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療器械怎麼分級
醫療器械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第三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採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磁共振設備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
第二類醫療器械有:
X線拍片機、B超、顯微鏡、生化儀等等。
第三類醫療器械有: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體外震波碎石機、病人有創監護系統、人工晶體、有創內窺鏡、超聲手術刀、彩色超聲成像設備、激光手術設備、高頻電刀、微波治療儀、醫用核磁共振成像設備等等。
(1)放射治療固定器材有哪些擴展閱讀
二類醫療器械所需具備條件:
(一)企業負責人應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
(二)質檢機構負責人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
(三)企業內初級以上職稱工程技術人員應佔有職工總數的相應比例。
(四)企業應具備相應的產品質量檢驗能力。
(五)應有與所生產產品及規模相配套的生產、倉儲場地及環境。
(六)具有相應的生產設備。
(七)企業應收集並保存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技術標准。
(八)生產無菌醫療器械的,應具有符合規定的生產場地。
『貳』 核醫學設備包括哪些
核醫學設備:
1、核醫學影像設備
包括PE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和SPE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兩大核醫學影像設備,在分子影像學研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PET中的PET-CT是最先進的醫學影像設備之一。
2、核醫學功能檢查設備:甲狀腺功能儀、腎圖儀、多功能儀、骨密度儀。
3、核醫學免疫分析設備:γ-計數器、時間分辨、電化學發光、化學發光。
大基醫療:我們的核醫學夢還有多遠:
北大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王榮福告訴記者:現在國家開始重視我們自己的核醫學了,這說明我們在這方面已經開始起步了,領導人到企業調研考察,實際上是鼓勵,也是發出信號,我們要關注支持我們自己的民族產業。
20多年來,大基醫療做得非常不容易,現在國家開始重視了,中國市場這么大,人口這么多,我們有技術有人才,像大基的PET 、PET-CT包括他的智能機器人。
通過從CT的床上轉移到PET的床上,技術都很過硬。只有政府如何支持,我覺得任何領域都沒有不能打破的神話,西門子的核醫學技術是比我們強,但手機當年有諾基亞、摩托羅拉後來又有蘋果,我們也有小米,未來拼的不是資本,是創新,創新才是未來的真正擁有者。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大基醫療:我們的核醫學夢還有多遠
『叄』 什麼是醫療器械分類哪三類
第三類醫療器械是指植入人體,用於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如植入式心臟起搏器、體外震波碎石機、病人有創監護系統、人工晶體、有創內窺鏡、超聲手術刀、彩色超聲成像設備、激光手術設備、高頻電刀、微波治療儀、醫用核磁共振成像設備、x線治療設備、200ma以上x線機、醫用高能設備、人工心肺機、內固定器材、人工心臟瓣膜、人工腎、呼吸麻醉設備、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輸液器、輸血器、ct設備等。是最高級別的醫療器械,也是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
『肆』 進行介入放射學操作的工作人員配備的個人防護用品應該包括哪些
包括:
1、整體全防型防護服加一條12cm寬的彈性腰帶
2、分體全防式防護服
3、防護鉛衣
4、防護圍脖
5、鉛防護帽
6、防護帽
對個人防護用品的設計應符合安全、輕便、舒適、方便的原則。
穿著舒適與方便:
穿著舒適取決於兩個因素:
1、採用柔軟型防護材料;
2、能分解負重,是身體幾個部位承受壓力,並加大負重面積,降低壓強。
例如整體全防型防護服加一條12cm寬的彈性腰帶,使上半身的負重在肩部,而且肩部加一個與肩部結構形狀相匹配的墊肩,使整個肩部負重,減輕壓力感:而下班身的重量分解至髖部承擔。
分體全防式防護服,由防護背心和防護裙組成,兩者均配有腰帶,更具有分解負重的特點。防護鉛衣,防護圍脖,鉛防護帽,防護帽的固定均採用魔術扣或子母扣,使之穿脫方便。
(4)放射治療固定器材有哪些擴展閱讀: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下列要求配備並使用安全防護裝置、輻射檢測儀器和個人防護用品:
1、放射治療場所應當按照相應標准設置多重安全聯鎖系統、劑量監測系統、影像監控、對講裝置和固定式劑量監測報警裝置;配備放療劑量儀、劑量掃描裝置和個人劑量報警儀;
2、開展核醫學工作的,設有專門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裝、注射、儲存場所,放射性廢物屏蔽設備和存放場所;配備活度計、放射性表面污染監測儀;
3、介入放射學與其他X射線影像診斷工作場所應當配備工作人員防護用品和受檢者個人防護用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防護用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放射診療管理規定
『伍』 用於放射治療的設備有哪些
(一)用於外照射的機器 X線治療機 X線治療機所產生X線的質與電壓有關。產生的X線射有從零到最大值的一系列能量。其低能量部分X線毫無治療價值。用於接觸治療、淺層治療和深部治療等用途時可調節電壓變換能量。深部X線機主要用於表淺病灶的放射治療。 60Co治療機 用放射性核素60Co進行治療時,60Co在衰變過程中放出兩種γ射線。γ射線的穿透力大於深部X射線,皮膚劑量低,皮膚反應輕,深部組織劑量較高,骨損傷比X線低。60Co治療機便宜,維護方便。但存在投射半影較大和定時更換60Co源的問題。60Co治療機是最常用的體外照射設備之一。 醫用加速器 加速器的種類較多,常用於放射治療的加速器有直線加速器、電子感應加速器、電子迴旋加速器。目前最常用的加速器是直線加速器。直線加速器有單純X線和電子線(也叫β線),都可以依靠調節射線的能量來調整X線、電子線射人人體組織的深度。而60Co治療機和深部X線治療機的能量是固定的。直線加速器近年已逐漸在臨床放射治療中佔主導地位。與60Co治療機相比較,直線加速器產生的高能X線可替代60Co,且操作方便,劑量率高,、能量可調控,克服了60Co治療機半影大、半衰期短和放射防護方面的缺點。在臨床上可以根據腫瘤所在位置的深淺,選擇能量及穿透深度適宜的射線。 (二)用於近距離照射的機器 用於近距離照射的機器又叫後裝治療機。這種治療機是把放射源放在腫瘤表面或腫瘤組織中進行照射,常用於腔內腫瘤或較大的實體腫瘤的治療。
『陸』 開展介入放射工作需要哪些儀器設備
必要的儀器設備
主要包括成像設備、專用器械(導管導絲等)、高壓注射器、監護設備、消毒設備、消毒包等。這里主要介紹成像設備和高壓注射器,專用器械如導管導絲等見相應的章節。
成像設備:介入放射學的成像設備一般為X光機,也可以為B超、CT和MRI等成像設備。其作用是為介入治療提供影像學指引。當然最好為實時的影像指引。如血管造影是在透視引導下,把導管插入相應的靶血管內注射造成影劑,以X線快速攝影將在血管內流動的造影劑、分布及血流動力學情況顯示出來。造影術者必須熟悉X線機等成像設備及附屬設備的性能,掌握各部位造影要求,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血管造影需用的X線機性能取決於造影的部位和要求。動脈造影尤其是大動脈造影,由於血流量大而流速快,要求快速連續攝片,所以X線機須容量大、性能高,一般至少需500mA的X線機。同時還需有與DSA採集系統或快速成換片器、高壓注射器相連接的自動控制系統。血管造影床要求不僅能上能下,還能左、右、高、低、前、後各方向移動。
影像增強器電視透視的出現使透視無需在暗室下進行,並可為遙控、磁帶錄像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提供方便。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基本原理是電子計算機將血管造影的X線影像信息經過數字化處減影處理,再轉換成血管圖像。它可減少造影劑用量,消除影響血管圖像的一切不必要的重疊結構陰影。隨著計算機和其他相關技術的發展,DSA成像技術的解析度也越來越高,一般的血管機均有1024X1024的解析度,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
較舊的血管機沒有DSA,只有快速連續換片裝置。較常用的有自動換片及電影攝影兩大類。(1)自動快速連續攝片裝置:應用快速連續換片裝鏈條,然後拉動片匣進行換片,最快每秒可攝2張,最多可攝片8~12張;膠片移動式自動換片裝置,結構比較復雜,調換X膠片、卷片或單片散裝在換片機內用電動機械方式快速換片。每秒可達6~12張,單相一次可攝片50張,雙相一次可攝片100張,有程序選擇控制器,可按需要調節速度及間隔時間。(2)電影攝影裝置:利用影像增強器和光學儀器結合,以電影攝影的方法將增強熒光影像拍攝下來。用電影膠卷以每秒25~25幅的速度攝片。其優點是影像質量高,可隨意調節放映速度,不僅可觀察形態改變的全貌,而且有利於功能研究。
在動脈造影特別是大動脈造影或較大的動靜脈瘺病變造影,要求在短時間內注入大量造影劑,才不被血液釋,獲得良好的造影片,所以必須藉助於高壓注射器。高壓注射造影劑流速一般要求達到15~25ml/s,同時要求的啟動開關與X線攝像裝置聯動。高壓注射器有兩種基本類型:氣壓式和電動式高壓注射器。目前多用電動式高壓注射器,新型的高壓注射器設有電動抽液、分級注液、同步曝光、超壓和定量保護及報警系統等,使用方便安全。 現在國產的設備例如北京馳馬特生產的新型DSA就完全可以滿足醫院的使用要求,價格相對進口機器便宜,也無需配置證。
方便操作的無菌環境
介入放射操作室應該夠大,方便操作同時可減少散射線。介入操作需要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所以應該有相應的消毒制度,定期清掃消毒,預防感染。每次穿刺插管結束後要及時清掃。根據空氣細菌培養結果制定操作室的消毒次數。一般每天一次。無菌的操作技術應和有菌的操作分開進行,如只有一個操作間不能分開則應先作無菌操作後作有菌的操作。如先行血管插管診療再行膿腫穿刺。
『柒』 植入類,介入類醫療器械包括哪些
一、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Ⅲ類)
1、植入器材:骨板、骨釘、骨針、骨棒、脊柱內固定器材、結扎絲、聚髕器、骨蠟、骨修復材料、腦動脈瘤夾、銀夾、血管吻合夾(器)、整形材料、心臟或組織修補材料、眼內充填材料、節育環、神經補片
2、植入性人工器官:人工食道、人工血管、人工椎體、人工關節、人工尿道、人工瓣膜、人工腎、義乳、人工顱骨、人工頜骨、人工心臟、人工肌腱、人工耳蝸、人工肛門封閉器
3、接觸式人工器官:人工喉、人工皮膚、人工角膜
4、支架:血管支架、前列腺支架、膽道支架、食道支架
5、器官輔助裝置:植入式助聽器、人工肝支持裝置、助聽器(Ⅱ類)、外掛式人工喉(Ⅱ類)
二、介入器材(Ⅲ類)
1、血管內導管:血管內造影導管、球囊擴張導管、中心靜脈導管、套針外周導管、微型漂浮導管、動靜脈測壓導管
造影導管、球囊導管、PTCA導管、PTA導管、微導管、溶栓導管、指引導管、消融導管、追蹤球囊
2、導絲和管鞘:硬導絲、軟頭導絲、腎動脈導絲、微導絲、推送導絲、超滑導絲、動脈鞘、靜脈血管鞘、微穿刺血管鞘
3、栓塞器材:濾器、彈簧栓子、栓塞微球、鉑金微栓子、封堵器
『捌』 介入放射學有哪些導向設備;各自有何優缺點
常見的來設備有:DSA、源CT、超聲、MR、PET-CT等。
DSA
優點:血管介入的不二選擇,實時動態顯影、三維重建血管
缺點:有射線輻射,對組織臟器無法精確顯示。
CT
優點:精確顯示組織器官的解剖學結構,可以引導非血管介入。
缺點:無法實時顯示。
超聲
優點:無射線,實時顯示影像,方便快捷。
缺點:對含氣組織無法顯影,掃描范圍受限於超聲波的干擾。
MR
優點:無射線、可任意層面成像。
切點:介入治療器材必須無鐵磁性。
PET-CT
優點:可以功能顯像,對腫瘤介入具有明顯優勢。
缺點:貴!
『玖』 醫用器材有哪些
一次性醫用包有:1.產包 2. 導尿包 3. 手術包 4. 中心靜脈導管包 5. 血液透析導管包 6. 穿刺包 7. 換葯 包、備皮包 8. 口腔護理包 9. 氣管導管包、吸痰包 10. 胃管包、咬口材料包 11. 灌腸包、 急救包
一次性醫用導管有:1.導尿管 2. 引流管 3. 呼吸道插管、導管系列 4. 胃管 5. 中心靜脈導管 6. 鼻飼管、肛 管 7. 其他一次性醫用導管。
傷口敷料、護創材料有:1.創可貼 2. 生物敷料 3. 透明敷料 4. 自粘傷口敷料 5. 嬰兒護臍敷料 6. 優格傷口敷料 7. 德國 LR 傷口敷料 8. 德國 HARTMANN 傷口敷料 9. 其它醫用高分子敷料
醫用膠帶、膠貼有:1.外科手術膠帶 2. 透氣膠帶 3. 輸液膠貼 4. 留置針膠貼
醫用紗布、醫用綳帶、骨科夾板有:1.醫用紗布 2. 彈性綳帶 3. 自粘性綳帶 4. 腹帶、壓力襪 5. 石膏綳帶 6. 骨科高分子矯 形合成綳帶 7. 預制石膏夾板 8. 高分子玻璃纖維夾板
醫用消毒片、醫用海綿有:1.醫用海綿 2. 酒精棉片、棉棒 3. 碘伏消毒棉片、棉棒 4. 醫用棉製品
注射及輸液器械有:1.注射針、輸液針 2. 一次性注射器 3. 胰島素注射器 4. 輸液器 5. 無針注射器 6. 注射、 輸液配件 7. 一次性使用輸注泵
穿刺針、活檢針:1.一次性麻醉用針 2. 造影及引流器械 3. 微創手術及麻醉器械 4. 骨髓及內臟活檢穿刺針
留置針:1.動靜脈留置針 2. 頭皮式留置針
醫用縫合材料及器械有:1. PGA可吸收醫用縫合線 2. PGLA 可吸收醫用縫合線 3. 醫用真絲縫合線 4. 醫用聚丙烯 縫合線 5. 醫用聚醯胺縫合線 6. 醫用聚酯縫合線 7. PVDF醫用縫合線 8. PET醫用縫合線 9. 醫用不銹鋼絲 10. 醫用縫合針 11. 皮膚縫合器 12. 免縫膠帶
采血、輸血器材:1.激光采血儀 2. 一次性輸血器具 3. 血液透析導管 4. 采血針
手術室防護隔離衛生用品有:1.失禁護理產品 2. 手術巾 3. 手術床罩、床單、墊單類 4. 手術保護用品 5. 醫用口罩 6. 醫用手套 7. 醫用帽、鞋套 8. 隔離服、防護服、手術衣 9. 無菌保護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