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設備的功率是多少如何計算每一項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Input Voltage就是電壓,AC380應為交流電380V,就是Full-Load current就是最大電流
三相的最大功率就等於專=根號3*380*220=140KW
第一個,屬56KVA(KW)最大功率
第三個,17KVA(KW)最大功率
如果實際用的話,要除以功率因子。如果功率因子為0。8
則最大功率為56*0.8=45KW和17*0.8=14KW
(1)設備功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串聯電路中 (I1=I2), P1:P2=U1:U2=R1:R2=W1:W2
在並聯電路中 (U1=U2), P1:P2=I1:I2=R2:R1=W1:W2
功率就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里功率P=功J/時間t,單位是瓦w,我們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mw等,還有義大利以前用的cv,在這里邊千瓦kW是國際標准單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功率俗稱為馬力,單位是匹,就像將扭矩稱為扭力一樣。
⑵ 設備用電量的計算是什麼
電器設備的用電量計算,可以根據它的額定功率進行計算(設備銘牌版上標注的功率)。
計算公式權:用電量=功率(kW)*使用時間(h),功率單位為千瓦,使用時間單位為小時。
舉例:
如一盞燈的功率為100W,即0.1kW,使用5個小時,計算方法為:0.1*5=0.5kWh,即耗電量為0.5度電。
⑶ 設備的功耗是怎麼算的
一般是知來道用電設備的功率,選自擇導線。 首先要計算線電流,根據三相功率的公式 :P=1.732UIcosφ 可推出:I=P/(1.732Ucosφ) 如果是電動機,還要考慮啟動電流,電機的啟動電流比額定工作電流大,一般是額定電流的4~7倍,但是時間不是很長,常常取工作電流的1.3到1.7倍。 如果電機台數多,不是同時使用,還要考慮使用系數,因為你的所有電器不是同時使用,同時使用的可能多就得大,只一台電機就取1。 計算出了電流後,還要確定導線的種類、導線的敷設環境和方式,再根據導線允許載流量表和計算電流選擇導線截面積。
⑷ 計算車間總配電功率是用設備額定功率計算還是什麼公式
一般用實際需要系數法(生產線型設備用此法計算最為精確,基本誤差百分之10都沒有)和二項系數法來計算
(雜散型設備亂七八糟的加到一塊的建議採用次法計算比較精確)。
⑸ 設備容量有KVA 如何計算功率
設備容量有KVA,要根據設備的特性算出計算功率。長期連續工作制的三相設備:計算功率=設備容量KVA×功率因數。
短時反復工作制的三相設備:計算功率=設備容量KVA×根號下(0.25/設備暫載率);長期連續工作制的單相設備(220V):計算功率=設備容量KVA×3;長期連續工作制的單相設備(380V):計算功率=設備容量KVA×根號下3。
計算范圍內安裝的所有用電設備的額定容量或額定功率(設備銘牌上的數據)之和(但應剔除不同時使用的負荷),是配電系統設計和計算的基礎資料和依據。
用電設備的銘牌上都有一個「額定功率」,但是由於各用電設備的額定工作條件不同,例如有的是長期工作制,有的是反復短時工作制。
(5)設備功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電力負荷計算時,將不同工作制下用電設備的額定容量換算為可統一計算的容量。長期工作制時的電動機等於其銘牌上的額定容量。
反復短時工作制的電動機為額定容量換算到統一負載持續率下的有功功率為:當採用需要系數法或二項式法計算時,統一換算到負載持續率為25%;當採用利用系數法計算時,統一換算到負載持續率為100%。
電焊機及電焊變壓器為額定容量統一換算到負載持續率為 100%時的有功功率。照明設備為:白熾燈為燈泡的額定容量;氣體放電燈為燈泡(管)功率加鎮流器消耗的功率。成組用電設備為不包括備用設備在內的各個單體用電設備之和。
⑹ 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用什麼公式計算
輸入功率公式:P1=U*I;輸出功率公式:P2=U*I-I`2*R。
1、輸入功率
對於電器設備而言,輸入功率等於輸入電壓於輸入電流的乘積。對於不同的設備,輸入功率有著不同的釋義。例如,音箱的輸入功率是指音箱內單元的承受功率音箱內單元的承受功率。即P1=U*I。
2、輸出功率
P2=U*I-I`2*R,R為總內阻,也就是說輸出功率=總功率-電阻功耗。
指在電器不失真的前提下,能夠長時間工作輸出功率的最大值,而最大功率是指在不損壞電器的前提下瞬時功率的最大值,也就是電器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能力。輸出功率=輸入功率-無用功的功率。
(6)設備功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1、最大輸出功率
最大輸出功率是指在一定的諧波失真指標內,給功放(對於MP3,MP4等電子產品來說最常見的應用是耳機)輸入足夠大的信號,並將音量和音調電位器調到最大時,功放所能輸出的最大功率稱為最大輸出功率。目前市面上MP3的最大輸出功率一般為10mW、20 mW、40mW等。
2、電動機的輸入功率
電動機的輸入功率定義為:電動機兩端電壓乘以流過電動機的電流。是指電動機實際消耗的功率。
⑺ 設備功率如何計算
功率等於其兩端電壓的平方與電阻值的比。
1.功率=電流*電壓回P=IU
2.電阻=電壓/電流R=U/I
3.電壓=電流*電阻U=RI
4.電能=答電功率*時間W=Pt
根據歐姆定律:電壓與電阻的關系:
一、如果同一個電路里只有這一個電阻的話,它與電壓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電壓只是人為加在電阻兩端的,與電阻的大小沒有任何關系,你人想加多大就多大。
二、如果是同一個電路里除了這個電阻,還有別的電器的話,那麼對電壓就有影響啦。不過它的影響也只是影響電壓的在各個電器上的分配。即電阻越大,電阻本身分配的電源電壓就越大,而其它的電器兩端的電壓就越小啦。
三、從本質上來說電阻並不能阻礙電壓的。電阻阻礙的是電流,你可以從微觀方面分析,電流是一個一個的載流子,它們一起通過電阻,就如同道路不平坦要阻攔它們一樣。而電阻所阻一批載流子的數目比是一定的,因此你要想使通過的電流子增多,就必須增大電壓,以增多載流子的數目。但電阻所阻礙的數量比並沒有變,比例依然是那麼大。
⑻ 機械功率計算公式及計算時的統一單位
機械功率不等於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而機械功率是指有用功與時間的比值。
機械功率是衡量機械本身性能優劣的一個重要因素。
機械效率用公式:η(讀作艾塔或者伊塔)=W有用/W總×100%=Gh/Fs=G/nF(豎直方向)=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來計算,它的大小用百分數來表示,且只能在0至100%之間變化,沒有單位。
用η表示機械效率,Ao表示有用功,Ar表示總共的功,則η
機械效率則受機械設備本身的結構、摩擦等因素影響。
改進機械本身的結構,使它更合理、更輕巧,以及良好的保養,適時的潤滑都可以提高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一台機械功率越高,能耗就越少,就越能節省人力、物力降低生產成本等等。
換句話說:機械效率越高越好。
根據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減小額外功(減少機械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來增大機械效率,(例如我們用輕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鐵桶打水,就是運用這個道理)。
如果額外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增大有用功來提高機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我們會發現同一個滑輪組,提起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時,減小額外功更好。
提高機械設備的機械效率有著重要的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