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五金知识 > 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

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

发布时间:2021-02-19 13:15:38

⑴ 工地不准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地拖插座吗

用插座是正常现象了。是不是工人问你为什么不能用?别找规范了,我也找了很久没找专到。就从正属面去反驳他们,JGJ46-2005明确说了,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而且对开关箱有很多要求。插座又不是开关箱,肯定不能用。想用的话你叫他把插座固定在开关箱内,箱内必须要有漏保,刀闸,而且只能控制一个用电设备

至于为什么?当然是为了安全!可去读读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每个电气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

⑵ 手持电动工具电缆长度的条文要求

你是随便问问?还是要有什么目的?
6.2电动工具上使用导线的选择;
6.2.1
导线品种的一般电动专工具普遍选用属-----
a
-----
b
-----
c
-----
6.2.2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6a及以下
6-10a
------
10-16a
------
6.2.3
导线的联接方法:------
6.2.4
导线的颜色规定:------
6.3
导线护套:-------
6.3.1
导线护套的材料:------
6.3.2
导线护套的要求:------
1)-----
2)-----
3)-----
6.4
插头:------

⑶ 临时用电需配备哪些个人防护具

我给你抄一篇
安全用电自我防护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电动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对于现场中一些固定机械设备的防护和操作人员应进行如下交底:
开机前认真检查开关箱内的控制开关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漏电保护器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向工长汇报,工长派电工解决处理。
开机前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线端子有无松动,严禁赤手触摸一切带电绝缘导线。
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范,凡一切属于电气维修、安装的工作,必须由电工来操作,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对电气设备工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凡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工具要停止使用。
电工人员严禁带电操作,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线,正确使用电工器具。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地或接零保护,在总箱、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两级漏电保护。
电气设备所用保险丝,禁止用其他金属丝代替,并且需与设备容量相匹配。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劲塑料线,所用绝缘导线型号及截面必须符合临电设计。
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绝缘防护用品,不得违章操作。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即切断电源,用干砂灭火,或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严禁使用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必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
夯土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夯土机械的操作手柄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两人操作,一人扶夯,一人负责整理电缆。
夯土机械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橡皮护套铜芯电缆。其电缆长度应小于50m。
焊接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电焊机应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严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周围施焊。
电焊机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m,一、二次侧防护罩齐全。
焊机机械二次线应选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
手柄和电缆线的绝缘应良好。
电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应控制在80V以内。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焊人要有用火证和看护人,必须穿戴绝缘鞋和手套,使用护目镜。
夯土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手持电动工具依据安全防护的要求分为I、II、III类。
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超过50V,属于非安全电压,所以必须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同时还必须接漏电保护器以保安全。
I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超过50V,但它采用了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双重绝缘是指除了工作绝缘以外,还有一层独立的保护绝缘,当工作绝缘损坏时,操作人员与带电体隔离,所以不会触电。II类手持电动工具可以不必做接地或接零保护。I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铭牌上有一个“回”字。
III类手持电动工具是采用安全电压的工具,它需要有一个隔离良好的双绕组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副边额定电压不超过50V。所以III类手持电动工具也是不需要保护接地或接零的,但一定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交底
手持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必须安装隔离开关、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或漏电保护器。
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选择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其性能应符合GB1169-74《通风橡套软电缆》的要求。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线。
施工现场优先选用II类手持电动工具,并应装设高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特殊潮湿环境场所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
在露天或潮湿环境的场所必须用II类手持电动工具。

⑷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的 临时用电设备指哪些设备

临时用电设备包括施工现场用于施工的设备、器具、工具,如版弯曲机、切断机、卷扬权机、钢筋调直机、对焊机、电焊机、搅拌机、塔吊、施工电梯、手持电动工具、混凝土输送泵、振动棒等等。
而照明灯具一般不算设备,只能算器具,因为灯具是需要接到临时配电箱的,临时配电箱应是临时用电设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5年4月15日发布的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⑸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保护方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保护方式如下: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三级配电系统结构形式示意图(放射式配电)
3 临时用电管理
3.1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3.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3.1.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1.4、3.1.5条规定。
3.1.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1.5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电工及用电人员
3.2.1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3 安全技术档案
3.3.4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4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4.1 外电线路防护
4.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4.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4.1.2规定。
表4.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4.1.4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1.4规定。
表4.1.4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4.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4.1.3规定。
表4.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 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4.1.6 当达不到本规范第4.1.2~4.1.4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4.1.6所列数值。
5 接地与防雷
5.1 一般规定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5.1.1)。

图5.1.1 专用变压器供电时TN-S接零保护系统示意
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L1、L2、L3一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
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图5.1.2)。
图5.1.2 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示意
1—NPE线重复接地;2—PE线重复接地;L1、L2、L3一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5.1.3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5.1.4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邢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5.1.6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5.1.10 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5.2 保护接零
5.2.1 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1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4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5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6 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5.2.2 城防、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5.3 接地与接地电阻
5.3.2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5.3.3 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5.3.4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5.4 防雷
5.4.6 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5.4.7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6 配电室及自备电源
6.1 配电室
6.1.1 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小、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及道路畅通的地方。
6.1.2 成列的配电柜和控制柜两端应与重复接地线及保护零线做电气连接。
6.1.3 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防止雨雪侵入和动物进入的措施。
6.1.4 配电室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0 配电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11 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
12 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6.1.6 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6.1.7 配电柜应编号,并应有用途标记。
6.1.8 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6.1.9 配电室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6.2 230/400V自备发电机组
6.2.1 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修理室等可分开设置:在保证电气安全距离和满足防火要求情况下可合并设置。
6.2.2 发电机组的排烟管道必须伸出室外。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室内必须配置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严禁存放贮油桶。
6.2.3 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
6.2.4 发电机组应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和独立设置TN-S接零保护系统,其工作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本规范第5.3.1条要求。
7 配电线路
7.1 架空线路
7.2 电缆线路
7.2.1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7.2.3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7.2.5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7.2.6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O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8 配电箱及开关箱
8.1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
8.1.1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8.1.3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8.1.4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8.1.7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8.1.8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
8.1.11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8.1.16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8.1.17 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8.2 电器装置的选择
8.2.2 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电器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2 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3 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8.2.3 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电度表及其他需要的仪表。专用电能计量仪表的装设应符合当地供用电管理部门的要求。装设电流互感器时,其二次回路必须与保护零线有一个连接点,且严禁断开电路。
8.2.4 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其设置和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8.2.2条要求。

8.2.5 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8.2.10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8.2.11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8.2.15 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8.3 使用与维护
8.3.1 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
8.3.2 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人负责。
8.3.3 配电箱、开关箱应定期检查、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
8.3.4 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8.3.5 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1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开关箱;
2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一分配电箱一总配电箱。
8.3.8 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整洁。
9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9.1 一般规定
9.1.2 塔式起重机、外用电梯、滑升模板的金属操作平台及需要设置避雷装置的物料提升机,除应连接PE线外,还应做重复接地。设备的金属结构构件之间应保证电气连接。
9.1.4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用无接头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电缆芯线数应根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的相数和线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选用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用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用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用三芯电缆。
PE线应采用绿/黄双色绝缘导线。
9.2 起重机械
9.2.2 塔式起重机应按本规范第5.4.7条要求做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
9.2.3 塔式起重机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4.1.4条要求。
9.2.5 需要夜间工作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正对工作面的投光灯。
9.2.6 塔身高于30m的塔式起重机,应在塔顶和臂架端部设红色信号灯。
9.2.8 外用电梯梯笼内、外均应安装紧急停止开关。
9.2.9 外用电梯和物料提升机的上、下极限位置应设置限位开关。
9.2.10 外用电梯和物料提升机在每日工作前必须对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紧急停止开关、驱动机构和制动器等进行空载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检查时必须有防坠落措施。
9.5 焊接机械
9.5.1 电焊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9.5.2 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9.5.3 电焊机械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本规范第8.2.10 条的要求。交流电焊机械应配装防二次侧触电保护器。
9.5.5 使用电焊机械焊接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禁露天冒雨从事电焊作业。
9.6 手持式电动工具
9.6.4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9.6.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绝缘检查和空载检查,在绝缘合格、空载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9.6.6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9.7 其他电动建筑机械
9.7.2 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地面抹光机、水磨石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盾构机械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任何破损和接头。水泵的负荷线必须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严禁有任何破损和接头,并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9.7.3 对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盾构机械等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时,必须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呈现可见电源分断点,并关门上锁。
10 照明
10.1 一般规定
10.1.5 无自然采光的地下大空间施工场所,应编制单项照明用电方案。
10.2 照明供电
10.2.1 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10.2.2 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器:
1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2 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 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10.3 照明装置
10.3.1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相连接,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
10.3.2 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达不到规定安全距离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⑹ 手持电动工具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手持电动工具触电事故多的原因如下: (1)手持电动工具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回行的,人与答工具之间的电阻小。一旦工具外露部分带电,将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手持电动工具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一旦触电,由于肌肉收缩而难以摆脱带电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3)手持电动工具有很大的移动性,其电源线容易受拉、磨而漏电,电源线连接处容易脱落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 (4)手持电动工具有很大的移动性,而且可能在恶劣的条件下移动,容易损坏而使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 (5)小型手持电动工具采用220VAC单相交流电源,由一条相线和一条工作零线供电。如错误地将相线接在金属外壳上或错误地将保护接零线断路,均会造成金属外壳带电,导致触电事故。

⑺ 什么是一类、二类手持电动工具有什么区别

一类手持电动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专包含一属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二类手持电动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区别:

1、一类工具是带接地的,电缆插头是三插的,工具只有简单的基本绝缘,漏电要靠要靠接地线来保障安全,该种类型的工具是金属外壳的。

2、二类工具是不带接地线的,电缆插头是二插,工具除了基本绝缘外,塑料外壳可以作为附加绝缘来防止触电,也有金属外壳的工具可以作成Ⅱ类工具,通常在铭牌上标有“回”符号。

⑻ 班组小型工具临时用电应使用什么电源线

班组使用的一般都是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一般采用橡套绝缘电缆线3*2.5mm2或3*1.5mm2.

⑼ 临时用电规范最新

“电”是现代建筑施工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二次能源。可以说,没有电能的普遍应用,专就不会有现代建筑施属工,更不可能适应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进步、生产效率,以及管理文明的要求。因此,“电”作为动力源和技术支持对于现代建筑施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施工用电过程中当人们对它的设置和使用不规范时,也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和灾难。特别是触电和电火能在一瞬间危及人的生命,酿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所以,在做建筑施工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与施工现场特点相适应的用电安全问题。

一、施工临时用电三项原则

二、临时用电管理

三、外电线及电气设备防护

四、接地与防雷

五、配电线路

六、配电箱及开关箱

七、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八、照明

一、施工临时用电三项原则

第1.0.3 条: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⑽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着重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编辑同志: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这回类电动工具时,答应着重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宝鸡王贵祥 王贵祥先生:来函收悉。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事项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不要提着电动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以免损坏导线或其他工作部件和绞伤;2.在使用电钻时,不要在夹具停止转动以前拆换钻头或其他工作部件,以免绞伤;3.在金属物体上用电钻钻眼时,不要用手直接清除钻出的铁屑,以免刺伤手指;4.在梯子上使用电动工具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高处坠落或其他可能发生的事故;5.在使用电动工具过程中,工作人员如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或暂时停止工作,以及遇到临时停电时,需立即切断电动工具的电源开关,以防其他人员误动电动工具,或在电源突然恢复时电动工具启动而造成事故;6.电动工具的电线不应与热源相接触,也不要放在潮湿的地上,特别要防止载重车辆或重物压在电线上,以免损坏电线绝缘。(剩余0字)

阅读全文

与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效率是什么功率和什么功率的比值 浏览:950
用什么仪器测量轴线 浏览:420
格里空调怎么制冷 浏览:552
电动工具管理法律法规 浏览:537
监控摄像设备添加什么主材 浏览:53
汽车空调怎么保养不制冷 浏览:61
铃木gsx250r仪表盘怎么拆 浏览:470
桐柏阀门厂在哪位置 浏览:295
高纯气阀门 浏览:626
比亚迪宋plus空调制冷怎么打开 浏览:837
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 浏览:235
机械厂干活吃什么好 浏览:942
葫芦怎么铸造 浏览:330
玻璃仪器科目有哪些 浏览:800
机械硬盘玩吃鸡游戏怎么样 浏览:812
机械师笔记本是什么屏幕 浏览:36
开手机直播需要的设备多少钱啊 浏览:924
朗逸油耗怎么在仪表上看出来b 浏览:154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实验步骤 浏览:596
如何清除苹果设备数据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