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械零件的介绍
《专业基础系列:机械零件(第2版)》是根据国家教委最近颁发的《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机械零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类专业适用)》(1996年修订版)修订的。《专业基础系列:机械零件(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更新了滚动轴承和齿轮传动部分内容;增加了窄V带传动设计;压缩了机械零件的强度等内容。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有:总论,联接,机械传动,轴系零件,其它零件等。《专业基础系列:机械零件(第2版)》可作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职工大学、函授大学等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⑵ 详细的机械零部件规格应该怎么写
1、首先,规格表中要分清零件和部件,不要统称为“零部件”。部件是由零专件和标准件组成。属
2、零件的规格应包括:序号、图号、材质的名称及规格、材质的标准号(国标或部标)、毛坯下料的尺寸及重量、热处理的名称。
3、部件的规格为:《见图******(图纸编号)》。
⑶ 机械零件的普通加工的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工作复过程和制任务驱动的先进教学理念,以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典型零件为载体,重点突出机械加工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编写而成。教材内容由七个学习情境组成,每个学习情境按学习目标-安全技术-情境描述-知识准备-任务实施-复习思考等内容展开,每个学习情境又包含若干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介绍机械加工中的车工、铣工、镗工、磨工、钳工、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加工中心)的相关知识,列举典型零件加工的操作方法和加工工艺,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围绕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选择典型的综合技能训练实例,使学生通过训练能够顺利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相应等级的水平。
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技师学院机制、机电、数控、模具和设备维修等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机械工种实训的参考书和相关行业技术工人岗位的培训用书。
⑷ 一般写一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原理,都应该怎么写啊写哪些内容才对呢
一般先要画一张来机械原理图,源这张图可以是非正规的系统图,但是要包括主要动作或必要过程的零部件并给与编号,然后可以说明如何通过这些零部件去完成这些动作或过程,最好能说明其中应用到哪一些物理学、力学、机械上的定理或定律,如“能量守恒定律”、“牛顿三大定律”、“帕斯卡原理”-----等等,解决了那些技术问题,达到什么效果,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有什么突破点或创新。为了防止不正当竞争,在写机械产品的技术原理时要掌握尺寸和读者的对象。
⑸ 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介绍
作者:屈国华、康介铎、黄文灿、何元庚ISBN:10位[7040061996]13位[9787040061994]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⑹ 下面的文字所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零件
说的就是螺栓哦
d是指螺栓的公称直径,
l指它的长度。
⑺ 帮忙翻译个机械零件
棘轮负荷对3英寸15000磅STTAP时
额定载荷
弯曲或同等RB-150磨损
⑻ 怎么设计一个机械零件
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完全凭你想象。
只是,你想的东西在你脑子里,
而且是飘忽不定的,是意识,
要把它画成图,
或制成实物——样品,
才算完成设计。
⑼ 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个具体的描述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回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答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IC),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课设,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外语,CAD/CAM
⑽ 机械零件的详细种类
械零件主要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铸铁
铸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含碳量的不同。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含碳量大于2%的称为铸铁。
2、钢
与铸铁相比,钢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塑性,并可用热处理方法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钢制零件的毛坯可用锻造、冲压、焊接或铸造等方法取得,因此其应用极为广泛。按照用途,钢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
1)碳素结构钢这类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7%。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钢,它的强度极限和屈服极限较低,塑性很高,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适于冲压、焊接,常用来制作螺钉、螺母、垫圈、轴、气门导杆和焊接构件等。
2)合金结构钢
钢中添加合金元素的作用在于改善钢的性能。
3)铸钢
铸钢的液态流动性比铸铁差,所以用普通砂型铸造时,壁厚常不小于10mm。铸钢件的收缩率比铸铁件大,故铸钢件的圆角和不同壁厚的过渡部分均应比铸铁件大些。
3、铜合金
铜合金有青铜与黄铜之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并含有少量的锰、铝、镍等,它具有很好的塑性及流动性,故可进行碾压和铸造。
二、非金属材料
1、橡胶
橡胶富于弹性,能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常用作联轴器或减震器的弹性元件、带传动的胶带等。硬橡胶可用于制造用水润滑的轴承衬。
2、塑料
塑料的比重小,易于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而且各种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耐蚀性、绝热性、绝缘性、减摩性、摩擦系数大等,所以近年来在机械制造中其应用日益广泛。
(10)如何描述一个机械零件扩展阅读:
零件分类:
1、轴类零件:如阶梯轴、电主轴、凸轮轴;
2、箱体类零件:如主轴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发动机箱体;
3、盘类零件:如轴承盖、皮带轮;
4、螺纹类零件:如滑动丝杠;
5、齿轮类零件:如直齿、圆柱齿轮;
6、杠件、板件类零件;
7、专用类零件。
机械零件产品标准化本身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产品品种规格的系列化——将同一类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尺寸、基本结构等依次分档,制成系列化产品,以较少的品种规格满足用户的广泛需要;
(2)零部件的通用化——将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产品中用途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如螺栓、轴承座、联轴器和减速器等),经过统一后实现通用互换;
(3)产品质量标准化——产品质量是一切企业的“生命线”,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和稳定就必须做好设计、加工工艺、装配检验,甚至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标准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产品实行标准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制造上可以实行专业化大运生产,既可提高产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在设计方面可减少设计工作量;在管理维修方面,可减少库存量和便于更换损坏的零件。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机械零件各种机械和工程结构都是由若干个构件组成的。
这些构件工作时都要承受力的作用,为确保构件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使用寿命期间能正常工作,须满足以下要求:
1、有足够的强度
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是构件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故构件的强度是指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有足够的刚度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应在允许的限度内。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即为构件具有的刚度。
3、有足够的稳定性
某些细长杆件(或薄壁构件)在轴向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会失去原来的平衡形态而丧失工作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失稳。所谓稳定性是指构件维持原有形态平衡的能力。