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軸承與軸頸的配合方式
軸承與軸頸的配合是過盈配合,過盈量根據軸承大小以及載荷大小來決定,一般的軸承過盈量在1到3絲這個范圍內。
❷ 軸承的內圈與軸頸的配合採用的是,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採用的是
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下,軸承和軸通常採用間隙配合,如果軸承在低速下運轉,軸可以選用h9;如果是使用速度較高時,軸可以選用h8、h7;如果
是告訴運轉時,軸可以選h6.但這類產品結構比較特殊,是調心和接觸式密封,所以使用時的轉速不會過高。
軸承與軸的配合採用基孔制,軸承與外殼的配合採用基軸制
❸ 滾動軸承里軸承內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是如何配合的
滾動軸承的配合是指軸承內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 由於滾動軸承是標准件,故內圈與軸頸的配合採用基孔制,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採用基軸制。配合的松緊程度根據軸承工作載荷的大小、性質、轉速高低等確定。
轉速高、載荷大、沖擊振動比較嚴重時應選用較緊的配合,旋轉精度要求高的軸承配合也要緊一些;游動支承和需經常拆卸的軸承,則應配合松一些。 對於一般機械,軸與內圈的配合常選用m6、k6、js6等,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常選用J7、H7、G7等。
由於滾動軸承內徑的公差帶在零線以下,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比圓柱公差標准中規定的基孔制同類配合要緊些。如圓柱公差標准中H7/k6、H7/m6均為過渡配合,而在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中就成了過盈配合。
(3)軸承孔與軸頸採用什麼配合擴展閱讀:
滾動軸承優點
1、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機械效率高,易起動;
2、尺寸標准化,具有互換性,便於安裝拆卸,維修方便;
3、結構緊湊,重量輕,軸向尺寸更為縮小;
4、精度高,負載大,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5、部分軸承具有自動調心的性能;
6、適用於大批量生產,質量穩定可靠,生產效率高;
7、傳動摩擦力矩比流體動壓軸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溫升與功耗較低;
8、起動摩擦力矩僅略高於轉動摩擦力矩;
9、軸承變形對載荷變化的敏感性小於流體動壓軸承;
10、只需要少量的潤滑劑便能正常運行,運行時能夠長時間提供潤滑劑;
11、軸向尺寸小於傳統流體動壓軸承;
12、可以同時承受徑向和推力組合載荷;
13、在很大的載荷-速度范圍內,獨特的設計可以獲得優良的性能;
14、軸承性能對載荷、速度和運行速度的波動相對不敏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滾動軸承
網路-軸承套圈
❹ 軸承與軸及軸承座孔的配合方式
軸承與軸是採用過盈工藝配合,而軸承與軸承座孔是採用緊配固定方式配合。
❺ 滾動軸承與軸頸和外殼孔採用什麼配合
滾動軸承內圈與軸頸一般採用過盈配合,過盈量視工況及軸承型號而定。軸承外圈與軸承座為了安裝方便,一般採用間隙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