知識不合理,業務素質是「邊摸邊學,邊學邊干」。過多的注重安全技術,硬性修養有餘,人文素養較缺,缺乏管理、執法、監管、科研創新的願望和動力,從而造成監管的效率不高。
二、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安全人才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礎和主體,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術在安全監管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能不能實現安全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安全人才。在關愛生命、關注安全、以人為本的今天,大力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興安」戰略,己顯得尤為重要、緊迫和現實。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落實以人為本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實現安全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人才是第一戰略資源,是第一生產力。全面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人才興安之路。堅持以安全人才能力建設為中心,以人才制度改革為動力,以人才結構調整為主線,著力加強管理型、科技型、文化型、政工型、經營型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唯有安全人才隊伍的全面開花,才會結出人民群眾幸福安康的碩果。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提高安全監管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內在需要。我國的安全監管隊伍大都是從勞動部門、經貿和煤炭系統過渡而來的,普遍現象是綜合素質低、安全專業知識缺乏、執法水平不高等,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安全監管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要按照分類建設的原則,對症下葯,梯度推進,最大程度地開掘安全監管人員的潛能,逐步推進他們素質的全面提高。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保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安全科技是最關鍵、最基本的安全生產保障手段,應用現代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提高安全生產保障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科技型安全人才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導力量。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重要之一就是要把「科技興安」戰略落到實處。要實施「科技興安」戰略,通過推進安全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來促進安全監管工作的長效發展,這就必須要依靠掌握更高的安全科技專業知識,敢於創新的安全科技人才。
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是落實「人才興安」戰略的具體舉措和應有之意。現今,安全生產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追逐安康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希冀。可以說,這是實現安全發展的最好機遇期、黃金期,但工業化進程的加速,也給抓好安全生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迎接挑戰、抓住機遇首先就是人才。所謂「蓋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人才」。我們必須要把「人才興安」落到實處,為安全監管具有先進的技術、完善的法制、文化的繁榮,提供前進的動力和活力。
三、加強安全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體學習會上強調指出,要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這是我們對於科學發展觀認識的深化。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從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抓好安全生產這個世人關注的熱點和難點。依據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的「十一五」期間要使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的奮斗目標,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規劃綱要把安全生產列為專節,規劃「十一五」期間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35%,工礦商貿企業十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5%。目前這兩個指標和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百萬噸煤炭死亡率,已列入國家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公報。而我國是一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的國家,生產力水平較低,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安全工作任務重、難度大。能否做到發展不以犧牲人的生命、損害勞動者的健康為代價。能否使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減少事故造成的創傷和震盪,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鍵就要看安全監管系統能否有效地建設出一支相當數量和高素質的安全人才隊伍。
1、創新安全監管隊伍的用人機制
良好的用人機制是安全監管隊伍成長的前提和保障。安全監管部門一定要營造有利於人才穩定,有利於人才發展的機制和環境。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和創新「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輩出的用人環境。健全競爭機制,完善考核制度,真正實現「能者是、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同時,要建立和完善獎勵制度,堅持以績論能原則,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使安全監管人員干有目標、干有評價、干有奔頭。
2、加大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安全監管決策層要採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落實培養措施,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培養更多的安全專業人才。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和安監總局要採取相關政策,擴大地礦類專業招生規模,實行對口專招、委託培養和獎學金制度等辦法,鼓勵安全工程、勞動保護、礦山通風安全和一些行業安全工程的畢業生投身到安全生產工作中來。同時還要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辦學,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發展和規范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的管理,為安全生產工作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3、加強安全監管隊伍的培訓建設
安全監管部門是安全監督管理的主體和支柱,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安全教育培訓機構,有計劃、有重點地加強安全監管內部隊伍的培訓建設。加大培訓力度,採取在職學習、脫產培訓、知識講座等,為安全監管人員充電。要加大人才投入的力度,設立人才培訓專項基金,實行專款專用。扎實推進學習型隊伍建設,鼓勵安余監管人員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參加學習,使學習成為安全監管人員發展的內在需求。實施全員教育工程,建立激勵機制,提升安全監管人員的知識和專業水平。只有人人都接受教育培訓,人人都能提高綜合素質,才能為實現安全發展提供組織保證。
4、加快安全高尖人才的引進步伐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視,安全監察機構和人才隊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隨著安全監察的難度和強度的加大,對安全監管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大。要突出重點,認真研究安全監管人才結構和安全監管任務對人才的需求,確定緊缺人才,集中力量,重點投資,重點引進高尖安全人才。要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和科研院校的聯系、溝通和合作,採取靈活多樣、有效的措施,通過「候鳥型」、「借腦法」等方式,加快吸引有較高政策、法制,專業技術、國際視野、勇於創新,敢於監管的管理型安全人才、科技型安全人才等。
抓好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興安」戰略是事關安全發展能否實現的關鍵性環節,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真正擺到戰略的高度,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推動安全人才協調發展,才能夠推動安全監管工作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的穩定好轉。
『叄』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為什麼這么多
1、特種設備特殊(主要從使用安全、環保、管理方面入眼,也有很多其他考慮的東西),所有要特別對待,制度很多、很全、不斷完善和更新。
2、各公司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安全法規,所有各種特種設備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及工作指導,因此有一些「接受安全監察管理制度」。
3、網上能搜索到很多特種設備相關資料及制度,多看看就知道了,我這里只是用口語化的文字回答你這個問題。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分八大類。
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特種設備安全法
第二條 特種設備的生產(包括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特種設備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目錄管理。特種設備目錄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執行。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制定實施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特種設備安全法》是在總結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一部適合我國國情和國際通行做法的《特種設備安全法》,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對各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作出統一、全面規范的法律。它的出台標志著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向科學化、法制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特種設備安全法》從法律上明確調整范圍,理順監管體制,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貫徹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法》,將從制度上、源頭上有效防範、減少和遏制特種設備重大事故的發生,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一、時代之需人民所期
特種設備包括鍋爐、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八大類,通常在高壓、高溫、高空、高速條件下運行,若管理不善,易導致爆炸、墜落等生產和公共事故,嚴重危害人身和財產安全。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特種設備數量迅猛增長。以電梯為例,近年來因電梯老化,維護保養不及時不規范,電梯非正常停運、「困人」甚至「吞人」情況時有發生。
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我國立法工作始終堅持的一項根本原則。立法就是要解決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本法是第一部對各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做統一、全面規范的法律。它的出台標志著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向科學化、法制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二、安全責任企業為先
本法確立了「企業承擔安全主體責任、政府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和社會發揮監督作用」三位一體的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新模式,進一步突出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是安全責任主體。
生產環節,法律對特種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等活動規定了行政許可制度;經營環節,法律禁止銷售、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使用環節,法律要求所有特種設備必須向監管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方可使用,使用單位要落實安全責任,對設備安全運行情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一旦發現設備出現故障,應當立即停止運行,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
這些條文都是從特種設備安全事故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以前事故發生後,有的責任不明確,由政府對事故損害「買單」。本法就是要通過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督促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及其負責人樹立安全意識,切實承擔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
三、細化條款強化執行
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要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切實增強法律的可執行性。這部法律從一審時的65條增至現在的101條,補充細化了不少針對性強的條款。
四、政府監管社會監督
政府部門對特種設備的監管,不應是「保姆式」越俎代庖包攬企業責任,而應是「警察式」的監管,依法督促產、銷、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落實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和要求,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法律規定,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對學校、幼兒園以及車站碼頭、商場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特種設備實施重點安全監督檢查。
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要保障公眾的知情權。法律規定,特種設備監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特種設備安全狀況。同時,要求監管部門對依法辦理使用登記的特種設備建立完整的監督管理檔案和信息查詢系統,便於公眾查詢。
五、愛惜生命從己做起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條生命的隕落都會給家庭帶來巨大損失和痛苦。使用電梯時、在游樂園玩耍時,要注意安全提示並聽從工作人員的管理指揮;兒童乘坐扶梯,要有成年人陪同看護;飯館、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要來源於正規渠道。
徒法不足以自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然而法律的有效實施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每個人自覺增強安全意識。
『陸』 為什麼對特種設備實行嚴格的管理方式
答:(1)特種設備是產品;而且是涉及人身安全,甚至關繫到國家經濟運行安全的產品事關重的。(2)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所決定的不是所有八類設備在主要工業國家都實行
行政許可。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法制還不完善。管理基礎比較薄弱。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裝備水平比較低下,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須採取一種適合自己的國情,能夠實施有效管理方法,這就是行政許可證。
『柒』 國家出台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目的是什麼呢
該法的第一條就說明了目的:
第一條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預防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捌』 特種設備的特點
《特種設備安全法釋義》中是這樣解答的:
特種設備具有在高溫、高壓、高 空、高速條件下回運行的答特點,是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具有潛在危 險的設備,有的在高溫高壓下工作,有的盛裝易燃、易爆、有毒介質,有的在 高空、高速下運行,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嚴重人身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對 此,世界各國政府十分重視其安全,不斷探索,尋找解決辦法,對這類設備、 設施均實行特殊監管,以保障安全。
『玖』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什麼管理
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目錄管理。
第二條 特種設備的生產(包括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特種設備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國家對特種設備實行目錄管理。特種設備目錄由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