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防器材檢查內容
消防器材檢查內容是:首先你要檢查瓶身外觀是否有損壞,附屬配件齊全,然後再檢查瓶的壓力是否在正常值,保險銷是否存在,推車式的還要檢查輪子,管線,噴嘴完好無損。
2. 消防設施檢查點檢表怎麼做
消防設施檢查點檢表主要是檢查消防栓/滅火器及消防泵;
可將其做成表格:點回檢月份 點檢內容答 點檢結果 點檢人 備注
其中點檢內容分為:消防栓包括:玻璃/水帶/水槍頭/報警聯動設施;滅火器包括:罐體/壓力/噴管/插銷等;消防泵:電源/啟動情況/壓力表情況/聯動測試情況;
將以上內容做成表格就可以了。
點檢結果標示為正正常和異常;異常的需在備注處寫明異常的內容。
3. 如何做好消防控制櫃的日常檢查工作
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 :
1)消防設施:消防器材應定點存放,定人保養,定期檢查。
2)安裝消防巡檢設備,並有專職人員根據消防巡檢櫃提供的信息,及時排除消防設備的故障。3)對員工進行教育,要求職工愛護消防器材設施,對刻意破壞損壞消防設施,器材的行為,要賠償,並懲罰。
4)按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和應急照明等消防設施及器材,並保持處於正常使用狀態。其次,我們要向客戶介紹消防巡檢櫃,是一個消防上使用的電器控制產品。在消防上使用的電器控制產品,要與我們日常配電上使用的產品進行區別。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不同部門的監管,不同國標的要求。比如消防產品是需要進行GB16806的認證。配電產品的驗收只要進行供電局送電就可以,消防產品要接受消防大隊的消防驗收,那麼驗收標准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各位客戶在購買過程中要認准消防產品的認證資質,加貼CCCF的認證標識,具備消防的檢測報告才可以。
消防巡檢控制器GYXF3100-8XJ
消防巡檢櫃的維護保養根據設備安裝環境的不同,消防巡檢設櫃的維護保養周期應有現場維護人員自行確定。
1)設備經常通電運行一段時間後各部件螺栓有可能出現鬆弛現象,必須進行加固;
2)定期對設備元器件進行清理,積灰可能會引發電氣事故;
3)定期檢查設備各元器件運行工況,器件吸合不得有嗡鳴、抖動、發熱,出現明顯弧光等現象,如繼電器出現以上現象建議立即更換以免造成其他元器件的損壞;接觸器如有以上現象,有可能是接觸器鐵芯表面有積灰造成吸合不實,專業維護人員可以打開接觸器進行清理,步驟如下:確認設備已斷電處於安全狀態下,將一次電源連線拆除,將接觸器從設備中取出,鬆掉接觸器頂蓋與底座的連接螺栓將觸頭部分與底座分離,露出銜鐵,將兩塊銜鐵表面用干凈的棉布擦拭乾凈後重新裝入,恢復接線即可;由於清理器件內部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完成,建議器件出現異常時請更換此器件!
4)定期調取運行記錄了解設備運行狀況,對記錄中顯示的問題及時記錄處理。智能巡檢設備屬於敏感元件必須定期除塵、去潮,因此我公司建議至少每季度對智能巡檢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清理維護,以保證智能巡檢設備能正常運行並延長智能巡檢設備的使用壽命。
4. 消防設施及器材該如何檢查
消防設施及器材該如何檢查?
安全疏散通道檢查。要檢查安全疏散通道的走廊是否通暢,有無堆放雜物。走廊堆雜物會加速火勢蔓延影響緊急疏散。各種消防通道門是否處於可開狀態。如某單位一棟大樓內,通向樓頂的消防通道門一直緊鎖,這種現象是非常危險的,萬一發生火情,將嚴重妨礙人們自救逃生。
消防通道是為生命而設計的,是生命之門,在火災發生的時候,消防門外是「人間」,消防門內就是「地獄」了。所以大家在每次進入公共場所時,要習慣注意觀察消防標志,查看消防門,記住疏散和逃生方向。
滅火器的檢查,關鍵是檢查滅火器材的壓力和配置。當壓力表指針指向紅色部分時,說明瓶內壓力不夠,滅火器不能正常使用;指向黃色部分時說明壓力過大,容易發生危險;指向綠色部分時說明滅火器可以正常使用。乾粉滅火器,不需要每年換粉,按消防部門的規定只需要每年檢查一次。滅火器每周要檢查一次,需檢查內容有:噴射通道有無遮擋物,氣壓是否正常,外觀有無傷痕和腐蝕情況,是否開啟過,是否到水壓檢測年限,是否到報廢年限。
5. 消防器材日常檢查維護要求
(一) 各類消防設備的檢查保養周期。
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①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器每天由消防員巡查一次。
② 消防組每天對煙感器檢測1-2次,每三年清洗一次。
③ 消防組每月必須抽查10%的手動報警按鈕。
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① 消防組每季度檢查一次自動噴水系統。
② 消防水泵和噴淋水泵由保安部每半年手動或自動啟動檢查一次。
3、消水栓系統
① 消防組每季度檢查一次營業場所的消火栓。
② 消火栓每季度由消防組進行放水檢查一次,各部位水帶箱中的水帶和水槍每季度檢查一次。
4、滅火器
① 消防組每一年至一年半更換一次固定泡沫滅火裝置的葯劑。
② 每年更換一次各部位的輕便手提式和推車式泡沫滅火器。
③ 保持滅火器材的外表清潔。
④ 滅火器材附近不得堆放雜物。
⑤ 消防組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改變滅火器材的擺放位置。
5、防煙排煙系統
①消防組每月運行一次酒店各營業場所的消防加壓、送風、排煙風機,進行測試檢查。
②每季度對防煙排煙機和閥門啟動檢查一次。
6、消防安全疏散系統
① 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每月全檢一次。
② 每月對防火卷簾門手動、聯動測試一次。
③ 每月對防火門及閉門器、順位器,合頁密封情況檢查一次。
④ 每月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檢查一次。
⑤ 消防組每月測試一次酒店消防廣播。
7、其他消防器材
① 保安部每年對酒店的電氣設備組織一次聯合檢查。
② 消防組每半年檢測一次油庫的滅火裝置。
③ 每月檢查一次酒店的滅火機壓力狀況。
(二)檢查和測試記錄
消防組消防員根據上述規定,定期檢查、測試各類消防設備,尤其是重點部位,每次測試結束後,應認真、詳細地做好記錄,存檔備查。
(三)消防設備故障的處理
消防組檢查消防設備時,若發現消防設備出現故障,應在當天及時修復。對於比較嚴重的故障,應及時向保安經理及工程部匯報,同時採取切實有效的防範措施,以保證酒店安全。
6. 怎麼做消防設備點檢表
登陸「消防百事通」把你的問題提交,既解決了問題,又獲取了積分,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問題問出來。還可以把你的資源共享。
7. 消防設備的檢測包括哪些內容
一、檢查滅火器的維修標簽和檢查記錄標簽是否齊全完整,檢查滅火器的有效期回和滅火器管理按「四定答」要求的執行情況。
二、檢查滅火器的鉛封是否完好。滅火器一經開啟即使噴射不多,也必須再進行充裝。
三、檢查滅火器可見零部件是否完整,裝備是否合理,有無松動、變形或損壞。
四、檢查儲氣瓶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域,如指針在紅色區域表示滅火器已經失效,應及時充氣換葯。
五、檢查滅火器的噴嘴是否暢通,檢查噴嘴防潮堵或噴槍零部件是否完備。
8. 消防設備如何進行維護保養和定期檢修
消防設備的保養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才能使消防設施設備處於長期的良好技術狀態之中,所以,抓好消防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是物業服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物業服務企業在日常的維護保養中重點對物業區域內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消防器材等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保障平時必須處於良好狀態。物業服務企業應抓好以下方面的保養工作:
(1)消防設備、設施和器材不準隨便挪用和移動位置。
(2)消防報警系統每半年測試一次。
(3)樓內消火栓每季度進行一次帶水試驗,檢查供水系統運行狀態。
(4)樓內消火栓與滅火器每周檢査一次,確保設備正常使用。
(5)室內消火栓的檢査內容:
(6)滅火器的檢查內容:
(7)樓外消火栓、水泵結合器每年保養二次。
(8)輕便滅火器材每半年進行一次檢修。
(9)安防部負責消防報警系統的日常使用,工程部負責消防設備及安全通道指示燈的維修保養工作,對內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時,兩部門應密切配合。
(10)各部門所管轄范圍內的消防設備、設施和消防器材必須設專人管理,經常保持設備的完好清潔,發現問題及時報安防部。
(11)樓內的消防樓梯,疏散通道,必須保持暢通,任何部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堵塞。
(12)消防設備日常維保工作安排:
(13)消防設施的日常保養服務:
(14)消防設施整改服務。
由於消防設備出現系統性故障,無法通過更換零配件及簡單維修解決,必須進行局部整改,以達到防患於未然的目的。
(15)建立消防管理體系服務:
9. 消防器材檢查標准
1、 根據GB50140-2005《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要求,按該要求商場滅火器配備標准為2具/50㎡, 不足50㎡按照50㎡計算。(如某商戶營業面積51㎡應配備4具不得少於4KG 裝 ABC乾粉滅火器)
2、 滅火器保質期,滅火器筒體報廢年限為10年,出廠滿5年需充裝滅火劑,充裝以後每隔2年需再次充裝(具體根據維修廠商提供質保期為准),但總共不超過3次。即5+2+2=9,9年後的下一年報廢。
3、 乾粉滅火器壓力表檢查,壓力表分為紅綠黃三個顏色,當指針指示在紅色區間時表示滅火器壓力不足不可用、指針指示在綠色區間時表示壓力正常可用、當指針指示在黃色區間時表示壓力充裝過高勿超出1.4mpa 超出需返廠維修如未返修使用時有爆炸的危險。(正常壓力值1.2mpa-1.4mpa)
4、 滅火器只得充當滅火器具使用,不得當作它用,滅火器擺放位置需放置在醒目明顯的位置不得被雜物堵塞阻隔且放置在通風乾燥位置時常進行保養擦拭,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並填寫滅火器檢查卡。
5、 滅火器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報廢:
1) 筒體嚴重銹蝕,(銹蝕面積大於等於筒體總面積的1/3、表面有凹坑)
2) 筒體明顯變形,機械損傷嚴重。
3) 器頭存在明顯裂紋、無泄壓機構。
4) 筒體為平底等結構不合理。
5) 沒有間歇噴射機構的手提式。
6) 沒有生產廠名稱和出廠年月,包括銘牌脫落,或雖有銘牌、但已看不清生產廠名稱,或出廠年月銘牌無法識別。
7) 筒體有錫焊、銅焊或補綴等修補痕跡。
8) 被火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