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內徑50mm,外徑應是多少
軸承內徑是50毫米,外徑的尺寸有很多。
同類別的軸承,相同的內徑,外徑尺寸有很多。
軸承的類別有很多,所以外徑尺寸有很多。
B. 軸承的外徑計算公式
內徑代號:一般情況下軸承內徑用軸承內徑代號(基本代號的後兩位數)×5=內徑(mm),例:軸承6204的內徑是04×5=20mm 。
常見特殊情況:
一 當軸承內徑小於20mm
軸承內徑尺寸為(mm)
10
12
15
17
對應內徑代號為
00
01
02
03
二 當軸承內徑小於10mm,直接用基本代號的最後一位表示軸承內徑尺寸;例:軸承608Z,用基本代號『608』的最後一位8作內徑尺寸,軸承608Z的內徑為8mm。以此類推627的內徑為7mm,634的內徑為4mm。
三 軸承的內徑不是5的倍數或者大於等於500mm,內徑代號用斜杠『/』隔開。另一種情況:有部分滾針軸承舊代號內徑代號直接用『/』隔開。這幾種情況『/』後邊的幾位數值為軸承內徑尺寸。見下表示例:
軸承型號
619/1.5
62/22
60/500
3519/1120
7943/25
內徑尺寸(mm)
1.5
22
500
1120
25
以上是幾種軸承內徑常見的表示方法,國際上有些公司的代號都不盡相同;要以實際情況為准。具體要參考各種資料和各廠家樣本。
尺寸系列代號:用於表達相同內徑但外徑和寬度不同的軸承,見圖。
外徑系列代號:特輕(0,1),輕(2),中(3),重(4)
寬度系列代號:一般正常寬度為「0」,通常不標注。但對圓錐滾子軸承(7類)和調心滾子軸承(3類)等類型不能省略「0」
6010為輕薄系列,應用於輕載荷、高轉速;6210是輕型系列,輕型負荷轉速最合理,是應用面最廣的類型;6310是中重型系列;6410是重系列,用於重載低速。中型和中重型應用最廣,如各類機械傳動部件、中小型電動機、流水線傳送帶、摩托車等等各種機械設備幾乎都有用到這兩種類型。
類型代號:應記住常用的軸承代號:3,5,6,7,N五類,對應老代號為7,8,0,6,2類。詳細請見本站首頁產品分類.
公差等級代號見表:
向心軸承和角接觸球軸承分五級見下表(高→低) 新等級代號
P2
P4
P5
P6
P0
舊等級代號
B
C
D
E
G
圓錐滾子軸承分四級見下表(高→低) 新等級代號
P4
P5
P6x
P0
舊等級代號
C
D
Ex
G(E)
推力球軸承分四級見下表(高→低) 新等級代號
P4 P5 P6 P0
舊等級代號
C D E G
如需要較高公差級別的軸承,可根據GB307標准規定選用適合的公差等級軸承。
游隙代號:游隙代號分六級以/C1 /C2 /C3 /C4 /CM為代號,CM為電機用軸承游隙組,其他游隙組數值越大游隙就越大;C0為基礎組游隙不標注。選擇軸承游隙要充分考慮軸承安裝孔和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及溫度,詳請參考GB/T4604標准或咨詢本站。
代號方法示例:
例①6308 6--深溝球軸承,3--中系列,08--內徑d=40mm,公差等級「O」級、游隙組為「0」組都不標注;
例②N105/P5 N--圓柱滾子軸承,1--特輕系列,05--內徑d=20mm,公差等級為5級,游隙組為「0」組不標注;
例③7214C/P4 7--角接觸球軸承,2--輕系列,14--內徑d=70mm,C--公稱接觸角α=15°,P4--公差等級為4級,游隙組為「0」組;
例④30213 3--圓錐滾子軸承,0--正常寬度(0不可省略),2--輕系列,13--內徑d=65mm,公差等級為0級,游隙組為「0」組;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C. 7520軸承的名稱是什麼,是單列的嗎
7520是單列圓錐滾子軸承,新代號是32220
現貨價格是70元一套
我是軸承生產廠家,廠家直銷,質量保證,歡迎詢價合作
D. 軸承7520E和32220表示同一型號
同一種軸承,7520E是老型號,32220是新型號,圓錐滾子軸承
E. 7520軸承和7520E是一樣么
摘要 軸承帶e表示內部結構加強性設計。帶e的軸承承載
F. 有誰知道軸承外徑的計算公式
內徑代號:一般情況下軸承內徑用軸承內徑代號(基本代號的後兩位數)×5=內徑(mm),例:軸承6204的內徑是04×5=20mm 。
常見特殊情況:
一 當軸承內徑小於20mm
軸承內徑尺寸為(mm)
10
12
15
17
對應內徑代號為
00
01
02
03
二 當軸承內徑小於10mm,直接用基本代號的最後一位表示軸承內徑尺寸;例:軸承608Z,用基本代號『608』的最後一位8作內徑尺寸,軸承608Z的內徑為8mm。以此類推627的內徑為7mm,634的內徑為4mm。
三 軸承的內徑不是5的倍數或者大於等於500mm,內徑代號用斜杠『/』隔開。另一種情況:有部分滾針軸承舊代號內徑代號直接用『/』隔開。這幾種情況『/』後邊的幾位數值為軸承內徑尺寸。見下表示例:
軸承型號
619/1.5
62/22
60/500
3519/1120
7943/25
內徑尺寸(mm)
1.5
22
500
1120
25
以上是幾種軸承內徑常見的表示方法,國際上有些公司的代號都不盡相同;要以實際情況為准。具體要參考各種資料和各廠家樣本。
尺寸系列代號:用於表達相同內徑但外徑和寬度不同的軸承,見圖。
外徑系列代號:特輕(0,1),輕(2),中(3),重(4)
寬度系列代號:一般正常寬度為「0」,通常不標注。但對圓錐滾子軸承(7類)和調心滾子軸承(3類)等類型不能省略「0」
6010為輕薄系列,應用於輕載荷、高轉速;6210是輕型系列,輕型負荷轉速最合理,是應用面最廣的類型;6310是中重型系列;6410是重系列,用於重載低速。中型和中重型應用最廣,如各類機械傳動部件、中小型電動機、流水線傳送帶、摩托車等等各種機械設備幾乎都有用到這兩種類型。
類型代號:應記住常用的軸承代號:3,5,6,7,N五類,對應老代號為7,8,0,6,2類。詳細請見本站首頁產品分類.
公差等級代號見表:
向心軸承和角接觸球軸承分五級見下表(高→低) 新等級代號
P2
P4
P5
P6
P0
舊等級代號
B
C
D
E
G
圓錐滾子軸承分四級見下表(高→低) 新等級代號
P4
P5
P6x
P0
舊等級代號
C
D
Ex
G(E)
推力球軸承分四級見下表(高→低) 新等級代號
P4 P5 P6 P0
舊等級代號
C D E G
如需要較高公差級別的軸承,可根據GB307標准規定選用適合的公差等級軸承。
游隙代號:游隙代號分六級以/C1 /C2 /C3 /C4 /CM為代號,CM為電機用軸承游隙組,其他游隙組數值越大游隙就越大;C0為基礎組游隙不標注。選擇軸承游隙要充分考慮軸承安裝孔和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及溫度,詳請參考GB/T4604標准或咨詢本站。
代號方法示例:
例①6308 6--深溝球軸承,3--中系列,08--內徑d=40mm,公差等級「O」級、游隙組為「0」組都不標注;
例②N105/P5 N--圓柱滾子軸承,1--特輕系列,05--內徑d=20mm,公差等級為5級,游隙組為「0」組不標注;
例③7214C/P4 7--角接觸球軸承,2--輕系列,14--內徑d=70mm,C--公稱接觸角α=15°,P4--公差等級為4級,游隙組為「0」組;
例④30213 3--圓錐滾子軸承,0--正常寬度(0不可省略),2--輕系列,13--內徑d=65mm,公差等級為0級,游隙組為「0」組;
G. 滾動軸承內徑25毫米外徑多少厚度多少
滾動軸承這個范圍很廣的,不同型號的滾動軸承內徑25毫米外徑和厚度是不相同的,舉例如下圖表:
H. 軸承7520跟7516有什麼差別
7520和7516都是老型號,對應新型號是32220和32216,兩者類別相同都是圓錐滾子軸承,其餘規格尺寸、載荷、轉速以及重量都不同。
I. 7520,27315,27316是什麼軸承
徑向軸承指的是那些可以承受徑向力的軸承,比如說深溝球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從0到45。
軸向軸承指的是那些可以承受軸向力的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大於45到90。
下面介紹一下軸承的分類:
滾動軸承的分類
1.按滾動軸承結構類型分類
(1) 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
1) 向心軸承----主要用於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從0到45。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徑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2) 推力軸承----主要用於承受軸向載荷的滾動軸承,其公稱接觸角大於45到90。按公稱接觸角不同又分為: 軸向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2) 軸承按其滾動體的種類,分為:
1) 球軸承----滾動體為球:
2) 滾子軸承----滾動體為滾子。滾子軸承按滾子種類,又分為: 圓柱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軸承,圓柱滾子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小於或等於3 ;滾針軸承----滾動體是滾針的軸承,滾針的長度與直徑之比大於3,但直徑小於或等於5mm; 圓錐滾子軸承----滾動體是圓錐滾子的軸承; 調心滾子軸承一一滾動體是球面滾子的軸承。
(3) 軸承按其工作時能否調心,分為:
1) 調心軸承----滾道是球面形的,能適應兩滾道軸心線間的角偏差及角運動的軸承;
2) 非調心軸承(剛性軸承)----能阻抗滾道間軸心線角偏移的軸承。
(4) 軸承按滾動體的列數,分為:
1) 單列軸承----具有一列滾動體的軸承;
2) 雙列軸承----具有兩列滾動體的軸承;
3) 多列軸承----具有多於兩列滾動體的軸承,如三列、四列軸承。
(5) 軸承按其部件能否分離,分為:
1)可分離軸承----具有可分離部件的軸承;
2)不可分離軸承----軸承在最終配套後,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離的軸承。
(6) 軸承按其結構形狀(如有無裝填槽,有無內、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狀,擋邊的結構,甚至有無保持架等)還可以分為多種結構類型。
2.按滾動軸承尺寸大小分類 軸承按其外徑尺寸大小,分為:
(1) 微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6mm以下的軸承;
(2) 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8-55mm的軸承;
(3) 中小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60-115mm的軸承;
(4) 中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120-190mm的軸承
(5) 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200-430mm的軸承;
(6) 特大型軸承----公稱外徑尺寸范圍為440mm以上的軸承。
第三節滾動軸承的基本生產過程
由於滾動軸承的類型、結構型式、公差等級、技術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產過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種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二、滾動軸承的裝配過程:
滾動軸承零件如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經檢驗合格後,進入裝配車間進行裝配,其過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內、外滾〈溝〉道尺寸分組選別→合套→檢查游隙→鉚合保持架→終檢→退磁、清洗→防銹、包裝→入成品庫(裝箱、發運〉。
第四節 滾動軸承的特點
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比滑動軸承小,傳動效率高。一般滑動軸承的摩擦系數為0.08-0.12,而滾動軸承的摩擦系數僅為0.001-0.005;
2.滾動軸承已實現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適於大批量生產和供應,使用和維修十分方便;
3.滾動軸承用軸承鋼製造,並經過熱處理,因此,滾動軸承不僅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而且可以節省製造滑動軸承所用的價格較為昂貴的有色金屬;
4.滾動軸承內部間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較高,因此,運轉精度較高。同時,可以通過預加負荷的方法使軸承的剛性增加。這對於精密機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滾動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因此,可以簡化軸承支座的結構;
6.由於滾動軸承傳動效率高,發熱量少,因此,可以減少潤滑油的消耗,潤滑維護較為省事;
7.滾動軸承可以方便地應用於空間任何方位的鈾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滾動軸承也有一定的缺點,主要是:
1. 滾動軸承承受負荷的能力比同樣體積的滑動軸承小得多,因此,滾動軸承的徑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負荷的場合和要求徑向尺寸小、結構要求緊湊的場合〈如內燃機曲軸軸承),多採用滑動軸承;
2. 滾動軸承振動和雜訊較大,特別是在使用後期尤為顯著,因此,對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許有振動的場合,滾動軸承難於勝任,一般選用滑動軸承的效果更佳
3. 滾動軸承對金屬屑等異物特別敏感,軸承內一旦進入異物,就會產生斷續地較大振動和雜訊,亦會引起早期損壞。此外,滾動軸承因金屬夾雜質等也易發生早期損壞的可能性。即使不發生早期損壞,滾動軸承的壽命也有一定的限度。總之,滾動軸承的壽命較滑動軸承短些。
可是,滾動軸承與滑動軸承相比較,各有優缺點,各佔有一定的適用場合,因此,兩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並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發展,擴大自己的領域。但是,由於滾動軸承的突出優點,頗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目前,滾動軸承已發展成為機械的主要支承型式,應用愈來愈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