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机械手取件塑胶浇口如何选择

机械手取件塑胶浇口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21-02-26 11:42:22

① 平板型塑胶产品浇口怎么设计比较好产品壁厚2.6MM,长宽160MM左右

为防止变形,如果是1X2模穴,最好是扇形胶口,如果是1X1模穴,采用直接进胶就可以,注意产品的冷却系统和变形。

② 塑胶模具胶口的选择及优缺点

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形状模具结构,注射工艺条件及塑件性能等因素有关。但就基本作用来说,浇口截面要小,长度要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增大流料速度,快速冷却封闭,便于塑件分离以及浇口残痕小等要求。
一、浇口位置需要满足的5个要求
1.外观要求(浇口痕迹,熔接线)
2.产品功能要求
3.模具加工要求
4.产品的翘曲变形
5.浇口容不容易去除
二、对生产和功能的影响
1.流长(FlowLength)决定射出压力,锁模力,以及产品填不填的满流长缩短可降低射出压力及锁模力。
2.浇口位置会影响保压压力,保压压力大小,保压压力是否平衡,将浇口远离产品受力位置(如轴承处)以避免残留应力,浇口位置必须考虑排气,以避免积风发生,不要将浇口放在产品较弱处或嵌入处,以避免偏位(CoreShaft)。
三、选择浇口位置的技巧
1.浇口(Gate)
浇口是一条横切面面积细小的短槽,用以连接流道与模穴。横切面面积所以要小,目的是要获得以下效果:
1)模穴注不久,浇口即冷结
2)除水口简易
3)除水口完毕,仅留下少许痕迹
4)使多个模穴的填料较易控制
5)减少填料过多现象
2.浇口位置以及尺寸
1)将浇口放置于产品较厚处,从较厚处进浇可提供较佳的充填及保压效果。如果保压不足,较薄的区域会比较厚的区域更快凝固,避免将浇口放在厚度突然变化处,以避免迟滞现象或是短射的发生。
2)可能的话,从产品中央进浇,将浇口放置于产品中央可提供等长的流长,流长的大小会影响所需的射出压力,中央进浇使得各个方向的保压压力均匀,可避免不均匀的体积收缩。
3)当塑料流入流道时,塑料接近模面最先降热(冷却)及凝固。塑料再向前流动时只是在此 凝固的塑料层流过。又由于塑料是低传热物质,固态的塑料形成绝绿层及保持层的仍可流动。所以,在理想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横流道层位置,使得最佳的塑料流动效应。此情况最常见于圆形及六角形的横流道.然而梯形的横流道无法达致此效果,因浇口不能设置于流道的中间位置。
决定浇口位置时,应紧守下列原则:
1.注入模穴各部份的胶料应尽量平均.
2.注入工模的胶料,在注料过程的各阶段,都应保持统一而稳定的流动前线.
3.应考虑可能出现焊痕,气泡,凹穴,虚位,射胶不足及喷胶等情况.
4.应尽量使除水口操作容易进行,最好是自动操作.
5.浇口的位置应与各方面配合。
设计浇口的方法并无硬性规定,大都是根据经验而行,但有两个基本要素须加以折衷考虑:
1)浇口的横切面面积愈大愈好,而槽道之长度则愈短愈佳,以减少塑料通过时的压力损失。
2)浇口须细窄,以便容易冷结及防止过量塑料倒流.故此浇口在流道中央,而它的横切面应尽 可能成圆形。不过,浇口的开关通常是由模件的开关来决定的.
3.浇口尺寸:
浇口的尺寸可由横切面积和浇口长度定出,下列因素可决定浇口最佳尺寸:
1)胶料流动特性
2)模件之厚薄
3)注入模腔的胶料量
4)熔解温度
5)工模温度
四、浇口的平衡
如果不能获得平衡的流道系统,可采用下述浇口平衡法,以达到划一注模的目标。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大量模穴的工模。
浇口的平衡法有两种:改变浇口槽道的长度及改变浇口的横切面面积。在另一种情况下,即模穴有不同的投影面积时,浇口也需要平衡。这时,要决定浇口的大小,就要先将其中一个浇口尺寸定出,求出它与其对应模穴体积相较的比率,并且把这个比率应用到其浇口与各对应模穴的比较上,便可相继求出各个浇口的尺寸。经过实际试注后,便可完成浇口的平衡操作。
五、直接浇口(DirectGate)或大水口(SprueGate)
浇道直接供应塑料到制成品,浇道黏附在制成品上。在两板的工模,大水口通常是一出一只,但在三板模或热流道工模的设计上,可以一啤多只。
缺点:在制成品表面形成水口印会影响成品外观,而水口印大小在于唧咀的细直径孔。
六、唧咀的脱模角,唧咀的长度
因为大水口印可以减细,只要将上述唧咀的尺寸改小.但唧咀的直径受唧咀直径的影响,而水口要易于出模的关系,脱模角不能少过3度,所以只有唧咀长度可以减短,用加长唧咀即可。
浇口选择:
浇口是流道和型腔的连接部分,也是注塑模进料系统的最后部分,其基本作用为:
1)使从流道来的熔融塑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充满型腔。
2)型腔充满后,浇口能迅速冷却封闭,防止型腔能还未冷却的塑料回流。
PS:(唧咀在模具占很重要的一部份,加热溶解塑胶经唧咀注入模具后才形成产品,装配在前模(A板)的正中间)

③ 浇口起何作用,怎样选择浇口尺寸

(1)作用:
1) 由于浇口处截面最小,因此流速也最快,可使熔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并充满型腔。
2) 当型腔被熔料充满后,随着温度的下降,浇口处熔料能迅速冷却固化, 将型腔封闭,可防止型腔内未冷却的熔料回流出来。
3) 由于浇口截面狭窄,所以浇口处塑料强度很低,很易断裂,便于制品脱模。
4) 浇口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以在试模时适当调整,由此来调整浇口处熔料的凝固时间,以及熔料充模时的流动性能。

(2) 浇口尺寸的选择:
浇口尺寸的具体选择一般根据经验确定,先取小值,然后在试模过程中逐步修正。一般要求是:浇口截面积与分流道截面积之比约为0.03~0.09,截面常为圆形或矩形。
1) 浇口截面高度h可取制品最小壁厚的1/3~2/3,或0.5~2mm。
2) 在流速和壁厚均为正常的情况下,浇口截面宽度b通常比分流道窄一对小型制品,其宽度约为高度的3?10倍;对大型制品或特殊扇形浇口,其度可大于高度的10倍。
3) 浇口长度L应尽量短,这样对减小熔料的流动阻力和增大流速均有利, 一般浇口长度可取0.7?2mm
4) 浇口与型腔连接处应做成R0.5的圆角或0.5*45°的倒角,可防止制品与浇口凝料分离时损伤制品。
5) 为有利于熔料的流动,浇口与分流道的连接处应平缓过渡,可用小圆弧光滑连接。

机械手取拿产品对塑胶模具的要求有哪些

1. 足够的开模行程
2. 模具顶出机构上有倒扣特征,防止产品掉落.
3. 安装一个接近开关在机械手的动作位置,防止撞模!
4. 有些非精密机械手要安装定位柱在模具上.

⑤ 塑胶模具设计标准,比如模仁大小.厚度的确定,唧嘴大小,浇口 流道 的选择...

模仁大小取整数即可,反正要订料的,厚度最单薄的地方也足够刚度、能固定好就可以,唧嘴大小是固定标准的!浇口要看产品塑件特性或外观、精度要求而定,流道嘛,看多了就有大致了解了!

⑥ 塑胶模具的流道和进胶应该要怎么选择

1.根据我们排模的穴数,对于一套塑胶模具中同一产品一多模穴时,流道版排布,浇口的配置需权流道的平衡,对于一套模具,不同产品多穴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流道平衡,还要做流道截流,防止一穴打饱跑批锋,另一穴还没有走好胶。

2.根据所用的村料成型特性来选择流道的大小和截面,和进胶口的位置,能自动断胶口就不绝不用人工加工,因为现人工是最大的成本,能用机械手就自动化生产。

3.对产品的外观和装配有了解,胶品不能位于外观处,或影响装配。

4.浇口的形状及尺寸须依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大小而定,如大的平板浇口开口尺寸须做大,可做到扇形进胶。

5.由于产品原因,二板模有时考虑到射出压力的平衡及模具在机台上装夹不良和顶出不平衡,此时我们有时得考虑三板模细水口进胶。

6.现大多都是自动化生产,所以在设计进胶时我们得考虑从节约原料,成型周期,成型后加工难易度,减小人工等 利于高效作业来考虑。

⑦ 一模一腔。。二板模。如何选择浇口

(1 )将浇口放置于产品最厚处。从最厚处进浇,可提供较佳的充填及保压效果。版如果保压不足,权较薄的区域会比较厚的区域更快凝固,避免将浇口放在厚度突然变化处,以避免迟滞现象或是短射的发生。
(2)可能的话,从产品中央进浇。将浇口放置于产品中央可提供等长的流长,流长的大小会影响所需的射出压力。中央进浇使得各个方向的保压压力均匀,可避免不均匀的体积收缩。
(3)当塑料流入流道时,塑料接近模面最先降热(冷却)及凝固。塑料再向前流动时,只是在此凝固的塑料层流过。又由于塑料是低传热物质,固态的塑料形成绝热层,中间的熔体仍可流动。所以,在理想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横流道层位置,使得产生最佳的塑料流动效应。此情况最常见于圆形及六角形的横流道,然而,梯形的横流道无法达致此效果,因浇口不能设置于流道的中间位置。

⑧ 如何确定塑胶模具进胶口的进胶方式

1盘形浇口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常用冲切方式去除,设计时注意冲切工艺.

2扇形浇口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口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

4点浇口是一种截面积小如针状之浇口,一般用于流动较好之塑料,其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其

直径,所以脱模后浇口自动切断,不须再修正.而浇口残痕不明显.在箱罩,盒壳体

及大面积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个分模面,便于水口脱模.其缺点因进浇口较小易造成压力损耗,成型时产生一些不良(流痕,烧焦,黑点其形状有菱形,单点形,双点形,多点形等.

5侧浇口一般开设在模具一边,分模面上由内侧或外侧进胶,截面多为矩形,适用于一模多穴.

6.直接浇口直接由主流道进入模腔,适用于单穴深腔壳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压力损失

少,有利于排气,但浇口去除不便,会留明显痕迹

7潜伏浇口其浇口呈倾斜状潜伏在分模面一方,

在产品侧面或里面进胶脱模时可自动切断针点浇

口,适用自动化生产.

设计要点

: 1进胶口应开设在产品肉厚部分,保证充模顺利和完全.

2其位置应选在使塑料充模流程最短处,以减少压力损失,有利于模具排气.

3可通过模流分析或经验,判断产品因浇口位置而产生之结合线处,是否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

可加设冷料穴加以解决.

4在细长型芯附近避免开设浇口,以免料流直接冲击型芯,产生变形错位或弯曲.

5大型或扁平产品,建议采用多点进浇,可防止产品翘曲变形和缺料.

6尽量开设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处,可在边缘或底部处.

7浇口尺寸由产品大小,几何形状,结构和塑料种类决定,可先取小尺寸再根据试模状况进行修正.

8一模多穴时,相同的产品采用对称进浇方式,对于不同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成型时,优先将最

大产品放在靠近主流道的位置9在浇口附近之冷料穴,尽端常设置拉料杆,以利于浇道脱模

⑨ 注塑机机械手取产品时,位置如何调整

亲,很荣幸我能为你解答!
首先,在循环时间的意思你清楚了吗?机械手工作的原理你真正的明白了吗?
【名词解释】再循环时间——注塑机在全自动模式下完成一个循环周期后的延迟等待下一次循环指令的时间。
为什么我们机械手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机械手本身也是一个闭环工作过程。
如果这时候注塑机本身的周期为50秒,而机械手的再循环时间需要49秒,则需要增加1秒注塑机的再循环时间来补偿机械手在49秒时给出的允许闭模信号,因为这个时候注塑机还在进行其它与合模指令相冲突的任务。
不同品牌的机械手通常会出现
【机械手失败】【循环异常】等报警,有些机械手虽然会报警但不影响正常使用。具体原因是机械手在注塑机开模前的循环时间是一致,而差异点主要出现在注塑机给出开模信号后,机械手主臂下行后因为零件抓件步骤简单很快完成上行并给出允许合模的指令,而模具又因为顶进太慢或设置延迟顶回时间,所以造成上述原因。
改善的对策:减少模具取件后减少顶回时间或顶回延迟时间。

阅读全文

与机械手取件塑胶浇口如何选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