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給水回熱加熱系統中設置蒸汽冷卻器的作用是什麼有幾種型式幾種聯接方式
由於再熱機組回熱抽汽的過熱度大幅度提高,使是回熱換熱過程的不可逆換熱損失增加。為此,現代高參數大容量再熱機組的全部高壓加熱器和部分低壓加熱器都設有蒸汽冷卻器,以減少該不可逆換熱損失。 位於加熱器筒體內的蒸汽冷卻器為內置式蒸 汽冷卻器,內式蒸汽冷卻器只局限於利用抽汽的過熱度降低加熱器的端差,其經濟效果較小,一般可提高經濟0.15~0.2%左右。 單獨設立的蒸汽冷卻稱為外置式蒸汽冷卻器。
② 什麼是給水的回熱加熱
發電廠鍋爐給水的回熱加熱是指從汽輪機某中間級抽出一部分蒸汽,送到給水加熱器中對鍋爐給水進行加熱,與之相應的熱力循環和熱力系統稱為回熱循環和回熱系統。加熱器是回熱循環過程中加熱鍋爐給水的設備。
③ 火力發電的循環水系統非常重要,都包含什麼設備
一、燃燒系統
燃燒系統由輸煤、磨煤、燃燒、風煙、灰渣等環節組成
④ 電廠設備主要包括哪些
火電廠主要有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及其附屬設備,比如風機、磨煤機、版給水泵、凝結水泵等權。
系統主要有風煙系統、汽水系統、抽汽回熱系統、冷卻水系統、潤滑油系統、疏水排污系統、氫冷發動機的氫油水系統、汽輪機軸封系統、抗燃油系統、鍋爐燃油系統、輔助蒸汽系統、壓縮空氣系統、消防水系統、各設備的子系統等。
輸煤:給鍋爐原煤斗運煤的設備
鍋爐:用煤燒蒸汽的設備
電氣系統:電廠裡面設備的電源,線路,發電機相關的系統
一般電廠內屬於幾台機組公用的系統稱為公用系統。例如:廠用電裡面,供一台機組的為該機組的廠用電系統,而供燃料、除灰、化水等用電的系統 就是公用系統,但是,公用系統的設備不一定都叫「公用××」,例如除了叫「公用變壓器」以外,可能有除灰變、化水變等稱呼。同樣,燃料、除灰、化水、脫硫等機務系統也有自己的公用系統,一般就是各機組公用的部分。
冷卻水池循環水系統。這種系統利用湖泊、水庫或在河道上築壩構成冷卻水池,循環水在汽輪機凝汽器中吸熱後排入冷卻池,依靠與周圍空氣的換熱自然冷卻。
⑤ 給水回熱系統中裝置疏水冷卻器的作用是什麼
裝置疏水冷卻器可以提高回熱設備的經濟性。如果沒有疏水冷卻器,加熱器的疏水進入壓力較低的加熱器中,使部分疏水蒸發,產生一定量的飽和蒸汽,其壓力為較低的加熱器中壓力,這樣就排擠了一部分低壓抽汽,而多用了一部分較高壓力的抽汽,使經濟性降低。設置了疏水冷卻器,就可以減少這種因排擠低壓抽汽量而造成的熱損失。
⑥ 什麼是電廠的回熱系統阿它的作用是什麼呢
就是回熱抽汽問來題。
回熱抽汽源系統是原則性熱力系統中主要組成部分,即採用作過一部分功的蒸汽來加熱進入鍋爐的給水,採用抽汽加熱鍋爐給水的目的在於減少冷源損失,一定抽汽量的蒸汽作了部分功後不再至凝汽器中向冷卻水放熱,既避免了蒸汽的熱量被循環冷卻水帶走,使蒸汽熱量得到充分利用,熱耗率下降。同時由於利用了在汽輪機作過部分功的蒸汽來加熱給水,提高了給水溫度,減少了鍋爐受熱面的傳熱溫差,從而減少了給水加熱過程的不可逆損失,在鍋爐中的吸熱量也相應減少。
綜合以上原因說明抽汽回熱系統提高了機組循環熱效率,因此抽汽回熱系統的正常投運對提高機組的熱經濟性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從理論上講,採用回熱抽汽的級數越多,循環熱效率就越高。但在實際中,由於投資費用和場地的限制,抽汽的級數受到限制。合理的給水溫度、抽汽級數和參數應該根據汽輪機參數、加熱器的形式、性能、疏水方式等情況綜合加以優化。總的原則是:盡量採用低焓、高熵的蒸汽,少採用高焓、低熵的抽汽。
⑦ 全廠熱力系統包括哪些
全廠熱力系統是個簡化的熱力系統圖,一般是指汽水循環過程,不包括煙風、油系統。系統中的汽水工質最後會形成閉環,因此根據熱力系統圖可以看到其中的真空、凝結水、除氧、高低加熱器、抽汽、疏水、給水、鍋爐、主蒸汽、汽輪機、再熱、廠用汽等,最終回到凝汽器。主要是體現主循環過程,對於系統中的一些細節不會畫出,要去各個分系統圖中查找。
希望有幫助。
⑧ 電廠的主要設備及系統有哪些
我國以火力發電為主,我想樓主問的應該是火力發電廠內的吧。
大設備:鍋爐、汽輪機容、發電機
鍋爐側的主要設備及系統:給煤機、磨煤機、一次風機、密封風機、送風機、引風機、火檢冷卻風機、爐水循環泵、風煙系統、汽水系統。
汽機側:凝結水泵、循環水泵(或空冷風機)、給水泵、軸封系統、抽汽回熱系統、潤滑油系統、密封油系統、旁路系統。
電氣:高壓廠用電系統、低壓廠用電系統、直流系統、主變、高廠變、勵磁系統等等。
以上這些是我按照自己的記憶寫的,先想到的先寫,僅代表我個人對於火力發電廠中設備、系統的印象,請樓下的接著幫忙完善。
⑨ 火力發電熱力系統包括哪些設備
火電廠熱力系統主要有蒸汽中間再熱系統、給水回熱系統、對外供熱系統、廢熱利用系統、蒸發器系統、旁路系統和疏水系統。
1.蒸汽中間再熱系統
將蒸汽從汽輪機的中間級引出,到鍋爐再熱器中重新加熱,然後送回汽輪機的下一級繼續作功的系統。其目的是在提高初壓力的情況下,使汽輪機尾部蒸汽的濕度不致過大,保證汽輪機長期安全工作。根據壓力提高的程度,可裝設一次或二次中間再熱系統。近代火電廠為提高熱經濟性,鍋爐汽輪機組多為超高壓(~13兆帕)以上壓力,故多採用蒸汽中間再熱系統。
2.給水回熱系統
由汽輪機不同壓力的中間級處抽出部分蒸汽用於加熱凝結水和給水的系統。這部分回熱用抽汽作的功沒有冷源損失,是提高火電廠熱經濟性的主要措施之一。近代火電廠通常採用7~8級(甚至 9級)回熱加熱系統。
3.對外供熱系統
用汽輪機作過功的蒸汽對外界供熱的系統,多用於熱電廠。
4.廢熱利用系統
回收電廠中排汽、排水熱量的系統。其目的是減少工質和熱量損失。主要包括汽輪機軸封冷卻器、自然循環汽包爐的連續排污擴容器和排污水冷卻器。
5.蒸發器系統
採用蒸發器以生產電廠鍋爐補給水的系統。高壓汽包鍋爐和直流鍋爐要求高度純凈的補給水,以往,一般採用蒸發器的蒸餾水。即用汽輪機的中間抽汽加熱軟化水並使之蒸發,生成的二次蒸汽在回熱系統中冷卻凝結成水作為補給水。因為此系統增加熱力系統的復雜性和設備投資,降低熱經濟性,現已逐漸被化學水處理技術所取代。
6.旁路系統
使鍋爐產生的蒸汽全部或部分繞過汽輪機或過熱器,經減溫減壓後直接排入凝汽器或大氣的系統。其功能是在機組啟、停及發生事故時,協調鍋爐產汽量和汽機用汽量的不均衡,保護汽輪機和再熱器,改進機組啟動和負載特性,它具有啟動調節、安全保護和回收工質的三重作用。旁路系統通常有過熱器旁路、汽輪機旁路和三用閥旁路等類型。
7.疏水系統
用於排除蒸汽設備及管道中的凝結水和水容器的溢流水的系統。它可保證各該設備的正常工況和減少熱力系統中的工質損失。有起動疏水和經常疏水兩種。
⑩ 火電廠的設備總共包含三大系統,分別都是什麼
一、燃燒系統
燃燒系統由輸煤、磨煤、燃燒、風煙、灰渣等環節組成,其流程如圖所示。
(l)運煤。電廠的用煤量是很大的,一座裝機容量4×30萬kW的現代火力發電廠,煤耗率按360g/kw.h計,每天需用標准煤(每千克煤產生7000卡熱量)360(g)×120萬(kw)×24(h)=10368t。因為電廠燃煤多用劣質煤,且中、小汽輪發電機組的煤耗率在400~500g/kw·h左右,所以用煤量會更大。據統計,我國用於發電的煤約占總產量的1/4,主要靠鐵路運輸,約占鐵路全部運輸量的40%。為保證電廠安全生產,一般要求電廠貯備十天以上的用煤量。
(2)磨煤。用火車或汽車、輪船等將煤運至電廠的儲煤場後,經初步篩選處理,用輸煤皮帶送到鍋爐間的原煤倉。煤從原煤倉落入煤斗,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成煤粉,並經空氣預熱器來的一次風烘乾並帶至粗粉分離器。在粉粉分離器中將不合格的粗粉分離返回磨煤機再行磨製,合格的細煤粉被一次風帶入旋風分離器,使煤粉與空氣分離後進入煤粉倉。
(3)鍋爐與燃燒。煤粉由可調節的給粉機按鍋爐需要送入一次風管,同時由旋風分離器送來的氣體(含有約10%左右未能分離出的細煤粉),由排粉風機提高壓頭後作為一次風將進入一次風管的煤粉經噴燃器噴入爐膛內燃燒。
·
三、電氣系統
發電廠的電氣系統,包括發電機、勵磁裝置、廠用電系統和升壓變電所等,如圖所示。
發電機的機端電壓和電流隨著容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一般額定電壓在10~20kV之間,而額定電流可達2OkA。發電機發出的電能,其中一小部分(約占發電機容量的4%~8%),由廠用變壓器降低電壓(一般為6.3kV和400V兩個電壓等級)後,經廠用配電裝置由電纜供給水泵、送風機、磨煤機等各種輔機和電廠照明等設備用電,稱為廠用電(或自用電)。其餘大部分電能,由主變壓器升壓後,經高壓配電裝置、輸電線路送入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