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发酵培养基的菌种发酵之后怎么分离
这个问题不很专业,想来是为了挣点积分才提出来的。
菌种发酵有固体和液体两种方式,菌种分离通常是指液体发酵后的分离,根据菌种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这个属于发酵工程中的后提取过程。
如果是丝状真菌发酵,首先就要用板框过滤技术,把菌丝体留下来,再采用一些干燥技术去了水分,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菌体了。我国生产发酵香菇、冬虫夏草、灵芝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如果是酵母发酵,用碟片分离机连续处理就可以得到菌种,这也是很成熟的技术了,我们天天做面包和馒头用的酵母就是这样来的。
如果是细菌,通常用高离速离心机,来一个固液分离也能解决,不过,批式分离8000转可以了,连续的就要15000转以上了。简单点的,用喷雾干燥的方法,直接把菌种做成固体,效果也很好。毕竟有时候培养基也不影响使用。
❷ 如何提取香菇的菌种
如果仅仅是为了分离香菇菌种,不是育种的话,只需做组织分离即可,没必收集孢子,因为孢子属于有性生殖细胞,会出现性状分离,也就是说分出来的菌种可能和母本有差异。
至于组织分离,可选择CYM或PDA培养基,做成试管,灭菌,冷却。然后在超净台中操作。先用就行对香菇表面进行简单的消毒,然后切开子实体,取菌盖中间的一小块菌肉组织,放到培养基中,25度下培养即可。整个过程要严格无菌,也可在培养基中加适当的抗生素防止细菌污染。熟练之后很简单。
不是几句话可以讲清楚的,推荐吕作舟老师的《食用菌栽培学》
❸ 如何从自然界中提取一株菌种
先取土壤的浸出液,用平常的方法培养得到大量菌种,再用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得到纯菌种就可以了,要搞清这种菌类的特性。
❹ 菌种保藏
菌种保藏方法大全
基本原理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
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三、器材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
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灭菌脱脂牛乳,灭菌水,化学纯的液体石蜡,甘油,五氧化二磷,河沙,瘦黄土或红土,冰块、食盐,干冰,95%酒精,10%盐酸,无水氯化钙;
灭菌吸管,灭菌滴管,灭菌培养皿,管形安瓿管,泪滴形安瓿管(长颈球形底),40目与 100目筛子,油纸,滤纸条(0.5×1.2cm),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喷灯,L形五通管,冰箱,低温冰箱(-30℃),液氮冷冻保藏器。
四、操作步骤、各保藏法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下列各法可根据实验室具体条件与需要选做。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机会亦较多。
2.液体石蜡保藏法
(1)将液体石蜡分装于三角烧瓶内,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然后放在40℃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或孢子。
(3)用灭菌吸管吸取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准(图Ⅶ-12),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4)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有的微生物在室温下比冰箱中保存的时间还要长)。
此法实用而效果好。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可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保藏1—2年,一般无芽孢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甚至用一般方法很难保藏的脑膜炎球菌,在37℃温箱内,亦可保藏3个月之久。此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不需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时必须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较大,同时也不便携带。从液体石蜡下面取培养物移种后,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时,培养物容易与残留的液体石蜡一起飞溅,应特别注意。
3.滤纸保藏法
(1)将滤纸剪成0.5×1.2cm的小条,装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张,塞以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
(2)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使充分生长。
(3)取灭菌脱脂牛乳1—2ml滴加在灭菌培养皿或试管内,取数环菌苔在牛乳内混匀,制成浓悬液。
(4)用灭菌镊子自安瓿管取滤纸条浸入菌悬液内,使其吸饱,再放回至安瓿管中,塞上棉塞。
(5)将安瓿管放入内有五氧化二磷作吸水剂的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气至干。
(6)将棉花塞入管内,用火焰按图Ⅶ-13熔封,保存于低温下。
(7)需要使用菌种,复活培养时,可将安瓿管口在火焰上烧热,滴一滴冷水在烧热的部位,使玻璃破裂,再用镊子敲掉口端的玻璃,待安瓿管开启后,取出滤纸,放入液体培养基内,置温箱中培养。
细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均可用此法保藏,前两者可保藏2年左右,有些丝状真菌甚至可保藏14—17年之久。此法较液氮、冷冻干燥法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
4.沙土保藏法
(1)取河沙加入10%稀盐酸,加热煮沸30分钟,以去除其中的有机质。
(2)倒去酸水,用自来水冲洗至中性。
(3)烘干,用40目筛子过筛,以去掉粗颗粒,备用。
(4)另取非耕作层的不含腐植质的瘦黄土或红土,加自来水浸泡洗涤数次,直至中性。
(5)烘干,碾碎,通过100目筛子过筛,以去除粗颗粒。
(6)按一份黄土、三份沙的比例(或根据需要而用其他比例,甚至可全部用沙或全部用土)掺合均匀,装入10×100mm的小试管或安瓿管中,每管装1g左右,塞上棉塞,进行灭菌,烘干。
(7)抽样进行无菌检查,每10支沙土管抽一支,将沙土倒入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48小时,若仍有杂菌,则需全部重新灭菌,再作无菌试验,直至证明无菌,方可备用。
(8)选择培养成熟的(一般指孢子层生长丰满的,营养细胞用此法效果不好)优良菌种,以无菌水洗下,制成孢子悬液。
(9)于每支沙土管中加入约0.5ml(一般以刚刚使沙土润湿为宜)孢子悬液,以接种针拌匀。
(10)放入真空干燥器内,用真空泵抽干水分,抽干时间越短越好,务使在12小时内抽干。
(11)每10支抽取一支,用接种环取出少数沙粒,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生长情况和有无杂菌生长,如出现杂菌或菌落数很少或根本不长,则说明制作的沙土管有问题,尚须进一步抽样检查。
(12)若经检查没有问题,用火焰熔封管口,放冰箱或室内干燥处保存。每半年检查一次活力和杂菌情况。
(13)需要使用菌种,复活培养时,取沙土少许移入液体培养基内,置温箱中培养。
此法多用于能产生孢子的微生物如霉菌、放线菌,因此在抗生素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效果亦好,可保存2年左右,但应用于营养细胞效果不佳。
5.液氮冷冻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液氮保藏的安瓿管,要求能耐受温度突然变化而不致破裂,因此,需要采用硼硅酸盐玻璃制造的安瓿管,安瓿管的大小通常使用75×10mm的,或能容1.2mm液体的。
(2)加保护剂与灭菌保存细菌、酵母菌或霉菌孢子等容易分散的细胞时,则将空安瓿管塞上棉塞,1.05kg/cm2,121.3℃灭菌15分钟:若作保存霉菌菌丝体用则需在安瓿管内预先加入保护剂如10%的甘油蒸馏水溶液或10%二甲亚砜蒸馏水溶液,加入量以能浸没以后加入的菌落圆块为限,而后再用1.05kg/cm2>,121.3℃灭菌15分钟。
(3)接入菌种将菌种用10%的甘油蒸馏水溶液制成菌悬液,装入已灭菌的安瓿管;霉菌菌丝体则可用灭菌打孔器,从平板内切取菌落圆块,放入含有保护剂的安瓿管内,然后用火焰熔封。浸入水中检查有无漏洞。
(4)冻结再将已封口的安瓿管以每分钟下降1℃的慢速冻结至-30℃。若细胞急剧冷冻,则在细胞内会形成冰的结晶,因而降低存活率。
(5)保藏经冻结至-30℃的安瓿管立即放入液氮冷冻保藏器(图Ⅶ-14)的小圆筒内,然后再将小圆筒放入液氮保藏器内。液氮保藏器内的气相为-150℃,液态氮内为-196℃。
(6)恢复培养保藏的菌种需要用时,将安瓿管取出,立即放入38—40℃的水浴中进行急剧解冻,直到全部融化为止。再打开安瓿管,将内容物移入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
此法除适宜于一般微生物的保藏外,对一些用冷冻干燥法都难以保存的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氢细菌、难以形成孢子的霉菌、噬菌体及动物细胞均可长期保藏,而且性状不变异。缺点是需要特殊设备。
6.冷冻干燥保藏法
(1)准备安瓿管用于冷冻干燥菌种保藏的安瓿管宜采用中性玻璃制造,形状可用长颈球形底的,亦称泪滴型安瓿管(图Ⅶ-15),大小要求外径6—7.5mm,长105mm,球部直径9—11mm,壁厚0.6—1.2mm。也可用没有球部的管状安瓿管。塞好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备用。
(2)准备菌种,用冷冻干燥法保藏的菌种,其保藏期可达数年至十数年,为了在许多年后不出差错,故所用菌种要特别注意其纯度,即不能有杂菌污染,然后在最适培养基中用最适温度培养,使培养出良好的培养物。细菌和酵母的菌龄要求超过对数生长期,若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进行保藏,其存活率反而降低。一般,细菌要求24—48小时的培养物;酵母需培养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则宜保存孢子;放线菌与丝状真菌则培养7—10天。
(3)制备菌悬液与分装以细菌斜面为例,用脱脂牛乳2ml左右加入斜面试管中,制成浓菌液,每支安瓿管分装0.2ml。
(4)冷冻冷冻干燥器有成套的装置出售,价值昂贵,此处介绍的是简易方法与装置,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将分装好的安瓿管放低温冰箱中冷冻,无低温冰箱可用冷冻剂如干冰(固体CO2>)酒精液或干冰丙酮液,温度可达-70℃。将安瓿管插入冷冻剂,只需冷冻4—5分钟,即可使悬液结冰。
(5)真空干燥为在真空干燥时使样品保持冻结状态,需准备冷冻槽,槽内放碎冰块与食盐,混合均匀,可冷至-15℃。装置仪器如图Ⅶ-16,安瓿管放入冷冻槽中的干燥瓶内。
抽气一般若在30分钟内能达到93.3Pa(0.7mmHg)真空度时,则干燥物不致熔化,以后再继续抽气,几小时内,肉眼可观察到被干燥物已趋干燥,一般抽到真空度26.7Pa(0.2mmHg),保持压力6—8小时即可。
(6)封口抽真空干燥后,取出安瓿管,接在封口用的玻璃管上,可用L形五通管(图Ⅶ-17)继续抽气,约10分钟即可达到26.7Pa(0.2mmHg)。于真空状态下,以煤气喷灯的细火焰在安瓿管颈中央进行封口。封口以后,保存于冰箱或室温暗处。
此法为菌种保藏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般生活力强的微生物及其孢子以及无芽胞菌都适用,即使对一些很难保存的致病菌,如脑膜炎球菌与淋病球菌等亦能保存。适用于菌种长期保存,一般可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但设备和操作都比较复杂。
❺ 银耳制种常用哪些器具
(1)制作用具
菌种制作常用以下几种器具:
①三角烧瓶及烧杯 用于制备培养基,三角烧瓶规格为200毫升、300毫升、500毫升3种;烧杯常用2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3种。
②量杯或量筒 在配制培养基时,用于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规格为2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3种。
③漏斗及加温漏斗 用于过滤或分装培养基,通常以口径300毫米左右的玻璃漏斗为好。
④铝锅及电炉 用于加热溶解琼脂,调制琼脂培养基。
⑤铁丝试管笼 用于盛装玻璃试管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等。一般为铁丝制成的篮子,直径为22厘米,高20厘米。也可用竹篮子代替。
⑥标准天平 用于称量各种试验样品和培养料。
⑦酒精灯 用于接种操作时灭菌消毒。
⑧吸管 用于吸收孢子液的玻璃管,上有刻度。常用规格有0.5毫升、1毫升、5毫升和10毫升4种。
⑨其他 解剖刀、镊子、剪刀、止水夹、胶布、专用玻璃蜡笔、记录本等,也是菌种生产所必备的。
(2)接种工具
应选用不锈钢制品,分别有接种铲、接种刀、接种耙、接种环、接种钩、接种匙、弹簧接种器、镊子等(图4-9)。
图9 接种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接种锄 5.接种铲 6.接种匙 7,8.接种刀 9.剪刀 10.钢钩 11.镊子 12.弹簧接种器
(3)育种器材
菌种培育过程需要机具如下:
①空调机 选用冷暖式空调机,用于调控菌种室温度。
②试管 用于制备斜面培养基,分离培养菌种,常用规格为15毫米×150毫米,18毫米×180毫米,20毫米×200毫米。
③培养皿 用于制备平板培养基,分离培养菌种,系玻璃制品,有盖。
④菌种瓶 用于培养原种和栽培种,常用玻璃菌种瓶。
❻ 微生物实验室需要哪些常用的仪器
微生物实验室主要用于无菌环境下微生物提纯、分离、增殖及鉴定等工作,对无菌环境的要求很高。那么微生物实验室中则需要用到以下仪器设备。
一、无菌室
无菌室是实验室的核心部分,主要为样品提供保护,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人员的安全。
二、超净工作台
微生物的培养都是在特定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那么无菌培养必然需要超净工作台提供一个无菌的工作环境。超净工作台的主要用途是微生物的接种及处理时的无菌操作。
三、高压蒸汽灭菌锅
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密闭的、可以耐受一定压力的双层金属锅。一般在进行无菌操作前需要将操作器皿、培养基等在高压灭菌锅里进行灭绝后才能使用。
四、培养箱
培养箱主要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的培养,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培养箱有以下几种:
1、普通培养箱
2、生化培养箱
3、恒温恒湿箱
4、厌氧培养箱
五、天平
天平是用于精确称量各类试剂及药品的设备。实验室常用的是电子天平。
六、微波炉/电炉
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溶液的快速加热,微生物固体培养基的加热溶化等。
七、摇床
摇床又称摇瓶机,它是培养好气性微生物的小型试验设备或作为种子扩大培养之用。
八、冰箱
冰箱是实验室中保存试剂和样品必不可少的仪器。微生物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有些要求是4度保存,有些要求是负20度保存,实验人员一定要看清试剂的保存条件,放置在恰当的温度下保存。
九、显微镜
微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因此,在微生物学的各项研究中,显微镜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十、生物安全柜
微生物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部分试剂和样品微生物有些是有毒的,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伤害比较大。为了防止有害德悬
十一、菌落计数器
菌落计数仪可帮助操作者计数菌落数量。通过放大,拍照,计数等方式来准确的获取菌落的数量。有些高性能的菌落计数器还可直接连接电脑来完成自动计数的操作,方便快捷的计数。
十二、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在微生物试验中用于测定微生物悬液的浓度,可以正确选取合适的培养时间。
十三、离心机
离心机是用于收集微生物菌体以及其他沉淀物。有冷冻离心机和常温离心机之分。
十四、液氮罐
液氮罐里装有液氮,可用于微生物实验室中各菌种的长期保存。
❼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无菌操作需要什么仪器
培养皿 培养基 枪头 移液枪 ep管 涂布器 酒精灯 等
❽ 野生蘑菇怎样提取种子
野生蘑菇和人工培养蘑菇的孢子别离办法是相同的。挑选强健,质量优秀的野生蘑菇子实体采摘下来。悬挂在乳_罩内。下面摆放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蘑菇孢子就会主动弹射到上面。往常叫做蘑菇的是真菌中的一类,即担子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担子菌长出地上的地上部分,姿态很象插在地里的一把伞。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处处延伸的菌丝体,这是担子菌的营养体部分,即非繁衍器官。
在必定温度与湿度的环境下,菌丝体获得足够的养料就开端构成子实体。子实体初期象个鸡蛋显露地上,敏捷发育成子实体,有菌盖、菌柄、菌托、菌环等。老练子实体的形状、巨细、凹凸、色彩、质地等不同很大。大的直径可达40厘米左右,高可达5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不过半厘米,高不过1厘米。
(8)提取菌种用什么器材扩展阅读:现将它各部分的性状阐明如下: 菌盖是子实体最显着的部分,好像一顶帽子。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常见的有钟形、斗笠形、半球形、平展形、漏斗形等。菌盖色彩非常复杂,尽管可以基本上辨别出白、黄、褐、灰、红、绿、紫等色彩,可是各类色彩中又有深、浅、淡、浓的差异,更常见的是混合色泽。幼小与老熟时它们的色彩可以不同,中心与边际色彩更是常有差异。外表有枯燥的、有湿润的、有粘的,有润滑的、有粗糙的,还有的具有各种附属物:如纤毛、环纹、各种鳞片等。这些附属物的形状,巨细、色泽又各有种种改变。菌盖边际的形状也不相同,幼小时与老练后的形状可以彻底不同。老练后一般可分红内卷、反卷、上翘、延伸等。周边有全缘而规整的,也有呈波涛状而不规整或撕裂的。
菌盖外表有皮层。在皮层菌丝里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使菌盖呈现各种不同色泽。皮层下面就是菌肉,一般由长型的丝状菌丝组成,有的则由膨大的泡囊状菌丝组成。菌肉色彩以及受伤后色彩的改变,常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一般菌肉多呈白色或污白色,有的呈淡黄色或赤色等。例如牛肝菌菌肉受伤后多变为青蓝色,稀褶黑菇先变成赤色后变黑色,卷边网褶菌伤后变褐色,而变黑蜡伞伤后变成黑色。 子实层体是长在菌盖下面发作子实层的部分,有的呈叶状,叫作苗褶。有的呈管状,叫作菌管。菌褶呈放射状摆放,向中心衔接菌柄的顶部,向外抵达苗盖边际、子实层就摆放在苗褶两边,或存在于菌管里边的周围。
1、菌褶 常常看见的菌褶色彩,一般是孢子的色彩。稚嫩时一般是白色,老熟后变成各种不同的色彩。菌褶的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有等长的、不等长的、分叉的等。苗褶与菌褶间,有的有横脉衔接,有的在接近菌柄的一端彼此交织成网状等。菌褶的边际一般完好平滑,但有呈波涛状或锯齿状的,也有边际粗糙有颗粒状物的。菌褶与菌柄衔接的办法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有离生、弯生、直生和延生四种。
2、菌管 菌管可长可短,与菌柄衔接的办法一般与菌褶与菌柄衔接办法相似。也有离生、弯生、直生和延生等办法,有的简单和菌肉剥离,菌管间也极简单彼此别离。但那些不成放射状摆放而类似菌褶的,就不简单彼此别离。它们的色彩多样,与菌管口部的色彩相同或不相同。
3、子实层 菌褶的两边和菌管的里边布满子实层。子实层中有担子、囊状体等。担子一般棒状,有四个小梗,上面各生一个担孢子。有时只生两个小梗,发作两个担孢子。担孢子简称孢子。它的形状、色彩、巨细、斑纹是蘑菇分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形状有圆的、卵圆的、椭圆的、圆筒形的、多角形的、星状的等。它们的外面有一层或两层膜,膜润滑或粗糙,有小疣、小刺、网纹、棱纹等。
❾ 急!!!!!!!!!在什么样品中能提取大肠杆菌(要实用的)!!!!!!!!!!!
1.在人或动物的肠道中得到.
2.我们实验室用的是沙土法保藏菌种,一般可保藏3-4年
3.应多保藏纯化第一代的细菌,如楼上所说菌种有复壮的特性,是因为所培养的培养基无法与原来菌生长环境所需养分相同,导致菌变性,或衰退,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