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第一個高壓鍋是哪年發明的
在17世紀末葉,年輕的法國人派朋在倫敦研究蒸汽發動機,他對蒸汽鍋爐的研究,引發了他對烹飪用壓力鍋的發明。他發明的蒸煮鍋是圓桶狀的,上面有一個能扣緊的蓋子和一個自動安全閥。這個安全閥也是派朋的發明。1679年,派朋為皇家學會做現場表演,用這種鍋烹制了一些食品,大建築師C·雷恩覺得這食物美味可口,建議派朋寫一本小冊子介紹這鍋的用法和特點。派朋寫道:「這種鍋能使又老又硬的牛、羊肉變得又嫩又軟,並能保護菜和肉的香味和營養。」但直到二次大戰期間,這種鍋才在需要考慮節約問題的家庭主婦中普及起來。 現在,壓力鍋早已出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廚房中,但誰也不曾想到它卻是一位年輕法國人於300多年前的一項「不務正業」的發明
㈡ 高壓鍋發明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發明過程是什麼樣的
300多年前,一個法國青年醫生帕平因故被迫逃往國外。有一天,他走到一座山峰附近,覺得餓了,就找了一些樹枝,架起篝火,煮起土豆來。水滾開了幾次,土豆依然不熟。幾年後,他的生活有了轉機,來到英國一家科研單位工作。阿爾卑斯山上的往事,他仍記憶猶新。物理學上的什麼定律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什麼關系?隨後,他又設想:如果用人工的辦法讓氣壓加大,水的沸點就不會像在平地上只是攝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東西所花的時間或許會更少。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氣壓。
於是帕平動手做了一個密閉容器,想利用加熱的方法,讓容器內的水蒸氣不斷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也越來越高。可是,當他睜大眼睛盯著加熱容器的時候,容器內發出咚咚的聲響,他只好暫時停止試驗。
又過了兩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繪制了一張密閉鍋圖紙,請技師幫著做。另外他又在鍋體和鍋蓋之間加了一個橡皮墊,鍋蓋上方還鑽了一個孔,這就解決了鍋邊漏氣和鍋內發聲的問題。
㈢ 高壓鍋的發明過程
高壓鍋最早的名字叫「帕平鍋」,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法國醫生發明的,起初只是作為消毒用具。
高壓鍋,也叫壓力鍋。使用高壓鍋的優點是不僅烹調時間短,而且烹調出來的食品味道好,特別是不容易燒熟的肉類變得容易熟了,吃起來口感好。不過,最早的時候,高壓鍋的名字叫「帕平鍋」,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法國醫生發明的。帕平既是一位醫生,又是一位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扎實的物理、機械理論知識,是他發明高壓鍋的可靠基礎。
法國人德尼·帕潘(1647—1712),做過惠更斯的助手。1675 年,帕潘來到英國,同羅伯特·玻義耳一起工作。1680年他被選入皇家學會。1681 年,他發表文章介紹「蒸煮器」。「蒸煮器」是在密封器皿中用水煮骨頭而使其軟化的裝置。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水在高壓下煮時,沸點較高,這樣便增強了水的溶解力。
㈣ 世界上第一隻高壓鍋是哪一年發明的
高壓鍋又叫壓力鍋,用它可以將被蒸煮的食物加熱到100℃以上,於1679年由法國物理學家帕斯卡發明
㈤ 高壓鍋是多少年被誰發明了
高壓鍋源自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帕平於1679年發明的「蒸煮器」,也被稱為「帕平鍋」。所謂「帕平鍋」,實際上就是一個可以用蒸汽來烹飪食物的密閉容器。由於「帕平鍋」內蒸汽壓力大於大氣壓,因此能夠縮短食物的烹飪時間,節約能源。
㈥ 高壓鍋是誰發明的
高壓鍋又叫壓力鍋,人們用它可以將被蒸煮的食物加熱到100度以上。它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德尼•帕平發明的。
那是1681年的一天,法國醫生丹尼斯•帕平帶領一批人到阿爾卑斯山旅行。他們野餐時,發現在那裡水不到100度就沸騰,食物難以煮熟。帕平知道這是高山上空氣稀薄、氣壓低的緣故。於是,帕平用了6年時間,研製成功一種密封的容器。帕平給這只鍋取名為「消化鍋」。它以獨特的高溫高壓功能,大大縮短了人們做飯的時間,節約了能源。
㈦ 高壓鍋的原理是怎樣的它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高壓鍋現在已經成了我們日常使用最廣泛的廚具之一了。特別是在燉牛肉等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的時候,往往會看到高壓鍋的身影。高壓鍋利用液體在較高氣壓下沸點會提升這一原理,通過對鍋內的水施加壓力,使水達到較高溫度的時候也不會沸騰,這樣便可以加快燉煮食物的效率。使用高壓鍋可以將食物加熱到100℃以上,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因為海拔越高,水的沸點越低,所以在高海拔地區使用壓力鍋可避免因為水沸點降低而導致食物不易被煮熟的問題。可以說高壓鍋的誕生,解決了人們很多棘手的問題。那麼這么方便的高壓鍋,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呢?其實高壓鍋是由17世紀一位叫做帕平的新教徒發明的。
以上就是關於高壓鍋原理的介紹,歡迎各位補充。
㈧ 高壓鍋誰發明的
17世紀末葉,年輕的法國人派朋在倫敦研究蒸汽發動機,他對蒸汽鍋爐的研究,引發了他對烹飪用壓力鍋的發明。他發明的蒸煮鍋是圓桶狀的,上面有一個能扣緊的蓋子和一個自動安全閥。這個安全閥也是派朋的發明。1679年,派朋為皇家學會做現場表演,用這種鍋烹制了一些食品,大建築師C·雷恩覺得這食物美味可口,建議派朋寫一本小冊子介紹這鍋的用法和特點。派朋寫道:「這種鍋能使又老又硬的牛、羊肉變得又嫩又軟,並能保護菜和肉的香味和營養。」但直到二次大戰期間,這種鍋才在需要考慮節約問題的家庭主婦中普及起來。
現在,壓力鍋早已出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廚房中,但誰也不曾想到它卻是一位年輕法國人於300多年前的一項「不務正業」的發明
㈨ 世界上第一個高壓鍋是哪年發明的
在17世紀末葉,年輕的法國人派朋在倫敦研究蒸汽發動機,他對蒸汽鍋爐的研究,引發了他對烹飪用壓力鍋的發明。他發明的蒸煮鍋是圓桶狀的,上面有一個能扣緊的蓋子和一個自動安全閥。這個安全閥也是派朋的發明。1679年,派朋為皇家學會做現場表演,用這種鍋烹制了一些食品,大建築師C·雷恩覺得這食物美味可口,建議派朋寫一本小冊子介紹這鍋的用法和特點。派朋寫道:「這種鍋能使又老又硬的牛、羊肉變得又嫩又軟,並能保護菜和肉的香味和營養。」但直到二次大戰期間,這種鍋才在需要考慮節約問題的家庭主婦中普及起來。
現在,壓力鍋早已出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廚房中,但誰也不曾想到它卻是一位年輕法國人於300多年前的一項「不務正業」的發明
㈩ 高壓鍋是怎樣發明的
在燒瓶中盛半瓶水,用一隻插有玻璃管和溫度計的塞子塞緊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連通(或者連接一個小氣筒)。用酒精燈給燒瓶加熱,從溫度計上可看到,當溫度接近100℃時,瓶里的水就開始沸騰。這時用力推壓針筒活塞(或者壓氣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壓強,就會看到雖然仍在加熱,水的溫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騰停止了。這說明,水的沸點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升高了。「高壓鍋」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造的,它又叫壓力鍋,特點是燒東西時間短、味道好、易燒爛。
提起高壓鍋的發明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呢。300多年前,一個法國青年醫生帕平因故被迫逃往國外。有一天,他走到一座山峰附近,覺得餓了,就找了一些樹枝,架起篝火,煮起土豆來。水滾開了幾次,土豆依然不熟。幾年後,他的生活有了轉機,來到英國一家科研單位工作。阿爾卑斯山上的往事,他仍記憶猶新。物理學上的什麼定律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什麼關系?隨後,他又設想:如果用人工的辦法讓氣壓加大,水的沸點就不會像在平地上只是攝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東西所花的時間或許會更少。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氣壓。
於是帕平動手做了一個密閉容器,想利用加熱的方法,讓容器內的水蒸氣不斷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內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也越來越高。可是,當他睜大眼睛盯著加熱容器的時候,容器內發出咚咚的聲響,他只好暫時停止試驗。
又過了兩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繪制了一張密閉鍋圖紙,請技師幫著做。另外他又在鍋體和鍋蓋之間加了一個橡皮墊,鍋蓋上方還鑽了一個孔,這就解決了鍋邊漏氣和鍋內發聲的問題。
1681年,帕平終於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壓力鍋——當時叫做「帕平鍋」。這只高壓鍋做得十分堅固,鍋蓋是鐵制的,分量很重,緊緊地蓋在鍋上。鍋的外圍罩了一層金屬網,以防意外爆炸。鍋本身有兩層,中央擺有內鍋,要煮的食物就放在內鍋里。加熱以後,蒸汽跑不出來,鍋內氣壓升高,水的沸點也升高了,食物就熟得快了。帕平在訪問英國的時候,曾用他的高壓鍋作了一次表演。據在場的人記載,在帕平的高壓鍋里,就是堅硬的骨頭,也變得像乳酪一樣柔軟。
今天,許多家庭都用上了「高壓鍋」,用這種鍋做飯熟得快,很省時間。特別是在海拔高度很高的地區生活,煮飯必須用「高壓鍋」。因為高度越高,氣壓越低,水的沸點也降低。據測定在海拔6000米的地方,水的沸點只有80℃左右。在這里用普通鍋是很難把飯煮熟的,所以,必須用高壓鍋來提高水的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