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關於生產用固定資產替換部件後折舊的問題。向大家請教。
前8年凈殘值=2500-1000=1500萬
第一步,將固定資產轉入在建工程
借: 在建工程 1500
累計折舊 1000
貸:固定資產 2500
第二步,更換部件
借:在建工程 1179
貸:原材料 200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4
管理費用 95
工程物資 650
銀行存款 200
第三步,被更換部件的凈殘值=200萬*3/5=120萬 累計折舊=200萬*2/5=80萬,終止確認原來部件的賬面價值
借:營業外支出 120
貸:在建工程 120
第四步,將在建工程賬面價值相加
1500+1179-120=2559萬
借:固定資產 2559
貸:在建工程 2559
第五步,更改後的固定資產每年應提折舊=(2559-0)÷15=170.6,每月應提1170.6÷12=14.2 ,2010年應提9個月的折舊=14.2*9=128萬
一樓的兄弟跟我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沒有將固定資產改良用的原材料的進項稅額視同銷售,並且沒有計算改良成本200萬
2. 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後的計提折舊的問題
其實題目很明確啊,分為環保裝置和A設備兩種固定資產,分別按照各自年限計算一回下當年答9---10個月的折舊即可,不過對於A固定資產而言,要注意 停止的當月繼續提取折舊,這就是上面為什麼A提取了10個月,環保設備提取了9個月的原因。
您可能做題目太多,思維少許有些混亂了,清閑的時候回頭再看,太清楚了。現在可能鑽牛角尖呢吧,呵呵。
3. 固定資產更換部件後怎麼計提折舊
題中告訴你更新改造後使用壽命延長4年 原來使用壽命是6年 延長4年就是10年 意思就是擴建前+擴建後 一共可以用10年
從擴建後算的話 也就是2*10年3月31日 該固定資產已經使用了2年3個月 還有7年9個月
這就是擴建後要計提折舊的期限
如果題目說的是擴建後尚可使用10年 那就不用管之前的使用壽命了
4. 新買的設備如何計提折舊
從計入固定資產帳次月起開始提折舊,一般預留殘值5%,再按使用年限逐月提取專
1、電子屬類設備:使用年限不低於5年
2、車輛:不低於5年
3、機器設備:不低於10年
另外注意,如果是開具增值稅發票結算,屬於生產經營用的、不依附於廠房建築、能夠獨立發揮功能作用的設備,可抵扣進項稅,按不含稅價計價。
例如,2000元購入檢測儀器,屬於電子類設備,增值稅發票結算,不含稅價為1709.40,那麼他的折舊計算方法為:
最低可按5年折舊完,
折舊總額:1709.4*95%=1623.93
年折舊:1623.93/5=324.79,年折舊率:324.79/1623.93=20%
月折舊:324.79/12=27.07,月折舊率:27.07/1623.93=1.67%
5. 固定資產更換主要配件應如何核算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規定「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等後續支出,滿足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有被替換的部分,應扣除其賬面價值;不滿足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確認條件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固定資產定期更換配件屬於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應該按照《固定資產》准則關於後續支出的規定進行處理。企業定期更換相關配件通常屬於固定資產的日常修理維護支出,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因此,不存在是否區分替換配件成本金額大小的問題。如果屬於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支出,只要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標准,則將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也不區分金額的大小。
6. 怎麼算設備應計提折舊
一般有四種計算方式:
1、年限平均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 - 預計凈殘值)版/ 預計使用年限 / 12
權2、工作量法 月折舊額 = 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1-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3、雙倍余額遞減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 累計折舊)* 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 2 / 預計便用壽命 / 12 固定資產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法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月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預計可使用壽命年數總和 / 12 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將影響其不同時期內的折舊費用,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7. 機器設備更換零件如何入賬
方法如下:
1、借:製造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專金
2、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屬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機器設備是指由金屬或其他材料組成,由若干零部件裝配起來,在一種或幾種動力驅動下,能夠完成生產、加工、運行等功能或效用的裝置。
8. 購入舊設備如何提取折舊
企業外購固定資產來的計稅基礎和源折舊年限,不論新舊設備,均應該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第六十條的規定處理,對購入的舊設備按實際使用剩餘年限提取折舊,計稅基礎應為買入價加上相關稅費。
關於企業取得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認定,如果能夠取得前環節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證據,如初始購置發票、出廠日期等能夠證明已使用年限的證據,則可就其剩餘年限計提折舊。
無法取得上述證據的,應根據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的新舊磨損程度、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進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計新舊程度,然後與該固定資產的法定折舊年限相乘確定。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固定資產帳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額=年折舊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12
年折舊額=每年年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最後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預計凈殘值)÷2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二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殘值後的凈額平均分攤。
9. 機器設備如何計提折舊
折舊就是機械抄設備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它的使用功能逐漸減退、他的使用價值逐年減少,我們把它使用價值逐年減少的「量」用折舊的方式取代,也就是說一年減少多少價值、一年就增加多少折舊的價值,同時折舊的價值在資金運轉過程中,折舊額在資金佔用方用當期費用核銷、在資金來源方用折舊基金存儲,由此機械設備的價值從他的本身看逐步消失,但是在財務賬面上仍然保持機械設備的價值量沒有變化,例如:
1,一台機械設備原值40萬元、
2,使用年限20年,
3,每年折,2萬元
借:管理費 (機械設備折舊費)20萬元 貸:專用基金(折舊基金)20萬元
由此看來本機械設備20年後,折舊費累計已經40萬元被各年的費用攤銷完畢,而專用基金累計已經達到40萬元,說明企業機械設備沒有了,有錢盯著。
10. 以前年度的固定資產現需要維修換配件,累計折舊怎麼處理
一、《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中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除此以外的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不再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核算。企業在日常核算中應依據上述原則判斷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是應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
二、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固定資產發生的下列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如下:
1.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2.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費用。3.如果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按上述原則進行判斷,其發生的後續支出,分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或計入當期費用。
三、本例中,如果更換的零件符合資本化的條件,可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此前的累計折舊不發生變動,按照資產折舊的一般計算原則計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