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滾動軸承外圈和殼體孔的配合不能採用間隙配合是否對
用「基軸制」。
即以軸承的外圈為軸基準,軸承座的孔按照「基軸制的孔」來設計和加工。
⑵ 有哪些因素影響軸承的配合
軸承配合的目的在於使軸承內圈或外圈牢固地與軸或外殼固定,以免在相互配合面上出現不利的軸向或圓周方向的滑動。
這種不利的滑動(稱做蠕變)會引起異常發熱、配合面磨損(進而使磨損鐵粉侵入軸承內部)以及振動等問題,使軸承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因此對於軸承來說,由於承受負荷旋轉,一般必須讓套圈帶上過盈使之牢固地與軸或外殼固定。
軸及外殼的尺寸公差
公制系列的軸及外殼孔的尺寸公差已由GB/T275-93《滾動軸承與軸和外殼的配合》標准化,從中選定尺寸公差即可確定軸承與軸或外殼的配合。
軸承配合的選擇
軸承配合的選擇一般按下述原則進行。
根據作用於軸承的負荷方向、性質及內外圈的哪一方旋轉,則各套圈所承受的負荷可分為旋轉負荷、靜止負荷或不定向負荷。承受旋轉負荷及不定向負荷的套圈應取靜配合(過盈配合),承受靜止負荷的套圈,可取過渡配合或間隙較小的動配合(游隙配合)。
軸承負荷大或承受振動、沖擊負荷時,其過盈須增大。採用空心軸、薄壁軸承箱或輕合金、塑料制軸承箱時,也須增大過盈量。
要求保持高旋轉時,須採用高精度組合軸承,並提高軸及軸承箱安裝孔的尺寸精度,避免過盈過大。如果過盈太大,可能受軸或軸承箱的幾何形狀精度影響軸承套圈的幾何形狀,從而損害軸承的旋轉精度。
非分離型軸承(例如深溝球軸承)內外圈如果都採用靜配合,則軸承安裝、拆卸極為不便,最好將內外圈的某一方採用動配合。
1)負荷性質的影響
軸承負荷根據其性質可分為內圈旋轉負荷、外圈旋轉負荷及不定向負荷,其與配合的關系參照軸承配合標准。
2)負荷大小的影響
內圈在徑向負荷作用下,半徑方向即被壓縮又有伸展,周長趨於微小增加因此初始過盈將減少。過盈減少量可由下式計算:
這里:
⊿dF:內圈的過盈減少量,mm
d:軸承公稱內徑,mm
B:內圈公稱寬度,mm
Fr:徑向負荷,N{kgf}
Co:基本額定靜負荷,N{kgf}
因此,當徑向負荷為重負荷(超過Co值的25% )時,配合必須比輕負荷時緊。
若是沖擊負荷,配合必須更緊。
3)配合面粗糙度的影響
若考慮配合面的塑性變形,則配合後的有效過盈受配合面加工質量的影響,近似地可用下式表示:
〔磨削軸〕
⊿deff=(d/(d+2))*⊿d......(3)
〔車削軸〕
⊿deff=(d/(d+3))*⊿d......(4)
這里:
⊿deff:有效過盈,mm
⊿d:視在過盈,mm
d:軸承公稱內徑,mm
4)軸承溫度的影響
一般來說,動轉時的軸承溫度高於周邊溫度,而且軸承帶負荷旋轉時,內圈溫度高於軸溫,因此熱膨脹將使有效過盈減少。
現設軸承內部與外殼周邊的溫差為⊿t 則不妨可假定內圈與軸在配合面的溫差近似地為(0.01-0.15)⊿t 。因此溫差產生的過盈減少量⊿dt可由式5計算:
⊿dt=(0.10 to 0.15)⊿t*α*d
≒0.0015⊿t*d*0.01......(5)
這里:
⊿dt:溫差產生的過盈減少量,mm
⊿t:軸承內部與外殼周邊的溫差,℃
α:軸承鋼的線膨脹系數,(12.5×10-6)1/℃
d:軸承公稱內徑,mm
因此,當軸承溫度高於軸溫時,配合必須緊。
另外,在外圈與外殼之間,由於溫差或線膨脹系數的不同,反過來有時過盈也會增加。因此在考慮利用外圈與外殼配合面之間的滑動避讓軸的熱膨脹時,需要加以注意。
5)配合產生的軸承內部最大應力
軸承採用過盈配合安裝時,套圈時會膨脹或收縮,從而產生應力。
應力過大時,有時套圈會破裂,需要加以注意。
配合產生的軸承內部最大應力可由表2的式子計算。作為參考值,取最大過盈不超過軸徑的1/1000,或由表2的計算式得到的最大應力σ不大於120Mpa{12kgf/mm2}為安全。
配合產生的軸承內部最大應力
這里:
σ:最大應力,MPa{kgf/mm2}
d:軸承公稱內徑(軸徑),mm
Di:內圈滾道直徑,mm
球軸承……Di=0.2(D+4d)
滾子軸承……Di=0.25(D+3d)
⊿deff:內圈的有效過盈,mm
do:中空軸半徑,mm
De:外滾道直徑,mm
球軸承……De=0.2(4D+d)
滾子軸承……De=0.25(3D+d)
D:軸承公稱外徑(外殼孔徑),mm
⊿deff:外圈的有效過盈,mm
Dh:外殼外徑,mm
E:彈性模量,2.08×105MPa{21 200kgf/mm2}
6)其他
精確性要求特別高時,應提高軸與外殼的精度。與軸相比,一般外殼難加工、精度低,因此放鬆外圈與外殼的配合為宜。
採用中空軸及薄壁外殼時,配合必須比通常緊。
採用雙半型外殼時,應放鬆與外圈的配合。對於鑄鋁或輕合金外殼,配合必須比通常緊一些。
7 )溝道圓形和圓度的影響
軸承的溝道的圓形、圓度和波紋度也會對旋轉負載變化時的軸承配合施加影響,優良的磨削和超精工藝狀況決定了軸承的綜合配合精度水平。
⑶ 請問軸承與軸承座裝配間隙對振動的影響大嗎
首先回答你:肯定有影響
當軸承與軸承座裝配間隙過大時,如果是承載徑向力較大的軸承,軸承與被支撐體會產生徑向跳動。被支撐體會與傳動部件產生振動,軸承與軸承座產生振動。
當軸承與軸承座裝配間隙過大時,如果是承載軸向力較大的軸承,軸承與被支
撐體會產生軸向竄動。被支撐體會與傳動部件的摩擦力會增大,傳動不平穩,會產生振動。軸承由於軸承與軸承座裝配間隙過大,會受到軸向的沖擊力,使軸承不能平穩運轉,而產生振動。
在產生震動的同時還會產生噪音,同時還會降低軸承,軸承座及其傳動部件的使用壽命。
⑷ 深溝球軸承為什麼會有間隙配合
愚昧無知的地球人,在大部分情況是軸過盈配合,而軸承座是過渡配合,原因是什麼呢,請記住一點,無論什麼工況,最後的運轉時要求軸承的最佳結果是軸不能與內圈產生相對運動,運動就產生摩擦,摩擦就會有磨損,磨損就會產生徑向竄動,而作為軸轉軸承座固定的情況,所以要求軸配合是過盈;再到軸承座配合,為什麼要過渡配合,因為第一安裝方便,第二是因為軸承游隙,一樓沒講清楚,游隙的意義是為了第一為了能自由轉動,還有緩沖受力的問題。前面說了是要求無論什麼工況,最後的運轉時要求。。。。。,為什麼強調運轉時,考慮軸承不能單獨來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不能忽略工況,比如工作溫度,高溫下的金屬膨脹,無論是軸向還是徑向的膨脹,比如高溫下的軸徑向膨脹,那你安裝時必須是間隙配合,這條1樓錯誤,然後是溫度造成的軸向的長度變長,這是特例,看哪段是固定側,固定側不考慮,來看活動側軸承,因固定側軸與軸承位置已定死,溫度高了,那兩軸承的軸的距離加長,這時候必須讓活動側軸承的配合時間隙,讓加長的軸能順利通過軸承,否則就是受到異常軸向力,軸承會迅速損壞,記住深溝球的特點,能承受大量徑向力少量徑向力,所以要這么干。然後我們剛剛的假設都是軸轉,軸承座不轉,那如果是放過來,軸固定,軸承座轉,那配合則是相反,比如說壓路機,綜上所述,1樓純屬誤導,給分
⑸ 軸承與軸可以間隙配合嗎
間隙配合當然也能達到軸承內圈和軸一起轉的。因為軸一般是要受到徑向力的,比如齒輪傳動,帶傳動等都存在徑向力。所以軸和軸承之間就有摩擦力使軸和軸承內圈一起轉。如果是過盈配合軸承壞了要換的話豈不是很麻煩.
⑹ 軸承在安裝時的配合間隙大約是多少
0.01mm--0.023mm。
安裝時軸和外殼孔的軸線必須保持同心,否則將由於應力集中引起軸承過早損壞。為了消除這一不良現象,可在座圈外徑和外殼孔之間留0.5~1mm的徑向間隙。
軸中心線與外殼支承面應保證垂直,不允許軸發生傾斜和撓曲,否則也會由於載荷分布不均勻引起軸承過早損壞。為消除軸承軸線的傾斜,可在座圈的支承表面上墊以彈性材料,如耐油橡皮、皮革等,或採用帶球面座的推力球軸承。
(6)軸承為什麼不能間隙配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軸承表面塗有防銹油,必須用清潔的汽油或煤油仔細清洗,再塗上干凈優質或高速高溫的潤滑油脂方可安裝使用。清潔度對滾動軸承壽命和振動雜訊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2、安裝時勿直接錘擊軸承端面和非受力面,應以壓塊、套筒或其它安裝工具(工裝)使軸承均勻受力,切勿通過滾動體傳動力安裝。
3、如果安裝表面塗上潤滑油,將使安裝更順利。如配合過盈較大,應把軸承放入礦物油內加熱至80~90℃後盡快安裝,嚴格控制油溫不超過100℃,以防止回火效應硬度降低和影響尺寸恢復。在拆卸遇到困難時,建議使用拆卸工具向外拉的同時向內圈上小心的澆灑熱油,熱量會使滾動軸承內圈膨脹,從而使其較易脫落。
⑺ 軸與軸承有間隙配合嗎
滑動軸承可以和軸間隙配合 像上面說的手推到位的也可能又不過我沒裝過這樣的。 還有一種是軸承裡面還有個頂緊套的然後外面用止退螺母鎖定的
⑻ 為什麼軸承與軸的配合要選用過渡配合
過渡配合指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此時,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
過渡配合主要用於孔、軸間的定心聯結。
孔的最大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小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間隙Xmax,是孔、軸配合的最松狀態;
孔的最小極限尺寸減軸的最大極限尺寸所得的差值為最大過盈Ymax
,是孔、軸配合的最緊狀態。
軸承和軸配合的選擇與載荷的大小,轉速的高低,受力的方向有關
普通電機上主要受到的是徑向力,產生的原因是電機功率輸出或外載入荷;當然根據你的主機情況,也可能有一部分軸向力和沖擊載荷等。軸承外圈一般使用松配合,如H7,J7;內圈一般採用緊配合,如k5,k6等
配合間隙可以根據軸承的大小來定,如為直徑40mm的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公差為軸徑+-0.01,這樣配合很好。
⑼ 滾動軸承在安裝時為什麼要留出軸向間隙應如何調整
軸承和軸徑或軸承座孔的過盈較小時,多採用壓入法裝配。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銅棒和手錘,按一定的順序對稱地敲打軸承帶過盈配合的座圈,使軸承順利壓入。另外,也可用軟金屬制的套管藉手錘打入或壓力機壓入。若操作不當,則會使座圈變形開裂,或者手錘打在非過盈配合的座圈上,則會使滾道和滾動體產生壓痕或軸承間接被破壞。)裝配時溫度控制不當滾動軸承在裝配時,若其與軸徑的過盈較大,一般採用熱裝法裝配。即將軸承放入盛有機油的油桶中,機油桶外部用熱水或火焰加熱,工藝要求加熱的油溫控制在℃。℃,一般不會超過℃,最多不會超過℃。軸承加熱後迅速取出套裝在軸頸上。若溫度控制不當造成加熱溫度過高,則會使軸承產生回火而致硬度降低,運行中軸承就易磨損、剝落、甚至開裂。)裝配時間隙調整不當滾動軸承的間隙分為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其功用是保證滾動體的正常運轉和潤滑以及補償熱伸長。對於間隙可調整的軸承而言,因其軸向間隙和徑向間隙之間有正比例的關系,所以安裝是只要調整好軸向間隙就可獲得所需的徑向間隙,而切它們一般都是成對使用的(即裝在軸的兩端或一端),因此,只需要調整一隻軸承的軸向間隙即可。一般用墊片調整軸向間隙,有的也可用螺釘或止推環調整。對於間隙不可調整的滾動軸承,因其徑向間隙在製造時就已按標准確定好了,不能進行調整,此類軸承裝在軸徑上或軸承座孔內之後,實際的徑向間隙稱為裝配徑向間隙,裝配時要使裝配徑向間隙的大小恰好能在運轉中造成必要的工作徑向間隙,以保證軸承靈活轉動。此類軸承在工作時,由於軸在溫度升高時受熱伸長而使其內處座圈發生相對位移,從而使軸承的徑向間隙減少,甚至使滾動體在內外座圈間卡住。若將雙支承滾動軸承中的一個軸承(另一個軸承固定在軸上和軸承座中)和側蓋間留出軸向間隙,可避免上述現象。
⑽ 軸承的間隙是怎麼規定的
軸承出廠時根據一些國家或國際標准,有一個恆定游隙值。
徑向內部游隙代號有這么幾種:
C0:標准游隙代號,此代號一般在軸承型號中省略不做標記。
C2:比標准游隙略小的游隙。
C3:比標准游隙略大的游隙。
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
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在安裝軸承時,軸承與軸、軸承與軸承室的配合,會使軸承的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這時會有一個游隙值。
在使用過程中,軸承旋轉時,因材值的溫差也會市軸承的內部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
軸承達到最理想的壽命,必須有合適的游隙,游隙值=設計游隙(出廠游隙)-內圈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外圈因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加上或減去因溫差產生的游隙減少量或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