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頓潤滑油的機油怎麼樣有用過的說說
我開汽修的,這個油不錯,很正的機油,說實話不比進口油差,機油看用料,現在國際化,產品透明,企業正規比啥都重要的,這個機油主打產品700u是個經典,這個需要體會了
㈡ 滾動軸承6310的油膜間隙為多少
沒有油膜間隙這種說法的,潤滑油會在滾動體和內外圈之間形成潤滑油膜,起到潤滑作用,防止軸承的磨損,
你問的應該是游隙吧
6310
深溝球軸承,內徑50,游隙0.006~0.023mm
㈢ 液壓軸承的油膜厚度一般取多少
到底是滑動軸承的油膜間隙?
還是靜壓軸承的油膜間隙?
㈣ 選購油膜軸承油有哪些建議
您好,選擇軸承油一般要看它抗乳化和抗水解性能、抗氧化性能、抗泡沫性,擠壓性能是否都好,還要有好的防銹性能。
㈤ 熱軋1450支承輥油膜軸承進油壓力是多少
0.8-1.2公斤可以滿足使用,如果潤滑站能力可以的話可以適當提高到2-2.5公斤
㈥ 關於冷軋機的問題
中國冷軋機油膜軸承技術,是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針 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回顧總結、研究中國軋機油膜軸承技術,對於認識、促進、發展中國軋機油膜軸承技術是有益處的。 軋機油膜軸承技術,是個系統工程技術,同時,也是個多學 科領域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它的發展速度和所形成的配套能力,從 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工業的發展速度與所達到的水平。茲從運行技術、 製造技術、測試技術、理論研究、產品開發、成套能力等幾個主要方面進行簡要的論述。 1. 運行技術,包括軋機油膜軸承零部件的儲放、清洗、安裝、調試、運轉、維修、診斷、管理等一整套知識與技能。運行技術的正確運用,是軸承安全運行的可靠保證。 50年代初期,我國只有鞍鋼冷軋廠的可逆軋機裝備了油膜軸承。其運行管理,完全按照蘇聯的有關規程進行。傳統工藝,軋制壓力不大,軋速也低,潤滑系統也很簡單,運行技術水平也相對較低。但在實際運行中,有關管理、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的工 作都十分認真,嚴格按規程辦,積累了使用、維護經驗。但由於缺乏對軸承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一些不太合理的規程卻一直沿襲了幾乎兩個年代,比如,軸承部件裝好之後,要做35N/cm2的打壓試驗,如果漏油,即調緊回轉密封,直至不漏為止。可是,經過這樣一個試壓調整之後,使用起來效果並不好,而且,密封件 的壽命也短。這種密封是帶骨架的「J」型密封,是靠唇口密封的, 試壓調緊之後,就不再是唇口密封了,而是一種死死抱住回轉表面的帶狀密封。但畢竟瑕不掩瑜,軋機油膜軸承的成功運行,還是從這里開始的。 60—70年代初,我國自行裝備的軋機油膜軸承投入運行,以舞陽鋼鐵公司4200mm特厚板軋機的φ1300mm軋輥油膜軸承、 φ300mm機架輥油膜軸承和本溪鋼鐵公司φ1700mm熱連軋機支承輥φ1100mm油膜軸承為代表的一批新軸承投入運行,前者是單機架軋機,後者是多機架連軋機。多家多機架軋機油膜軸承的投入運行,使我國軋機油膜軸承運行技術得以普及和提高。在管理方面,有了一支專業化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隊伍,有專用的工作場地,油膜軸承工作間實行封閉,油膜軸承維修人員、潤滑人員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分工日益精細,管理更趨科學、規范。 由於軸承結構的改進和潤滑系統的更新,在軸承安裝調試和潤滑系統的維護操作上,都比50年代有了很大的進步,加之連軋機油膜軸承的成功使用,使運行技術向現代水平又靠近了一步。 70~80年代,在我國相繼成套引進武漢鋼鐵公司的1700mm熱、冷板材連軋機和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的2050mm及2030mm 熱、冷板材連軋機的同時,也隨之成套引進了摩戈伊爾(MORGOIL)軸承和麥斯塔(MESTA)軸承,其主要運行人員,包括技術人員、技術工人都進行了崗位培訓,而在設備投產之後,又確保了軸承的連續、安全運行,這就標志著我國軋機油膜軸承運行技術,已經接近當時的世界水平。 進入90年代以來,又成套地引進了軋機和軋機油膜軸承——主要是摩戈伊爾軸承,而更多的是在買進二手軋鋼設備時,又帶進了油膜軸承,其主要類型也是摩戈伊爾軸承。這樣,在一些主要類型的軋機上,比如線材軋機、單機架可逆軋機、半連軋機、連軋機以及型材軋機等都裝備了油膜軸承;從軸承種類上說,有蘇聯型液體摩擦軸承,中國TZ牌油膜軸承,美國麥斯塔油膜軸承和摩戈伊爾(油膜)軸承,可稱得上是當今世界擁有軋機油膜軸承(包括潤滑系統)品種最齊全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二十幾家鋼鐵公司(廠),近200架軋機裝備了油膜軸承,數量不能不謂巨大。這種情況,足以說明軋機油膜軸承運行技術已經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地普及,並且已經達到了當今世界的新水平。 2. 製造技術,我國軋機油膜軸承主要零件的研製,始於50年代後期,是在一無圖樣、二無資料、三無專有設備的情況下進行的。 研製軋機油膜軸承主要零件,並非易事,從材料選擇、工藝路線、加工方法到專用工裝設計與製造等有著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從材料選擇上,要考慮到錐套與減摩材料的配對,錐套的鍛造工藝性,襯套鋼套與減摩材料的結合,鋼套的工藝過程;從工藝路線上,要滿足錐、襯套的技術要求,同時還要利用已有加工設備, 這本身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很好結合,比如,在鋼套的內表面如何 進行物理(包括機加工)與化學處理,才能增加結合力;在加工 方法上,我們知道,錐套與襯套是民品中加工精度最高的,錐套 表面粗糙度為Ra0.05μm(襯套為Ra0.2μm),幾何精度高,變形難以控制,表面粗糙度低,必須進行超精加工,表面不允許出現多稜柱、螺旋、振紋等;專用工裝的設計與製造,也是很重要的,是實現加工方法,保證加工精度的關鍵。 60年代初期,完成了在普通機床上研製油膜軸承主要零件的製造。 60年代末期,太原重機廠建成了軋機油膜軸承專業化生產車間,開始了我國整套製造軋機油膜軸承的新時期。 3. 測試技術,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零件加工的測量技術,另一部分為試驗研究中的測量技術。 由於油膜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精度高,要求測量精確、快捷。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首先要有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具)和與之相配套的輔助儀器(具),同時,對加工中的測量和加工完成後的質檢測量,必須執行科學的測量方法和具有嫻熟的技術。為此,除了購買、定製高精度測量儀器(具)外,還設計、製造了專用儀器(具)及附具,執行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和程序。這就保證了測量重復性好,精度高。 為深入了解油膜軸承工作時的參數情況,探討規律性,太原重機廠從1972年開始做了大量的試驗室的台架測量和軸承在實際工作運行中的承載、轉動、耗電、供油等外部內部參數的測量工作。測試范圍,包括軸承內部工作區域的油膜壓力場、油膜厚度場和油膜溫度場等,這些場量的測量屬於非常規性的,從測量感測器到二次儀表,均無現成的可買,所以,要自行研製。以太原重機廠強度試驗室為主體,建成一支專業測試隊伍,與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攻關,進行了測試技術和儀器儀表的研究、研製工作,先後進行了電阻式、電感式、電容式和電渦流式測試技術與 一、二次儀器的研究和研製,並成功地獲得了大量數據,重復性好,規律性強,測量精度高。同時,還對相關技術,包括定標、抗干擾、回轉信號的輸送,以及多種信號的同步測量、記錄、列印等進行了研究和應用。 4 理論研究,在軋機油膜軸承主要零件研製成功後,原機械部把產品開發與理論研究的任務同時下達給太原重機廠,60年代初期的理論研究工作,主要是產品的設計計算,其基礎是以經驗為主。 隨著軋機裝機水平的不斷提高,帶動了軋機油膜軸承的理論研究工作,真正自主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始於1974年。當時的主要工作是探討工作機理,從經典潤滑理論建立數學模型,數值計算方法,准解析方法等,把理論研究又引深一步。鑒於經典理論的油膜峰值壓力達100MPa以上,繼而進行了彈流理論的應用研究工作,當時,研究彈流的一些學者,只注重了反形接觸的高副彈流的研究,而對滑動軸承,認為是非典型彈流問題,甚至有人認為重載油膜軸承不屬於彈流范疇。 本文地址: http://www.nskfag.org/news/201011_32243.html
㈦ 什麼是動靜壓油膜軸承
靜壓軸承得原理:軸頸和軸承被外界供給的一定壓力的承載介質完全隔開,從而減低軸頸和軸承間相對摩擦,介質膜體的形成不受相對滑動速度的限制,在各種速度(包括零速度)下,均有較大承載能力。
根據介質不同,靜壓軸承可分為液體靜壓軸承,氣體靜壓軸承。
主軸浮量是指壓力油進入油腔形成的液壓力同主軸或載荷達到平衡,主軸浮起的位移值。
靜壓軸承是利用外部油源產生承載能力的油膜軸承,動靜壓混合軸承是一種既綜合了液體動壓和靜壓軸承的優點,又克服了兩著缺點的新型多油楔油膜軸承。它利用靜壓軸承的節流原理,使壓力油腔中產生足夠大的靜壓軸承載力,從而克服了液體動壓軸承啟動和停止時出現的干摩擦造成主軸與軸承磨損現象,提高了主軸和軸承的使用壽命及精度保持性;軸承油腔大多採用淺腔結構,在主軸啟動後,依靠淺腔階梯效應形成的動壓承載力和靜壓承載力疊加,大大地提高了主軸承載能力,而多腔對置結構又極大地增加了主軸剛度;高壓油膜的均化作用和良好的抗振性能,保證了主軸具有很高旋轉精度和運轉平穩性。目前,在改造舊精密磨削設備方面,用得較多的是北京中航設備改造廠的wmb型表面節流液體動靜壓混合軸承。
㈧ 油膜軸承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油膜軸承的工作原理
油膜軸承是一種以潤滑油作為潤滑介質的徑向滑動軸承,其工作原理是:在軋制過程中,由於軋制力 的作用,迫使輥軸軸頸發生移動,油膜軸承中心與軸頸的中心產生偏心,使油膜軸承與軸頸之間的間隙形 成了兩個區域,一個叫發散區(沿軸頸旋轉方向間隙逐漸變大),另一個叫收斂區(沿軸頸旋轉方向逐漸減小)。當旋轉的軸頸把有粘度的潤滑油從폑散區帶入收斂區,沿軸頸旋轉方向軸承間隙由大變小,形成一種油楔,使潤滑油內產生壓力。油膜內各點的壓力沿軋制方向的合力就是油膜軸承的承載力。當軋制力大於承載力時,軸頸中心與油膜軸承中心之間的偏心距增大。在收斂區內軸承間隙沿軸頸旋轉方向變陡,最小油膜厚度變小,油膜內的壓力變大,承載力變大,直至與軋制力達到平衡,軸頸中心不再偏移,油膜軸承與軸頸完全被潤滑油隔開,理論上形成了全流體潤滑。
從油膜軸承的工作原理可知道油膜軸承系統內的一個最重要的參數就是最小油膜厚度。如果最小油膜 厚度值太小,而潤滑油中的金屬雜質顆粒過大,金屬顆粒的外形尺寸在數值上大於最小油膜厚度時,金屬 顆粒隨潤滑油通過最小油膜厚度處時,就像造成金屬接觸,嚴重時就會燒瓦。另外如果最小油膜厚度值太小,當出現堆鋼等事故時,很容易造成軸頸和油膜軸承的金屬接觸而導致燒瓦。最小油膜厚度值的大小與 油膜軸承的結構尺寸及材料、相關零件的加工精度及油膜軸承系統的安裝精度、潤滑油及軋制力的大小等有關。
㈨ 什麼是油膜軸承油
油膜軸承是精密軸承的一種,它沒有滾珠,實際上就是一個內表面粗糙度數值很小(舊標准叫表面光潔度,光潔度越高表面越光滑)的孔。當軸高速旋轉時靠一層薄薄的潤滑油(因潤滑油有一定張力)把軸支承懸空。軸靜止時軸與軸承是接觸的。一個簡單的例子:電風扇電機的含油軸承就是一種簡單的油膜軸承。
㈩ 什麼是擠壓油膜軸承
軸承高速旋轉的時候 裡面的潤滑油會形成一層油膜 起到保護轉子的作用。
至於擠壓時一種方法 達到產生油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