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不銹鋼的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1)晶腐試驗方法很多,採用的方法應滿足使用的溫度和介質要求。(2)選擇的不銹鋼材料是否能耐所選用的晶腐方法。(3)鋼號一致,還應分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如現在SUS316L很普遍,但只有日本,美國的316L才能通過休氏試驗。(4)如果是設計單位提出的晶腐試驗方法,則應按其要求做。(5)晶腐試驗的溶液濃度要准確,最好經過標定。(6)反應溫度和時間應嚴格控制。(7)試樣的幾何尺寸,及光潔度應嚴格控制。(...
㈡ 不銹鋼如何抗晶間腐蝕
你問的問題比較籠統,從我收藏的資料里給你復制來的,你看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晶間腐蝕出現於某些特殊的合金中,通常當它們在焊接或熱處理期間加熱到其敏感溫度區時即可能會發生晶間腐蝕。晶粒間界是結晶學取向不同的晶粒間紊亂錯合的界城,因而,它們是鋼中各種溶質元素偏析或金屬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澱析出的有利區城。當諸如某些不銹鋼合金加熱到425-870℃,鉻的碳化物即會在晶粒邊界析出。導致碳化物附近出現貧鉻區同時影響晶界區的鈍化性。在特殊介質中,如硝酸或高溫水中,可能出現低鉻區的溶蝕現象。晶粒是以一種砂糖似的表面出現的。當用一取樣器擦過時,它們很容易被擦掉。不銹鋼和鎳合金的晶間腐蝕可以通過採用低碳合金、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鈦或鈮,或利用穩定化退火來使之避免。晶間腐蝕是一種有選擇性的腐蝕破壞,它與一般選擇性腐蝕不同之處在於,腐蝕的局部性是顯微尺度的,而宏觀上不一定是局部的。晶界上優先腐蝕,雖然外觀上保持著金屬光澤,但晶粒間漸漸失去聯系以致晶粒脫落。晶間腐蝕的影響因素:金屬的化學成分和金相組織。含碳量愈高,愈易產生晶間腐蝕。鐵素體的存在可以防止晶間腐蝕,但晶粒度過大則會加速晶間腐蝕。焊前鋼材的受熱情況,若鋼材受過550~850℃的預熱,則易發生晶間腐蝕。焊接、使用過程中存在應力。在中等氧化性環境中易產生晶間腐蝕。為此,應選用穩定性好的低碳不銹鋼,極低含碳量和較高鈦、鈮、鉭、鋯含量的焊接材料,但該種焊縫強度低且易產生熱裂。
㈢ 怎麼做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
怎麼做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
我國的不銹鋼晶間腐蝕標准見前面回答。其基本做法就是將晶間腐蝕試樣先在規定濃度的酸溶液中浸泡(或蒸煮)一定時間,然後進行試驗。GB/T4334-2000包含多種方法,有篩選法,也有試驗法;另外,不同類型的不銹鋼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如硫酸-硫酸銅法採用彎曲法、硝酸-氫氟酸法採用稱重法;此外,還要根據所代表零件是否有後熱過程,放入酸液前還要進行敏化處理,即在該類型不銹鋼最易發生晶間腐蝕的溫度區間停留一定的時間,以驗證不銹鋼的抗晶間腐蝕能力。具體的可以查標准,參考一些不銹鋼手冊。
㈣ 晶間腐蝕怎麼檢測
晶間腐蝕檢驗在進行檢測的時候都要按照標准進行測試的,首先需對其加工標准進行檢測,其次就是對測試材料的性能進行檢測,晶間腐蝕是材料的一種性能,那麼對於它的取樣方法和對結果的判定,我們其實就可以根據以下內容來操作:
(1)晶間腐蝕檢驗的試樣是有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的,可以根據要求進行加工,因為試樣尺寸有要求,所以建議在加工試樣時就可以將試樣加工到需要要求,而不用自己再去用砂紙打磨;
(2)晶間腐蝕後有通常有兩種方法檢測,一種是彎曲法,也就是對折法,就是試樣進行晶間腐蝕檢驗後在彎曲試驗機上進行彎曲180°,用放大鏡觀察彎曲表面,根據表面是夠有裂紋來判斷是否有晶間腐蝕發生,另一種是金相法,根據晶間腐蝕後試樣進行磨拋+化學腐蝕,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腐蝕深度,通過晶間腐蝕深度來判斷是否發生晶間腐蝕;其實還有第三種辦法,就是有經驗的師傅還可以通過聽聲法來判斷,這個主觀影響較大,不建議使用。
(3)金相試樣橫向和縱向都是允許的,因為是判斷試樣腐蝕的深度,所以橫向還是縱向影響不大的。
晶間腐蝕檢驗的簡單檢驗方法,就是以上幾點,大家在日後的測試的時候不妨可以酌情的考慮嘗試一下,那麼大家在日後的使用時就能更好地操作和利用了
㈤ 不銹鋼晶間腐蝕GB/T4334-2008的C法合格指標要求給出具體的標准和值。
這個可以進行計算得出結果
㈥ 如何評價不銹鋼在特定溶液中的晶間腐蝕行為
如何評價不銹鋼在特定溶液中的晶間腐蝕行為
第一步:按照國標法,首先對試樣進行加速腐蝕測試,觀察晶界,形貌;第二步:取相同批次試樣在待服役溶液中浸置(將條件變得更苛刻,如濃度、溫度、壓力提高,作為加速模擬實驗)一段時間;第三部:按照國標法,對經過浸泡一段時間的試樣進行加速腐蝕測試,觀察晶界,形貌,最後給出評價。
㈦ 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實驗 腐蝕率g/(2*h)多少為合格
哈哈,樓主也做這個啊。GB/T4334.4-2000《不銹鋼65%硝酸腐蝕試驗方法》這只是給專出了試驗方法。 腐蝕率的合格還要看客戶屬的要求的。這個標准老了,
GBT 4334-2008 《金屬和合金的腐蝕 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看一下。
㈧ 請問不銹鋼板做晶間腐蝕試驗在材質證上怎麼體現
要列出來腐蝕試驗的標准號及方法,結果。
比如一般不休都用GB/T4334 E法,結果未發現裂紋。
㈨ 晶間腐蝕的相關標准
國內和國際上現有關於晶間腐蝕的試驗標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GB/T 4334.(1~5)—2000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試驗方法標准(根據不同材料敏感性選擇相應標准)
GB/T 15260—1994《鎳合金晶間腐蝕敏感性試驗方法標准》
GB/T 21433-2008《不銹鋼壓力容器晶間腐蝕敏感性檢驗》
CB/T 3949-2001 《船用不銹鋼焊接接頭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ASTM G28 - 02(2008)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Detecting Susceptibility to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in Wrought, Nickel Rich, Chromium Bearing Alloys (中文名稱:《鍛造高鎳鉻軸承合金晶間腐蝕敏感性的檢查用標准試驗方法》
GB/T 7998-2005 《鋁合金晶間腐蝕測定方法》
HG/T 3173-2002 《尿素級超低碳鉻鎳鈅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傾向試驗》
㈩ 不銹鋼耐腐蝕性能標准
不銹鋼的耐蝕性隨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不銹鋼的含碳量均較低,最大不超過1.2%,不銹鋼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鉻),只有當Cr含量達到一定值時,鋼材有耐蝕性。因此,不銹鋼一般Cr(鉻)含量至少為10.5%。
304不銹鋼系列
1、304:通用型號;即18/8不銹鋼。產品如:耐蝕容器、餐具、傢俱、欄桿、醫療器材。標准成分是 18 % 鉻加 8 % 鎳。為無磁性、無法藉由熱處理方法來改變其金相組織結構的不銹鋼。GB牌號為0Cr18Ni9。
2、304 L:與 304 相同特性,但低碳故更耐蝕、易熱處理,但機械性較差 適用焊接及不易熱處理之產品。
3、304 N:與 304 相同特性,是一種含氮的不銹鋼,加氮是為了提高鋼的強度。
309不銹鋼系列
1、309:較之304有更好的耐溫性,耐溫高達980℃。
2、309 S:具多量鉻、鎳,故耐熱、抗氧化性佳,產品如:熱交換器、鍋爐零組件、噴射引擎。
(10)不銹鋼晶間腐蝕合格指標怎麼提擴展閱讀:
不銹鋼主要類型
1、鐵素體不銹鋼:含鉻15%~30%。其耐蝕性、韌性和可焊性隨含鉻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優於其他種類不銹鋼,屬於這一類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
2、奧氏體不銹鋼:含鉻大於18%,還含有 8%左右的鎳及少量鉬、鈦、氮等元素。綜合性能好,可耐多種介質腐蝕。奧氏體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8Ni9、0Cr19Ni9等。
3、奧氏體 - 鐵素體雙相不銹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優點,並具有超塑性。奧氏體和鐵素體組織各約佔一半的不銹鋼。在含C較低的情況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
4、沉澱硬化不銹鋼:基體為奧氏體或馬氏體組織,沉澱硬化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04Cr13Ni8Mo2Al等。其能通過沉澱硬化(又稱時效硬化)處理使其硬(強)化的不銹鋼。
5、馬氏體不銹鋼:強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較差。馬氏體不銹鋼的常用牌號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較高,故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蝕性稍差,用於力學性能要求較高、耐蝕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彈簧、汽輪機葉片、水壓機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